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185节

  活动一直进行到很晚,代表团又坐上黑色奔驰车返回酒店。

  这会儿一车人就都有点佩服了。

  “你行啊江弦。”吴青眨巴着看一眼他,“你今天立大功了!”

  “真是,今天可太凶险了。”

  李小林心有余悸的拍着胸脯,“我也算是立大功了,多亏我把你喊过来。”

  万方这会儿倒是很安静,一声不吭。

  回到酒店,代表团总结今天的工作。

  “江弦,刚才的表现很好!”邓友梅同志鼓了鼓掌。

  冰心捂着胸口,“老天,你开口的时候,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生怕闹出什么外交事故,还好你小子会说话。”

  听了冰心的话,代表团成员都笑起来。

  “就应该这样!”

  巴金开口道:“我们不能表现的太友善,那样他们就会觉得我们软弱可欺,也不能言辞太激烈,这样反而会失了风度,这中间的分寸就是外交的学问。”

  李小林打趣道:“爸爸,您什么时候不写作改当外交官了。”

  “好了、好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代表团解散,各自回到房间。

  江弦趴在桌前,抓紧空闲写了会儿《许三观卖血记》,结果门被敲响,打开门是西园寺,这小子眉飞色舞。

  “江桑,你今天的发言一定会传遍日本!”西园寺会说一点简单的中文,他还曾经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

  “啊?”江弦有点不理解他怎么高兴成这样。

  想来是右翼吃瘪,他们鸽派便会觉得欣喜。

  西园寺手上拿了瓶烧酒,和江弦、陈喜儒二人小酌几杯,讲述起他在中国的经历,说还见过伍豪,得知他离开以后,悲痛不已。

  又聊了一会儿才告辞。

  陈喜儒忍不住感叹,“西园寺真是我们的友人。”

  江弦这个人比较冷血,“我看不一定。”

  他也没和陈喜儒解释,这个铃木首相的上一任大平刚心脏病去世不久,他被认为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嗯,上一秒说是好朋友,下一秒就能毫不犹豫的参拜厕所。

  他还有个外号叫“鸭片贩子”。

  没有永恒的好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不过说起鸭片,这一块儿还得是大清,玩的都是出口,把英国人民抽嗨了都

  翌日,酒店楼下,吴青笑呵呵过来和江弦他们分享。

  “我说穿高跟鞋不行吧,我娘死活不信,这回不穿了,把脚崴啦!”

  仨人又朝着冰心看去,这会儿换上了平底鞋,走路一瘸一拐。

  江弦笑了,万方和李小林也不厚道的笑了。

  不过李小林还算有点良心,“哪有你这样的‘小棉袄’,不但不同情她老人家,反而‘幸灾乐祸’,你赶快站到老人家身后去,照看着点,千万别摔跤!”

  西园寺神秘兮兮的找到江弦,说最近有一个读书会找到他,这个读书会有很多江弦的读者,希望他能够出席一次读书会的活动。

  在国外,很时兴搞读书会这种东西,包括出版单行本以后,出版社也会举办读书会。

  贾平凹就说过,那会儿他的小说《浮躁》在美国出版,首发时跑了很多美国城市,每到一个城市,读者们都请他用陕西话念小说。

  他想了想,干脆唱了《浮躁》里引用的陕南民歌,没想到读者都鼓掌,效果很好。

  西园寺都这么说了,江弦便答应下来,他也很惊讶,没想到自己在海外,在日本居然还有一小撮读者。

  跟巴金递上申请,他随着西园寺坐车前往东京都饭田桥一所名为日中学院的学校

  这就是读书会的活动地址,参与人数不多,十几个,读书会的全名叫《人民文学》读书会,成员大多就是这所日本日中学院的教员。

  成员横川伸一见到江弦非常激动,直接扑过来和他紧紧拥抱,口吐流利的中文:“您的小说我拜读过很多篇,今天总算是见到您了!”

  “哟,谢谢、谢谢。”

  又和几个成员握了握手,横川伸给江弦简单介绍了下他们这个读书会,“我们有教师、邮局职员、医生,也有翻译工作者。

  读书会没有章程等规定,也不收会费,能存在至今,靠的是会员的积极性,大家的共同爱好就是阅读中国文学!”

  江弦一听乐了,这可就差喊几嗓子我爱中国了。

  他疑惑的问,“为什么要叫《人民文学》文学读书会?”

  “我们是在《人民文学》复刊以后成立的,而且我们非常热爱这一部刊物,通过《人民文学》了解日新月异的中国,真是一种享受!”

  “哟,您这也是一颗红心。”

  江弦和他们简单聊了聊,得知这个读书会每月一次例会,从一期《人民文学》上选一个短篇小说和一个中篇小说进行阅读。

  先由两个报告人分别撰写提纲,介绍故事梗概,发表读后感,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从作品的难易度、趣味度等方面进行打分,最高五颗星。

  “您的作品我们每一次都给出五颗星!”另一位成员激动的说。

  说着还把会报给拿了出来,从上面翻找到江弦的每一部作品,还配有六维图,每一部作品都有记录,每一部瞅着都跟个六边形战士似得。

  呃,日本的读者真是太幽默了。

  读书会还希望江弦给他们朗诵一篇小说,本着也算是文化输出的目的,江弦给他们读了一遍《棋王》。

  “辛苦了、辛苦了。”西园寺递过一瓶水。

  正说着,一名读书会的成员凑上来,递上名片,啪的一鞠躬,“江弦先生,您的这篇小说应该在日本发行!”

  江弦自然是看不懂的,陈喜儒凑过来看了一眼,介绍说,“这是德间书店,是一家日本的出版社,他是德间书店的编辑。”

  听到是德间书店,江弦就有印象了,他是宫崎骏的老粉了,知道宫崎骏的吉卜力就得到过德间书店的支持,与宫崎骏一起推出了电影《风之谷》《龙猫》《魔女宅急便》。

  德间书店还和中国有合拍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以及《菊豆》。

  江弦感觉有点草率,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只是收下对方的名片。

第225章 “一巴掌”和版税

  江弦没有第一时间答应是有理由的。

  老实说,他并不是很看好《棋王》在日本出版。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一直都很困难,而在世界文坛当中,日本读者的口味可以说是最“刁”的。

  中国作家的作品在日本很难被买账。

  余华可以说是在海外市场最炙手可热的中国作家,《活着》在欧美风靡一时,结果来到日本,一出版,直接遭遇到滑铁卢,第一版首印的8000册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卖完。

  余华说:日本读者不仅不喜欢我一个人的作品,其他中国作家的作品也一样。

  《活着》的成绩其实还不错,因为中国作家作品在日本的平均发行量只有2000-3000册。

  现当代文学作者里,在日本影响力最大的是鲁迅和老舍。

  鲁迅不必多说,去世的时候太宰治还给他写了小说《惜别》。

  老舍的作品风靡日本,《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曾经以广播剧形式在东京电台广播,祥子、小福子的名字在日本家喻户晓。

  在他二人以后,便很难有中国作家的作品打开日本市场了,所以大部分日本读者对鲁迅以后的中国文学评价是走下坡路。

  “如果不能畅销的话就算是出版了也没有任何意义。”江弦野心勃勃,他还挺看重这次来之不易的出版机会,因为国外很少有出版社会对中国作家感兴趣。

  相较于《棋王》,他想和德间书店沟通出版其他的小说。

  《琉璃月照铜钱街》

  因为刚在《收获》发表不久,《人民文学》读书会对这篇小说还并未产生关注。

  这部小说在日本出版的话,销量应该不会太低,毕竟这是畅销全世界的小说。

  江弦一回酒店就忙活着找到李小林,要她帮忙联系国内,寄一本10月刊《收获》给德间书店。

  小说在日本出版有两个好处。

  一来,日本出版行业实行的是版税制度,如果销量不错,到手的稿酬不菲。

  二来,这也是宣扬国威、文化输出的好机会。

  “今天的新闻真够热闹。”陈喜儒见他回来,立马分享起了今天的新闻,回到酒店的第一时间他就看了一遍日本各大报纸。

  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日本各路媒体对昨天代表团集体采访的报道,有的媒体心态平和,说话很中听:

  “两国文化相互研究方面还不够,还需要加强,中国作家到日本来,是个促进,会使文化交流、研究有更大的发展。”

  有的就措辞激烈了,毕竟日本右翼媒体很多。

  “这是中国作家贬损日本!”

  右翼一个劲儿的宣称,中国作家这是看不起我们的文化和发展水平,对此强烈的愤怒和谴责。

  其实大部分日本人民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被损了两句么。

  遥想65年的时候,中国作家老舍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

  他一场演讲刚结束,日本作家城山三郎对他说:“听说你是个全才,文章里写了武艺,想必你就是一位武林高手,今天我来领教一下.”

  话没说完,啪,一个左勾拳,朝着当时年事已高的老舍挥去,搞偷袭。

  老舍当时拄着个拐杖,背已经有点驼了,但是不慌不忙,伸手借劲使力,握住对方的手腕,轻轻一拉,城山三郎一个趔趄,几乎跌倒,连呼:“高手!佩服!佩服!”甚至还要拜师学艺,此事一时间在日本传为“美谈”。

  报纸上关于集体采访的事情持续发酵,惹恼了一群右翼日本作家。

  他们群情激奋,义愤填膺,咬碎了后牙槽,向天蝗发誓一定要在中国代表团那儿挣回脸面,要羞辱这群中国作家以作报复!

  根本不去想这事儿的起因。

  分明是右翼先对中国代表团挑衅的,代表团这样的处理已经很给他们脸了。

  这魔怔程度跟体育饭圈有一拼。

  吱哇乱叫喝倒彩骂人竖中指的事全干了,完事还能反过来倒打一耙,指责对方:你这穿搭影响我们家运动员发挥!大翡翠里暗藏摄像头预判出球轨迹!趁人之危,我们家运动员体力不支了!

  总结下来一句话:与其反思自己,不如怪罪别人。

  明媚的清晨,江弦跟着代表团一起参观了日本近代文学馆,一共两层,一层是咖啡店和图书室,二层是展室。

  今天馆里举办川端康成的特展,介绍川端康成的生平和作品,还有他作品的翻译和改编。

  川端康成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曹雪芹在中国,曾经创作过: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

  莫言把川端康成当做他的老师,把他的《雪国》视作自己写作道路上的灯塔。

  余华也把川端康成当作自己的老师,最开始写作的时候一直都在狂热的模仿他,那几年甚至排斥几乎所有别的作家。

首节上一节185/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