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唐晶。”
“高斌你好,昨天听贺函说,你在吃这方面绝对是专家,以后我们得多向你请教。”
“别客气,我一向认为能用吃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交朋友也一样,既然大家都爱吃,那就是好朋友。”
贺函深以为然:
“我举双手赞同,里面请吧。”
一位穿着黑色制服的帅哥从后厨迎出来:
“欢迎光临小店。”
“吉米,我们到齐了,开吃吧?”贺函上前跟对方抱了一下。
“没问题,随便坐,我这就开始准备。”
“你可得拿出看家本领,我今天带了位专家,要是把他伺候好了,你以后可就不缺食材了。”
吉米愣了下:
“没敢请教?”
“高斌,高端食材供应商,跟他打好关系,你就能在魔都站住脚了。”贺函帮着介绍。
“没那么夸张,等会儿加个vx,以后想要什么好东西跟我说,基本都能弄到。”高斌用最谦虚的语气说着最霸气的话。
“高斌?我知道你,我这家店刚开始装修的时候,一个同行就跟我说,在魔都开店,想要好东西就得认识高貔貅,我想这是大家对你的爱称吧?”
高斌摸了摸鼻头:
“是够爱的,都貔貅了。”
贺函意外道:
“你还有这个称号呢?”
“还行,无非是价格卡的死罢了,不算什么好名声。”
吉米倒是会说话:
“一分价钱一分货,好东西就该有配得上的价钱,三位快请坐吧,我去后厨准备,很快就好。”
“行,我们可就等着吃了。”
找了个场地中间的桌子坐下,高斌肚子坐一边,贺函和唐晶坐对面。
“这里装修还不错啊,子君一定喜欢。”唐晶打量着餐厅的装饰,不禁道。
“能不能先别想你的闺蜜,还是聊聊一会儿的大餐吧。”贺函将餐巾铺在腿上。
“你就不能给子君留点面子,每次见面都掐。”
“那不怪我,要怪只能怪你那个闺蜜性格太差,能把我这么有涵养的人都气坏了,陈俊生就该跟她离!”
唐晶拍了他一下:
“越说越过分了啊。”
她看了眼高斌歉意道:
“我们在说我闺蜜呢。”
贺函吐槽道:
“高斌,你不知道她那个闺蜜,整个一作精,好好的家庭主妇不当,非得当福尔摩斯,非得认为他老公出轨,昨天还让唐晶帮忙查她老公公司的一个小姑娘,神经病!”
唐晶特无奈的看着贺函:
“怎么一提子君你就跟斗鸡一样。”
“还不是被她气的,昨晚非得让我送她回家,明明是两个方向根本不顺路,这也就罢了,明知道下雨天,还穿了一双不能沾水的高跟鞋,非得送到家门口才行!”
高斌听着呵呵直笑,确实是电视剧里罗子君做的事情!
前菜很简单,法式长棍配鱼子酱。
不过开吃之前,贺函和唐晶都直勾勾的盯着高斌,把他看的发毛。
“你们怎么不吃?看我干嘛?”高斌拿着面包片都不好意思吃了。
“贺函昨天说,一边听你讲一边吃才有意思。”
“快说说,我都等不及了。”
高斌也是服了,合着自己是来普及知识的?
行吧,那就讲讲,毕竟论起吃,他真的吃了太多好东西了。
指了指手里拿着的面包,上面有一小堆鱼子酱。
刚要开口,忽然轻咦了一声。
“怎么了?”贺函问。
高斌失笑:
“差点闹了笑话,这不是鱼子酱。”
“啊?”贺函和唐晶都愣了。
“这不是鱼子酱吗?”唐晶盯着盘里的一颗颗圆滚滚的绿色小圆珠,看起来确实像鱼子酱,但也确实不是鱼子酱。
“这是海葡萄。”
贺函跟唐晶面面相觑,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你们没见过也正常,这东西在日料中比较多见,不过因为保存运输成本太高,国内比较罕见。”
贺函钦佩道:
“我就说跟高斌吃饭涨知识吧?快跟我们说说,这海葡萄是怎么回事?”
高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咬了一大口,随后点了点头,确定没错,就是海葡萄。
“这东西名副其实,因外观浑圆饱满、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而得名。
独特的外型与口感,像极了鲑鱼卵,也是让很多人认错的原因所在。”
这东西咬起来会有卜滋卜滋的声音,每一颗美丽的绿色小颗粒都会散发出海味的咸鲜芳香,颇有鱼子酱的神韵。
贺函和唐晶也忍不住尝了一口,随后纷纷露出满足的神情,那股清新的味道,跟鱼子酱截然不同,没有腥味儿,却又有鱼子酱的口感,搭配面包也不会觉得干,好吃!
所谓葡萄,其实就是它们的球状小枝,大小如鱼籽,密密麻麻地缀在纤长的直立枝上,圆鼓鼓碧莹莹的。
与其说是葡萄,还不如说是“闪烁着绿色光芒的鱼子酱”来的形象贴切。
“这东西是日语俗名‘海ぶどう’的直译,‘ぶどう’即为中文葡萄之意,发音和闽南语的葡萄一模一样。
当然,海葡萄只不过是个俗名,它的正式中文名有点拗口,叫长茎葡萄蕨藻,名字也是非常贴切,在湾湾叫碧波珍珠。”
贺函点头:
“还是湾湾人比较浪漫。”
“在霓虹,这东西价格可不低,冲绳当地叫长寿藻,也算是高端食材了,你这朋友有点门道。”
高斌吃完手里的面包,拍拍手,抖掉残渣。
“看来你很满意。”
“还得看主菜的水平,前菜考究食材品质。”高斌没急着下结论。
随后上来的洋葱汤也没什么可说的,大众水平。
很快,重头戏来了,今天的主菜是惠灵顿牛排。
这菜在华夏爆火还是因为孙宏磊演的电视剧,但电视剧里的惠灵顿牛排不正宗,甚至有点假。
这道菜可以算是英国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招牌菜了,至于炸鱼条,那都不能算菜。
其实,惠灵顿牛排的工序说起来很简单,煎一块菲力牛排,铺上蘑菇酱,裹上酥皮后入炉烘烤,盛盘后搭配酱汁。
这样,一道经典的惠灵顿牛排就“出炉”了。
可实际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能做好这道菜的主厨,基本算是出师了。
照例,贺函跟唐晶都没急着动刀叉,等着高斌的解说。
他只好开口:
“你们知道这道菜的来历吗?”
看到两人纷纷摇头,继续道:
“早在1450年,法国人就发明了肉排这种食物,就是将剁碎的肉放入放入酥皮中进行烤制,这可以看作是惠灵顿牛排的前身。
后来有一种流传较为普遍的说法:
为了纪念1815年在滑铁卢之役中击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公爵,因为这是他最喜欢吃的菜。
惠灵顿公爵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军将领,也是第21位英国首相。
他本人喜欢吃一种把牛肉、蘑菇、葡萄酒、松露混合在派皮中的烘烤料理。
所以有人认为,这道料理因此被命名为惠灵顿牛排。”
贺函听得入神,不禁问:
“但你好像不这么认为?”
“我确实不这么认为,19世纪时以派皮裹住肉类烘烤的方式十分常见,因为当时的烤箱温度难以控制,这个方式能使肉类保持湿润。
而惠灵顿牛排与法式经典菜酥皮牛肉十分相近,所以惠灵顿牛排很有可能是英国人重新包装的法式菜肴。
并且,有关惠灵顿牛排的正式文献要等到20世纪后才出现,并且全部出现在丑国。
1939年,纽约的饮食指南中第一次出现了惠灵顿牛排的名字。
关于这道英国菜怎样传入美国的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爱尔兰施泰格惠灵顿地区的移民把它带到美国的。
不过这不重要,你们只要知道,在西餐中,大多数菜名中带惠灵顿的,基本上外壳就是一层酥皮,里边包含着大块的鱼或是肉。
所以,不仅有惠灵顿牛排,还有惠灵顿猪排、惠灵顿鲑鱼,甚至是惠灵顿蘑菇。”
唐晶恍然大悟:
“你要是不说我们都没发现,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我们去国外点的惠灵顿**,基本都是酥皮包裹的。”
高斌微微点了下头:
“惠灵顿牛排绝对是西餐中的厨艺菜,厨师最不愿意做的牛排排行榜中,惠灵顿牛排也一定是名列前茅的,你这位朋友今天真是用了看家本领。”
高斌拿起刀叉:
“行了,就说这么多,赶紧吃吧,趁热才能看出主厨的手艺。”
开动!
这道菜到底难在哪儿?
首先原料上就很费功夫,肉要选择菲力牛排,一头牛身上也就几公斤。
而酥皮、蘑菇酱、火腿,随便哪一样都会影响到成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