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87节

  大病,就只能走远点,到城里去。”陈白术捡周益民的话来说。

  没错!这话也是周益民跟他聊的。

  周益民跟他聊了两件大事,其一就是救心丸,其二则是农村坐诊医生的事。

  他告诉陈白术,目前农村看病难的现状,问他能不能整理一套适合农村的医疗手册,让识字的人经过简单的培训,都能迅速上岗。

  说白了,周益民想要那本《赤脚医生手册》提前出版,为广大农村送去福音。

  周益民也深知,这不是陈白术一个人就能搞出来的。他跟陈白术说这些,无非就是希望通过他的嘴,将这些传达出去,引起更多的关注。

  要知道,前世那本《赤脚医生手册》是多个医学院校编著出来的。

  一大群学识渊博的高级专家们第一次从基层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基层医疗条件,化高深复杂为精简明了,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普及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那本书不按照传统的做法,先讲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药理学,而是以问题为中心,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成为普及大众医学教育成功的案例。

  前世,那本书被誉为神书。

  只要你能识字,就能做个赤脚医生,对于占当时疾病发病总量99%的各种常见病能迅速诊断和按书治疗。

  从而为国家迅速培养了大批基层赤脚医生,根本上解决了当时的农村看病难问题。

  如果周益民不干预,《赤脚医生手册》过几年也会出现。

  五年后,伟人了解到农村医疗卫生如此落后的情况大怒,说了一句: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那句话,当时可把很多人吓坏了。

  于是,1969年,《赤脚医生手册》终于出版,有人统计,因为那本书诞生的赤脚医生数量达一百五十多万以上。

  陈白术这话,让老李目瞪口呆。

  万万没想到,老陈还有这种野心。

  “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老陈你的想法太大。”老李微微摇头。

  即便再加上一个他,也很难完成那样的著作。

  陈白术也苦笑,之前答应周益民很轻松,可真正动笔起来,一脑子的浆糊,不知道从何写起。

  现在,他也意识到有多困难了。

  所以,才特意在老李面前吐槽,想要把老李也拉下水。另外,他还会把自己已经退隐的老师也拉进来。

  他心里也清楚,真要完成那样的著作,绝对会流芳百世的。

  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是呀!所以,这不想邀请老李你加入吗?

  其实,这事还是我院子的周益民同志提出来的。你知道的,只要是对人民群众有用的东西,他都喜欢琢磨。”最后,陈白术还把周益民给扯出来。

  谁叫他名气大呀!

  “我们厂发明压水井和太阳灶的那位?”老李愣住。

  “是他。他跟我聊了很多,我认为他的想法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行性。一会问问老金,我跟他虽然有些理念上的分歧,但只要能造福老百姓,那些都不算什么。”

  周益民还跟他说过,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病,能为老百姓服务的,都可以纳入到那本书中去。

  老李听后,不由有些激动起来。

  他自然也嗅到了里面的功名有多大,只要到时候自己的名字也能写到书中,那么……

  “老陈,这不是我们两个人能完成的大作,需要更多的同行加入才行。”老李虽然内心激动,但他还是很冷静的。

  “嗯!我准备让我老师出山,你也拉点人进来。明天我去参加交流会,再拉些人。”陈白术是有计划的。

  “那好,我也加入。周益民同志,厉害呀!”最后,老李也忍不住赞了句周益民。

  陈白术点头:“他确实厉害,我们四合院最有出息的青年了。”

  这一点,毫无疑问,全院没有人质疑。

124.第124章 捉知了

  124.

  夜色降临,周益民跟家里美美吃了一顿。

  天黑之后,没有电的农村确实很无聊,有老婆的还能造孩子,其他人真的没节目,难怪只要有电影看都会全村出动。

  周益民打着手电筒出去。

  “益民,去哪里呀?”奶奶问道。

  “奶奶,我出去走走,太无聊了。”

  “看路呀!注意安全。”奶奶喊道。

  外面,知了正在发了疯一样叫。

  白天叫就算了,晚上还这样叫,周益民也是服了。今晚的目标,就是那些知了。他已经喊了人,今晚捉知了,尤其是知了猴。

  “十六叔(十六爷爷),我们来了。”

  很快,一群年轻人汇集在一起,有人是打着火把来的,大部分人则是摸黑过来。月亮很大,大地虽然有点模糊,但认真看还是可以看清楚的。

  “话说,那么缺吃的,你们怎么就没想过捉知了猴吃?”周益民忍不住说道。

  知了猴能吃,这自古以来,中国就知道的吧?

  有人苦笑:“十六叔,第一大家都累得不想动,赶紧休息,明天还要干活,不能把力气消耗在那点东西上。

  第二,我们顶多就是点火把出来,不好捉,费力气。”

  说白了,有时候可能得不偿失。

  “还有,知了要油炸才好吃,我们哪有油呀?”

  今晚要不是周益民找他们,他们也懒得出来。

  得!周益民懂了,是自己有点想当然。

  有些东西,老百姓当然知道能吃,但要考虑实际情况,值不值得的问题。不要以为,就你一个聪明人。

  “捉到知了,今晚去我家油炸。”周益民开口道。

  知了算是害虫之一,因吸取树液、产卵伤害、大量出现及噪音污染。

  我们都知道,知了的成虫和幼虫都会通过尖锐的口器刺穿树木的表皮,吸取树液。这种行为会减少树木的营养输送,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另外,雌性知了在产卵时会在树枝上割开裂缝,这不仅物理损伤树枝,还可能导致病原菌的侵入,进一步削弱树木。

  最后,它们的鸣叫声非常响亮,尤其是在夏季的热天,大量知了的集体鸣叫会产生显著的噪音,对人类生活造成干扰。

  当然了,不管是什么,都有两面性。

  哪怕是蚊子,在自然界也有它们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是生态很重要的一环。

  比如知了,它们是许多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其他昆虫的食物来源,它们的存在为这些动物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

  而且知了的生命周期中,它们的幼虫在土壤中生活多年,这个过程中会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循环。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听到周益民说去他家炸,不用他们出油,大家都变得很积极。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呀!

  知了也一样。

  “我知道哪里比较多,跟我走。”有人开始当带路党。

  他们来到靠近山边的小树林。

  “这里就有,可以挖。”有人一看,就知道地上的小洞,里面肯定是藏知了猴的。

  知了和知了猴,很多人搞不清楚。

  知了猴一般指金蝉,蝉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 3各阶段,知了猴属于知了的若虫或者叫幼虫阶段,又称节老龟、罗锅等。

  而知了一般指蝉,是蝉的成虫。

  很多农村人都知道,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的时候,知了猴是藏在洞里的,它从地底通过长长的地道升上来,挖出一个接近地面的竖井,用前爪扒开一个小孔以窥视天气。

  这时需要用手指或小木棍把洞捅开,就能找到知了猴。

  关于怎么有效捉知了猴,周益民也有所了解。

  在后世,有人会在树上绑胶带。

  那是金蝉农场采收金蝉商品的主要方法,也是防止金蝉向上逃跑的绝招。

  在树上绑上胶带,金蝉到了晚上爬树时,爬到胶带处就爬不上去了,就可以“守株待兔”。

  胶带周益民有,但他现在也不好拿出来。

  “不用挖,你们看这树上。”

  大家稍微抬头一看,顺着周益民手电筒的光,就看到树干上趴着十几个知了猴,还真有点多,捉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只要天一黑,知了猴纷纷破土而出,直奔最近的树而来,这是一天里捕捉它的好时候。晚上八、九点钟是在树上摸知了猴的最佳时机。

  大家开始动手,甚至分成几个小组。

  有人举火把,另外一个人爬树上去捉,下面还有个人捡。

  这样分工,捉知了猴的效率明显高了很多。

  “我的天!好多。”村里的小伙都吃惊。

  他们知道有知了猴,但没想到有那么多呀!

  也不怪他们,谁晚上不睡觉,走出来捉这玩意吃?

  也就周益民有这种闲工夫。

  不一会,直接捉了一桶。

  没错!是满满的一桶。

  这同样超乎周益民的意料,他喊道:“谁提回去?直接提到我家去,让我奶奶找几个麻袋。”

  就算吃不完,也可以卖,知了猴属于中药,肯定收,价格高低的问题。

  周益民心想,难怪后世有人靠捉知了猴都能发财。这玩意,晚上也太容易捉了,而且价格还高,能不发财吗?

  “我去!”

  有人自告奋勇,提起那桶知了猴就回去。

  “十六叔,看,那傻鸟在睡觉。”有人忽然笑道。

  大家看去,之间树枝上站着一只鸟,一动不动。

  周益民知道,很多鸟类跟人一样,都是晚上睡觉的,一些“夜猫子”除外,比如猫头鹰。

  鸟类在夜晚休息时,通常会采取一种休息状态,表现为一动不动,甚至闭着眼睛,有时还会把头伸进羽毛里。这种行为是鸟类正常的睡眠姿势,与人类晚上睡觉时的休息状态类似。

首节上一节87/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