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非自己独自前来,其下还带了少府丞等若干从属,另有账簿、玉匣,钥匙等物,只待王后了解清楚,便可一一交接。
当然了,【交接】的意思,并非以后这些琐事都要王后亲自来管。而是主权柄在于王后身上,还须得对此了解透彻才行。
像符传玉印等,此后便不需再秉告大王,只需王后用印即可。
从某方面来说,她所执掌的权柄,也确确实实是姬衡每日所需处理的政务的一部分。
这些琐事颇耗时辰,哪怕秦时只做最高管理者,只需要了解大概,但一一盘点整理记录清楚,仍是花费了半日时光。
若想要全部记得清楚,还需日后再多翻翻手中笔记,加深印象才是。
好在秦国如今的办事效率,已颇有些高效率、分部门运转的意思。
虽然其中仍有待提升,但秦时初来乍到,手中又有诸多要事,因而一切只循旧例即可,并不打算如此着急忙慌的大幅度整改。
再回过神来时,还未来得及休息,又听黄门来报
周巨来了。
再次踏入兰池宫,周巨恍然想起当初于西巡路途中初见秦卿时的模样。
对方那时虽气质沉着冷静,眼神却清澈天然。
想要面见大王,还需他来好心提点一番。
而今才区区20余日,双方身份逆转,竟是此前从未设想过的飞速提升。
这种地位的迅速跃升,便是神仙腾云也赶不及。
他心中又是唏嘘,又是喜悦。
身为老秦人,他心中与大王一样,对家国都充斥着浓浓的骄傲,心心念念都是昌盛。
只大王如今年岁,都还未有一得意继承人,上下臣工心中不是无有担忧的。
只是大王刚健不逊儿郎,因而这隐忧便又遮盖在重重威慑之下。
西巡途中,大王突然反复高热不退,命途危在旦夕。
天下翻覆就在转瞬之间,他那时,都已做好了殉葬准备了。
而如今么……
此刻,周巨笑盈盈步入正殿,先是又令侍从们将大王诸般赏赐放下,而后又展开一卷堪舆图:
“此乃历代王后居所甘泉宫诸般宫室布局,如今已全部洒扫清理,只待按王后之意略作改造,便可迁宫入住。”
第179章上林阿房
秦时有些想笑。
大王此次送赏,又是陆陆续续十好几个箱子。
可见肢体接触,亲密交融,互相取悦……
大约确实是拉近彼此心灵与精神的一种模式。
比如她此刻已然隐约能够猜出,姬衡频繁送赏,一是真的看不惯他太过素净,二是向所有人昭告他对王后的尊重。
毕竟,若是别的贵女为大秦王后,如今家族中自有数不尽的财帛珠玉支持。
可自己身无长物,当初所有都献与秦王,哪怕对方只将药物取走一半,可剩下的也跟财帛这等立身根本不甚相干。
他若不多多赏赐些,便是贵为王后之尊,身无分文,也是处处难行的。
而今,在封后第二日又多多封赏……
莫非,这就是大直男的示好方式吗?
看重一个人,便多多给她花钱?
由此可见,这位封建君主的气度,已然打败许多接受过平等教育的男人了。
很好。
她很喜欢。
至于甘泉宫……
她来这里不过20余天,假如算上甘泉宫,便要搬家3次了。
此刻侍女将堪舆图转呈上来,她略看了看,又问:“倘若我想在其中大改一番,不知迁宫日子可有妨碍?”
如今煤炭既成,别的不说,在甘泉宫多砌几道火墙,应是正合适的。
火墙火炕等要到汉代以后才会渐渐开始推行,而在此时,秦王宫中虽有简单的壁炉,但宫室宽阔高大,其中柴炭所能获取的热量,也是杯水车薪。
而今已然快要8月中,待到新年,定然也是严寒开始,她需得早做准备。
周巨躬身低头:“王后说笑了。后宫一应诸事,乃至此等琐事,自然都一切由王后来定。”
秦时满意起来。
这就是她要做王后的根本目的啊。
放在之前,若想整改宫室,她需得斟酌语言,向秦王请示。待得对方同意,再命少府着匠人来配合……
虽然姬衡颇为宽容,所请求的也都允了。可这来来去去大小琐事,若涉及到大改,需多问一些,对方恐怕很快就要不耐烦了。
堪舆图收下,侍从也刚好为周巨奉上茶水,他被秦时赐座一旁,此刻状似不经意道:
“大王心细如发,格外爱重王后,今日觉察出王后似乎尤爱珍珠,因而令南海郡再献更大更圆之宝珠……”
秦时笑容一顿。
之前那一箱已经让她震撼良久,甚至心中还生出了些微忧虑与压力,如今若要再献……
而且采珠之事,向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如今大的珍珠不是没有,但又要大且圆、且纹理光滑细腻的,便格外难寻。
要在新年前献上,为了增大概率,就只能将基数一扩再扩,到时又不知多少采珠人家被官吏勒令下海……
珠玉宝石,她没有不爱的,更没有特别爱什么。
再说了,就算当真尤爱珍珠,若这珍珠变得沉甸甸背负不起,她恐怕也很难纯粹去欣赏了。
秦时面容不变,只微微端起茶杯来,不经意间遥遥向下敬了一敬:
“大王的心意,我早已知晓。”
周巨微微一笑。
此刻,他又不经意换了另一个话题:
“臣之言语,并非一味奉承,实在是大王爱重,确有其事。”
“晨间大王还曾令我传讯与王后,大王欲在上林苑建一处别宫,乃及后宫、政务、军事演练之所,为一体,比之咸阳宫规模更加宏大开阔。”
“因而还特意遣我等来问询王后,可要为这宫室取个了不得的名字来。”
此举当真十分看重了。
因为为宫室命名之事,向来只有君王有这个权利。
且大王既有此想法,这崭新宫室,未来说不得要取代咸阳宫了。如今却将命名之权交由王后……
秦时却瞬间握紧了手掌。
上林苑,如此巨大的宫室
“阿房啊。”
她喃喃道,一种席卷而来的宿命感油然而生。
周巨一怔,不知她为何又是这等神色,莫非是欢喜极了吗?
再想想这脱口而出的宫室名称,他不禁喃喃也念诵道:“阿房宫。”
而后问明白哪两个字后,又默默记下:
【阿】指【近】也,【房】为宫殿。
王后脱口而出,只取了这么个【近宫】名字,莫非是简单称呼一句,待来日在郑重定取名号吗?
“臣自当回禀大王。”
秦时略笑了笑,没再说话。
这咸阳宫的宫室,万丈高楼平地起,又是如何平地起的呢?
乃征千万民夫,于上覆黄土,一层一层,以木锤石锤,人力击打夯平。
如此堆叠不知多少时日,则黄土层千百层,坚硬如顽石,轻易刨也刨不开时,地基才方成。
而在她所知的历史中,位于上林苑的阿房宫,便是这样花费数年,这才将宏大的地基打下。
但宫墙都尚未完工时,便遭遇项羽一炬。
这漫漫史书,多少如明珠一般宏伟的伟大建筑,都于时光中被战火侵吞消灭。
而如今,纵使阿房宫的复原能带来史无前例的奇迹与壮观,但在此时,在此刻,在在如今的秦国。
它所能填下的,就只有人命。
秦时微微吐口气,而后又对周巨笑道:
“烦劳府令。”
“如今我有幸为大秦王后,所依凭的乃是大王的尊重与爱护。”
“为感念大王恩德,我想以大王名义,征煤三万石,工匠若干,乃向我秦国境内四处巡游。”
“一来宣扬大王仁德,引得天下有识之士前来辅佐。”
“二是利用推广这蜂窝煤与陶炉取暖之术。”
“如此活命之术,一旦能成,愿来日大王再行东西巡视,所到之处,万民山呼。”
“有此盛名,大王自当是千古圣君。”
这个饼画的又大又圆又香,周巨只在旁边闻一闻,便觉得心旌动摇,莫名震颤。
千古圣君啊……
没错!他们大王当是!
他目光灼灼,斗胆
抬头看去:不愧是王后!今日他又学到了!
哎呀,有此番话要说,还有什么不能成呢?
别说是区区三万石煤炭,便是三十万,大王也会欣而允之的!
而后再有些怔怔然地站起身来,又是郑重一躬身:
“臣,这便将此话回禀大王。”
求月票哇!
前十前十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