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0节

  “我太难了.”

  边华伟疲惫的揉按太阳穴。

  

  这些天他总能在枕头上,找到一鬃鬃的头发。

  叹一口气,继续审稿。

  稿子投递的也不少,就是可用者寥寥。

  “清朝十大刑”

  “嗯?!”

  边华伟双目猛地睁大,“陈奇老师的作品终于来了!”

  他迫不及待看向第一行。

  “清末同治年间,举人杨乃武被诬告与小白菜合谋毒害亲夫葛小大。连番诉讼,慈禧太后降谕重审,导致十数官员乌纱不保,轰动朝野”

  这篇故事所讲的,便是清末四大冤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此案多有翻拍,光是大导王晶,就翻拍过两次,一部即江弦所写的《清朝十大刑》,另一部则是星爷主演,经久不衰的《九品芝麻官》。

  话说,月黑风高之夜,邻人闯入屠户葛小大之家,发现了一身是血、神志不清的葛妻小白菜,及早已咽气的葛小大。

  小白菜被巡抚刘希同提审,被控与举人杨乃武通奸,合谋加害亲夫。

  杨乃武严词据理,拒不认罪,碍于其举人身份,刘巡抚不宜动刑,只有收监。

  在刘巡抚严刑逼供下,小白菜道出与杨乃武相识始末.

  边华伟看的是全神贯注,搪瓷茶缸连着举起两次,都没喝一口水。

  这个陈奇太会讲故事了!

  叙事毫不嗦,直接以故事高潮为切入点。

  且下笔通俗明快,高潮迭起。

  杨正室的暗中谋害、小白菜被屈打成招、杨姐为救兄弟不惜“滚钉板”.

  这些剧情看得他又悲又气。

  直至八府巡抚还二人清白,杨正室被绳之以法,施以大刑。

  他眉头舒展,拍手称快,浑身上下,舒爽至极。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在江南一带素有流传,但很少有人能把这个故事讲的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陈奇虽添枝加叶,却也融入了真实存在的十大刑法,并非无中生有、胡编乱造,反而为故事添了猎奇、惊悚的色彩。

  人民群众并不冷遇“猎奇、惊悚”题材。

  此前已有《尼罗河上的惨案》验证过社会审美风尚。

  《尼罗河上的惨案》是我国最早引进的一本侦探小说,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还创作了《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

  “人民有这方面知识的渴求。”边华伟将审稿意见填好,递给更上级的领导。

  他有预感。

  这篇文章,一定能火。

第47章 长篇小说

  故事会杂志社人手少,主编何成伟亲自陪着位作者住进招待所。

  《故事会》的收稿对象,以农村“故事员”为主,偏偏故事会杂志社作者招待所条件极优,有独立卫生间、抽水马桶、淋浴器。

  很多农村来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这些怎么使用,生活起来诸多不便,还内向,不好意思问,肚子疼起来,皮带都解开了,愣是不知道该去哪解手。

  编辑们只好提前热情的为这些作者们安排妥当。

  “何主编!”

  何成伟刚回办公室,边华伟就找上来,把篇稿子拍他桌上。

  “你先看看这个吧。”

  何成伟瞥一眼厚度,约莫两三万字左右。

  “这故事特别好。”边华伟接着道。

  何成伟喝口茶叶,“华伟,‘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不要一点点事,就激动成这个样子。”

  “主编,你先看吧。”

  何成伟只好拎过椅子,一屁股坐下,审阅起这篇稿子:

  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杭州府受贿,把杨、葛二人判成死罪,激起江浙全省举监生员公愤,联名上告到巡抚衙门。

  这巡抚衙门上下受贿五万两银子,三大宪会审时,又把杨、葛二人打得死去活来。

  小白菜屈打成招,当堂翻供,杨乃武抵赖不招,恼怒钦差:“如今问成死罪,但等秋后处决了。”

  杨姐一听,真是肝肠寸断。

  她哭,她喊:

  “天呐!天呐!难道大清朝连一个清官也没有吗?

  说什么法有王章,律有明条,这群贪赃枉法的狗官!”

  何成伟腾的站起,满面亢奋,拍案击节:

  “好、好、好!”

  “好一个杨乃武与小白菜!”

  “胆大包天!精彩至极!”

  最好的故事,便是乍一读通俗易懂,细回想却脊背发寒。

  简称,细思恐极。

  譬如,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后死去,被小矮人放在水晶棺中,白马王子赶来,没有丝毫犹豫就直接吻了公主.

  至于这篇文章,表面是呈现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背后却是坐在清廷黑暗之中的人,相互算计、勾心斗角的权力游戏。

  作者将“杨乃武案”描写为,慈禧太后对两江一带湘军旧部、对曾剃头的一次打压。

  案情最后,杨乃武、小白菜被释放,而两江十余名官员受到株连,皆是湘军旧部。

  “华伟,你从哪里找来的稿子?”

  “.有作者投的。”边华伟扯了个谎,怕杂志社派他找江弦索稿。

  “这是篇好故事啊。”

  何成伟带着巨大的兴奋道:“们总嫌弃来稿少、质量差,嫌我让你们去田间地头向农民拜师,你看看,真正的好故事,不就在民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主编,你看这篇文章我们发么?”

  何成伟来回踱了几步,忽的顿足,大手一挥。

  “发!”

  他们《故事会》胆子够大,好些个嗡嗡嗡时期的手抄本,涉及情色禁忌的,都敢搬过来发出去。

  至于这篇文章,虽多次提到什么“通奸”的词汇,但尺度把控极好,蜻蜓点水,让人心痒,又不触及红线,作者专业的就好像是经受过什么严格的训练。

  “我看也没什么好修改的,我们帮忙改改错字,抓紧时间在四月的那期刊发了,作为第二期的主打作品,标题印在封面上,力求醒目。”

  “作者的稿费标准呢?”

  “先按千字7元给吧,笼络笼络人心,我有预感,这位作者的好故事,肯定不止这么一篇。”

  “161块。”

  江弦把《故事会》寄来的稿费清点一遍。

  边华伟还给他寄了封信。

  内容大概就是陈老师写得真好云云,希望陈老师继续给《故事会》提供更多作品,也欢迎陈老师去故事会杂志社作客参观.

  总而言之,就仨字。

  我还要。

  当然,他想要,江弦也有那个能力给。

  给《故事会》投稿,他不光能自己赚点儿外快,还能给姐夫涨涨业绩,一举两得。

  再写篇什么呢?

  他相当高产的。

  北影厂这边。

  凌子风见着朱琳,觉得实在是漂亮。

  一颦一笑,勾人夺魄。

  可惜这气质和翠翠实在不相符,又动了惜才之心,就问配角愿不愿意演。

  朱琳立马答应,拿了两个配角的戏,一人分饰两角。

  翠翠这角色也没给蔡明。

  蔡明和每个童星的痛处都一样,刘星长大了还是刘星、夏雪长大了还是夏雪、释小龙长大了还是释小龙、小海霞长大了还是小海霞反正是走不出那个角色。

  

  不过她转型挺成功的,后来跟着陈佩斯去演了小品,也大红大紫,连上27年春晚,从“小海霞”摇身一变,成了每年除夕夜观众们最“烦”的老太太。

  冷知识,蔡明最后一次登上春晚是五年以前。

  3月16日。

  “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的获奖名单出炉了。

  25篇获奖作品当中,根据群众推荐票数和评委意见,江弦的《棋王》力压刘鑫武《班主任》,取得此次评选第一。

  《京城文艺》兴高采烈。

  这份获奖名单上,有足足12部作品来自《人民文学》,榜单都快被包了圆,反倒是他们《京城文艺》选上去的作品拿了第一。

  颁奖当天。

  李清泉和江弦道了声恭喜,而后提出要江弦来编辑部挂名当编辑的想法。

  “我回去不会被写入《贰臣传》里吧?”江弦试探着问。

  众人愉悦的笑了起来。

  茅盾是在严文井和韦君宜陪同下走进会场的,以茅公的地位和影响,势必是有备而来,要在会场上对一些问题先行表态。

  所有人目光全都集中向了主席台。

首节上一节40/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