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帅的力主下,英国议会很快表决通过了基钦纳提交的扩军计划提案,一口气决定征召50万人以组建18个新步兵师。
因为英国媒体的大肆宣传,对手德国人也很快知道了英国人的这一庞大扩军计划,德国媒体用辛辣的词汇,将这些新兵描述为炮灰。
果不出基钦纳元帅所料,战争在8月爆发后,当德军迅速横扫比利时和法国北部,规模不大的英国远征军一时间处境岌岌可危。
在法国的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中,英国军队就损失惨重,他们不仅需要补充损失,而且还需要更多的兵力投入法国战场。
为了补充前线损失的兵力和组建新的部队,声势浩大的征兵行动在英国国内迅即展开。
为了征募到尽可能多的新兵,英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广泛且极具煽动性的宣传攻势。
以陆军统帅基钦纳的征兵海报为代表的各式海报贴满了大街小巷,对人们的视听进行饱和轰炸。
高斌每天都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不是他心智坚强,搞不好也会被这种疯狂的洗脑动摇,脑子一热冲上战场。
整个唐顿庄园,大海报摆放在每个大厅的四周或每个大厅的外面。
基帅在海报上用凌厉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个人,用手指指着你,当你路过时,一定会被他看的热血沸腾。
说服潜在士兵入伍的另一种奇特策略是给他们别上一根白羽毛。
那些没有穿着军服而在伦敦街头漫步的青年男性往往都会被女人们给拦下来,然后在他们衣服上别上白色的羽毛英国传统懦夫的象征。
被标记为胆小鬼,这对于很多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公平。
这些煽动性宣传还直指妇女阶层,大肆谴责当别人的丈夫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时候,却还要很多妇女把自己的丈夫藏在家里清闲度日的现象。
此举让众多本来就犹豫不决的英国妇女不得不鼓励自己的丈夫加入征兵大军的洪流中。
各种舆论传媒也通过指责德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占领区惨无人道的暴行来激起民愤,继而把英法联军描绘成拯救欧洲和阻止日耳曼野蛮人践踏欧洲文明的神圣十字军。
很快的,强大又猛烈的宣传攻势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和德国人预测恰恰相反,一系列激进的征兵宣传举措引发了英国民众的强烈反应,尤其是人数众多的产业工人,他们踊跃报名。
各地的招兵办公室被应征者挤得水泄不通。
大量的公共建筑也被征用为全国各地的临时征兵办事处。
大量的行政和医务人员在其中接待成千上万渴望成为皇家陆军一员的人们。
忽然之间,每个人的儿子,兄弟和丈夫都是士兵了。
突然之间,成群结队的人争先恐后去报名参战,成群结队的人在街上和电车上沿着街道唱着歌,几乎所有人都在唱歌和吹口哨。
截止到10月,有50多万年轻人踊跃加入新军,这个规模完全超出了预期。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前方已经出现了大量死人和伤员。
不过最优质的的一批兵员在初期就上战场了,现在再征召的人,都相对没那么心甘情愿。
每个应征者在被接纳为士兵之前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医疗和体能测试,而英国皇家陆军原则上不可能接纳每一位志愿者。
所有新兵都必须符合年龄限制,国籍标准并通过体检。
这样做的目的是拒绝那些健康状况不佳且体格不适合士兵生活的人。
征兵体检通常是严格的,军医会动用当时最好的医疗设备进行体格检查,当征兵高峰期时,身高限制从原来的5英尺3英寸提高到5英尺6英寸,以防止大量的志愿者涌入。
随后,由于新兵人数的减少,它又被多次降低。
如果在各种测试中都成功,新的应征者还必须郑重承诺履行职责。
在由征兵官主持的庄严仪式中,新兵宣誓效忠《圣经》。
但是,由于有如此多人渴望加入,这个过程常常流于形式。
有时,人们被要求成组同时背诵誓言,以加快这一进程。
宣誓要求每位新兵发誓要“忠实地捍卫女王陛下及其继承人,并英勇对抗所有敌人”。
同时也要求每个人都承诺服从“设在我身上的所有将军和军官的权威”。
还有新兵将保证在战争持续期间一直在皇家部队服役。
在热烈的爱国热情浪潮中,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在基钦纳元帅的新步兵师中受训。
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人们意识到可以利用地方性纽带来将国家利益最大化。
如果能够与相熟的朋友,亲戚和同事一起在军中共事,那么肯定将会有更多男人加入军队。
未来在团队作战时的协作也将会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于是,一个特色鲜明的英国新兵编练概念,“同城营”,就此出现了。
一名勋爵首先创造了“同城营”一词,并招募了足够多的人员在短短一周内就组成了来自利物浦地区的三个营。
同城营不仅成为英国北部城镇的代名词,而来自曼彻斯特,利兹,纽卡斯尔,格拉斯哥和爱丁堡等城市的人。
以及从伯明翰,布里斯托尔,剑桥赶过来的人也都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同城营”。
约克郡也有自己的约克营,而且由于罗伯特在征兵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他被任命为‘约克师’的上校师长。
不过,他的部队属于预备役,暂时不用上战场,只在约克郡一个山谷内进行训练。
高斌估摸着,等轮到他们去战场,战争都快打完了。
他去看过约克师的训练,当一个平民突然面临到士兵的转变时,这个过程不会很容易。
特别是最初的头几个月里训练成千上万的新兵,他们不仅要学习如何扣动扳机,还要学习军事纪律,以及如何使用步枪和刺刀进行战术演练。
许多人住在帐篷里,不管之前是工人,教师还是文员,他们现在的生活已不能随心所欲,一切交由皇家陆军来控制。
这些新兵要想一夜之间就学会士兵技能,上战场去打仗是不可能的。
英国陆军还要解决哪里去找经验丰富的军官和士官来带领这些平民百姓,去哪里找教官来训练这些新兵蛋子。
急速扩建的新军,要解决的事,不仅仅是军官和士官短缺的问题,还有诸如军服武器和装备的问题。
由于物资常常短缺,部分同城步兵营组建后先让官兵住在自己家里,等到军服武器装备都准备完毕再入营训练。
不仅如此,英国陆军还在那一年将在印度休假的500名英国军官火速召回国内,编入新步兵师,以加强对军队的领导。
军队是军队,个人是个人,伟大的格兰瑟姆伯爵自然不会用家族资产贴补军用。
所以他的部队一样困难,很多新兵甚至连军服都没有。
放眼望去,现在能穿上军服的,无不是中上层阶级的‘绅士们’。
没办法,这是个一切按阶级划分的国度。
所以你经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名少尉军官,也许年纪只有20岁左右,却能统领30几个中年男人。
这些年纪大经历多的人男人肯定不好管教,所以军队还要负责培训年轻军官,告诉他们如何管理老油条。
高斌看到这一幕都笑了,这样的军队能打赢战争,除了上帝保佑,实在找不到第二个理由。
总之,在经过几个星期的高强度的训练后,新兵在艰苦的锻炼中获得历练,而且彼此间逐渐熟悉各自的生活习惯,团队意识和战斗精神也树立起来。
第258章 伤员
除了大不列颠本土和爱尔兰提供了大量新兵外,在强大宣传攻势下,大英帝国的众多海外自治领也提供了许多参战部队。
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印度都提供了成建制的步兵或骑兵师,来自海外的大量援军陆续抵达英国本土。
他们为和大英帝国一起战斗感到骄傲和自豪!
得益于基帅的果断决策和强大的宣传机器,还有那些花招迭出的宣传手段,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英国一百万名男子中就有近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加入了英国皇家陆军。
当1915年临近尾声时,各个新兵步兵师都初步完成了基础训练,并准备声势浩荡的开赴法国前线。
而对于这些稚气未脱的新兵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又期待已久的时刻,他们热切的盼望参加战争并幻想着在战场上大显身手,扬名立万。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残酷无情的屠宰场。
...
在1916年索姆河战役开打之前,英军死伤超过50万,前线的战备医院早就不堪重负,大批重伤员被运回本土,塞到了各个地方的疗养院中。
克劳利医院因为早早做出准备,在这个时候才能够大放光采。
格兰瑟姆伯爵领地,连同医院带疗养院,再加上各家农户,在这两年共接纳伤员达到两万人次。
同一时期,最多接纳伤员8000余人,几乎是英国本土规模最大,医疗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了。
也因为后勤保障工作的出色表现,罗伯特最终还是带领着约克师走向战场,并授予他少将军衔。
高斌作为家中‘长子’,以及身为后勤主管时的优异表现,成功晋升为中校,有权调动一切非任务执行中的船只和运力,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
这个权力可太大了,别的不说,一些胆小鬼害怕了,想回家了,只要给高斌这条线上的人塞一笔钱,就能达成运送伤兵的船回到英国本土。
而一些贵族想要给前线的孩子送些特殊的物资,也可以通过高斌的手来实现。
当然,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然而...
...
16年7月,法国凡尔登城下的浴血厮杀进入到白热化的时候,巴黎西北方向的索姆河两岸又燃起了战火,英法联军向德国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在凡尔登战役还未打响之前的时候,在巴黎郊区一个名叫尚蒂伊的古老城堡中,英法联军于1915年12月在此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
会上,霞飞与英国陆军元帅黑格伯爵共同商定集中法国3个集团军和英军两个集团军共64个师在索姆河两岸发动大规模进攻,其目的为:
一、打破马恩河战役后形成的西线僵持局面;
二、为协约国之后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创造条件。
计划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英法没有料到的是德军也有类似的军事计划,而且德军的动作更快!
唯一不同的就是德军选择的地点就是凡尔登,由于德军集中力量对凡尔登的猛烈攻击,大量法军被调集到凡尔登,导致英法根本无法进行索姆河战役的准备。
鉴于这种情况,英法不得不对原定的索姆河战役计划做出了重大修改。
尤其是兵力配置方面,参战兵力由原定的64个师减少到39个师,突破正面由70公里缩减为40公里。
原本担任战役主要突击力量的法军第六集团军由于被德军牵制在凡尔登城下,因此也改为英军第四集团军担任。
此次战役英军参战兵力为25个师,而法军只有14个师,这也预示着在即将发起的索姆河战役中唱主角的是英军以及附属的加拿大远征军!
之前索姆河战役的目的是打破西线僵局以及为日后协约国转入战略进攻创造条件,而修改之后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缓解凡尔登的军事压力。
法国人在凡尔登已经被德国人折磨的快精神奔溃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让德国人赶紧从凡尔登撤离,至于其他目的,都去见鬼吧!
德军在索姆河的防御力量为德军第二集团军,由于马恩河战役之后这一方向上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役,因此德军利用充裕的时间精心构筑了一条比较完善的防御体系:
第一阵地纵深约1000米,包括3条密集堑壕线、环形阵地的支撑点配系、发达的交通壕和掩蔽工事网,其中包括混凝土掩蔽部。
第二阵地位于第一阵地之后3~4公里,构筑1~2条堑壕和支撑点配系,每个阵地均配有铁丝网作为掩护,而且在第一和第二阵地之间还有一个中间阵地。
第三阵地位于第二阵地之后2~3公里,这也是德军在索姆河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为了最坏的结果而构建的。
德军还构筑了深达12米的地下坑道网,整个坑道网纵横交错,其出入口都隐藏在附近的村庄和树林中,难以发现。
工事内配备完善,有野战厨房,洗衣房,战地医院等,储备了充足的弹药和食品以及医疗物资。
由专门的发电机提供电灯照明,要知道这个时候电灯还属于奢侈品,老百姓可用不起,德军所做的一切准备使得索姆河成为世界上防御最坚固的军事地段之一。
英法为了索姆河战役进行了5个月空前规模的准备,同样也修建了大量的堑壕、交通壕、掩蔽部和能够囤积大量物资的大型仓库。
吸取了马恩河战役的教训,军队后方的交通网也也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