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看看。”杨文东接过来,手摸了下,很像胶带反面的触感。
很光滑,只要这个面够光滑,那就不会被粘住.
PS:求月票推荐票。
第39章 新事业的开始
老板点点头,说:“好嘞,一共3块5。”
“嗯。”杨文东没有多还价,递给了老板一张5块钱纸币找零。
老板找完钱后,说:“先生贵姓。”
“我姓杨。”杨文东说道。
老板说:“杨生,那如果胶水可以的话,还请杨生要多照顾一点生意。”
“好。”杨文东收起胶水,又说:“不过,老板,我可是再会问问其他家的,你想清楚下次的价格,如果合适,我自然可以与你合作,不合适的话,那也就只能算了”
“好。”老板阿龙一听就知道杨文东的意思,够便宜才行。
整个五金市场,自然也不只一家店卖胶水,杨文东带著赵立明又找了几家,一共买了6种不同的胶水。
从最后一家店走出来后。
赵立明拿著手中刚刚买的胶水,问:“东哥,你这一款胶水,我之前在其他家也看到过啊?为什么还要换一家买?”
杨文东笑说:“胶水其实在一家买就可以了,每一家基本上都有很多种类型的,总有适合我们的。
跑几家不是为了胶水,而是为了找到几家能进货的,等我们需要买的很多的时候,就看他们谁的价格最合适了。”
“哦,这样。”赵立明也明白了过来,问:“但这几家都在一起,会不会一起联手坑我们啊?”
“倒是想的挺远的。”杨文东笑了笑,说:“他们又不知道,我们需要买多少,不至于联手的,甚至还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在吹牛。
再说,香港也不只这一处五金市场,等后面有空了,我们再看看其他地方。
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们需要将东西给做出来。”
赵立明问:“那我们买这么多胶水,还有这个什么贴纸,是做什么用的?”
杨文东笑说:“好东西,走,先回去,浩宇那边,应该也差不多了。”
二人回到家中后,林浩宇也赶了回来,不过,他是扛著扁担+前后两个竹筐回来的。
杨文东上前,看了框里的东西,说:“辛苦了,木板也够了。”
林浩宇放下扁担后,说:“东哥,数量是够了,但质量不太行。
我去寮房那边,找了不少人跟著我们去后山垃圾堆里找木板,可基本上都是这种质量差的,好的木头,都被寮房的邻居早就捡走了。”
杨文东从框内拿出几张木板感觉了下,说:“还行,不算很差。”
林浩宇笑说:“那是因为,我又花了点钱,从一些寮房邻居手中买了一些他们还没用到的木板。”
“嗯,不错,我们专门去找的确太费时间人力了。”杨文东点点头,说:“寮房的邻居很多人没事干,以前经常会去找木板带回家,以后,再需要木板也不要去找了,直接买就行,反正也不值钱。”
之前杨文东初期创业的时候,找的就是免费的竹子,来源就是香港建筑行业用来脚手架后,时间长废弃的。
这些数量很多,又没有人要,因此很容易找,不过木板就少见了,即使出现了,也会被寮房的邻居拿走做房子及家具,杨文东以前的房子,修修补补也就是找的这些破木板。
“好。”林浩宇点点头,又问:“那东哥,东西到了,我们要做什么?”
杨文东笑说:“好东西,等会你们看著。”
说完,杨文东戴好胶皮手套,准备好了一个旧的塑料盆放在下方;
再当著几个人的面,将胶水均匀的涂在一块方形的薄木板之上,随后说:“等一会,等胶水干了。”
一直盯著的苏依依不明所以,问:“干了之后做什么?”
杨文东笑说:“先吃饭,待会就知道了。”
苏依依点点头,说:“哦,好。”
众人也没再在意,快速吃完炒饭之后,再回过头查看发现,木板上的胶水已经干了。
杨文东先是用手指戳了一下,随后示意苏依依,说:“你也试一下,看看粘不粘?”
“哦,好。”苏依依不明所以,但杨文东让她做的事,她基本上也都会做的。
只见她手指戳到了木板上,随后想再收回来,就感觉到了非常强的拉力,不过还是被她扯开了。
杨文东问:“感觉怎么样?”
“很粘,比以前上班的地方,过年时候贴的春联粘多了。”苏依依说道。
旁边的赵立明跟著说:“我也来试试。”
“行。”杨文东也没在意,只是他想不到,赵立明却是将整个手掌摁了上去。
“嗯~,东哥,太粘了,取不下来了。”赵立明脸色都变了,因为太用劲,他感觉到手掌上的皮肤很痛。
“你可真人才。”杨文东很是无语。
这时,林浩宇也连忙帮忙,一点一点的想将木板拉开,但却不太敢用劲,因为赵立明一直在叫著疼。
“别用劲了。”杨文东立刻从口袋里取出一小瓶医用酒精喷剂瓶,这时他之前回来的路上,在屈臣氏的大药房里买的。
原本只是作为紧急使用,没想到今天就有用了。
很多粘剂,都是怕酒精的,酒精可以让粘剂失活,喷了一会后,赵立明的手安全的取出来了。
赵立明抱歉说道:“东哥,对不起,我也没想到居然那么粘。”
“没事。”杨文东笑了笑,看了自己身边几人,笑说:“你们看,立明的手被粘住了,都那么费劲才被取出来,如果老鼠爬上去了,会怎么样?”
“明白了,东哥是想靠这个东西抓老鼠?”苏依依立刻明白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对,这就是我们后面的武器了。”
第二天,杨文东带著粘鼠板的模型,前往了张伟达的律所。
二人先是一起去注册的公司,前前后后,杨文东花费了300块,包括各种打点,成功搞定,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信息。
随后,杨文东便展现了粘鼠贴的成品,张伟达看到后,倒是也没有太在意,他也不懂这东西的价值,随后也就带著杨文东,去专利局注册了“粘鼠板”的专利。
自此,杨文东新事业,开始了。
PS:求月票!
第40章 巨大的商业潜力
专利到手,让杨文东悬著的心,放下了不少。
虽然,专利在手,别人可能还会抄袭,可无论怎么样,道理站在自己这边了,即使如今的香港司法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但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总会好很多的。
不仅仅是粘鼠板,而是任何专利,注册是必须的,不然,别人说不定还会注册反过来搞你!
……
后面的几天,杨文东再次去五金市场,买了大量胶水及光滑贴纸,而林浩宇则是负责木板的采购。
原材料到位,加上东西也非常简单,熟练之后就可以流水线生产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约定的日子。
苏依依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拉伸了一下因为长时间坐立而麻木的身体,随后说:“东哥,我们做这个粘鼠板的效率,还真是高啊,几天就做了一百多个。”
杨文东笑说:“要是以前的捕鼠筒,一天能做几个?”
苏依依想了想说:“两个人的话,五六十个吧,而且比现在累多了。”
杨文东摇摇头说:“错,其实做不到五六十,以前能做到五六十,是因为我们在寮房的时候,附近不远处就有著大量竹子。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麻烦了,光是运输,就得花掉一半以上的时间。”
苏依依点点头,说:“也是,粘鼠板的原材料简单多了,就是木板费劲一点,但也不重。”
“对,竹子要重多了。”杨文东笑说道:“更重要的是,我们之前就没办法大量出售捕鼠筒,因为捕鼠笼的成品,比竹子本身更占空间,还有弹性,我们拿在手中都得小心,在这方面,远比不上捕鼠笼与捕鼠夹方便。
但现在这个粘鼠板,比捕鼠笼还要方便,也很轻,占用非常小的空间,很方便运输。”
苏依依点点头,说:“是啊,比以前的捕鼠工具,方便太多了。东哥你真厉害,这都能想的出来。”
杨文东笑说:“其实这种方法早就有了,就没人想出来罢了。”
捕鼠筒,其实在古中国就有了,竹子多的地方,很多人用来抓老鼠。
而以比较粘的东西,来粘老鼠,古代其实就有了,用的一些厨房废油,可这东西比较少。
近代工业大规模生产胶水,也就最近几十年。
捕鼠筒他没注册专利,一是当时没钱,且也有可能根本注册不了,二是其基本上不可能大批量生产且卖出去,因为运输搞不定,。
就是更适合运输的捕鼠笼,都没办法远距离运输,因为运输成本比东西还贵。
但粘鼠板就是最完美的捕鼠利器,也是他目前能够想到且能够做出来还能卖出去的,最有价格的商品。
苏依依说:“嗯,那我们怎么卖出去呢?卖给菜场的小摊贩吗?”
“可以,但还不是现在,依赖他们太慢了。”杨文东笑了笑,说:“我们需要做一次大的GG,我接下九龙仓的码头,除了为了赚钱,也是想著打出粘鼠板的名气的。”
其实,就算没有九龙仓码头需要灭鼠的事情,那再过一段时间,他手中的钱多了一点后,也一样会走今天的路。
现在,他的运气不错,有了九龙仓灭鼠需求,粘鼠板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还能起到很强的宣传作用。
只要自己成功了,上至港府、中至很多货仓乃至自己的同行:其他灭鼠公司、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可能知晓。
苏依依点点头,说:“嗯,还可以赚不少钱。”
“哈哈,对。”杨文东笑了笑,5000块钱,对于九龙仓码头或者王志贤背后的老板,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是一笔巨款。
那李嘉成,成立长江实业的起步资金是5万块,其中4.3万是来自于他的舅舅,7000来自与他自己之前几年的存款。
像他这样的人,辛辛苦苦几年也才存了7000块。
当然,李嘉成创业的比较早,且10年前的7000块,还是要比1958年还是要更值钱的。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声音,是赵立明及林浩宇回来了。
杨文东问:“怎么样?效果?”
赵立明笑说:“东哥,效果可好了,我们昨晚在几个仓库放了上百个黏鼠板,中间放上红烧鸡汤,一个晚上就抓住了40多只老鼠,太厉害了。有的粘鼠板,还能一次抓几个。”
杨文东点点头,说:“嗯,好,看来比捕鼠筒与捕鼠笼要强了。”
“对,强多了,一百多个,我一个人就能带过去。”林浩宇也说:“这要是换成捕鼠筒或者捕鼠笼的话,几个人扛过去都费劲,以后我们都用粘鼠板的话,效率能提高几倍啊。”
苏依依笑嘻嘻的说:“浩宇,东哥刚刚也都说过了,我们这粘鼠板,运输起来方便多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现在效果也试过了,专利也注册了,明天,我就去找王志贤,将事情给定下来。”
赵立明笑说道:“恭喜东哥又接到大生意了。”
杨文东看了一眼二人,说:“不用恭喜我,先恭喜你们,这件事成了后,我会再租两套民宅,让与浩宇的父母,也从寮房搬出来。”
“真的?”林浩宇与赵立明听完后,有著说不出来的开心与激动。
“嗯,不仅仅是住宅。”杨文东说:“如果以后粘鼠板卖的好,我可能还要在附近租赁地方,来专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