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152节

  “江弦在运用意识流手法时,对本民族文化语境的把握堪称绝妙,使作品在保持外在情节结构的同时,又能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细腻的描绘,他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也推动了中国文学理念的革新,他的贡献应当被中国文学界所铭记!”

  朱教授带着一抹得意之色读完这篇评论,“江弦这个小子,写文章还真是一把好手。”

  刘医生笑了笑,调侃道:“谁之前还教人家写小说来着?”

  “他那个写的就是不对嘛,怎么那样写.”朱教授一脸窘色,面红耳赤的反驳。

  “你啊,以后少倚老卖老就行。”

  “人家江弦自己也没提啥意见啊。”朱教授双手背负在身后,洒脱一笑。

  不管怎么说。

  他这女婿找的还挺不错。

  另一边,江弦和朱琳爆发了一场争吵.

第193章 50年代的儿童文学

  虎坊路15号。

  “这次就一起去吧,真的。”

  江弦慢条斯理的给朱琳讲着,“我宿舍的贾大山同志没去,你可以顶上他的名额,咱们不蹭公费,我把钱交到所里。”

  讲习所组织去北戴河,江弦也决定参加这次北戴河采风活动。

  因为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文讲所的最后一次团建了。

  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各地作家,几个月共同学习,学习结束就要各自返乡,今后想再见面,或许是今年、或许是明年、或许永远也不会再见到了。

  朱琳抿了抿嘴,先问:“贾大山同志为什么没去?”

  “他想趁着这几天,宿舍空着,把老婆孩子领到京城里玩几天。”江弦解释道。

  京城的住宿向来都是个大问题。

  贾大山在京城没什么落脚地方,一家子来了京城,就只能睡防空洞,要么就是睡澡堂子。

  “我不去了,这次你就去一个人去玩吧。”

  朱琳讨好的环着江弦的脖子,顺手胡噜了一下他的头,“小江同志,我真不想因为我的事情,就让剧组停工,而且我还要考试,下次咱们抽个时间,好好一起玩一回。”

  江弦被她的头发撩拨的耳朵痒痒。

  他有些无奈,这还没结婚呢,女王陛下就已经学会给他画饼了。

  再一想,画饼这事儿,陛下也不是第一回干了,惯犯,每回都给他喂的饱饱的。

  “别不高兴,真的。”朱琳语气跟哄小孩似得,“我给你做好吃的。”

  “.”

  江弦颇擅风情,这会儿就故意不说话。

  朱琳见他生气就很着急,连忙从他背后绕到身前,蹲下去,两条胳膊搭着他的膝盖,翘首眨巴着杏眸。

  “小江同志~”

  “小江同志~~~”

  “我给唱歌?”

  “我给你跳舞?”

  “你想怎么样都行~”

  这下江弦终于觉得有了点儿意思,他露出放荡的笑容,捏住她的小手,轻轻的凑去朱琳耳边。

  “我想.”

  十五分钟后。

  朱琳拽了张卫生纸,擦擦嘴巴。

  想起刚才那一幕,身体一阵发烫,脸红的快要滴血。

  她是真不知道,江弦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怪主意、怪癖好。

  他居然.他居然

  让她喊了他十五分钟的御弟哥哥!

  临出发的前一天,文讲所的几名学员,一块儿坐着18路从左家庄进城,上了趟王府井,非常隆重的买一些旅行用品,有太阳镜、遮阳帽,还要买泳衣。

  男生的泳裤倒是好买,男学员们一人弄了一条,孔捷生不想买,并且给出了他的理由,“假如我买了游泳裤,我就要去游泳,假如我去游泳,我就可能淹死。”

  张坑坑实在听不下去,连笑带骂的让他买了一条。

  男学员们的问题解决,女学员们的问题很大。

  “偌大一个王府井,居然连一条女式泳衣都买不着。”铁宁埋怨一句。

  江弦想了想,“要不我去北影厂问问,北影厂应该有这一类的服装,借两件儿给你们。”

  还真让他借着了,而且是这会儿挺流行的泡泡泳衣,衣服上有很多泡泡一样的布料设计。

  别以为这会儿的泳衣就全是保守的,还有纱质的泳衣呢,穿身上就跟透明的似得,特离谱。

  坐着火车前往北戴河,到地方又有车来接,招待所面向大海,走过去只几百米。

  “好美的景啊!”

  “这天真蓝,这水真绿!”

  “是啊是啊,水质比塞纳河都好!”

  文讲所的学员们一看到这幅景色便激动起来。

  江弦还是第一次来北戴河,此前一直以为北戴河真的就是条河,没想到是海滨景区。

  文讲所所领导古鉴之,立即召集学员们开会,作一番讲话,大意不外是让大家好好休息,好好玩,注意安全,通过这机会,更进一步地互相了解。

  说着说着,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乔典运也可以和王安忆一起散散步,聊聊天嘛!”

  学员们哄笑,王安忆年纪基本是学员里比较小的,乔典运则是文讲所最年长的一位学员,四十九岁,看上去不像刻板印象中的作家,反倒像个田里的好把式。

  俩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哄闹弄得不知所措。

  江弦轻咳两声,很厚道的替俩人解围,“古老师,其实乔典运同志和安忆同志经常聊天。”

  晚饭后,江弦坐在李清泉同志的房间里,给他讲了讲《京城文艺》现在的情况。

  “我看现在的环境还算稳定了,之前我就提过,刊名不要叫《京城文艺》了,干脆更名为《京城文学》。”李清泉开口道。

  “《京城文学》这名字是更好一点。”江弦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件事可以在京城作协里面提一提。”

  翌日一早,江弦便被一群学员喊起来,换上泳裤去了海边。

  陈世旭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海里游着了。

  王安忆小声叹息道:“陈世旭这是想躲着咱们,他这段时间写的东西真叫人忍不住的失望,怕是陈世旭的大势,已如大江东去,再不复返了。”

  她倒没有看不起陈世旭的意思,她平日里与陈世旭的关系不错,这会儿颇觉得有些可惜。

  陈世旭大概便属于那种一出世一飞冲天,从此人生一路下坡的作家,不过他倒也豁达,与为文学牺牲一切的作家相比,他甘愿当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家。

  不一会儿其他学员那儿传来消息,说陈世旭游得特别远,结果让防鲨网绊住了脚,多亏他命大,这才挣脱生还。

  “你太大意了,这件事太危险了!”

  “受伤没有?”

  “你看看,让你脱离群众,出事儿了吧。”

  古鉴之很快听说了这件事,赶忙开会叮嘱学员们不要游的太远,要献身也请为中国文学献身。

  这样的插曲没有影响大家游玩的心情,当然,作家的玩儿也不叫玩儿,叫采风。

  江弦和一群年纪比较大的学员躺在一块儿晒着太阳。

  北戴河的沙滩很不错,沙粒很细、滑润、均匀,潮退去了,就留下贝壳、海星、花石子。

  “采风采了这么久,你们现在有灵感了么?”蒋子龙问。

  一群男学员七嘴八舌,交流半天,灵感没有,或许能写一篇游记。

  问到江弦,江弦只说,“金色的阳光,纯洁的友谊,倒是给我最近构思的一篇儿童文学增添了些素材。”

  纯洁的友谊当场变质。

  几位老同志摩拳擦掌,合着我们搁这儿放松,你还在卷?

  莫伸忍不住笑笑,“玩儿吧,还写啥游记啊,谁能写的过江弦啊。”

  几位男同志哄笑起来。

  江弦也轻笑几声,没去解释,举着相机咔嚓咔嚓一顿拍。

  岸边,几位女学员在海里玩的那叫一个欢,莺莺燕燕,头发在水里泡的湿答答的,身上地往下掉沙子,只穿布料很少的泳衣。

  男同志们的笑声戛然而止。

  就这么静默许久,不知是谁先咳嗽一声,随后咳嗽声此起彼伏。

  张学锋说的好啊:看吧不好意思,不看吧其实挺想看的,这不是难为人么?

  好在这份尴尬很快就被化解。

  蒋子龙抬手一指堤岸,“那不是大冯么?!”

  江弦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人高马大的冯骥才,领着一个比他低了许多,看着像是他妹妹的女人在堤岸散步。

  文讲所认识大冯的学员不少,都朝他招手喊叫。

  他很快过来,面带欣喜的打了个招呼,又介绍了下身边那位,原来不是他的妹妹,是他的妻子顾同昭。

  不得不说,他夫人顾同昭和大冯长得确实很有夫妻相。

  “江弦,你那本《米》我看了,我还想给你写信来着,你怎么写出来的?”冯骥才缩着身子,眉飞色舞的说着,极具代表性的大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

  “握着笔,动着脑子,写出来的,还能怎么写出来。”他笑着回答。

  冯骥才在文坛也是一颗新星,很受诸位学员们的尊敬。

  王安忆也极想和这位“津门急才”搭个腔,说句话。

  这会儿见到江弦和他言谈举止,仿佛熟悉多年的老友,就羡慕不已,暗叹一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总是能和优秀的人扎堆儿。

  夜晚,趁着这难得的清闲,江弦在招待所的房间里,握笔写起了稿子。

  这还是一部长篇小说,字数颇多,光誊抄就够他抄一段儿时间的。

  写起来和写《米》的时候完全俩滋味儿,有轻松有沉重,欢乐有苦涩。

  江弦一个成年人,写着写着,都酸了眼眶,忍不住为孩童们的友谊感动落泪。

  惹得和他住一块儿的蒋子龙都咂舌惊叹,“这是怎么?还把自己给写哭了?”

  “难免的代入其中。”江弦轻笑一声。

首节上一节152/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