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171节

  他内心是希望写出比《雷雨》好的东西,不想别人谈到曹禺就只谈论《雷雨》。

  所以听到江弦说喜欢《日出》,心底顿时难以抑制的一阵喜悦。

  “怎么高兴成这样?”

  曹禺的夫人李玉茹也回来了,她是上海京剧界三位坤伶名家之一,师承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等一通大师。

  她平时住在上海的公寓,这也是曹禺访问归来,才到了京城。

  很快到了中午,家里保姆做上饭菜,李玉茹问起曹禺访问的趣事,他想了想,给她分享了在美国访问时听来的《纽约客》神秘作家。

  “中国作家写的文章在美国流行?”

  万方吃了一惊,“那这个人真是很有才华,不仅文章写得好,英文也学的好。”

  “还得懂外国人的喜好。”李玉茹补充。

  她们京剧团去国外出访演出过,她本人也有写作爱好,时常创作小说,自然明白中国人要写出受外国人欢迎的东西有多难。

  “外国的文学风格也和国内迥然不同。”

  万方被这件新鲜事吊起了胃口,忍不住揣度起那人的身份。

  “我估计应该是个老头。”

  另一边。

  蔺兴汉和一个精神奕奕的中年男人,溜溜达达往虎坊路15号走。

  “你说BBC那边弄得多好啊,那么多文学名著都拍成了电视剧,英国的名著、世界的名著咱们中国的名著也应该拍啊。”

  中年男人说的一阵激动,又叹一口气,“唉,可惜咱们国内电视剧市场这个模样,怎么拍呢,还要等十年二十年吧。”

  蔺兴汉笑了笑,“要你改编,你改编哪个名著?”

  “哪个?要拍就拍《红楼梦》,你看《西游记》需要法术特效,《三国演义》、《水浒传》要打仗打斗,拍《红楼梦》省钱。”

  “哈哈哈哈。”

  俩人聊着上楼,敲三下门,开门的是朱琳。

  她认得蔺兴汉,和他打个招呼。

  “是您啊。”

  “打扰了、打扰了。”

  蔺兴汉面露歉色,和她打一声招呼,又介绍了下身边的那位:“这是我们央视的导演,王扶林。”

  “您好。”朱琳朝着他微微颔首。

  “你好你好,你是朱琳吧。”王扶林笑着回应一嘴,又上下打量一眼她,他来的时候已经听蔺兴汉讲过,那位江弦同志的爱人是北影厂的演员。

  “你们是为了《三岔巷劫案》来的吧,来的真不凑巧,我爱人出去了。”

  “出去了?我们来的可真不是时候。”蔺兴汉一脸尴尬。

  王扶林相当识趣,在门口简单寒暄几句,就拉着蔺兴汉告辞了。

  他可是在大观园里拍了三年《红楼梦》,周遭美女如云,连一丁点、一个字绯闻都没传出来过的导演。

  这是何种定力?《红楼》里头可都是全国优中选优、优中再选优的美女,每天都是燕瘦环肥的美人儿莺莺燕燕围绕四周,小处男来了,恐怕光是王熙凤冲他一笑,回去都得燥热半宿。

  拍摄三年,王扶林比柳下惠都干净,他自己说过,三年里从不和演员私下单独活动,什么吃饭、散步、喝咖啡都是公共场合,一拍完戏就把自己关屋里头,独自研究剧本。

  就这份自律,够一帮教授导演学的。

  走到楼下,蔺兴汉捅了捅王扶林胳膊。

  “你不是想拍《红楼梦》么?你说江弦这位爱人像《红楼梦》里的谁?”

  王扶林皱了皱眉,略一思索,暗自吟诵。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蔺兴汉一听。

  “宝钗?”

  王扶林摇摇头,又念了一段,“鲜艳妩媚又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又像宝钗,又如黛玉。

  蔺兴汉明白过来,这说的正是身兼黛玉、宝钗两人之美,判词“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秦可卿。

  

  “你还真会选。”

  俩人正说着,迎头撞上江弦正溜溜达达回来。

  “江弦同志!”

  “蔺兴汉同志!”

  江弦和他打个招呼,又看向蔺兴汉的身旁,王扶林笑眯眯的自我介绍起来。

  “你好你好,我是台里定下的《三岔巷劫案》导演,我叫王扶林。”

  “哦?”江弦意外,没想到央视还把他给请来了。

  王扶林拍《三岔巷劫案》还挺合适的,他能拍的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这种古装,也能拍的了《敌营十八年》这种谍战。

  “您过来是?”

  “剧本有些细节,我还要问清楚,有些改动也要和你确认一下。”

  江弦笑笑,这倒挺是对王扶林的性格,这位导演出了名的慎重,爱商量、爱准备,拍《红楼》他先让央视等一年,花一年读《红楼》原著,又组建一个豪华顾问团曹禺、沈从文、启功、王朝闻、王昆仑全都是闻名遐迩的红学家来撑腰。

  杨洁脾气和他刚刚相反,她比较冲,雷厉风行,也不要什么顾问团,就按着自己的想法来,也就得罪了很多人,《西游记》刚一热播,她就被一脚踢出了剧组,被剧组孤立。

  唐僧老徐领着猴猪僧三徒弟狠狠背刺她,师徒四个上台里去天天告她的状,还警告其他西游演员不许替杨洁说话,谁敢说就不领着谁走穴。

  给杨洁伤心坏了,后面在电视上看见《西游记》她就换台,采访里直接说:我恨不得它不成功。

  “上我家坐坐去。”江弦看着王扶林那叫个亲切,萍水相逢却跟好多年的熟人似得,可能是看他的作品看的太久了。

  俩人花了一下午,把三集电视剧的剧本全讨论一遍。

  朱琳端了杯茶水过来,王扶林忍不住问,“朱琳同志来演宫萍怎么样?”

  “我?演电视剧?”

  “你是不是当过兵,我看你身上有股英气。”

  朱琳笑了笑,“我以前确实在通讯兵文工团呆过。”

  “王导,你这不厚道啊,上我家里头挖墙脚呐?”江弦开起了玩笑。

  王扶林这人说话很有亲近感,“我是觉得怪合适的,不提一嘴真是可惜了。”

  江弦一琢磨,“这样吧,我在《电影创作》当副主编,对国内这些演员关注还挺多,我给你提几个演员,你去看看,我觉得还挺合适的。

  王扶林一拍大腿,乐道:“没问题啊,你这编剧还挺负责任的。”

  江弦刷刷写了几个演员的名字上去,还写了工作单位,王扶林看了一眼。

  “李幼斌,话剧演员?”

  “话剧演员功底强,要是电影演员,还不一定看得上电视剧的活儿。”

  “是啊、是啊。”

  王扶林深有同感,他拍的上一部《敌营十八年》,请了北影厂正当红的男演员张连文,他们在庐山等了一星期,剧组的人差点都以为他不拍了,张连文才姗姗来迟。

  王扶林又接着往下看去,一脸意外的指了指其中一个名字。

  “没想到你会看中他。”

  这个演员挺有名气,最近正靠着一部话剧走红。

  少演老,演的那角色真叫个活灵活现。

  都说他要往天X门上那么一站,能吓趴下一大片。

第210章 改稿碰上个玻璃心?

  这几天都是朱琳做饭。

  她叮叮当当,一会儿弄出两碗棒楂子粥,几张玉米面饼,一盘拍黄瓜,一盘西葫芦炒个鸡蛋。

  这两天的京城实在太热了,基本是闭眼炒菜。

  江弦把虎骨酒一喝,夹两筷子菜,黄瓜爽口,西葫芦有点老了,不过鸡蛋炒的又暄又软。

  “怎么样?”朱琳期待的看他。

  “你说你这长得如花似玉还这么多才多艺,不得让别的男的嫉妒死我?”

  “德性。”

  朱琳捂着薄唇,莞尔一笑,又问:“你怎么想的?”

  “什么我怎么想的?”

  “说呢,当然是今天导演找我拍电视剧的事情。”

  “我支持你去演啊。”江弦鼓励说。

  他是希望朱琳在电影、电视剧两边儿一起发展的,她本来也是在电视剧行业发展,拍《凯旋在子夜》拿了金鹰最佳女主角。

  和她齐名的龚雪是在电影上发展,一部电影拿了金鸡、百花,昙花一现。后来朱琳国内外奖项拿的手软,还是民促会会员。

  赛道不同,真要比一下,咱们朱琳光国家一级演员这职称就够砍倒一大片了。

  “你可以拍着试试,这个剧一共3集,撑死了就拍两个月,不至于脱不开身,影响你去培训班学习,不过酬劳不会有多高。”

  这会儿按照朱琳的咖位,以及行业规定,央视要花朱琳23倍的工资朝北影厂聘请她,大概就是一百多块,这一百多最后也到不了朱琳手里,北影厂还要抽出30%归单位所有,剩下的几十块才是朱琳的奖励。

  这算不错了,除了演员,剧组央视的工作人员一分钱都没得赚,这就是本职工作。

  “我也没太在乎酬劳,我觉得这就是个学习的机会,能接触一下电视剧这个行业。”

  “嗯,你去找王导谈吧,这件事我是赞同的。”

  “.”

  朱琳看他一眼,轻抿薄唇,傍在他肩膀上,心里一片安逸。

  不管什么时候,她这位革命伴侣对她的事业都这样支持。

  江弦又掏出两张票,在她面前一晃。

  “你不是喜欢听歌剧嘛,我跟人要了两张歌剧院票,咱抽空去听。”

  “呀,中央歌剧院!”

  她翘首望向他。

  “江弦!”

首节上一节171/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