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可不信这个。”赵立明笑道:“我只相信我们自己,再说,真的要是有这些,也不至于这么长时间不下雨了。”
“嘘,你不信归不信,不要说这么大声音。”林浩宇连忙说道:“有些信徒,太偏激了。”
“嗯。”赵立明点点头,就算是杨文东,在这种事情上也只能妥协。
二人就这样聊著,同时也监督著卡车附近的取水点,这些事情,自然不需要他们亲自来做,随便找了一些寮屋的年轻人,再给点钱,帮手就有了。
这样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寮屋。
过了约20分钟,突然,不远处的取水点,突然发生了争执。
赵立明与林浩宇连忙走了过去,却见几名年轻人围住了一名老者,问道:‘怎么回事?’
“赵生,这老头破坏规矩,他想要装满他的大桶。”一名保安回答道。
赵立明看老人也不像什么恶人,便上前道:“老人家,这水的数量有限,所以每个人只能安排这样一桶小的,这里每个人都要遵守规矩的,不然其他人就没水了。”
对于缺水的几十万人,哪怕杨文东投入较大,可总资源也是有限的。
在杨文东下令的第二天,长兴实业便调来了几十辆卡车,这是自己的,后面还会继续从其他地方租借。
而这些卡车也不是专业的运水车,因此也只能在卡车上放置大量大型水桶,运到目的地再发水。
缺水的人太多,且还需要考虑有没有浑水摸鱼的,因此,对每个人都有著严格限制,目前是3L每个人。
这样才能保证只有真正缺水的人,才会冒著大太阳排队很久领水。
老人家战战兢兢的说道:“我家人比较多,孩子还生病了,所以才要多打点水。”
“真的?”赵立明也有些为难了。
保安又说道:“赵生,他说的情况可能是真的,可是我们也没办法分辨,如果每个人都这么说,那我们的水,也根本不够用啊。”
老人家连忙右手举起,发誓道:‘我说的都是真的,不然我不得好死。’
林浩宇则道:“这样,安排个人,跟著他一起回去,确认下如果是真的,那就多给点水。”
保安似乎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答应下来,道:“好的,我这就安排人去,也会顺便带著10L水。”
“行,那辛苦了。”林浩宇点点头。
一个小麻烦,也就解决了。
等队伍恢复正常后,赵立明道:“浩宇,你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总不能各个都确认吧?我们也没那么多人力去一个一个的核查。”
发水的人纵然都是来自于寮屋,工价不高,可总数对比缺水的人,差的太远了,不可能去核对各种资料的。
林浩宇道:“现在还是刚开始,人员还是有的,就先帮一下吧,不然还能怎么办?东哥也说过,做慈善,就是无数个难题选择,因为资源不可能够的。”
赵立明点点头:“那等会去找东哥问一下?看看这种事该怎么办?”
“行,我也想知道东哥的想法,这样也方便以后我们做事。”林浩宇也说道。
任何下属,哪怕与老板关系好,也不可能什么事都去询问老板的意见的,那老板还不得忙死。
因此,他们也需要大概了解一下杨文东在这种事上的看法,从而以后根据经验与自己的理解来决定一些不是非常大的事情。
下午,二人来到了长兴大厦。
杨文东给二人每人一瓶屈臣氏的汽水,笑道:‘这生姜味汽水虽然不是很好喝,但也是有解暑的作用的。’
“我喝过,还是东哥你收购屈臣氏后,我特意去尝的。”林浩宇道:“味道比起可口可乐,的确是不如。”
“错位经营的策略,虽然是个小市场,但以前的屈臣氏也能混个温饱了。”杨文东又问道:“今天第一天去寮屋那边发水,感觉怎么样?”
林浩宇回道:“缺水的人很多,我们在之前也只是小规模宣传了下,今天我这边一辆车周围就有几百人了,几十辆车发布开来,估计有万人左右来取用水了。”
这次活动,是长兴集团的大老板亲自发话,自然很多部门都参与了,因此在筹备塑料桶、卡车的时候,也有人专门去了寮屋内部告知这件事。
“正常,寮屋那边,就是以前都没什么水,更别说现在这个时候了。”杨文东点点头,又道:“我也已经安排人去租借卡车了,另外也安排专门做大型水桶的塑料厂生产塑料桶了,估计半个月后,我们的资源就会强很多了。”
长兴集团内部自然不可能就只有几十辆卡车,但也不能影响自己本身的业务,毕竟哪怕是寮屋,也只是缺水,还不至于出人命,事情紧急程度还不到救命级别。
而长兴集团正常运营,能够赚取的利润,哪怕十分之一做慈善,都能造福更多人了。
“那就好。”林浩宇也是真心想帮助穷苦之人的,随后又道:“东哥,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是这样的.”
待林浩宇说完后,赵立明也跟著说道:“东哥,这件事我与浩宇的意见不同,我们做慈善,是为了照顾整个群体,如果小部分人说自己困难,那就能获得特权,这也是不应该的。
再说,如果能确认他们说的是真的,那多帮助一点也可以,可问题就是,我们没办法一个一个的确认,这个太耗费时间与精力了。”
“这种事,没有答案,就算是我也没办法。”杨文东无奈说道:“慈善这种事情,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完美,只能说,我们能帮多少就多少,帮不了的,也不要惭愧,无愧于心就行了,因为资源就是不够。”
别说他一个小小资本家,就算是前世内地国家层面展开的扶贫大动作,也是很难保证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整个社会的科技、经济大发展,才能带动所有人富裕;可即使如此,仍然还会有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反影响的群体。
赵立明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东哥你的意思是,我们想怎么做都行?”
“对,只要大原则没问题,那这些事情,你们随心就行了,没有绝对的正确与不正确。”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老人家描述自己家里严重缺水,给与不给多一点水、或者让不让人却跟随确认,其实都没有对错
这也算是很深奥的哲学问题了。
林浩宇点点头说道:“好的,我明白了,东哥。”
杨文东又道:“之前跟你们说的,考虑怎么样了?”
“我们愿意加入长兴慈善基金会。”赵立明笑著回答。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行,长兴慈善基金很快就会成立,正式挂牌,到时候你们也会成为其中的理事会成员之一;
本身也要做一些事情,额外就是监督资金与援助方面的问题。”
“好。”林浩宇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长兴慈善基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帮助香港未来的无数市民,解决极端缺水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贫困群体、残疾人群体等等。
优先保证生命健康,重点就是九龙半岛与新界那边,港岛这边咱不用管。”
虽说63年前后缺水严重,港岛也一样,但死不了人,那杨文东就不会过问。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然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1吨水或许能够让穷苦的一家人用一年,但放在港岛,可能只够一家人半个月用的,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有大量水洗澡、洗衣服
“明白。”林浩宇与赵立明说道,跟随杨文东这么多年,他们还是知道杨文东的基本原则的。
过了会,杨文东又道:“不过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还是港府那边,我明天会去见一面港督,也需要谈一些合作,这些到时候也会一起顺便谈谈。”
“那就更好了。”林浩宇笑说道。
他们一群人再怎么折腾,也只是能帮助一小部分人,唯独拥有权力的港府,真正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5月22日,杨文东来到了港督府:
“港督先生,您好。”见到柏立基后,杨文东礼貌的说道。
柏立基笑说道:“杨生,好久不见了,听说你又结婚了,我可真是羡慕啊。”
“还要多谢香港如今的法律了。”杨文东笑了笑。
英国因为知道自己很难掌控住那么多在海外的ZM地,因此,在早期进驻的时候,一方面拉拢本土的富商名流,另一方面就是尊重当地原本的法律。
因此大清律也就保留了下来,后来大清没了,这个法律却没变.
这也吸引了很多英国人前来,算是一个福利了
“哈哈。”柏立基没有多在意这个话题,转移话题问道:“杨生,你这么急著找我,是因为香港博物馆的事情?”
PS:求月票。
第279章 与港府的合作
杨文东笑著回道:“港督先生放心,香港博物馆的事情一切正常,目前,三方团队已经大概定下了会在金钟附近选择合适的地址。”
这段时间,来自内地、英国以及长兴集团本土的三方团队,一起在香港各地考察,寻找合适的博物馆位置。
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事业,但杨文东也是比较关注的,经常性的获得这方面的进展消息。
原本内地团队是想将博物馆建在九龙半岛的,主要是考虑到运输方便,港岛与九龙半岛需要换船,这就是给部分古董运输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后来杨文东则是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他可是知道一旦红隧道通了,那这个问题就不会是问题了,且即使没有隧道或者大桥,中间走船运也不过就是麻烦点。
最终在近段时间,团队所有人确定了在金钟附近建博物馆,但具体地址还没有确认好。
“哈哈,好,金钟的位置就很不错,人口也多。”柏立基笑说道:“还请尽快确定好地点,我会推动后面的土地交易尽快完成。”
纵然想在自己任期内将这个博物馆建成,可他也知道,这种项目,肯定也是需要时间提前考察的。
“好的,我也希望能够早日将这个博物馆建起来。”杨文东点头答应道。
也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段,各种巧合赶在了一起,不然想建一个公共项目博物馆,那就算自己提出来了,就算港府同意,也没有足够的文物。
而一旦建成了,以香港一个城市的规模,那博物馆也不太可能还会有第二个。
“行。”柏立基点点头。
杨文东则说道:“港督先生,我这次来,是想与你讨论一下内地运水及香港旱灾的问题。”
“嗯,这的确会是一个大问题。”柏立基也发愁起来,说道:“我也想不到旱灾会变的这么严重。”
在任期的最后一两年里,谁都想正常、安稳的度过去,但想不到香港却发生了这样的旱灾。
相比起来,他甚至希望发生的是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出现,本身也是正常的,港府也不需要插手太多,等待市场恢复正常就行了,只要不发生类似去年的银行挤兑即可。
可旱灾涉及到大量普通人的生存问题,港府不可能不管,真要是这样不但港英屁股下的位置不保,就连英联邦其他地方也可能会出现问题。
杨文东点头说道:“是啊,所以我准备再次投入更多的资金,去海外购买更多的二手货轮,从而可以用来去内地运水。”
“多谢杨生的好意,我代表物品个人、港府以及香港300万市民多谢杨生了。”柏立基倒是很真诚的说道。
如果能够得到一位船王的全力帮助,那缓解旱灾就容易多了,至少,有了足够的船,一个月就可以运水几十万吨来香港,先不说工业,至少普通人的生存问题就能缓解很多了。
杨文东笑说道:“这也是我应该做的,我靠著香港市民发家致富,那现如今香港碰到这样的困难,我也自然应该帮助。”
“嗯,好,我个人,是非常钦佩杨生这样的做法。”柏立基顿了顿说道:“这样,我可以给你一个承诺,如果以后旱灾缓解,你买的船太多了出现亏损,那我会让税务那边,对你的航运公司进行适当的减税。
这个政策会在我在任的时候发布,理由也会是因为离帮助了解决旱灾,我想,不管下一任总督是谁,应该不会推翻这个政策。”
港府也是需要拉拢本地华人的,特别是能够帮助自己或者社会的华人,那他们给与一定的优惠也是正常的。
“多谢港督先生了。”杨文东笑说道。
港府低税,不代表没税,能少一点也是好的;
柏立基又说道:“或者港府也可以在其他层面补偿你,比如地产方面,这个就简单多了,等这件事结束了,我们再具体协商。”
旱灾还没有结束,杨文东能够提供多大程度的帮助,现在还都是未知数;
只有等事情结束了,才能谈好这件事。
“没问题。”杨文东点点头,又道:“不过这也是以后的事情,眼下需要购买大量的二手货轮,那也是需要大量资金的;
港督先生可能并不清楚,这二手货轮,在银行那边一般是不受喜欢的,所以我这边可能需要直接动用大量资金,这就有著很大的经济压力了。”
“你是想让汇丰或者渣打给你这方面的贷款?”柏立基自然也是聪明人,一听就知晓杨文东的意图。
不过这也正常,正常商人与港府的合作,特别是公共项目,港府都会出面让大银行提供支持。
现在杨文东买船,明面上的理由也是帮助解决缺水问题,那也算是“公共项目”了。
“对,有了他们的帮助,就简单多了,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货轮规模扩大一倍。”杨文东再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