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20节

  “陈教授,大规模钻那种压水井,是否具有可行性?”身穿中山装的男人询问道。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他了解,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出现干旱的情况,旱情不容小觑。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国内粮食是要大减产了。

第27章 你扣什么帽子?

  压水井的性能,刚才他已经体验过了,出水量是不大,但出水的效果不错,感觉值得推广。现在,他需要一点更加权威、专业的分析和判断,以便让他往更上面汇报。

  陈教授刚要说话,周家庄的老支书就往外面喊:“益民,快进来!”

  所有人朝外面看去,目光落在那年轻人身上。

  陈教授身边的年轻人心里有点吃味,压水井那种利器,竟然是这个人发明的,听说他连大学都没读。

  “老支书、大队长!”周益民大大方方地走进去,又大大方方地打招呼。

  屋内为首的中山装男人,胸前的口袋还别着一支钢笔,看起来有点派头,身份似乎不太简单。

  老支书的老脸笑成了菊花。

  “益民,我介绍一下,这位是四九城下来的大领导,这位是陈玉良教授……”老支书给周益民介绍几个陌生面孔。

  周益民不卑不亢地握手:“您好……”

  “我听说,小周同志在钢铁厂上班,真是年轻有为呀!”那位老支书口中的大领导先释放友好的态度。

  陈玉良教授也含笑点头:“没错!竟然能发明压水井这种取水利器,这对缓解我们农村旱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益民连忙摇头:“这位领导,陈教授,你们抬举了。压水井不是我发明的。”

  大队长、老支书急了。

  中山装男人和陈玉良教授齐齐一愣。

  不是你发明的?

  刚才周家庄大队长和老支书可都说是你发明的,这有点谎报的意思,问题可大可小。

  而陈玉良教授身边的那位年轻人不由心头一喜,看向老支书,表情严肃:“们谎报发明者?思想出了大问题。”

  周家庄老支书和大队长的脸色白了白。

  周益民转头看向那家伙,从进门开始,就感受到了这货若有若无的恶意。

  “你扣什么帽子?”周益民毫不客气地质问他。

  陈玉良教授也沉着脸,语气加重地跟自己学生说道:“小江,注意用词。”

  中山装的领导笑道:“听小周同志讲,你们不要吵。”

  老支书和大队长顿时松了口气,看向那年轻人的眼神有点不善。

  那家伙的脸色瞬间变成猪肝,心里对周益民的恶意就更加强烈了。

  周益民瞥了他一眼,没把他放心上。这种自恃清高、眼高手低的人,只会妒忌别人的才华,最没用。

  他把头转回去,跟中山装领导说道:“其实,压水井在我国宋代就有了。不过,那时候的压水井跟我打造的那个有所不同,原理却是一样的。

  我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了相关记载,对这方面也感兴趣,于是琢磨了下,将其改进,就成了你们看到的那压水井。”

  这回说清楚了。

  陈玉良教授不仅没有看低,反而很欣赏周益民。

  周益民是有备而来的,将之前画的图纸拿出来:“你们看,这便是我重新设计的……”

  里面夹杂了一些稍微专业的知识,比如什么标准大气压、地下水位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数据支持,逐一进行了分析、解说。

  “小周同志,你真是个天才,在钢铁厂浪费你天赋了,要不到我们大学来进修吧!”陈玉良教授立即动了爱才之心。

  周益民马上摇头:“多谢陈教授的抬爱,不过我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很满意,大学就不去了。”

  去大学,反而不方便他物资倒腾,以及商店升级。

  再说,他也不装了,自己其实不太爱读书,很烦考试之类的事情。

  陈玉良教授听后,有点可惜,但也不再劝了,人各有志。

  那位“大领导”也开口了。

  “虽然说这压水井宋代就有,但小周同志你功不可没呀!能从古籍上发现,并且将其改进,始终是你的功劳。”

  这话,算是给事情定性了。

  周益民的功劳跑不掉。

  随后,他就大规模钻压水井,利用地下水这个提议,听取了周益民的意见和想法,再结合陈教授的分析,心里有数了。

  他不再逗留,要尽快返回城里,到部委汇报。

  如今各地旱情严峻,片刻都不能耽误。

  陈玉良教授也给周益民留下一个地址,告诉周益民,以后如果改变主意,随时去找他。

  至于身边那位江同学,以后他大概率是会远离,他最不喜欢那种人了。

  “好!陈教授您慢走。”

  看那姓江的背影,大队长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奶奶的!下次最好别出现在我们周家庄,见一次打一次。”

  老支书点头。

  这次差点摊上事了。

  “老支书,压水井的部件,我已经托厂里的老师傅打造,大概要两天的时间。”周益民告诉他。

  “嗯!到时候我让大福他们进城去拉回来。”

  这种苦力活,自然不会再劳烦周益民。

  “益民,谢啦!”大队长也开口道。

  要不是周益民,他们村估计现在是要饿肚子的。离粮食收割还有那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周益民掏出烟,给在场的人分,说道:“大队长,我也是周家庄的人。”

  “对对对!”大队长等人很开心。

  要知道,有些人进了城,通常都不怎么跟乡下老家来往,尤其是老家的穷亲戚。然而,周益民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老家的乡亲们。

  “不聊了,我家还要盖房子,忙的呢!”周益民准备溜。

  “行!那你先回去,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开口,不要跟我们客气。”

  目送周益民走远,老支书表情严肃地跟在场的人说道:“我不希望在村里听到谁在背后说益民的闲话,一旦发现,后果自负!”

  “支书,您就放心吧!益民家就算是吃龙肉,我们也不眼红。”

  “是呀!十六叔可没少给我家小子好吃的。”

  ……

  周益民刚回到家,就碰到周大春扛着木料过来。

  老爷子指挥:“放这里,放这里!给我摆好点。”

第28章 猪油真好吃

  等大春将木料摆好,周益民拍下他肩膀:“进屋喝口水,抽根烟,等会顺便将你家那玉米和土豆扛回去。”

  本还想客气一下,但周大春一听抽烟,还有自己家的粮食,马上改口:“谢十六叔!”

  心里那个高兴呀!

  周益民又掏出刚才那包大前门,看只剩下两根,干脆都给了这货。

  周大春乐得捉了捉头发,之前好不容易压下去的头发,瞬间又竖起来,恢复鸡窝头的状态。

  进屋后,周大春连忙说道:“十六叔,太叔婆,水就不喝了。”

  周益民指着角落的两袋:“呐!那两袋就是。”

  这货嘿嘿一笑,露出大黄牙,左右拧了下脖子,发出咔咔的声音,然后走过去,首先把那袋玉米扛肩上。

  一百斤的东西,好像很轻松的样子。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人是真大力。后世很多人肩不能抬,手不能提,跑几百米就气喘吁吁,要原地去世一样。

  “十六叔,帮我把这一包也……”

  还没说完,就被周益民瞪他:“不能多走一趟?万一摔下来,玉米粒无所谓,土豆摔烂了就会坏。”

  再说,那么重压着,长不高是有原因的。

  周大春被训,不敢反驳,只好先把那袋玉米扛回去。

  他回到家,还没进门,就喊:“爸!玉米我扛回来了,土豆还在十六叔那里。”

  周志成走出来,面露喜色:“好,放里面,等会你再去。”

  将玉米放下后,他立即打开袋,从里面捧出一捧玉米粒,发现全都是干的,没有玉米芯之类混在里面。

  公道呀!

  他眼睛忽然瞄到儿子裤兜里的烟,顺手就掏出来,看到有两根,根本不需要征求意见,就从里面倒出来一根,叼自己嘴上。

  “爸,那是我……”

  “嗯?”

  “孝敬你的。”周大春心里气呀!但看到自己老子那脸色,只好改口。

  “嗯!”

  周大春的弟弟,已经去他姥姥家劝两位老人了。

  ……

  上水村,在所有的红薯全部搬入食堂库房后,王村长马上安排人“做饭”。

  几乎全村人都饿得有气无力了。

  “给根生家送去五十斤。”王村长吩咐道。

  根生就是那位摔到腿的家伙,五十斤红薯,算是对他的补偿,再多也没了。

  除了根生家,王村长又分出十几份,有五斤、十斤的,让人给快饿死人的家庭送过去。免得再次出现饿死人的惨剧发生。

  昨天饿死的,是一位七旬老人,为了将家里那几口吃的留给孩子,自愿绝食。

  好在王村长在上水村的威望足够高,这样分配也没有人说什么,起码不敢明面反对。

  很快,上水村的食堂就飘出红薯的香味,全村人都在食堂内排队。

  看到红薯的时候,他们脸上竟然流露出幸福的表情。

  从古到今,中国老百姓其实很容易满足,吃饱饭就行。

首节上一节20/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