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记事 第123节

  再有陶土匠简单做个陶土小煤炉,或连陶炉也不做,用炭盆,或直接就那样烧起来……

  在这寒冷冬日,总能叫人看到生的希望。

  来啦!隔壁宋檀见!

  【却之不恭:《孟子》“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意思是多次拒绝别人的好意,就显得不恭敬啦。常用来表达对他人盛情难却的回应】

  烧煤时的注意事项接下来再写。

第167章败犬之吠

  宫中不能用,王子虔提着模具哐哐下扣的动作就显得没那么利索了。

  因而秦时又画起饼来:“不过,这东西也有好处,比如王子来日若带大军征伐匈奴,军中辎重运输煤饼,就要比木材方便多了。”

  没错,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其中【粮草】所代表的后勤物资中,还包括柴薪。

  毕竟军队出行有期,不可能每到一地还要先派人去收集干柴,若行经树林也就罢了,就地取材。

  比如百越的部分地方。

  可大部分时间,辎重车辆走的都是驰道。

  尤其是秦时提到的匈奴,越往河套去,越是需要背上柴炭。而大锅造饭,柴炭的消耗量是非常恐怖的。

  不仅米粮有六七成都会消耗在路途中,柴炭也同样如此。若是赶上急行军,埋锅造饭时间有限,赶不及便只能生啃干粮了。

  而煤饼只要不浸湿,若颠碎了,仍旧能烧。

  便是湿了,晒干的时间也比木柴更快。

  她这样一举例,虽然王子虔还不知为何这煤饼烧火要比木柴更快,却也已经忍不住畅想起来。

  若自己率领大军……

  咳。

  他回过神,果然又猛猛狠戳了几个蜂窝煤出来。

  两堆加了不同分量黄土的蜂窝煤,在他的猛猛加持下很快就完成了。

  不过这一批就不必着急,在这廊下慢慢放着就行。

  她看看时间,而后又邀请道:“昨日工匠们制的蜂窝煤,如今已然烘好,王子要不要同大王一起,来看看这重要的军需物资?”

  没错,后世随处所见的煤饼,她刚才灵机一动套上【军需】二字,想来姬衡也定然十分有兴趣了。

  王子虔踌躇起来:“要跟父王一起啊……”

  唉!这样好的事,为何要跟父王一起呢?

  而秦时却跟乌籽说道:“大王今日,是不是在章台宫接见燕郡尉?听说燕郡尉姊妹二人打仗时作风十分凶狠,也是大秦的一员猛将是这样吗?”

  猛将?!

  王子虔顿时来了精神:“那煤饼在何处?本王子要亲自捧着去见父王!”

  他身侧的侍从抬眉看了他一眼,又接着默默了。

  ……

  秦时说得没错,姬衡确实正在听燕瑛描述百越诸事。

  此前与百越一战,因碍于六国未定,大军只盘桓一年有余便撤了回来。

  说打下某处……那其实也不算。

  只是南海象郡和桂林郡等,都有了郡守,和不安分的百越人。

  燕瑛等人驻守此处,一是占住已攻下的土地,二是趁机多做了解。

  百越地形独特,大部分地区又湿热,此前秦军跋涉数千里来到,还未开战就已有多数人水土不服。

  后来勉强苦战,人命堆叠,这才拿下区区弹丸之地。

  姬衡便下令撤军。

  此举在当时被六国嘲讽,他也曾被骂黄口小儿、不堪为勇。

  但,燕瑛如今却觉得幸运:

  “当年多亏大王迅速撤军,否则士兵陷于苦战,本地百越族人山林作战娴熟且格外狠辣,如狼如豺,我秦军向来作战倚仗泱泱之势,恐难得胜。”

  他们秦国作战,乃是当年商君变法后全民皆兵,因而随时都能征调数十万大军。

  再有兵器已然制式成流水线,不管是更换还是质量方面,都远胜六国。

  而后天时地利人和,种种优势交叠。

  若说单兵作战,他们很可能不及当年的魏武卒,以及现在的百越狼兵。

  可若是大军横扫,气势雄浑,一般队伍绝难抗衡。

  只这样的大军山林作战,便凸显了劣势。

  如今,燕瑛燕璇二人带着士兵在百越之地驻扎数年,如今方才练出些模样来。

  此刻提及此事,面上便露出笑意。

  “大王当日撤军,又忍下其余国君冷眼讥讽。实在明智!”

  当时,王令下发,一令开凿灵渠,便于士兵远程运输,辎重周转。

  二令国内休养生息,积攒兵源。

  如今若再有天时地利,也未尝不可与百越一战。

  意气风发时所向披靡,这不算什么。

  但大丈夫能忍辱且有耐心,却是行军作战中最重要的特质。

  此刻,燕瑛真心实意,心悦诚服。

  姬衡倒不觉得有什么。

  先王后掌权时,他虽贵为一国之君,可忍下的辱,可比六国国君的讥讽要多得多。

  他心中,六国不过是败犬之吠,迟早有一天会把他们的满口狗牙狠狠敲下。

  而百越则是大秦必争之地,便是10年20年,他也终究会得到。

  此刻听罢燕瑛所言,便也淡淡应声:

  “秦卿曾允诺,待明年初将献上神兵利器。倘若铸造有成,吾大秦军中皆可装备。”

  秦时总怕他拿到神兵便去打仗,但实际上,灵渠还未开凿完成,如今打仗事倍功半,实属不智。

  要打,也要等到灵渠修建完成。

  这全长三四十公里的灵渠听起来并不出众,可它贯穿要塞,大军征发省下诸多时日。

  若攻打百越,它将是最重要的水上要道。

  而如今,燕瑛也满怀期待:“是,我已见过秦卿,兰心赤诚,沉稳包容……”

  她说到此处,忍不住又笑起来:“恭贺大王,迎得后宫之主。”

  只是太过仓促了些,如今她甚至来不及备上贺礼,宫中也办不出什么像样的盛典……

  不过这是大王的私事,自有宗正等人操心,她便绝口不提,只静静听着姬衡接下来的吩咐。

  而就在此时,周巨前来传讯:

  “大王,秦卿与王子虔来见。”

  ……

  入得章台宫,秦时惊讶的发现,自己拿来哄王子虔的燕瑛,竟真的还在。

  咦?

  之前燕瑛说自己要着急返程,她还当人已经走了呢,没曾想如今还在咸阳宫。

  却不知燕瑛确实已打点好行装,只待向姬衡述职之后就出发。

  但随即宫中又传出王后事,于情于理,她都要再多盘桓两天。

  只是原本只需以礼相待,可百越路途遥远,她有许多消息来不及更新,如今回来才知道

  秦君一句话,宫中秦美人连下两级。

  再一番话,御史大夫王雪元贬去东郡,做无实权的巡察。

  如此,她只好仓促又开了燕府府库,绞尽脑汁,在原先备好的礼品中再往上堆叠。

  这位王后,属实了不得啊!

  求月票呀!想进前十前十前十!

第168章沸水之功

  王子虔手中捧着托盘,进入章台宫时努力忍住了对姬衡的惧怕,而后一双灼灼双眼就粘在燕瑛身上。

  他运气不妙,之前在宫中学习时,燕将军已然有疾,因而半点不敢去打扰对方。

  而秦国诸多将领又都各有驻守之地,非要事不得回咸阳。

  如此,他虽有满腔志气,却至今却没能得到一位真正有战绩的将领的教导。

  好不容易燕瑛回来了,对方身为郡尉,又是在百越这等艰苦之地驻守,王子虔心中其实很是憧憬。

  只是赶的不巧,与对方相见时,是连策马都不允许的扶灵路上。

  原本听说燕郡尉回咸阳述职之后就要返程,他心中还略有抑郁。

  如今见对方没走,此刻坐在章台宫似乎还颇有闲暇,不禁又激动起来。

  而姬衡则看着他手上捧着的托盘,眉头微微一皱:

  本就显得痴傻,再捧上这样的东西,越发没有王子气概。

  倒是再看秦时,心中颇觉讶异:

  他的儿女各有性格,可偏偏在秦卿那里,却能将其使唤的团团转。

  可见这未来王后,教导儿女应也颇有良策。

  他想到此事,看着王子虔都仿佛觉得还能再有前途,因而便颇宽容道:

  “这是何物?”

  王子虔这才回过神来:

  “父王!”

  他双臂微抬,恨不能将手上的东西面呈其上:

  “这是格外重要的军需之物,蜂窝煤!”

  只可惜不是自己亲手做的,不过没关系,是自己亲手捧来的!

首节上一节123/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