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291节

  礼堂的座位并没办法容纳这么多人,保卫人员担心出事情,停止让学生们继续入场,就算让进,也是只让燕大的学生进去。

  这下不少学生都急了,报告这玩意儿它又不是话剧,话剧一演就加演好几场,报告就不一样了。

  人就来作这么一次报告,你不让我们进去,那不是欺负我们老实人么?

  “去你妈的,燕大什么玩意儿。”

  “以后你们学校人别去我们学校看电影。”

  “就是啊,哪有你们这样的,我们大老远的过来听报告,你们就这样对我们?”

  “好的大学没有围墙,欢迎各位以后去我们青华听报告。”

  学生们义愤填膺,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你一言我一语,那阵仗好像马上就要拆了燕大的礼堂。

  这时候一名校领导马上过来维持起了秩序。

  “.同学们、同学们,没想到大家对《理解万岁》这场报告这样感兴趣,大家能在这样炎热的天气过来听报告,说明各位都是有思想、有觉悟的好青年。

  但也请同学们理解我们,我们礼堂的座位实在有限,没办法承载那么多人,现在礼堂内就连过道都被占满了,所以没办法再往里面放人了.”

  这位校领导的话,让聒噪的学生们安静了一小会儿,但是仍然没办法平息学生们的怨气。

  这时候有个声音幽幽的道:“同学们可以理解你们,可是谁又来理解他们呢?”

  此话一出,学生们顿时又沸腾起来。

  说话的那名校领导无奈的看着说话那人。

  “江弦同志!”

  

  “你这是干什么!”

  他是没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江弦怎么会跑来门口这边,还给他添这样的乱子。

  江弦来了门口,报告团的陈荒煤以及季羡林这些个领导也很快出现在礼堂门口。

  江弦以商量的语气和季羡林说道:“今天来了这么多学生,都是想听这场报告,我们既然是《理解万岁》的主题,那就要互相理解。

  照我看,今天的礼堂既然放不下这么多人,不如把报告换个场地,换到操场上?”

  “换去操场?”

  季羡林和燕大的老师们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不行,但是设备的布置和舞台的搭建又要花费很多时间,肯定没办法像是提前规划的那样开始。

  “只好把报告推迟一些,挪到下午怎么样?”江弦说。

  燕大这边和中作协的报告团这边都觉得没什么问题。

  如果是一般的活动,这样的决定就有些草率,但今天的报告主题是《理解万岁》,如若这场报告的开展都没有做到理解这一点,那报告的精神内核自然是会荡然无存。

  燕大的干部这边,听了校领导做出的决定,马上维持起了现场秩序,宣布了报告推迟到下午,场地则是转移到校长楼前的草坪。

  刚才还一脸委屈的学生,马上振臂高呼起来。

  任伟东他们全程看到这一幕,也是没想到,报告忽然就推迟到了下午。

  “哎呀!完蛋了!”

  吴克鲁接洽的校内干部之一,一位中年男老师这时候脸色一变。

  “怎么了?”任伟东问道。

  那老师叹一口气。

  这么多学生多半都要在燕大吃饭,今天中午燕大食堂面临的压力也是不可小觑啊!

  他解释过就先提前告辞了,要赶紧去布置今天中午的午饭供应问题。

  任伟东发出了一声感叹,“没想到,这个《理解万岁》的报告在学生当中这么火。”

  “口碑太好了。”吴克鲁说。

  他作为那场报告的听众之一,听完以后感动的同时,也恨不得将这场报告的内容分享给别人,让他们也听听。

  《理解万岁》的报告没及时开展,江弦却也没闲下来,他在礼堂内给燕大的学子们签名,签的全都是“理解万岁”这个口号。

  燕大的干部给他送了个铝制饭盒,快速的解决了这顿饭的事情。

  校长楼前很快被布置完成,相较于礼堂内的环境,这里不仅露天,条件也比较简陋,收音的效果肯定比较差,但优点是能完美的容纳下所有的学生。

  江弦又非常卖力的投入真情实感,作《理解万岁》的第二次报告,草坪上的气氛热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上一次的礼堂内,甚至要更胜一筹。

  几千名学生,时而泪流满面,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咬牙切齿。

  当报告结束以后,掌声和欢呼声充斥在校长楼前,欢呼声呐喊声直插云霄。

  “理解万岁”这个口号,伴随着江弦的第二次报告,变得更加响亮起来。

  相较于上次,今天的燕大学子们准备就比较充足,上台给江弦送鲜花的学生很多。

  好些个女学生张开双臂,看样子是要和江弦来一个满含着革命热情的激烈拥抱。

  江弦后撤一步,人家深情款款,他表情比和郭碧婷一块跳舞的向左还狰狞。

  简单的送了个花,女同学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报告作得好,自然又少不了季羡林以及陈荒煤的一通表扬,简单在会议室喝了会茶,便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江弦在燕大忙活了一天,看着分外疲惫,陈荒煤派司机用他的车给江弦送回到家里。

  “唉,作这报告真是太累了,非要喊我作两次。”回到家里的江弦卸下全部力气,把自己扔到了床上。

  朱琳笑了:“说明你报告的内容好,够感人”

  朱虹看完第一场《理解万岁》的报告以后,就按捺不住给她打了个电话,说他们学生是怎样赞美、夸奖这场报告的,说江弦这稿子写的有多么精彩。

  虽然没有亲耳听到这些个褒奖,不过朱琳还是从妹妹兴奋的语气里听出了江弦的这篇报告有多优秀。

  她怜爱的给江弦泡一杯水端去床边。

  “你啊,又是写小说,又是作报告,别总是把自己搞那么累。”

  “我这有什么累的。”江弦笑着从床上坐起。

  他还是希望通过《理解万岁》获得文坛地位的。

  怀着这样的目的喊出“理解万岁”固然不单纯,但君子论迹不论心。

  既然所有人都在这件事里受益,那他干的就是一件好事。

  朱琳给他脑袋轻轻的按摩两下。

  “来,喝点热水。”

  江弦接过杯子,看着里面的热水,眉头不由得皱起。

  “这水.”

  “怎么泡这么多枸杞?”

第306章 红的?绿的?

  夫妻俩正说着话呢,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江弦手上端着杯子,朱琳便起身过去开门,看到门外三张陌生的面孔。

  “你们是?”

  任伟东脸上挂着笑容,“这位女同志你好,我们是新X社的人,来找一下江弦同志。”

  朱琳扫了一眼门外的三人,对她来说有新闻单位的人上门找江弦这种事再平常不过。

  “快请进、快请进!”

  她热情的将三人让进屋,转头朝着卧室的方向喊道:“江弦,新X社的同志找你。”

  “新X社?”

  江弦喝了口水,见到了任伟东、吴克鲁和邵峰,三人一看见江弦都很热情。

  “江弦同志你好。”吴克鲁主动掏出工作证和他介绍道:

  “我是新X社的记者吴克鲁,这位是新X社记者邵峰,这位是我们新X社京城市团委的副总编任伟东同志。”

  “副总编?”

  江弦一合计,这级别可不低啊,居然有这么大的人物亲自造访。

  他从朱琳的手中接过热水壶,为三人倒上热茶。

  “你们来是为了.”

  “我们刚在燕大听完你的报告。”任伟东主动开口说道。

  他实在是好奇,《理解万岁》这场报告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居然能让一帮学生挤不进燕大的礼堂。

  怀揣着这样的疑问,任伟东在燕大磨到了下午,终于揭开面纱,顺利在校长楼前听上了江弦的这场《理解万岁》报告。

  因为给自己打过提前针,所以任伟东一开始就把自己对《理解万岁》这场报告的期待放的很高,但他没想到,江弦讲演的精彩程度远超过他的想象。

  报告途中,学生们疯魔了一样,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报告结束以后,那不绝于耳的掌声以及“理解万岁”的呐喊声,无一不是对江弦这场报告所做出的肯定。

  任伟东本身也被报告当中的故事所打动,听着将士们的英雄事迹忍不住热泪盈眶。

  与此同时,任伟东的心中甚至有些惭愧。

  他们可是新X社,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通讯社,国内最大的新闻机构之一。

  这些个事迹他们理应收集过、采访过。

  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这些事情任伟东全都是从江弦这里第一次听说。

  新闻工作没做到位,这让任伟东心中忍不住一阵愧疚。

  与此同时,在这场报告的情绪逐渐升华中,任伟东的心中不可遏制的生出一个信念,那就是让更多的人听到这场报告,让“理解万岁”这个口号更加的响亮。

  所以报告结束以后,他和吴克鲁在燕大等了一会江弦,结果后来得知陈荒煤派车给他送回了家里,这又马上驱车追来。

  吴克鲁给江弦讲了一遍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满脸诚恳的冲江弦说:

  “江弦同志,你的这篇报告《理解万岁》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意义,我们新X社想请你在市里再做一次《理解万岁》的报告,以呼吁社会各界加强理解和沟通,共同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吴克鲁话说完,江弦露出沉吟之色。

  任伟东以为他是担心报告团那边,解释道:“我和荒煤同志是旧识了,他那里我去和他说,我相信他也希望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听到这场报告,能够喊出‘理解万岁’的口号。”

  任伟东劝了几句,可是江弦仍然是不动声色,他这样的态度一时间让任伟东、吴克鲁和邵峰都有些拿捏不定,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新X社几人面面相觑之时,江弦终于开口了。

  “《理解万岁》这篇报告呢,是当时我和李同志商议《花环》的电影改编,结合着我在边地听来的一些事迹,朝他喊出了这么一个口号。

  当时是在荒煤同志家里,荒煤同志听到这个口号以后,觉得非常有共鸣,叮嘱我创作这么一个报告。”

  江弦把《理解万岁》的缘起给三人讲了一遍,又道:“可我终究是个写小说的,一次两次我能抽出空闲,但要像你们这样,今天这个单位讲演,明天那个单位讲演,我担心我没办法再静下心来创作。

  我也上有老,下有嗯,可能就快有小,这么一大家子人都等着我养活,刘副总编,咱们也要互相理解你说呢?”

  江弦说到这里,任伟东心中已经了然,“我明白,我们的要求确实有点突兀,缺乏对你的理解,不如你看这样,你这篇报告由我们新X社来帮你出版,你呢,再辛苦一次,再给市民做上一次报告?”

首节上一节291/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