秦时记事 第133节

第180章辛墨进度

  周巨离开后,秦时陷入沉思当中。

  赤女拢起面前纸笔,此刻又问秦时:

  “王后执掌后宫,日后琐事定当繁多,可否要再调几名刀笔吏前来?”

  秦时顿了顿:“不急,你先问问制册处,可还有纸张?不拘合格与否,与铅笔一同,都令刀笔吏多加练习。”

  铅字虽不易保存,但日常办事行走,论起便捷来,自然是要更胜一筹的。

  赤女应下。

  “另,以后你们几人都要为我分忧,因而日常也可多加练习。若身边人手不够,便各自再提四名婢女来……”

  她身边这4名婢女虽各有侧重,但其实都算是全能,既可以照顾领导,又能统筹琐事,同时还各有专精。

  她之前欣喜说“大王严选”,确实是十分靠谱的。

  只如今,大纲、表格、柱状图、饼图、思维导图……以及阿拉伯数字,他们该适应的,也该腾出空来早早适应。

  毕竟成为王后,能自己做决断的事变得更多,日常也会更有效率些。

  赤女呼吸顿了一瞬,随即便躬身:“喏。”

  秦时吩咐完这些事,眉头又不自觉的微微蹙在一起。

  赤女见状,又赶紧邀她在兰池畔走一走,观观水景辽阔,也能散开心胸。

  秦时想了想:“散散步也好。”

  顺便也让她斟酌一下语言,想想晚上这枕头风应该怎么吹。

  唉,不成王后,一应琐事不能自主。

  成了王后,大王爱重,她却又有了新的烦恼。

  乌籽在一旁跟着,此刻忍不住又问:“秦君之前跟周府令说要三万石煤与工匠巡游,莫非王后要亲自去吗?大王恐不能同意。”

  秦时失笑:“周府令都不曾担心,我看起来很爱出远门么?”

  乘坐马车巡游天下,颠簸也要将人颠麻木了,不是所有人都有大王那个精力和体格的。

  说到精力与体格,按照科学论证,男人过了30岁,明明应当……

  唉!

  枉她做了一番心理建设,结果全没用上!

  她觉得自己的腰肢不算太细,反正是不如楚夫人曼妙,也不如秦八子气质如兰。

  但昨夜大王手掌一拢,再一用力,她几乎半点动弹不得……

  秦时又为自己的回想微微脸红,但好在如今天气微凉,她散着步走在前方,身侧众人并没有察觉。

  于是又赶紧捡起之前的话题:

  “巡游天下只是个说法,军士带着工匠和煤向全国四散而去。每至一地,便留下一名工匠跟若干煤块,与当地亭长们合作推广。”

  三万石这个数字,也是她斟酌过的。

  如今秦国的煤炭资源格外丰富,后天开采便已用之不及。但在前期,大王的目光肯定更多集中在铁官工坊处。

  她若所求占比太多,对方难免要斟酌一番。

  而且很可能造价会高。

  但只这个数,再有她的大饼加持,姬衡很可能会直接同意。

  偏温暖些的地方,今年可暂缓脚步,严寒之地,两月时间也足够大致推广一番。

  可惜了,煤炭也是敏感资源,否则有商人的渠道加持,恐怕会更加热火。

  不过,煤炭不行,成品陶炉呢?

  她思索着,此刻越发觉得有信心。

  如今这就是最要紧的事,其他反而都能从容些。

  不过,没有实际成果的王后,是得不到大王恩宠的。

  她又问道:“辛的身子休养的如何了?”

  咸阳宫与铁官工坊之间联络往来,还得需要略懂铁工的人来。

  赤女回禀:“已大好。他此前家有资产,因此身骨强健,虽是在铁官工坊受了些磋磨,膝盖仍需长久休养,可日常只要不疾奔行走,并无大碍。”

  “嗯。”秦时用人,向来很舍得培养:“允他出行驾马车即可。”

  “叫他前来。”

  ……

  秦时被封为王后,兰池宫上上下下皆万分喜悦。但更喜悦的,却是辛。

  墨只欣喜于自己的贵人有了更了不得的地位,反而一门心思扎在水车与风箱的结合改造上。

  黑目更是闭关画图,也不知怎样的图画,如今都还未校对完成。

  只有辛。

  他饱读诗书,术算也学的不错,一手画技与体察别人心思的能力,更是与生俱来。

  秦时能得王后之位,证明来日他将为王后麾下办事,此刻内心自然是颇为喜悦。

  若非王后初册封,定然极其忙碌,他早早便要来求见了。

  如今听到宣召,第一时间整理衣衫鞋履,而后迫不及待就跟着黄门前来。

  今日阳光不错,兰池被天光映的水波浩渺,辛穿着侍从备下的麻衣,此刻也觉得不冷不热,十分合适。

  “拜见王后。”

  他躬身行礼,万分虔诚。

  毕竟这世上,再没哪个主君会因为他的这点微末不足道的能力,好医好药好饮食的让他养着便是。

  此前他作为小小贵族,都同样做不到如此。

  如今,自然越发感念。

  秦时看了看他这个在铁官工坊潦倒落魄的中年男人,此刻在一番调养调养后,竟也有了两分名士的气度。

  乍一看去,倒还真有贵族风仪。

  在如今这个注重姿容仪表的年代,他这么个形象,出门办事也要比别人多得两分便利。

  很好。

  秦时满意起来:“墨指定你为他的代理人,如今,他进度如何了?”

  辛已经做足了准备:“独轮车已先后试制大中小三样规格呈于少府,如今依王后之令,工匠处每日都可备下二三十辆。”

  这种东西毫无技术含量,工匠看一眼便知如何做。

  之所以不做更多,是因为能留在咸阳的工匠,手艺都是格外高端,做这些实属大材小用。

  秦时因而说不必太多。

  只是现如今累计二百辆车,辛暂且不知做这么多是要为何,毕竟用当地木匠就地取材,岂不更为便利?

  但他的优点就是不会反驳上司。

  此刻便继续回禀:

  “翻水之车墨已重新调制成功,如今只需按大小、规格、尺寸不同制作安装便可。”

  “且倘若是偏南之地,小人知那处巨竹参天,轻便廉价,做水车更是便捷。”

  只唯独王后之前说【利用水力带动橐龠风箱】,墨还带着工匠在试制当中。

  感恩大家的月票哇!

第181章新婚燕尔

  秦时很满意了。

  用水力带动风箱虽然看起来进度颇慢,但实际上这风箱在此期间,还经历过一次杜仲胶密封改造,以及人力拉扯改造。

  不再像之前那样,要用力挤压皮球那般费力,已经足够用了。

  只是墨有那个天才头脑,倘若不多用一用,总怕浪费了。

  而这独轮车与煤炭搭配,简直再合适不过。

  另外,她前两日翻看阅读器里的文件,还发现了一个被自己遗忘的细节

  “有一种橡胶草,回头我来描述,辛你画出来。”

  这种植物长得颇像蒲公英,分布在新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那一带,因此还有别名叫哈萨克蒲公英。

  根部可以提取橡胶,还能在盐碱地生长,改良土质,提取橡胶后的残渣,还能制作酒精等……

  总之,这样含胶量高达20%的植物与橡胶树、银胶菊并称世界三大产胶植物,甚至可以做菊糖。

  只是历史来源不可考,但因是原生种,因而如今当地应该也有。

  在如今连橡胶树都还没能从南美洲传过来的年代,橡胶草实在大大振奋了她的精神。

  轮胎,鞋底,密封罐头瓶,输液管,针管推进……

  数不清的可能在她脑中一一呈现,大大缓解了杜仲出胶不足的忧虑感。

  此刻,秦时已经决定:

  “待你图册画好,我便拿去面呈大王,请他着人前往大月氏、以及西域等地寻找。”

  辛顿时浑身一紧:“小人定竭尽全力。”

  至于黑目那里……

  他所画世界地图至关重大,如今既然没有遣人来回禀,自然也就是还未成功,秦时倒也颇有耐心。

  她在兰池边走了半个多时辰,将脑中条条框框都一一整理,而后才回宫去,重新列在纸上。

  同时还皱眉考虑:“明日是否要去铁官工坊一趟?”

  煤块既已送到铁官工坊,按她所说的方法制作焦炭,因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应当能成的。

  只是来回6个小时的通勤,每次一想,都让她望而却步。

  秦时又有些叹气:早知如此,还住南宫时,就应该多跑两趟。

  ……

  而在章台宫。

  夜幕低垂时,姬衡又一次听罢侍从对于王后今日日程的回禀,此刻内心颇为满意。

  王后虽注重儿女情事,却也甘愿为秦国尽心尽力,果然不愧是寡人信重之人。

首节上一节133/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