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207节

  结果片子一播,王扶林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年前,江弦在街头剃了个头、刮了个脸、换了个新气象,握着侨汇券,领着一家人上侨汇商店购置了身新衣裳。

  又收到一封徐小明的来信,香港那边效率很高,《霍元甲》已经杀青并在香港进行播出了。

  演员阵容:

  霍元甲黄元申,月慈米雪。

  江弦揉眼一看,居然还在武指里头看到了个熟悉的名字

  成龙。

  黄元申在事业巅峰正当红的时候抛妻弃子,当了和尚,江湖传闻,是因为迷恋《新白娘子传奇》的“白素贞”赵雅芝,“情书事件”闹出绯闻,不得已而出家。

  米雪则是成龙的白月光,那会成龙还没出名,嘘寒问暖追了八年,终于俘获米雪芳心,不过成龙是西格玛男人,处了两年,一有名气,立马甩了米雪。

  《霍元甲》播出,徐小明非常激动。

  此前,《霍元甲》在香港可以说曾是一个失败的ip,袁和平曾拍过电影《霍元甲》,可惜票房惨淡,霍元甲的形象在香港并未深入人心。

  所以在拍摄以前,“丽的”电视台的老板没什么把握,毕竟这部片子要pk的,可是“丽的”对家“无线”电视台推出的《上海滩》,演员:周润发、赵雅芝、吕良伟。

  不过播出以后,《霍元甲》在香港算是迎来了播出盛况,收视率高达865,几乎覆盖全香港。

  只可惜内地无法播出,江弦没办法一览霍大侠的风采。

  年三十的晚上,江弦一家子都在景山东胡同里,胡同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电视上播放的是马季和他的几个徒弟。

  一家人蹲在电视前头,嘻嘻哈哈看完,最后老江同志吐槽了一嘴。

  “说的不如去年那个《五官争功》好玩儿。”

  “是,你咋今年不给他写一个呢?”饶月梅看向江弦。

  这货无辜的挂下二档。

  “我哪儿那么多闲工夫弄这些。”

  《五官争功》算是马季的一部巅峰之作,他这会儿的作品想超越《五官争功》,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前马季也想请江弦给他写一部来着,被江弦婉拒了。

  熬到十二点才睡觉,作为夫妻俩婚后的第一年春节,江弦换了条崭新的红色裤衩,朱琳也换了一套红色内衣内裤。

  激情昂扬,热情四射。

  一夜无话。

  翌日,大年初一,江弦扶着腰给爹妈磕了个头,拜了个年。

  吃过饭,他精神不振的回床上补了一觉,睡到中午,被朱琳叫醒吃饭。

  “快洗洗脸,让你昨天晚上”朱琳乜他一眼,脸上又浮上红霞。

  江弦揉了揉眼睛,擦一把脸。

  到了中午十二点,一家五口整整齐齐的守在电视前头,一边吃饭一边盯着电视屏幕。

  “开始了、开始了。”

  正说着话,江珂吆喝一声,一家人的眼睛全都看向屏幕。

  只见电视里头画面先是一黑,随即响起一阵紧张而急促的音乐声。

  再亮起的时候,电视荧屏上出现一只手枪。

  持枪者举着手枪,黑洞洞的枪口几乎占据了整个屏幕,压迫感十足。

  江珂的头皮刷的一下麻了。

  不光是她,全家人愣是没一个敢动,仿佛动一下,那人就要朝着脑门儿来上一枪。

  屋子里静的只剩下电视音乐,还有煤炉子嘶嘶的轻微燃烧声。

  下一秒,那人扣动扳机,火光一闪,电视发出“砰”的一声。

  “啊呀!”江珂身体一抖,整个人本能的缩住。

  电视里镜头一转,一个女人软软的倒在地上,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荧屏再次黯淡下去,电视剧名的五个大字整齐的跳出来

  《三岔巷劫案》,终于开播!

第243章 《人生》

  堂屋里头,一家人吃着饺子,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机。

  这年头,央视的台标是在屏幕左下角的,右上角是报时。

  音乐骤然响起,翻出《三岔巷劫案》。

  江弦就挺想吐槽的,这刚才还是紧张急促的氛围,下一秒就响起了抒情音乐,属于是年代特色了。

  紧接着就是制作人员和演员介绍。

  伴随着音乐的第一句,王扶林一张照片啪的甩在了屏幕上,下面配着一行字:导演,王扶林。

  最早期的电视剧嘛,没什么制作经验,制作人员的照片都直接贴上去给观众们看的。

  江弦放下筷子,期待的看向屏幕。

  镜头一暗,一张他的帅照大大方方的摆在屏幕正中央,风度翩翩,仪表堂堂。

  下面单独列一行字:

  编剧,江弦。

  “哥!是你!”江珂兴奋的指了指屏幕。

  江国庆和饶月梅也是一脸喜色。

  “央视啊!你们握笔杆子的还能在央视露面呢?这下全国人民都能看着你了!”

  “咱们老江家也算是能人辈出。”他爹江国庆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正说着,江珂幽幽的来了一句,“就是在黑白电视上头看着有点人”

  饶月梅拍她脑门一下,“大过年的,胡说八道啥呢。”

  这会儿的电视剧都有段引导语,男旁白声情并茂的为观众讲解着: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日的傍晚,某城西外储蓄所营业员钟琴,提着一只装有现款的帆布箱子,走出储蓄所大门,拐进昏暗、狭窄的三岔巷.”

  与此同时,京城其余有电视的家家户户,同样都在收看着这部《三岔巷劫案》,因为也没别的看。

  张艺谋和陈皑鸽俩人凑电视跟前,张艺谋端碗面条,他不习惯坐椅子,习惯蹲着。

  这会儿正演到公共汽车公司帮忙回忆凶手的部分,有几个售票员帮忙提供线索。

  陈皑鸽可劲儿:“凶手奏是那储蓄所那李禄安,不是他我是你孙子。”

  张艺谋不搭理他,继续往下看。

  有个小女孩开口,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妈妈,是不是头上长疤的那个人?”

  画外音切入,旁白声音抑扬顿挫:“事情是这样的.”

  伴随着他的讲解,画面也调回到众人所回忆的那个夜晚,那辆公交汽车里面。

  这个镜头切换的就很绝,直接展示出众人所回忆的场景,张艺谋和陈皑鸽看的那叫个聚精会神。

  只见车子到了三岔巷站停下,上来一个身着皮夹克的年轻人,举止慌张。

  张艺谋和陈皑鸽趴在电视前头,眼睛都快杵进电视里了。

  “怎么不露个脸啊?”

  “敢不敢给你爷爷看看是谁?”

  “你把脸露出来!”

  陈皑鸽叨叨着,眼睛睁的浑圆,恨不得钻进电视机里把他揪住。

  可惜,荧屏上头就只给出这个人的背影,随着小女孩一句:“妈妈,你看!”

  顺着小女孩的手指的方向,张艺谋和陈皑鸽同时注意到,荧屏上这个男人的脑门儿后头有道明显的疤痕。

  “哟,这可是重要线索啊!”

  陈皑鸽猛地一拍大腿,精神振奋,对这个“长疤人”的身份更加好奇。

  隔一层窗户纸,就差那么临门一脚就能给它捅破,这真是最揪心的时候了。

  “哎呦,这导演怎么就是不给看一眼正脸儿?绝笔是李禄安啊!”

  “不一定。”张艺谋直接在第五层,“说不定是个女的,故意扮成男装,掩人耳目。”

  回忆结束,观众们遗憾的没看到“长疤人”的真面目,正心痒之际,李幼斌饰演的雷迅又开口了。

  “画像!”

  画像是一种古老刑侦技术手段,模拟画像就是根据目击者描述画出凶手样貌。

  陈皑鸽胃口又被吊了起来,正眼巴巴瞧着呢。

  关键时刻,画面忽然定格,然后翻出一行字:“第一集,完。”

  又是抒情的片尾曲响起。

  陈皑鸽隔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

  “哎呀,没了?”

  他差点吐口血出来,“不是,怎么卡在这儿没了?”

  “今天就这一集,明儿放第二集。”张艺谋一脸遗憾。

  “哎呦。”

  陈皑鸽急的在屋里团团转,好像只发了情着急发泄的鬣狗。

  “央视这也够缺德带冒烟儿的,你说说这剧本写的,怎么就断在这儿?!”

  “咳咳。”

  张艺谋咳嗽两声,他想起来了,剧本是他们头儿的手笔,抿抿嘴,声音小了很多,“要是一天多放一集也行啊”

  不过这会儿,京城发牢骚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千家万户收看了《三岔巷劫案》的观众。

  “长疤人究竟是谁?”

  “丫长疤人到底谁啊?”

  “哎呦,这哪儿够看啊?”

  “给央视打电话投诉去,让他们加播!”

  “对,给央视打电话!不够看、不够看!”

  人民群众们那怨念深重,比等待游戏解压的天命人加起来都多!

首节上一节207/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