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381节

  “你觉得我们应该卖给他?”威廉反问道。

  约翰道:“对,杨文东恐怕是全港为数不多可以直接爽快与我们交易的人了,甚至是唯一,几栋大厦的费用可不低;

  另外我考虑到的是,怡和置地九龙仓都是上市公司,如果未来香港保持原样,那杨文东之前对黄埔下手,下一次会不会针对我们?这一点不得不防,现在消耗一点他们的资金也是好的。”

  “只要有港府在,杨文东顶多也就成为英资大财团的董事罢了,随便稀释一下就能降低他的股份,”威廉笑了笑,又道:“不过不管怎么样,能够方便我们套现也好,

  那这样,我会让置地的人与你一起合作,协商这两件事,另外如果可以的话,直接问杨文东要美元或者英镑,不然真拿到了太多港元,我们这边想套现出去也比较麻烦。”

  港府对于货币兑换是自由的,可那是指少量,真要是太多,必然会有一番手续,甚至被找个理由不给兑换了。

  “明白。”约翰笑道:“杨文东这段时间在海外投资比较多,估计手上也有著不少外汇了。”

  置地与长兴地产很快就组合了谈判团队,而背后的双方,无论是杨文东还是凯瑟克家族,也都希望尽快成交。

  于是半个月后,双方达成交易,长兴集团出资2.36亿港元,收购置地集团的三栋大厦,分别为公爵大厦、太子大厦以及美利楼大厦,总计面积117万尺。

  外加怡丰超市以及其名下了31栋总计约12万尺的地皮,成交价格为3780万港元。

  受限于怡和与置地是上市公司,这样大的交易必然需要公布了,消息一出,全港震惊,谁也没想到,杨文东之前刚刚公布了总价值约4亿的两个大型基建项目,这一回又投资了接近3亿收购怡和的物业.

  受此影响,香港地产市场,难得的涨了一点,不过股价则是跌了。

  PS:求月票

第491章 长兴地产的丰厚收益

  “杨生,合同已经签了。”郑志杰与方先名小心翼翼的交上去两份文件,道:‘现在就等著汇丰、渣打以及花旗银行的联合贷款资金到帐,那就会正式过户了。’

  “好。”杨文东接过文件,看了一遍后,问道:“银行联合团那边没什么问题吧?”

  方先名笑道:“杨生放心,没什么问题的,我们这一次用的是长兴航运的部分油轮为抵押,这可是一个非常优质的抵押品,各家银行可都非常看好。”

  “哈哈,的确。”杨文东点点头笑道。

  67年香港爆发经济危机,中东那边更是一团乱,苏伊士运河被关闭,导致全球航运需求量暴涨,从而使得一艘油轮,一年时间就能赚回本钱,后面就是血赚;

  虽然银行不知道苏伊士运河会持续8年,但如今埃及被逼的在运河两边上水雷了,这种情况下就算今天恢复,排雷恐怕都需要很久,所以船只在未来很长时间都会是畅销品。

  方先名又道:‘其实之前长兴实业那边的抵押可用额度也没有用完,只是考虑到没必要暴露我们公司的很多利润给那些银行,所以我后面会尽量用船只进行抵押,反正船只的利润是全球皆知的。’

  “做的很好,那以后就抵押长兴航运,荣耀电子与长兴实业那边能不用就不用。”杨文东自然同意,随后看向郑志杰:“老郑,这段时间,整个集团可都是为了你这边服务,以后等地产市场恢复了,那可能就反过来了,需要你的资金来投资其他产业了。”

  房地产最大的好处就是未来可以整体升值,今天1亿买的物业几年后可能价值五六亿,再抵押出来三四亿也是轻轻松松.其他行业是不可能的,也就航运在这几年是特殊情况。

  郑志杰笑道:“没问题,如今我们集团光是在中环的大厦就有16栋了,在港岛九龙其他地方也有了超过500万尺的物业或者地皮,这些未来必然是最优质的资产;

  这还没算上其他兄弟公司购置物业之后,自持的不算在我这边,他们那的地皮面积早就超过千万尺了,只是位置没那么好,而且也是工业地皮。”

  除了置地的三栋,这几个月长兴地产还从一些中型英资财团手上收购了5栋物业,加上在今年之前的过去几年,长兴地产也同样在中环有过几次大的投资,包括从廖创兴银行手中接手了部分物业,因此,在中环已经有了16栋。

  而中环之外,还在金钟、尖沙咀、铜锣湾、跑马地等城镇购置了大量物业、临街商铺,也有约10栋完整的大厦,不过这些地方的大厦相对来说要小不少,地价不贵的地方,是不会有建很高的大厦的,这些总面积已经超过了500万尺。

  “那些地皮估计十几年是不会动的,不用计算。”杨文东道:“对于长兴地产,我只看这些能够随时开发、出租的商业地皮。”

  “明白。”郑志杰点头说道:“目前我还在寻求收购各类优质物业,只是最近的风声似乎好一点了,很多人也开始观望了。”

  杨文东笑道:“这么长时间了,香港还安然无恙,正常人的确会观望一下,如果再碰到合适位置,业主有些犹豫的话,那就适当加价,也要迅速拿下来。”

  还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他自然要快速搞定了,虽然之前长兴地产收购的物业,基本上可以士气成为现如今香港第二大地产公司了,可没人会觉得多的;

  香港的地产,在未来几十年,是仅次于一些因特网科技公司股票的最优质资产,特别是如今因为他的存在,也不知道未来的电子产业会不会有什么大变化。

  郑志杰道:“明白。”

  杨文东接著道:“那尽快走完流程,等收购到手后,我要去这几栋大厦的内部看看,还没进去过著。”

  虽然太子大厦、公爵大厦、以及美利楼他都从外面看过,毕竟香港也就那么点大,但这几栋大厦的内部他没进去过。

  “好的。”郑志杰答应道。

  两天后:

  杨文东来到了中环遮打道 10号太子大厦的楼下,抬头望去,27层的高度,让这个层数在后世内地的小县城可能都不够看,但在这个时代的香港算是很高的了,只有等到70年代末,香港才会批量的出现30~40层以及以上的大厦。

  “这些大厦的管理人员,都换了吗?”杨文东问道。

  郑志杰回道:“英国鬼佬大部分都走了,少数愿意脱离置地的,我也留了,其他华人则基本上没走;

  反正也就是管理物业、卫生、帐务等问题,置业公司的业务非常简单,所以可以直接接手。”

  杨文东点点头:“倒也真是方便,要是其他业务,光是交接就得很久了。”

  收租是最简单的,适合有钱人躺平的最佳模式,曾经香港的很多华资家族,在80年代曝光后,就发现他们动辄就有一条街作为物业,整个家族的人全部等著租金收入。

  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保住家族延续的方法,只要孩子不碰赌,那凭借着很多物业收租,可以说几辈子不愁,除非城市发生问题,而只要规模够大,在全球多个城市投资物业,那就几乎是99%保险了。

  “是的。”郑志杰笑道:“我们长兴地产对于这方面也很有经验了。”

  杨文东道:“那行,进去看看吧。”

  众人进入大厦,内部的人知道新老板来了,也是非常客气,物业经理更是逐个的介绍了整栋大厦的情况。

  杨文东听完后问道:“也就是说,即使是太子大厦也有接近30%的空租的?”

  “是的,杨生。”物业崔经理道:“这段时间,很多客户亏损严重不得不退,也有一些是移民了,或者租金到期。”

  郑志杰也道:‘杨生,我们之前的物业也有这种情况,很多人宁可押金不要,然后人跑了,我们想起诉都难。’

  .

  “嗯,这种时候,的确不容易做生意。”杨文东点点头。

  租赁这种地方的,大部分是针对内部业务的,比如财务、法律、贸易等等,一旦香港经济不行,他们的业务直接就会受到冲击。

  倒是工厂,受到的影响就要小的多,工人一般都是普通人,也跑不了。

  崔经理接著道:“杨生,我们上去转一圈?”

  “可以。”杨文东点点头。

  众人跟随著崔经理,在大厦内部转了一圈,然后又去了不远处的公爵大厦以及美利大厦,都是在中环,不靠在一起也没多远。

  “这几栋大厦的风景,比长兴大厦都要好多了。”看完之后,杨文东笑道。

  郑志杰道:“是的,长兴大厦之前是廖创兴银行购买的,那个时候廖创兴虽然发展的不错,但比起置地就差远了,购买的地皮位置也远比不上置地的几栋核心物业。”

  “是啊,就这周围还有置地的十几栋大厦,可真是豪气啊。”杨文东又看向周围。

  怡和雄霸香港百年,最核心的资产就是置地与九龙仓,前者规模更大,中环十几栋大厦也不过是其核心产业之一,在港岛其他地方,其仍然有著很多物业、地皮、大厦或者商铺等等;

  后者则是有著一个大型码头、大量优质位置的货仓(仓库)等等,一旦港口迁移,这些也会是优质的资产。

  旁边的方先名小声说道:“杨生,最近几个月,我这边已经收购了置地约3.1%的股票了。”

  “九龙仓与怡和呢?”杨文东又问道。

  方先名回道:“怡和目前收购了2.2%,九龙仓收购了2.8%。”

  “置地倒是最多了。”杨文东笑说道。

  方先名道:“是的,置地还持有九龙仓的股份,如果真的拿下置地,那九龙仓也到手了;怡和那边虽然有著置地的股份,但持股不多,且怡和的核心产业在海外,外加怡和股票流通股不多,所以收购的最少。”

  “想拿下置地也不容易的。”杨文东又问道:“那牛奶国际呢?”

  方先名道:“牛奶国际的总市值小多了,目前我已经收购了5.6%了。”

  “行,那就继续保持低调,继续以这种模式收购,长期谋划。”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怡和作为称霸香港100年的巨头,其在海外的资产也非常多,所以真要是对上去,他也没有十足把握,至少目前没有,同时港英的存在也让这件事暂时行不通。

  只需要再等几年,英资乃至英国没落,同时怡和在海外投资被太多的亏损而不断放血,那就合适了,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就是置地收购牛奶会不会复现,如果跟原先历史上一样,置地为了收购牛奶大量稀释自己股份,那就给了自己机会。

  但因为自己的存在,这件事还会不会发生,不好说,如果不发生,那自己未来也要想办法拿下牛奶公司,这也是非常优质的公司不过目前其是华资在运营,所以不方便用强,只能等以后再看。

  “明白。”方先名答应说道。

  PS:求月票

第492章 未来的地产五虎之首

  “这附近也有一家怡丰超市吧?”杨文东突然又说道。

  郑志杰道:“是的,而且不只一家,在中环范围内,怡丰超市的数量比家乐福高的多,甚至铜锣湾、金钟这些地方也是一样。”

  纵然长兴集团是香港的财富新贵,但在香港核心区域地产控制这一块,比起置地甚至一些没落的老牌英资都差上不少;

  不过经过今年的抄底,在地皮储备的数量与质量这一块,除了置地,也应该没人比的上长兴了,这一场经济危机,让长兴地产轻松获得了十年时间也未必能够获得的大量优质地产,特别是中环的大厦等等。

  “那去看看。”杨文东提议说道。

  如今也算是第一次在正面击败怡和系了,虽然只是一个小行业,但还是让他很开心,再过几年,香港即将进入华人掀翻英资的时代,他也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事情了,特别是78年之后的改开,那就更是资本投资的盛宴时代了。

  郑志杰连忙指著一个方向道:“杨生,这边请。”

  众人顺著郑志杰的指引,走路来到了另外一处大厦内,怡丰的超市就在大厦的第三层。

  郑志杰介绍道:“杨生,中环这样的地方,超市、酒店、饭店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在写字楼内的。”

  “我知道,寸土寸金么。”杨文东笑了笑道:“以后我们的家乐福可能也一样,现在的独栋未来大概率也会拆掉。”

  与内地超市不一样的是,香港的超市是基本上不存在单独建在一块地皮之上的,原因自然就是地价太高,真这样做得亏死。

  不过得益于早期家乐福在一些目前还是边缘位置区域的投资,也是有一些类似后世内地的超市,独门独院甚至还有停车场,当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借著这个机会进行囤地所以这样的超市即使每年亏损,但等以后屋价上天,能够轻松再买下一百个内部所有的货物。

  他早年投资电影院与超市,甚至工厂,也都有这个目的。

  郑志杰听完后也笑道:“是的,今年我这边也收购了很多层数低的物业。”

  “以后地产公司就需要依赖这些物业了。”杨文东点点头。

  众人来到三楼后,却见有工人在拆著牌子,将怡丰超市的门牌改成家乐福超市,杨文东对著助理道:“小英,等会将这换门庭名字的照片多拍几张,以后说不定还有用。”

  “是,杨生。”小英答应说道。

  随后,众人跟著进去,在超市内转了一圈,也随便买了点东西,当做购物了,而这时,刘华宇也赶了过来:“杨生,不知道您来这边了,我来晚了。”

  “没事。”杨文东道:“我也就是过来看看。”

  原本只是在中环看看大厦,所以也没叫刘华宇过来,估计是自己突然提出来这里,助理就紧急告知他了。

  刘华宇道:“现在全港范围内的所有怡丰超市,都准备更换名字了,未来,香港也就我们一家综合性强的连锁超市了。”

  杨文东点点头,道:“那怡丰之外呢?我记得香港也有其他的超市吧?”

  香港资本擅长学习,当其他人在一个领域赚钱之后,其他人就会跟进来,在家乐福成功后,除了怡和,也有其他人看中机会参与进来。

  刘华宇道:“还有几家,不过在之前我们与怡丰的价格战中也是损失惨重,并且今年整体经济的不好,他们肯定过的更差;

  我也已经与他们几家联系了,想收购他们,有两家同意了,在谈价格,还有两三家没同意。”

  “不同意就算了,没必要强求,后面我们正常运营,成本方面就能击败所有对手,除非他们走差异化运营。”杨文东也没在意。

  零售行业,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一旦在一个区域形成规模化,那其他品牌就几乎没什么机会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沃尔玛能够一直一家独大的原因,在它扩张的时候别人竞争不过,等它垄断的时候,其他人就更没机会了。

  香港虽然只是一个城市,但也符合同样的规律。

  刘华宇点头道:“是的,加上郑生那边替我收购的物业,等全部开业之后,我们家乐福在香港就有超过100家门店了,几乎覆盖95%以上城镇人口了。”

  “那再之后,就跟著各镇的发展方向走,人口有新聚集的,就建新店,保持最快速度,这样我们也就彻底控制香港超市的零售市场了。”杨文东跟著说道。

首节上一节381/3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