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246节

  他成名以后,当时香港只要是他演的电影,带了他的名字,上映以后就能多一千万票房,只要是他出演的电影,就没哪一部不火的。

  “ok,卡!”

  张鑫炎喊了停。

  江弦过去和他打个招呼。

  张鑫炎之前听了江弦要过来的消息。

  他笑着问他对刚才那场戏的感受,江弦简单的谈了谈。

  俩人寒暄几句,江弦看向角落里矜持看剧本的自家媳妇。

  张鑫炎去忙别的,江弦凑去她那边。

  “怎么都晒黑了。”

  “黑了?有么?”朱琳紧张起来。

  

  江弦把脸凑过去,快要贴在一起,“害,光线挡的。”

  “德性。”

  “我就说么,得拍的有多辛苦,白无瑕都晒成黑无暇了。”

  江弦笑了笑,“不过你真是瘦了。”

  朱琳叹一口气,也不矫情,“拍戏嘛,就这样,有戏拍多少演员求不来呢。”

  “喝点水。”她给江弦递过去个水壶,“怎么过来的?”

  “坐火车。”

  “路上挺辛苦吧。”

  “还行,看媳妇么,谈不上什么辛苦。”

  俩人浓情蜜意,恋爱的酸臭味臭不可闻,就连镜头前正拍摄的李连戒都分了心,被张鑫炎一通呵斥。

  “李连戒,想啥呢?王仁则剑都快抵你腰上了!”

  江弦听朱琳介绍,《少林寺》这部电影男演员多,基本用不着女演员,因而她享受的待遇还挺好,在招待所住的都是双人间,不像男演员似得,得四个人挤一间。

  “这个是我爱人。”朱琳给她同房间的女同志介绍了下江弦的身份。

  “同志你好。”

  江弦从包里取出一包华侨商店买的果脯,“一点心意。”

  对方也很懂事,推辞几句,而后手下,说了句“你们别聊太长时间”便出去遛弯儿,临走前还贴心的给俩人关上了门。

  朱琳脸刷的红透。

  “你看你,人家都误会了。”

  “误会就误会,合法夫妻。”

  江弦手不规矩的搂住她的柳腰,轻轻一揽,拥入怀中。

  啃了啃朱琳的脸蛋,嗅了嗅她的头发。

  朱琳也很快情迷,睫毛轻动,眼神迷离,抬起白皙的脖颈,在江弦的脸颊边轻轻呼气,主动索吻。

  久旱逢甘露。

  “开饭了、开饭了。”朱琳擦了擦痕迹,穿上裤子和上杉,又穿好袜子。

  她也不理解,又不是晚上睡觉,江弦脱她衣服就算了,脱她袜子干啥。

  穿好鞋子,理了下凌乱的发丝,看着身上没什么异样,便出去弄饭。

  江弦则是光着上半身,躺在朱琳床上抽了根烟,顺手打开了窗户通了通风。

  朱琳很快回来,江弦看了眼她打的饭,是两个馒头,一块黑色咸菜,装在一个塑料袋里。

  “你就吃这个?”他皱了皱眉,马上意识到什么,“内地的演员和香港的演员伙食有区别?”

  “有啊。”朱琳把馒头递到他手里,“人香港的演员吃的是肉和米,还有专门的餐车呢,鸡鸭鱼肉都有,行了,你快吃吧。”

  “吃?吃什么吃。”

  江弦把馒头一扔。

  朱琳责怪的看他一眼,“你浪费粮食!”

  江弦又捡起来,拍拍灰,几口塞进嘴里,忿忿不平道:“我去找张鑫炎理论理论,这个事儿你别管了。”

  说罢穿上衣服便出了门,找上张鑫炎的房间。

  敲开门,张鑫炎也正吃着饭,房间里飘着肉香。

  看见门外是江弦,他冲他笑笑,“我正找你呢,来,一块儿喝点,我这儿有葡萄酒。”

  江弦不露声色的坐下,点一支烟,静静的等张鑫炎给他倒一杯红酒。

  “张导,内地的这些演员,相比于香港的电影演员来说,质量怎么样?”

  张鑫炎以为他是担心武行的那些精英。

  “这几个武术高手虽然很青涩,不过都挺有演艺天赋,毕竟现在的武术很大程度上也是打给观众们看的,他们演的不比香港的演员差多少。”

  “好,既然不差,那为什么内地的演员吃馒头咸菜,香港的演员吃肉米。”江弦质问道。

  张鑫炎愕住,他没想到江弦是来找他理论这件事情。

  他叹一口气,无奈的解释道:

  “江先生,我也不想这个样子,你想啊,我准备相同的饭菜还更省事一点,为什么要额外再多准备一份呢?”

  按张鑫炎的话说,这也不是他决定的事情,是为了服从内地的规定,毕竟内地是计划经济,和香港的情况不一样,他们拍戏也不敢乱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说是吧?”

  江弦没有回答。

  在他看来,张鑫炎说的确实不假,别说伙食了,就说片酬,内地的演员,包括朱琳,这次拍摄《少林寺》都没有片酬,只有工资和拍摄的一点点补贴。

  这事放在香港演员那儿,简直是没办法相信的事情。

  张鑫炎就挺无辜的,“江先生,你爱人没和你说吗?我之前提过私下照顾一下她的伙食,被她拒绝了,她说要等内地演员都吃上肉和米饭她才吃。”

  “这不是我爱人一个人的问题。”

  江弦说,“我来找你也不是因为我爱人一个演员。

  我既然来找你,就要让所有的内地演员都吃上肉和米饭才行。”

第272章 新小说的合成尝试

  听到江弦这样的要求,张鑫炎头疼起来。

  《少林寺》是合拍片,很多事情也不是他这个导演说了算数。

  这不是他在香港待久了,故意故意区别对待内地演员。

  像是另一部合拍电影《火烧圆明园》,导演是尔冬升他爹尔光一手提拔的李翰祥导演。

  李翰祥这个人脾气暴躁,要求苛刻、言语刻薄,据说曾经骂的所有内地演员集体关在酒店房间里大哭20分钟。

  不过在待遇上并不刻意针对内地演员,李翰祥的太太烧一手好菜,经常叫刘小庆和陈烨去吃。

  不过她们不敢,原因是怕有人向上级打小报告惹出麻烦。

  张鑫炎的顾虑同样来自于剧组里内地的自己人。

  他告诉江弦管餐车的剧务就是内地人,之前他特意和剧务提过这件事情,希望改变一下演员生活待遇悬殊的情况,不要让内地演员每天就是馒头、咸菜、粉肠这三样。

  好多演员常常吃不饱饭,拍戏的时候连力气都没有。

  还有一些南方的演员,因为吃不惯面食,每天吃馒头吃的每天胃里吐酸水。

  但是剧务丝毫不给通融,非常严厉的告诉他,“上面有规定,肉是给外宾的。”

  江弦听的火蹭蹭冒。

  一个传话太监而已,小题大做,拿着鸡毛当令箭。

  他把杯里的红酒一口喝干,大步走出房间,剧务们正忙着发饭,甭管是李连戒还是于承惠,这会儿都急着领“老三样”馒头、粉肠加咸菜。

  至于香港的工作人员,则是等在餐车旁,餐车上堆满了香喷喷的白米饭和大鱼大肉。

  张鑫炎跟了出来,站在不远处看着,摄像看见他立马凑过去,聊起了拍摄的事情。

  江弦则是凑去李连戒旁边儿。

  这小子正蹲在地上,捧着塑料袋里的馒头啃,白白净净,一脸纯良。

  “小同志,演的不错。”江弦给他递一根烟。

  李连戒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我不抽烟。”

  “怎么了?怕有烟瘾?”

  江弦给自己点上,自顾自的抽一口,“我抽了十几年烟,也从没沾上烟瘾啊。”

  李连戒:“?”

  江弦呼出一口白雾,侧过头仔细瞥他一眼。

  他实在是难以想象,就这个么衰仔,以后的影响力竟然能覆盖全球。

  李连戒并不是内地第一位在香港武打片中出演角色的武打高手,第一个是吴彬,他演了《塞外夺宝》。

  李连戒也对《塞外夺宝》感兴趣来着,很想演电影,对《塞外夺宝》的拍摄很积极主动。

  这会儿的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蝉联了五届全国武术比赛的全能冠军,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最后确定演员名单时没有他,这让他很是失落。

  不过这玩意儿看命,吴彬演完《塞外夺宝》以后不温不火,李连戒演完《少林寺》一炮而红,然后就是和张鑫炎组成“黄金搭档”,拍了几部戏跑去当了“白眼狼”,后来大红大紫,后来天天被传闻说死了。

  江弦仍旧记得,在他小时候只听说过两个功夫演员,一个是成龙,一个是李连戒,甄子丹、吴京都差个咖位。

  一想到这里,他就颇感奇妙。

  彼时,成龙已经在香港从一个单纯的武打演员翻身,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师弟出马》,这是香港首部票房破千万港元的电影,达到一千多万港元,破了香港的票房纪录。

  至于李连戒,还在成名前夕,蹲在他旁边儿啃馍馍。

  江弦抽一根烟的功夫,李连戒已经啃完手上的馒头。

  “吃饱了没?”

  “.差不多。”年少的小同志脸上流露出一丝腼腆。

  江弦指了指香港工作人员那边儿的餐车,“想不想吃?”

  李连戒看他一眼,不明所以,很诚实的回答,“想。”

  “你去打一份,就说我让的。”

首节上一节246/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