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172节

  “嗯。”苏依依又说道:“可惜,宝宝的一周岁办礼,是来不及等你的酒店了。”

  杨文东笑道:“没事,以后我们再生几个,总有机会的。”

  “好啊。”苏依依道:“不过我想生个女儿。”

  杨文东则笑说:“那晚上,我努力一点.”

  第二天,杨文东来到了吉利大厦:

  郑志杰前来汇报说道:“杨生,四季酒店的品牌已经注册好了,four season hotel也已经安排人去海外各个国家注册了。”

  “好。”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我已经与恒生银行、东亚银行、海信银行以及汇丰渣打有利的高层沟通过了,他们基本上都愿意与我们合作的。

  不过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条件与想法,你亲自带队,跟他们协商,看看哪一家最划算,我们最终就找他们。”

  涉及到千万级别以上的贷款,哪怕有着抵押,对大银行来说,也是一件大事。

  因此,为了节省时间,杨文东就先出面,与银行最高层、或者英资大银行的信贷业务负责人沟通好了,再转交给郑志杰来跟综,交谈合作细节。

  郑志杰答应说道:“好的,我下午就会跟他们约时间,只是,这么多银行,不知道杨生看好哪几家?”

  “东亚银行与恒生银行。”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优先与这两家进行进一步协商,除非其他家给出更好的条件。”

  “好的。”郑志杰答应下来,又说道:“杨生,这几天,我已经在金钟、北角、西环、铜锣湾地区收购到了十几间临街商铺,应该符合杨夫人开服装店的需求。”

  “这么快?”杨文东想了下,问道:‘这才半个月吧?’

  郑志杰解释道:“这些只是普通的商铺,我这边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多,只要有钱,就能买到。”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资料放我这就行了,我回去给依依,你这边不用管我这边挑选情况,继续收购就行了;

  以后如果依依那边不要,你也可以当做置业公司的资产,单独运营,租给其他人就行了。”

  长兴地产旗下,前段时间也多了一个置业公司,这个置业公司,不负责地产开发,只负责购置物业然后收租。

  从廖创兴银行收购的几栋大厦,除了会作为长兴集团总部的长兴大厦,其他的都在置业公司旗下,包括在观塘投资的很多物业、地皮,都是在长兴置业的旗下。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那就这样吧,最近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了,置业公司这边,继续通过各家银行,贷款购买合适的物业;

  地产业务这边,继续做高端住宅业务,这些住宅以最快的速度,卖楼花套现资金,不用考虑留着。”

  一边靠着楼花+贷款,不停的开发新住宅,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一边就是将资金投入固定资产,然后收租。

  当然,以目前收购固定资产的速度,长兴地产本身的盈利能力还是不足的,这就需要杨文东额外的资助,外加尽可能的多用金融杠杆来操作。

  “好的,我明白杨生的意思。”郑志杰说道:“我已经在准备下半年的投资计划,等计划出来了,我再给您过目。”

  跟随着老板2年时间了,郑志杰也非常了解杨文东倾向于的地产投资方向,简单点来说,就是“开发住宅、持有商业”。

  杨文东又问道:“我们跟郑宇彤合作,在跑马地开发的别墅,完工了吧?”

  郑志杰回答说道:“是的,我们一共接受了40栋别墅,面积在4000~6000尺不等,还没有跟着郑生一起出售,杨生有什么想法吗?”

  “这个就先持有吧。”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不是考虑经济收益,我有其他用处,你安排装修公司,先将这些别墅全部装修了。”

  当初与郑宇彤合作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对他来说,意义不大,主要目的是当做与其他地产公司的一次合作,顺便学习一下经验,因为当时的长兴地产,还属于刚刚开始的阶段。

  不过这个收益品也还是不错的,香港的高层住宅,在这个时代,杨文东根本就没兴趣长期持有,因为以后有钱就能轻松买到,除非是非常好的位置,比如70年代初的太古城。

  但港岛的别墅一直是稀缺资源,哪怕是别墅群,其价值也就只会在经济危机中稍微降一点。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其他方面,你自己把控好就行了,另外,美国的同事刘华宇刘生再过一周就要来香港了,除了在长兴广场,他还会在其他地方寻找位置开超级市场,你这边,需要全力配合他。”

  相比于地产,他更希望自己的超市产业能够发展起来,因为跟沃尔玛在美国一样,超市这个产业在全球都是初始阶段,虽然初期很难发展,可这也代表着机会。

  而地产,在香港的确能赚到大钱,可根本走不出去,去海外也顶多参与一下,因为这个行业有着很强的对外排斥性,就算是前世日本地产巨头,多次投资香港,也没玩出什么水花。

  而超市就不一样了,至少是有机会走向国际的,虽然也非常不容易,但只要能够做好成本控制,加上运输方面的优势,再与一些亚洲国家本地资本合作,也是有可能覆盖部分东南亚国家的。

  “没问题,绝对配合兄弟公司。”郑志杰笑说道。

  “好。”杨文东又道:“另外,和黄耀南说一下,以后也会有需要他配合,不过也不会是免费,该给的费用还是会给的。”

  掌控中巴公司的好处,就是自己建的大型住宅小区、未来开的超市或者商场等等,都是可以加巴士站的。

  当然,他也不会瞎搞,基本上自己这边选择投资的地方也会是有点商业基础的,对于巴士公司来说,属于可加可不加的地方,如果是外人,巴士公司当然不会鸟你,但现在么,加一个就就一句话的问题了。

  郑志杰答应说道:“好的,我会通知他的。”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9月6日。

  港华大厦顶层的会议室内:

  杨文东笑着介绍道:“几位,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刘华宇,未来家乐福超市的负责人,刘生,这几位是我长兴集团的各个业务负责人,分别是.”

  就在昨天,刘华宇带着几位在沃尔顿手下工作过的数人,一起来到了香港。

  休息一晚后,便被接到了港华大厦,杨文东则是召集了地产、传媒的负责人,因为这两个业务,会与超市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还有老合作伙伴赵成光,这位在香港做内贸生意的老手,以前就是负责给香港的很多杂货铺供部分货物,如今也是非常匹配家乐福的需求了。

  “杨生,您还是叫我老刘吧。”刘华宇也站起来,对着所有人点头示意后说道:“以后还请各位一起配合,在业务上帮助家乐福,我对香港,也不是很熟悉。”

  “应该的。”众人也是答应说道。

  所有人现在都已经知道了,老板对于家乐福是非常重视的,调集集团内的所有资源,来给这个新业务输血。

  可以说要物业,长兴地产就要想办法去买,要宣传,那两家传媒公司也得配合,资金就更不用说了。

  杨文东挥挥手,示意刘华宇坐下来后,说道:“那这次会议就由老刘来举行,长兴商场,会在一个多月后开业,我也希望家乐福能跟着一起;

  就算实在来不及,那至少民众需求的大部分货物,得准备好。”

  即将作为集团总部的长兴大厦,会在明年过年前后全部完工,不过底层的商场,要早很多,在10月底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是,杨先生。”刘华宇答应后,取出自己的一本本子,随后说道:“我这里有很多问题,需要与各位商量一下。

  第一是.”

  会议在内的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听着刘华宇的问题,包括杨文东,他对未来的超市零售业有一点了解,但有着计算机与智能手机时代的超市,跟现在完全是两回事。

  一直过了2个多小时,会议才算结束,会议也算是定下来了一些基本东西,比如宣传这一块,由秦志业负责广告投放,张辉的电台配合。

  超市物资采购这一块,目前家乐福的几人显然没这个精力,暂时也是全部交给了赵成光了,由他负责根据刘华宇的要求,在外寻找对应物资,这原本也就是赵成光擅长的。

  装修这一块,自然就是郑志杰负责,不过本身其实也差不多了。

  “好了,各位。”杨文东又说道:“这是我们的第一家超市,我暂时不需要立刻盈利,但需要先将品牌名气打出来,然后让很多香港人,认识‘超级市场’这个东西。

  这样一来,等我们以后再去其他地方建超级市场,就方便多了,所以这个超市,算是我们家乐福的起步了。”

  其实现在的香港市民,就跟内地80-90年代一样,都认为卖东西就只能去杂货店,然后想买什么,也不可能自己挑着看,而是指什么,老板就拿什么。

  次数多了,估计老板还会很烦,可顾客却没的选择。

  而超市是不一样的,里面有价格标签、同样的商品会在一起有多个种类供顾客选择,这种购物体验,完全就是颠覆性的,比起之前的杂货店与百货商场都要强多了。

  “杨先生放心,这第一间超级市场,我们一动会做到最好。”刘华宇承诺说道。

  来到香港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次豪赌,赢了就可以财富加身,自然很是重视。

  “好,那各位就去准备开业吧。”杨文东又说道。

  PS:求月票

第228章 新船购买与修船厂建设计划

  家乐福超市的具体经营操作,杨文东这个老板自然不清楚该怎么做,也就只能依赖在沃尔玛有着相关经验的刘华宇一行人了。

  锁定方向,投入资金,招聘专业人才,自己再适当的了解与指导,是杨文东如今从事几个产业的基本逻辑。

  接下来,就等着他们将超市的框架建好后,自己再去看看,以一个前世见过很多零售行业的眼光来提点意见。

  不过,这种事也不能完全说前世的经验就是好的,意见就算执行也是需要看效果的,包括刘华宇等人在美国的行事经验,在香港也不一定能够符合市场。

  一切,都是需要慢慢摸索、犯错再改正。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会有很多的困难,但得到的好处就是未来更强的经验以及先行者效应的名气。

  从吉利大厦的最高层下来后,杨文东来到了位于第六层的长兴航运公司总部所在地。

  “杨生。”郑玉华也早就知道老板来了,连忙出来迎接。

  “不用客气。”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来这里也是想跟你了解一下最近长兴航运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一些规划。”

  “好的,我已经准备好了上半年的财务资料。”郑玉华说道:“你稍等一会,我去将资料带过来。”

  随后,郑玉华安排一人给杨文东倒了茶,并送过来了一些小水果。

  过了3分钟左右,郑玉华再次返回,手上还拿着一份稍厚的文件,道:“杨生,这里就是上半年长兴航运的财务数据文件里,您请过目。”

  “好。”杨文东接过文件,看了起来。

  郑玉华在也一旁介绍道:“我这边财务将购买的货轮,分为三年期折旧,也就是将买船的成本,摊进了前面三年。

  扣掉这成本后,外加日常运营、人工、燃油维护等费用,上半年我们一共盈利112万港元。”

  “112万?难怪都说航运是暴利啊。”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还是算过折旧了,看来两年时间,就能把船给额外赚回来了。”

  虽然看起来半年利润比不上长兴地产,可那也是因为地产动用了银行的高杠杆,加上自己知晓未来,可以闭着眼睛往前冲。

  就一个正常人来经营,那这航运的暴利还是超过一般地产行业的,因为杨文东的先知优势,在经营航运产业的时候,没什么优势。

  “是的。”郑玉华说道:“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大资本想着要进入航运行业了。

  不过我们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是比其他同行要强一些的。”

  “怎么说?”杨文东反问道。

  郑玉华解释道:“第一是因为我们的8艘货船,7艘的成本非常低,这初期投入均摊下来,自然会提高利润。”

  “嗯,也对。”杨文东点点头:“只是这种好事,以后也不一定有了,接下来,就算再买二手船,也得恢复到正常价格了。”

  “是的。”郑玉华又说道:“第二点就是我们有着长兴实业稳定的订单,虽然给了不小的折扣,但任何行业对于稳定订单给折扣,也是常态。

  而稳定的订单即使优惠点,也是有着不小的利润的,且又因为行李箱太空了,所以我还特意找了很多重物海运货物来压船。

  这些重货,在正常的海运订单中是不被喜欢的,价格也高,我们大批量接手,反而能够赚取很高的利润。”

  “哈哈,这的确是我们的优势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轮船其实如同卡车一样,装运太重的东西或者太轻的东西,都不划算,前者会轻易超过载重,后者又太占空间拉不到重量导致亏损。

  因此,散装货轮,主打的就是一个轻重搭配,而正常货运中,大部分船只需要考虑的都是总重量问题,因此空间小又太重的货物不是很受欢迎。

  但到了长兴航运这边,就反过来了。

  郑玉华又说道:“杨生,您手中文件,后面几页就是每艘货轮的运营情况。”

  “嗯!”杨文东也逐一的看了下,虽然不是很懂船运,但郑玉华写的很清楚,特别是营收与花费情况。

  这些数字他也不担心会作假,自己旗下的几个产业,每年都会被总部办公室审查,外加杨文东本人随机会挑选第三方会计公司来审查。

  一旦发现异常,那就会是很严重的问题了。

  另外,太专业的花费数字,也会找一些同行来确认合理性。

首节上一节172/2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