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第12节

  凶手心思这么缜密的人,昨晚袭击自己之后,不可能还再按照以前的想法办事。

  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突然,周奕有种被窥视的感觉,他猛地回头。

  远处一个黑影,一闪而过。

第15章 措手不及

  周奕不确定,刚才的是不是错觉。

  但这种敏锐的洞察力,是经过多年的千锤百炼才具备的。

  就是所谓的背后长了双眼睛。

  他刚想朝黑影消失的方向追去,身后的老头却拉住了他。

  “小伙子你谁啊,我怎么没见过啊。”

  只是一秒钟的耽搁,周奕就找不到黑影消失的方向了,因为现在的医院人流已经起来了,不止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病人。

  “锅炉房的刘师傅是吧,我是保卫科新来的,您叫我小周就行。”

  “新来的?我怎么没见过啊。”

  “昨天刚来的,不过我可听说您了。”周奕说着,掏出一包新的大前门,拆开递了过去。

  老头倒是一点不客气,接过来直接夹在了耳朵上。

  这烟是来医院的路上买早饭的时候,旁边刚好是家小卖部,周奕就顺手买了一包,想着回头“孝敬”吴永成的。

  “肯定是你们宋科长跟你提的我吧?”老头得意洋洋地说。

  “是啊,他说您是个热心肠。”周奕顺着对方的话说道。

  “哦,就说我是热心肠啊。那我是个人先进工作者,94年我们医院的劳模他咋不说啊。”

  见老头有些愠怒,周奕马上就知道了对方的脾气。

  有些耿直,有些犟,但对自己的个人荣誉非常看重。

  要不三年前的劳模,怎么还成天挂嘴边呢。

  “我们宋科长说啦,怪我,我给忘了。”

  老刘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这可不能随便忘啊,这是我们劳动阶级崇高的理想追求。”

  “是是是,您教育的是。哎,您这是干嘛呢?”周奕指的,当然是给自行车打气了。

  “巡逻啊。”

  “巡逻?您不是锅炉房的吗?”

  老头有些生气,“这老宋,这么重要的事都不跟下面新来的说。”

  “大概去年初的时候吧,很多人向保卫科反映,说车胎无缘无故地被人扎破放气,搞得非常影响上下班。”

  “保卫科蹲了几天,最后抓了两个小兔崽子,一吓唬立马就交代了。说是之前看病和一个医生吵起来了,就想着报复人家,但又不知道哪辆车是那医生,就乱来了。”

  “虽然人是抓到了,但医院里的职工都责怪是保卫科工作不到位,要他们每天巡逻。因为有人为此门牙都摔掉了。”

  “可老宋说自己人手不够,忙不过来。”

  老头说着,突然得意洋洋起来:“关键时刻,就能体现出思想觉悟了。我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来。”

  “我是个人先进工作者,还是劳模,有困难的时候,我不上谁上啊。”

  周奕点点头,老一辈人的思想觉悟,确实和后辈不一样。“那您每天都会来车棚巡逻?”

  老刘头点点头,“那肯定啊,风雨无阻。我还专门找修车铺学了补胎技术呢,谁的自行车出点毛病,我都能解决。”

  周奕竖起大拇指夸赞道:“看来以后还得多向刘师傅您学习啊。”

  “嗨,都是为人民服务嘛,你要有啥不懂的,来锅炉房找我。”

  “刘师傅,那您一般一天巡逻几次啊?”

  “最少两次,早上七八点一次,下午四五点一次,要是白天有空,我也会过来溜达一下。”

  “那晚上……”

  “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晚上看不清。”老刘头不好意思地笑道。

  “刘师傅,我再打听一下。”周奕回头看了一眼杜晓琳的自行车,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而老刘头接下来的话,也证明了他的怀疑。

  又寒暄了几句后,老刘头就走了,只留下了周奕。

  周奕这回是彻底搞清楚了,不管是重生前还是重生后,凶手都不会来给杜晓琳的自行车打气。

  这和自己是否介入其实完全没关系,因为凶手从一开始就已经算好了,第二天老刘头巡逻的时候,会把漏气的车胎给打满,凶手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老刘头昨天四五点来车棚巡逻的时候,车胎的气还没被放掉。

  也就是说,凶手在下午五点到晚上十二点中间这段时间里,出现在了医院里。

  那凶手和死者一样上中班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医院里,会三班倒的,除了急诊就是病房了。

  其他的职能部门,基本上都是白班,顶多保卫科会安排一个人值夜班。

  加上九十年代的医院规模并不算庞大,互相之间大多认识,白班下班后特意再返回来给车胎放气的风险很大。

  这不符合凶手如此谨慎的性格。

  而中班就不同了,随便找个借口离开个几分钟就行了。

  再结合那个小护士透露的信息,目标基本上可以锁定为:昨天上中班的护士或女医生,且此人的丈夫或男友与死者有不正当的情感关系。

  而且凶手要杀杜晓琳也已经是蓄谋已久了。

  因为周奕最后问老刘头的问题是:这辆自行车之前有过车胎扎破的情况吗?

  老刘头的回答是:有,怎么没有,好几次了,我记得都是白班或者夜班吧。那小姑娘还骂骂咧咧了好久,还找你们保卫科投诉呢。

  这就意味着,凶手为了让杜晓琳在昨晚下班时看见没气的自行车,形成“车胎又坏了”的先入为主的判断,而故意设计过几次“扎破车胎”的先例。

  看来,应该通知吴队了,后面的事,得照章办事才行了。

  ……

  市局刑侦支队三大队的办公室里,除了陈严之外,又多了好几个人,都是吴永成手下的精兵强将。

  此时的吴永成来回踱步,双眉紧锁。

  嘴里喃喃道:“他就是个刚干半年的小警察,靠不靠得住啊。”

  纠结一番后,吴永成一拍巴掌道:“小陈,咱们去市三医院。”

  埋头整理资料的陈严抬头:“好的师傅,急诊科员工的资料我刚整理完。”

  “行,带上,我路上看,你开车。”

  “你们几个,继续排查杜晓琳的人际关系,重点是她的感情和家庭矛盾。”

  “对了,再查下最近有没有刑满释放人员或者流窜作案的相关信息,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类嫌疑。”

  两人刚要出门,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一个女警察接起电话问了一句,立刻喊住了吴永成。

  “吴队,找你的,他说他叫周奕。”

  听到周奕的名字,吴永成立刻跑过来接过了电话。

  “说!”

  电话那头,周奕把自己发现的情况和判断快速说了一遍。

  “行,你在医院等我,我和小陈马上过去。”

  “不,吴队,我已经去确认过急诊科的排班表了,昨天除了杜晓琳之外,还有两名医生和三名护士上的中班。”

  “这些人现在都在家休息,我的建议是直接上门找他们。”

  “杀他个措手不及!”

第16章 这人的嫌疑最大

  “我认为,这个人的作案嫌疑最大。”

  一辆黑色的桑塔纳2000上,坐在后排的周奕指着手里的一份人事档案说。

  这辆桑塔纳2000是三大队的办案车辆,平时刑警们便衣出警时就开这辆车。

  有意思的是桑塔纳2000实际上是九五年生产的车型,和年份并没什么关系。

  陈严负责开车,吴永成则坐在副驾驶位上。

  他们在医院门口接上了周奕,吴永成把挑选出来的几个上中班的医务人员资料给了周奕。

  周奕接过吴永成递来的资料看了两眼。

  “张新丽,三十一岁,未婚,曲阳县张家村人,卫校毕业后进入社区医院当护士,三年后调入市三医院工作。”

  “你为什么会认为她的嫌疑最大。”

  “昨天急诊科上中班的一共有六个人,两个医生四个护士,两个医生一男一女,首先排除那个男医生。”

  吴永成透过车内后视镜看了周奕一眼:“你还是认定凶手是女人?”

  周奕点点头,但嘴里却说:“我排除这个男医生,不是因为他是男的。而是因为他没有作案时间,他是救治我爷爷的医生,所以我对他的印象很深。我离开医院的时候,他还在办公室没走。”

  “至于那个女医生,四十多了,已婚已育,丈夫在部队工作,几乎不可能在男女关系上和死者有什么牵扯。”

  “剩下的三个护士,这个叫黄琴的是宏城本地人,看她父母的工作单位也算是家境优渥,看地址应该是和父母同住的。这种情况下,既不好处理凶器和沾血的衣物,又容易暴露作案时间。”

  吴永成点点头,这和他刚才看到资料时的判断完全一致。

  “那个刘琪呢,隔壁武光市人,在宏城独居,租住的房子离医院也不远,下班肯定是步行的,完全具备作案条件吧。”

  吴永成说着,习惯性的伸手去掏兜,可却掏了个空。

  “小陈,烟呢?”

  开车的陈严一愣:“什么烟?”

  “周奕不是让你给我买烟么。”

  话音刚落,一包新的大前门就递到了吴永成面前。

  吴永成回头一看,周奕正笑呵呵地看着自己。

  “你瞧瞧人家,多向周奕学着点。”吴永成一边说一边接过了烟。

  陈严有些懵逼,嘿,怎么好像我才是新来的一样。

  “咦,这烟怎么少了一根。你抽了?”

首节上一节1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