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0节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都在推动专利互认、贸易自由化、环保。

  本质上也是因为自己占优势,立下符合自己的规矩,然后收割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者以大义的角度,限制其他后来者国家的发展。

  张伟达点点头,说:“那行,什么样的专利?”

  杨文东说:“等公司注册成功后,再说这个事情吧。”

  “也行。”张伟达说:“不过,也不是什么技术都能注册专利的,有些就是不符合专利法的要求,也有一些就是可能其他国家其他人已经注册了,如果后期被发现了,专利还是无法注册的。”

  杨文东想了想,问:“那发明型专利的有效期是多久?”

  张伟达说:“这不一定,要看在哪个国家,有的是10年,有的15,也有20,《巴黎公约》里签字的国家也只是遵守相互承认专利;

  可每个国家还是有自己的专利法的,具体就需要每个分析了,你要想知道的话,我可以帮你去问一下,不过这种也是要收费的。”

  “不必了,先有10年也够了。”杨文东目前没这个需求,他现在还是得省著花钱的,没必要的费用就不花。

  其实很多发明型专利,哪怕在后世的因特网时代,一般有效期也就前几年,因为别人总会想办法绕过去的。

  而他现在,也就是需要在前期赚一笔罢了。

  张伟达点头说:“行,也省的我要去查资料了。”

  “那好,今天就这样,我就不打扰张律师了。”杨文东看事情也差不多了,也就站了起来,说:“两天后,我再来这里找你。”

  “嗯,好,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注册公司。”张伟达说道。

  离开律所后,杨文东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兼工作场所。

  此刻,苏依依正在一个办公桌前算著帐,杨文东走了过去,看到了一些密密麻麻的表格。

  “东哥。”苏依依看到杨文东后,笑说:“午饭吃过了吗?家里还有一点饭菜,我给热一下。”

  “等会我自己吃就行了。”杨文东看了看表格,问:“最近的帐有点乱了吧?”

  苏依依点点头,说:“是啊,16个员工工资,他们每天消耗、捕鼠工具的采购、每周一次最近入帐,以前虽然也能算的清楚,但还是可能有点小问题的。

  只是马上要成立公司了,这些帐务,就不能跟以前一样乱了。”

  “嗯,不过也不要太在意,香港的初创公司,帐务乱的多了去了。”杨文东笑说:“规模小,没人会在意的,规模大,自然也就能找专业的人来。”

  苏依依问:“我们要找专业的财务吗?”

  杨文东说:“暂时不需要,顶多找那种可以兼职的,周末或者晚上花个几小时来看看,顺便,也可以让她来教你。

  财务做帐这一块,我也不懂,没办法教你。”

  前世的杨文东,可没接触过财务的工作,再说,后世都是计算机在线操作,跟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早期,他也只能教苏依依一些阿拉伯数字的快速计算方法,其他的,就无能为力了,顶多有时候一起看看。

  现在业务开始多了,又要正式化,对苏依依来说,就有点难了。

  “嗯,也好。”苏依依点点头,又问:“公司注册了吗?”

  “还没有,等后天资料准备好了,应该就能成功了。”杨文东说:“你先忙吧,我去吃饭,等会一起看帐本。”

  “好。”苏依依答应道。

  随后,杨文东也帮助依依一起查看资金,虽说现在错了一点也不要紧,但做事要养成习惯。

  一直慎重对待,才能更大概率保证未来需要慎重的时候,不出问题。

  到了下午,赵立明返回。

  随著手下的同事们对业务的逐步熟练,加上前段时间的努力,也让各个货仓的老鼠数量大幅度降低,这不仅仅让杨文东逐步脱产,就连赵立明及林浩宇的工作,也减轻了很多。

  “过来吃点,郭婶多烧了不少菜。”杨文东招呼说。

  如今他们几人,虽然日子过的不算好,但有可以遮风挡雨的住处,也可以不用考虑最基本的财米油盐了。

  最起码,米饭、馒头是可以随便吃的。

  “东哥,我有一个坏消息。”赵立明似乎心情不太好。

  “怎么了?”杨文东问道。

  赵立明说:“今天我走了大概十家货仓,跟他们的华人中层聊了下,我发现,有好几家都认为现在货仓老鼠少很多了,就不想在花钱了。”

  “恩,他们认为没什么老鼠了,加上应该也从我们身上学了一点方法,所以认为自己就可以自己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赵立明问:“东哥你不担心?”

  “担心也没用,我意料之中的事情。”杨文东很是淡定的说道。

  人类都是这样,只要看不到问题了,也就不在乎了,只要不影响现在,不会在乎未来的,反正,等未来有问题再说。

  在前世,杨文东曾经谈过一个的护士,从她那得知,一些糖尿病患者,因为一直没有症状,然后根本就不在乎,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最后导致提前发病,腿都没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连关系到生命的大事,很多人都是这个态度,更不要说这种生意了。

  哪怕是后世内地很多地方的灭鼠公司,也很少能够有稳定长期的客户,基本上都是打一枪就换个地方。

  赵立明问:“那我们,就可能会.”

  “所以我们更要抓住九龙仓码头灭鼠这个机会了。“杨文东说:“先赚一笔,然后名气出来,再找新客户。

  或者有了一些钱,慢慢的转型也可以,机会多的是。”

  “嗯,好。”赵立明点点头,问:“那我现在能做什么?”

  杨文东说:“先吃饭,等会和我一起出去买一些必要的东西。”

  PS:求月票

第38章 粘鼠板

  二人走到楼下,赵立明问:“东哥,我们去哪?”

  “五金市场。”杨文东回道。

  50年代的香港,工业已经开始呈现出了非常强的抬头发展趋势,特别是塑料、纺织、以及最基本的金属加工业。

  工业的发达,自然也就带动了五金店的发展。

  尖沙咀这边,也是有一些工厂的,因此,也有著不少五金店市场。

  杨文东走了一圈,找到一家规模看起来还行的店面,进去后,里面也没其他客人,于是问道:“老板,你这有胶水吗?”

  “胶水?有的。”老板是一名大概40岁的秃顶男子,看到杨文东后,立刻欢喜的问道:“先生要什么胶水?压敏?瞬干?乳胶?玻璃胶?.”

  “……”听到老板说出的一大堆专业名词,杨文东的脑袋里有点懵,他也不太清楚啊,随后想了想,问:“我就是想.”

  还未说完,突然,只见数名警察走了进来,老板一看警察,立刻笑容消失瞬刻,对著杨文东说:“先生你先随便看看,我待会再来.”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正好自己也需要有个时间来了解一下。

  “啊sir。”店老板换了一副笑容更甚的表情走了上去。

  “阿龙,生意不错啊,每次来你这都有客人啊。”为首的警察,嘴里叼著一根烟,满脸赘肉,笑哈哈的拍著店老板阿龙的肩膀说道。

  阿龙连忙说:“阿sir,小本生意啊。”

  “别小本生意了,天天听们说生意差,但我怎么听说,你最近又换房子了?”叼烟的警察冷笑说道。

  阿龙说:“换了一套低端差的,刚刚又多了一个儿子,家里太小了,换一个大点的,不然一家8口不好住啊。”

  “不好住?你小子娶了3个老婆,当初潇洒的时候,不要太得意啊。”另外一名警察笑说道。

  一旁的杨文东听完后,也不由得看了这秃头老板。

  厉害了!

  阿龙笑了笑,说:“阿sir,我现在后悔死了,压力可大了。”

  “得了,老规矩,交费了。”其中一人警察看了看手表后,说道。

  阿龙连说:“好嘞,您收好。”

  警察在收了钱之后,又瞎扯聊天了一会,就笑呵呵的边聊天边离开了。

  “呸~”秃头老板阿龙下意识的吐了口痰出去,不过忽然想起店中还有人,于是笑说:“两位先生见笑了。”

  “刚刚那是一个月的费用?”杨文东问道。

  秃头老板阿龙点头说:“是啊,一个月,不过这只是警察,还有帮会的,另外,本身还要交房租、物业费,唉,这世道虽然好点了,但还是难啊。”

  “嗯,其实也都一样,没这些人,你这房租也会涨价,信不信?”杨文东淡笑说道。

  其实无论什么社会,根本原则就是让底层勉强的活著,顶多文明清廉的社会,用的是合法、不暴力的手段,现在的香港社会,用的则是暴力。

  当然,怎么著肯定也是前者好一点,毕竟社会还在进步。

  但资本家会用一切手段来赚取最高的利润,这是永恒不变的,顶多因为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底层生活就没那么辛苦了。

  阿龙有些惊讶,说:“对,其实前几年比现在还乱,这几年好一点,但房租的确涨的更厉害了。”

  一旁的赵立明,则是问:“老板,你有三个老婆?”

  阿龙笑说:“是啊,前几年香港外来人太多,有好几个女的看上我了,要不是养不起,五六个都不奇怪。”

  “厉害了。”赵立明竖起了大拇指。

  阿龙叹气的摇摇头,说:“厉害啥啊?年轻的时候不懂事,现在养家了才知道痛苦,我现在6个孩子,你都不知道养起来有多累。”

  “立明,你以后有钱也可以的。”杨文东笑了笑,又说:“老板,我想将胶水涂在木板上,然后粘皮制物品,用什么胶比较好?”

  “要多大力度的粘性?后面要不要取下来,还是粘了就不管了。”老板阿龙见谈到正事,也恢复了正常。

  杨文东说:“要很强的粘性,那种长时间存放著,还能粘住东西的。”

  买胶水,自然就是为了制作后世最出名的捕鼠神器:粘鼠板。

  这个东西,理论上很简单,做起来也很容易,但是因为前期自己没钱,无法注册专利,所以一直没有下手。

  而现在已经到了合适的时机,再加上,想对付码头上以及周边的那么多老鼠,又不能大规模用老鼠药,那只能上这个后世效果都非常强的神器了。

  阿龙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柜子,从上面取出一小瓶透明胶水,说:“这是日本进口的一种叫NK5308的胶水,粘性很强,可以粘在木头上。”

  “多少钱一瓶?”杨文东看著手中差不多50毫升(1/10矿泉水瓶)的胶水,问道。

  阿龙说:“2块钱。”

  杨文东想了想问:“香港有制造胶水的工厂吗?”

  老板阿龙摇摇头说:“据我所知是没有的,胶水算是化工行业了,香港应该没有这种产业,都是进口的。”

  杨文东又问:“那如果我买的多,能不能便宜点?”

  老板问:“你要买多少?”

  杨文东说:“很多,如果这胶水可以的话,几百瓶都不一定够,最好有大包装的。”

  老板阿龙说:“我可以找经销商进货,那种桶装的胶水,一桶估计十公斤,但价格多少,我倒是没问过。”

  “那行,有空帮我问一下,这胶水如果没问题,我下次再来。”杨文东说。

  老板说:“好。”

  杨文东又问:“对了,我需要一层类似与纸的东西,可以覆盖在胶水之上,但不粘胶水,可以直接撕开来,不影响胶水特性。”

  “有的,这种光滑的贴纸就可以。”老板又拿出一张面积不小的纸,说:“只要够光滑,就能粘不住,这种纸在工厂或者建筑行业也有很多。”

首节上一节20/3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