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529节

  杨默听到话筒里汇报的内容,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第553章 乡财县管

  论及德州地区各县域,这两年最重视的工作是什么,那么答案或许有些出乎预料。

  不是杨默搞的那个商业示范区那是DZ市的宝贝疙瘩,虽然的确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惠及到了各县的经济和产业,但跟毕竟不是自家的项目。

  也不是钻探公司和大华公司始终在推动扩大规模的GAP药材种植基地虽然那玩意的确快速地提升了许多百姓的收入,但毕竟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业项目而已。

  既然连GAP药材种植项目都不是各县最重视的工作,那么其余的,诸如那些被大华公司招商过来的工厂项目、自我孵化而出的各式各样的村集体项目,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这两年,德州各县最重视的工作只有两样:米袋子工程和菜篮子工程!

  这很好理解,与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相比,粮食和蔬菜以及肉蛋奶,才是真正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民生战略物资,更是一号文件里反复强调的重点工程这意味着如果你这一方面的工作做的不扎实,哪怕你在其它方面做的再出色,也照样要被批评。

  不过好在齐鲁本来就是传统的粮食大省,这两年随着大棚技术的迅速推广,化肥农药产量的一再提升,再加上地头上有个看上去不差钱的冤大头,因此德州各县在这一方面做的非常不错,粮食的产量固然是稳步提升,蔬菜和肉蛋奶的产量更是打着滚的成倍往上翻。

  这看上去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能让人吃饱吃好,无论是在哪个历史年代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但凡还有人类这种生物存在,便永远不缺各种各样的幺蛾子。

  所以,随着这两年不遗余力的努力,以小麦、玉米、旱稻等主粮生产固然一片欣欣向荣,但产量在大棚技术支持下翻了足足好几番的各类蔬菜,却出现了一些预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小问题。

  ………………

  大华工业园,蔬菜分拣配送中心。

  这个与商品交易区遥遥对应,直接背靠着仓储区,往日里繁忙无比的配送中心,今天也一样喧嚣无比;

  只不过今天的喧嚣,更多的是来源于那十几辆横成一排的卡车,以及那一大堆把办公室堵的死死的人群。

  “把你们真正管事的领导叫出来!”

  “这不是欺负人么!凭什么我们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你们不肯收!?”

  一个将近四十岁的汉子愤怒地大声嚷嚷着,然后用力地叩打着怀中那块摘下来的木牌,木牌上“DZ市蔬菜指定收购点”那几个大字,在近百人的轰然应和中,显得的越发猩红。

  素来整天一副嘻嘻哈哈表情的吕莹莹如今已然没有大家熟悉的傻乐,先是示意外围的那十几个闻讯而来的安保人员冷静,然后双手叉腰,一脸冷笑地看着眼前的汉子:“刘老根,我再说一遍……不收!”

  “你再怎么闹也是这么一个结果,我就是这边管事的领导,做得了这个主,你就算捅破天,这事也没得商量!”

  刘老根脖子上的青筋高高贲起,似乎下一秒就要跳起来伤人:“你们大华公司是没人了么,你这个小妮儿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就问你一句……凭什么不收!?”

  吕莹莹丝毫不惧对方那吃人的眼神,就这么冷冷地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把目光绕着那近百号村民溜了一圈:

  “凭什么?”

  “就凭你们自作聪明,就凭你们不按照我们下发的指导意见乱种扩种!”

  土狗同学不愧是唱齐鲁梆子出身的,那中气十足的怒吼竟然盖过了这一群人七嘴八舌的不满:“刘老根,我就问你,年初给你们沙河村传达的指导意见是咋写的!?”

  “是不是让你们在3-5月份主种豆橛子和番茄,再搭配七八种其余的蔬菜,甚至连每种蔬菜的指导产量都给你们标注清楚了,还上下浮动了10%的冗余量!”

  “可你们呢,把我们辛辛苦苦指定出来的种植指导意见当成屁,当面答应的好好的,结果转头就拿出了一半以上的大棚去种黄瓜和西兰豆!”

  吕莹莹冷笑一声:“我懂~黄瓜和西兰豆产量大、价格高,去年秋冬行情又好,你们和另外几个种这些蔬菜的村子都赚了不少钱,所以今年还想要继续赚上一把,于是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转过身子来就又拿了一半的大棚种这些蔬菜对不?”

  “今天过来的,不管是沙河村、营口村、还是溧河村,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对吧?”

  吕莹莹平日里没少在农村基层跑,因此很快就通过那几张熟脸把各自所在的村子名字给点了出来:“可你们知不知道,大华公司的蔬菜分拣配送中心虽然对接着各大罐头厂、外贸公司、默默百售、省外供销公司,以及部分城市集贸中心的业务;但同样的,我们也要对接着德州、兰陵两地,共计八百多个村子的种植业务!”

  “你们以为我们每个季度给你们派发的种植指导意见是随便乱写的?”

  “不是!那是我们上下两百多号工作人员,经过反复计算和评估后,才最终定下来的数字!”

  说到这,土狗同学胸口不住的起伏:“是,这些大棚蔬菜的种植属于菜篮子工程,归各县各乡管,我们大华公司这边只能给出适当的建议,具体种还是不种,种多少,我们没权利干涉。”

  “但你们既然有不听我们指导建议,有本事就别来堵门啊!”

  一脸愤怒地盯着领头的汉子:“刘老根,你知不知道,大华公司今年各个渠道第二季度的豆橛子和番茄的计划供应量是去年年底就定下来的,你们村少供应了200吨,我们就得去别的县,甚至是别的省,把相同品种、相同规格、相同农残标准的豆橛子和番茄多收200吨过来……你知道中间这么一折腾,我们需要搭进去多少钱和人力不!?”

  “同样的,第二季度的黄瓜和西兰豆,我们也都按照各个渠道的消化能力把供应量预定出去了……也就是说,除非别的村也跟你们一样不按照指导意见去改种其它蔬菜,否则我们根本没有多余的市场去消化你们多种出来的那几百吨黄瓜和西兰豆!”

  说完,吕莹莹冷笑一声:“一个村就是几百吨,你们今天过来的怎么也得有五六个村的人吧,那就是至少两千吨;”

  “而且据我所知,临邑县今年不按照指导意见种植的村子不在少数,绝对不止今天你们过来的这几家……那么多村子,每个村子多出来几百吨,你当我们公司是神仙啊,哪里消化的了那么多多出来的蔬菜!?”

  被土狗同学这么有理有据地数落了一顿,刘老根不复之前的愤怒,而是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那个,这不是想着趁着黄瓜和西兰豆的行情好,赶紧多赚点钱么……那些大棚可不便宜,用的各种水溶肥和农药,也是一大笔开支,这要是不趁着行情好赶紧多种两茬,难说到了明年,连贷款都还不起了。”

  虽然德州地区的大棚蔬菜种植是从临邑县率先发起的,早在王一诺跟冯远打擂台的时候,钻探公司就主动赊销了一批数量相当不小的大棚基建材料;但一县之地,又是菜篮子这种超级工程,单凭一家公司哪里承担的起所有的大棚基建材料?

  因此,到了现在,临邑县已经扩展到超过12万亩的蔬菜大棚中,有超过7成都是县里面发动百姓自建的……大棚基建的费用对于当下的百姓来说可是非常不小的一笔负担,因此刘老根他们急功近利了些,貌似也不是不能理解。

  吕莹莹闻言,却是再度冷笑了起来:“趁着行情好赶紧多种两茬?”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我们蔬菜分拣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每次传达种植指导意见的时候,都会把各村的种植户召集在一起开动员会,然后再三强调控产控质的重要性吧?”

  “的确,从这一两年的行情来看,黄瓜和刚刚开始种植的西兰豆的确可以卖上一个非常不错的价格。”

  “可你们要知道,这些蔬菜之所以能始终卖上一个不错的价格,除了味道好之外,更多的却是我们在一直通过综合调控的手段,把大家伙种出来的黄瓜和西兰豆不断分散到罐头生产、新鲜蔬菜出口、酱咸菜生产、方便面生产、甚至是美容保健行业里去,这才使得这两种实际上产量并不低的蔬菜在德州和兰陵两地的生鲜蔬菜流通市场上始终没有明显供大于求的缘故。”

  “一旦大家伙都不按照我们颁布的种植指导意见去按周期岔开各种蔬菜的种植,什么赚钱就一股脑地都去种什么……还想赚钱?”

  “呵,你们信不信,甚至用不着等到明年,今年秋冬你们就会亏的连裤衩子都没了!”

  前文说过,农业种植,尤其是大规模农业种植一直都特别忌讳盲目跟风,无数的农产品就是在这种一窝蜂中,迅速的把价格跌到谷底,然后再也没能站起来。

  因此在杨默看来,像大棚蔬菜种植这种初期进入门槛并不高,而产量又会形成指数级爆发的农业项目,最该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在区域间形成联盟,共享即时的种植信息;第二,积极协调合作,通过计划种植,避免单品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然后在市场的机制下跌成白菜价,再也爬不起来。

  只不过很显然,这两个解决办法虽然想出来不难,但要想落实到实处,却是难之又难。

  刘老根对于这番已经快要听出老茧的话并不以为意,他不过就是个没怎么读过书的庄稼汉而已,现在华夏依旧处在商品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妥妥的卖方市场,没吃过这方面亏的他,哪里听懂这里面的道道?

  只不过不以为然归不以为然,但刘老根可没傻到跟眼前这姑娘抬杠,当下只是舔着个脸连连点头:“吕经理说的对,吕经理说的对,我们以后注意,以后一定注意!”

  “所以,吕经理……能不能看在咱都是临邑老乡的份上,帮我们把这些黄瓜给收了?”

  刘老根眨巴眨巴眼睛,指了指后面的那十几辆大卡车:“你看,这黄瓜摘都摘了,要是你们不肯收的话,那可就只能蔫掉烂掉了……咱可都是临邑人,临邑人得帮咱临邑人啊!”

  说完,又压低了声音:“放心,今天的事你知我知,大家伙不会传出去的。”

  土狗同学望了他一眼,心里莫名涌出一丝悲哀。

  身为临邑人,她太了解临邑一些地方人的尿性了,虽然在鲁西北地区,口碑最不好的是殇河人,但实际上,与殇河接壤的临邑,名声同样也没好到哪里去。

  别的不说,光凭眼前这个汉子一口一个“临邑老乡”,但却是连招呼都不提前打一声地摘了十几车黄瓜拉过来堵门口,这明摆着就是逼着你不收也得收……这种吃定了你的做派,哪里有老乡之间该有的情谊?

  难怪羊屎蛋那个家伙,除了杨家村附近的那十几个沾亲带故的村子和庆丰食品附近的那些村子外,宁愿把大部分的资金扶持齐河、禹城,甚至是兰陵那边的村子,也不愿意多加照顾一下临邑这边的老乡!

  吕莹莹有些心累地叹了口气,却是一脸漠然地摇了摇头:“大华公司这边有规章制度,而且管的很严,一旦违规操作,轻则降职处分,重则带走调查……咱们县不是刚被评为【进京蔬菜市场准入生产基地】么,既然摘下来了,那就运到县里面求那边帮帮忙,左右帝都那边也很喜欢吃黄瓜,有帝都那么大一个市场,害怕消化不了这区区十几车黄瓜?”

  她的前半短话虽然说的有些轻描淡写,但只要是齐鲁人,听了这话以后十有八九都没脸再来硬求齐鲁这边从来都很看重编制,吕莹莹虽然身上的职位和光环一大堆,但说到底就是钻探公司一个普通正式工罢了,而且还是工人身份的正式工,连科员都不是。

  而大华公司的待遇虽然很好,可杨默一系的管理之严苛也同样出名,要是违反了规定,很有可能真的会被一撸到底甚至是辞退的……一旦害的人家丢了编制,那无异于不共戴天之仇,是个齐鲁人都接不了这个口。

  而且,土狗同学后面也不是没有给他们指出明路,这就更加令人不好意思死缠烂打了。

  要知道,虽然如今只是菜篮子工程推广的第一阶段,但早早就做出了完整统筹的国家除了提出“菜篮子市长/县长负责制”之外,也同样开始构建区域供应链,就跟寿光的蔬菜主要供应帝都,临沂的蔬菜主要供应上海和南京一样,身为德州地区,甚至是齐鲁地区第一批放开手脚全力推动菜篮子工程的城市,临邑县也被纳入到了帝都蔬菜供应链的一环中,并且还颁发了一个“进京蔬菜市场准入生产基地”的牌子……这可比原本历史要早上了好几年。

  所以,有了这个资质在,在计划外向帝都多供应个十几车的黄瓜,实在不是什么难事……跟那边的供销公司打声招呼而已,费不了什么神。

  孰料刘老根闻言,却是老脸一红:“那个……不成的。要是县里面能帮上忙的话,咱也不至于厚着脸皮跑这来求咱老乡了。”

  吕莹莹心知肚明是什么原因,脸上却是露出愕然之色:“十几车黄瓜而已,县里帮不上忙?这怎么可能!?”

  说完,二话不说扭身朝着办公室走去:“肯定是那些小鬼在乱缠着,这么着,我帮你们给县里面去个电话问问,我倒是想要问问罗局长,他们有没有把咱临邑县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

  这里的罗局长指的就是罗勇,苏宇的舅舅。

  刘老根一听,吓了一跳,赶紧抱着牌匾拦住了吕莹莹。

  “那个,吕经理,这个真不关县里面的事情,不是他们不肯帮忙,而是……咱这些黄瓜,没法子进京!”

  刘老根的老脸有些发红,表情有些说不出来的扭捏……

  

  PS:灵泽之后曦和烈空,阴阳交融之机矣。

  余有幸习得九阳神功,小有所成,

  恰值销骨融肌之际,腰身羸弱,坐行无端,须臾萦困周公,惊醒乏劲于指。

  故而少行于书,还请见谅。

第554章 乡财县管

  众所周知,像帝都、上海、津门、广州这些一线城市的蔬菜和副食的供给,并不是你想供应就能供应的。

  这一方面,是要有供应资质和供应指标,就像当初的夏留通销社一样,哪怕他们的紫薯在当时再稀罕,可没有供应资质和指标,也一样进入不了帝都市场。

  而另一方面,说出来却是有些扎心,流通进这些一线城市的蔬菜和副食,是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的这个标准,明显要比二三线城市要求高的多,很多可以顺畅在本地流通的蔬菜,到了那边却连第一道质检程序都过不去。

  普通的一线城市都是如此,就更别提帝都和上海这两座中心城市了。

  所以答案很明显,既然临邑县这边已经被定为“进京蔬菜市场准入生产基地”,那么所产的蔬菜供应帝都市场,是不存在任何资质上的问题的……不但资质没有问题,甚至还有供应的优先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沙河村、营口村、溧河村等几个村子种出来的那些黄瓜竟然没办法走帝都那边的供应渠道,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品质不达标,而且基本可以判定是农残超标。

  这并不奇怪。

  1988年到1993年底,也就是菜篮子工程的第一阶段时间里,更多追求的是产量,再加上这时候大棚技术才刚刚开始大面积应用,因此设施化(大棚)、多产化(新品种)和规模化(批量种植)三化思想指导下,农药用量过多一直都是个突出问题。

  知道为什么刘老根这些人会背着大华公司这边悄悄种大量的黄瓜和西兰豆么?

  除了这两种蔬菜当下的价格行情好之外,还因为大华公司这次想要让他们主种的豆橛子和西红柿,让他们觉得投入产出比不是很划算!

  有些人会很诧异,豆橛子和西红柿的价格虽然比不过黄瓜和西兰豆,但产量大啊,这单位产量一上来,就算整体收入稍微差了一点,但也差不到哪里去啊,毕竟现在各类蔬菜的价格还没崩盘(记住这个词,后世华夏的蔬菜水果价格之所以会那么低廉,甚至成为全世界独一份例外,产量压根底不是唯一原因,甚至只是一个表面原因)。

  嗯,如果是正常来说,这观点不能算错。

  但问题是……

  架不住大华公司的“种植指导意见”里面,要求的太苛刻啊。

  肥料不能只用化肥,有机肥、水溶肥、化肥,三者得按照要求合理搭配,而且还只能购买他们制定厂家的肥料;

  农药不能随便乱用,除了有限的两三种主流除草剂之外,用的都得是他们指定的各研究单位刚刚研发出来没多久的生物碱除虫剂、植物激素膨大剂、矿物油抑制剂、低毒病虫害防治剂等等。

  除此之外,什么温度计、增湿设备、半遮阳设备、通风设备、还有有益昆虫,都得配上或者单独购买,然后按照手册上的要求,定时操作。

  总之,按照大华公司的那一套来,又费钱又费事,明明一块钱就能搞定的事情,完全遵守他们的要求的话,起码也得两块钱才行。

  因此这两相抵融之下,种番茄和豆橛子这种作物,产量的确不错,价格也还算合理,可利润就没那么吸引了。

  所以,出于综合考虑和另外一些原因,刘老根他们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私底下却拿出了一半的大棚来种植黄瓜和西兰豆……这不是还有一半的大棚是按照要求来种豆橛子的么,这产量也不低了,加上大家都是临邑老乡,到时候求求情,这事也就大概能过去了。

  可结果私底下这么一种,就种出问题来了。

  要知道,刘老根他们去年虽然也种了黄瓜和西兰豆,但那是在秋冬季节种的,种的时节不同,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不同,具体的管理要求也不同,按照去年秋冬季的种植指导程序来,那铁定是要出问题的。

  况且种过大棚的同学都知道,像蔬菜大棚这种密封性的种植环境,最好是轮换着种不同品种的蔬菜,不然土壤里的中微量元素会因为失衡影响植物生长不说,还会存在着严重的病害隐患。

  所以,刘老根他们连着种上第二茬黄瓜和西兰豆,又是在春夏两季种在大棚这种环境里的,一开始那些黄瓜幼苗们固然看着粗粗壮壮的极为喜人,但等到进入四月中下旬之后,随着棚内的气温迅速升高,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开始爆发了起来,霜霉病、白粉病、黄瓜疫病、炭疽病,轮番上阵,白粉虱,蚜虫隔三差五就给你蹦出来,甚至一些村子的大棚里还出现了美洲斑潜蝇。

  对大棚农业有所了解的,都知道不管是病害还是虫害,不怕你一样样来,就怕你一拥而上,病害虫害同时爆发,那么大华公司原本指导手册上建议的那些药品就不好使了……所以没办法,眼见着作物的情况越来越不乐观,刘老根他们只能一咬牙,放弃了那些“娇贵”的药物,转而直接用上了包括敌杀死在内的传统烈性农药。

  不得不说,这些老式农药固然有一万个缺点,但唯独有两个好处:1、便宜。2,管用。

  所以连续打上几次后,那些黄瓜和西兰豆的病虫害很快就得到了控制,虽然产量和品相上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总比颗粒无收要强太多。

首节上一节529/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