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香港出售地产都是一栋一栋出售,也需要一次性交易,购房者大部分都是房东,买了后再租出去。
大额的资金需求,导致地产行业一直萎靡不振,直到霍营东发明了楼花(预售)。
因为这个创意,霍营东通过10万港元,加上银行杠杆,就能撬动250万港元的地产项目,最终获利数十万港元乃至百万港元,暴利至极。
不过其他人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也同样获得了暴利,最终,大大刺激了地产市场,也刺激了银行,将地产与银行彻底的绑在了一起。
“对。”郑志杰点点头说道:“霍生在经营方面的天赋,是我见过最强的。”
杨文东接著说道:“别人的事情我管不了,但管好自己就行了,因为我是想真心的做好品牌,所以装修的质量,绝对要不输给业主正常自己的装修,甚至还要强一点。
光是这一点,我就不相信那些只想著赚快钱的地产商,能够做到。”
所有人都是喜欢赚快钱的,哪怕前世A股已经那样,谁都知道进去就是闭著眼睛赌一把,可仍然有很多人争先恐后的跳进去。
甚至很多工厂,明知道是要做长期生意的,有时候都会可以节省成本,谋求短期利润。
郑志杰说道:“如果杨生是这样想的话,那肯定是能够将这个地产品牌做好的。”
“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除了高端住宅,我还想投资一个置业项目:院线。”
“院线?”郑志杰听完后,问道:“杨生,您是有电台与报社的,这是准备进军电影市场?”
“这个以后再说。”杨文东淡笑说道:“先买物业再说,能买到院线,那就谈价格,合适就买;又或者选择合适的地皮,我们自己建也行。
不仅仅是港岛,九龙这边的一些优质位置也需要考虑,不过这边基本上需要自建,可以选择人员密集的地方就行了,也就是镇中心。”
电影市场的确不错,虽然就价值来说,是比不上地产或者工业的,但也是传媒的一部分,在免费的无线电视台还没有的时代,很多人都是依赖电影来接触“屏幕”的。
不过这件事也不急于一时,先把适合院线拿到手再说,只要院线在自己手中,那以后就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郑志杰点头说道:“这个事情倒不难,只要有钱就行了,比起运营地产公司要简单多了。”
“对,院线怎么运营,跟你地产公司没什么关系,我以后会专门再找人来负责这件事。”杨文东顿了顿,又说道:
“郑生,我们也说了很久了,那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加入我长兴地产公司,薪水待遇的话,我这边会给你提高50%,未来也会有项目奖金,按照市场守则即可。”
地产行业都是有项目奖金的,根据市场情况而波动,这样一来,市场好的时候,项目负责人与管理层干劲十足,市场差的时候,也能降低地产公司的成本,一举两得。
“能够跟著便利贴大王杨生,我荣幸之至。”郑志杰笑说道:“我很愿意加入。”
杨文东笑道:“好,欢迎加入长兴地产公司。”
第165章 1959年的财富统计
1月10日,杨文东再一次约见了郑志杰,讨论了一番后续地产置业公司的事宜,虽然只是对地产市场的一个小试水投资,但杨文东还是比较重视的。
同时,也将自己目前几个产业的主要负责人,相互介绍了下。
如今,他旗下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之间还是可以互相帮助的,特别是传媒这一块,还可以给地产公司做GG。
中午,所有人去附近的酒店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随后各回各家。
待回到长兴实业的办公室之后,不就就有人在外面敲门:“咚咚咚~”
“王姐,请进。”杨文东看到来人后,笑著说道,来人正是长兴实业财务部的负责人王凤芝。
王凤芝进来后,笑说道:“杨生好。”
“来,坐。”杨文东指著对面的椅子说道。
“多谢。”王凤芝坐下来后,说道:“杨生,这段时间,我已经根据您的要求,对您旗下所有的资产、帐务都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整理了;
这就是详细的表格数据,您请看。”
“好,谢了。”杨文东笑了笑,接过王凤芝手中的文件。
如果说1958年,是杨文东的创业元年,那1959年,就是腾飞元年了;
这一年,长兴实业的便利贴工厂顺利投产,已经开始能够逐步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同时粘钩、旋转拖把等也开始推出市场。
工业的兴盛也给他带来了足够的资金,让他有能力在香港筹办报纸、电台甚至直接在中环建了一栋小型物业。
而随著业务的扩张,加上这些业务之中也有著很多是来自于银行的贷款,那整个集团的帐务,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认真梳理一遍。
王凤芝接著说道:“目前杨生您最大的资产还是长兴实业,整个长兴实业一个月的净利润,估计会在这个月突破80万港元;
这其中主要依赖的是便利贴,而粘钩在日本及东南亚的销量,也开始带来了很高的利润,旋转拖把目前要少很多,粘鼠板因为现在北半球是冬季,也要差一点。”
杨文东看了一眼资料上的数字,问道:“也就是说,到了明年,净利润一个月能突破百万港元?”
“对,肯定没有问题。”王凤芝接著说道:“甚至可能还不只,因为魏生已经在筹划第二期工厂的建设了,等年中建成后,便利贴的产能就能翻倍,还能供应欧洲的市场,那就是这一款,利润就能翻倍了。
还有粘钩,我们自己不投资,但跟我们合作的供应商也都开始增加设备甚至建新工厂,这一块的速度会比我们的二期工厂还要快的多,粘钩的利润,未来也不仅仅是翻倍了。”
“嗯,好。”杨文东笑了笑,随后看向了手中资料的花费项目,问道:“长兴实业是挺赚钱的,就是其他方面花钱也比较快啊。”
王凤芝接著说道:“杨生,港华日报那边,目前还没有完全盈利,但销量也在逐步上涨,我想后期也是能盈利的;
电台这一块,我倒是不清楚,目前还没有开起来,我也不好做判断;
剩下的支付大头,就是银行的负债了。”
“嗯”杨文东点点头,看了数据,说道:“我们现在一共还欠820万港元的外债?包括美国3M的?”
“对,这是目前的。”王凤芝回答说道:“3M的债务是一年期债务,并非银行那种需要按月返还的,所以到今年4月份就需要支付,或者3M从采购款中抵扣,这一块,一共是53万美元,差不多是340万港元。
再就是我们欠廖创兴银行的280万港元,恒生银行的200万港元,不过这段时间,我们也一直在还,目前还剩下390万港元;
另外就是港华日报大楼那边,地皮加上大楼建设、装修一共借了95万港元,这一块也还了一点,不多,目前还剩90万港元。”
“倒也不少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820万港元,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
王凤芝又说道:“不过我们的帐上的资金也有400万港元,一大部分是长兴实业这段时间的盈利,另外一部分是当初的贷款,也没有完全用完。”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所以即使不考虑业务进一步扩张,我们差不多半年时间就能还清所有贷款了?”
“对。”王凤芝确定说道:“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负债比率并不高;
并且我这也只是统计的公司的实际资产,那些无形的,比如便利贴、粘沟、粘鼠板的专利,按目前趋势来看,价值上亿港元也不会有问题。”
“这些就不用统计了,暂时我也不会考虑用他们这个价值。”杨文东摇摇头。
随后又说道:“接下来老魏那边也是准备再借钱发展第二期,我这边也准备进军地产了,后面对银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你有什么想法?”
王凤芝想了想,说道:“借助银行的钱乃发展,也是常态,只是不管几个业务与银行合作,帐务方面都得分开来。
长兴实业归长兴实业,您的新地产公司归单独一个公司,单独注入一笔资金进去,然后它自己单独发展,财务独立开来。”
“嗯,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其实也有这个想法了,港华日报的帐务基本上还是你们派人去整理的,现在他们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是应该自己独立了。
地产公司未来的规模更大,而且跟工厂还不一样,肯定也要分开来。”
“是的,所有子公司,财务都得独立,这也是香港很多集团的正常运营方式。”王凤芝点点头说道:“听说一些地产公司,每一个地产业务,都是独立运营的,或者一些船运公司,每一艘船也是独立帐务。”
“这我也听说过。”杨文东顿了顿,又说道:“王姐,各个公司财务独立没问题,但我这边也想做一个总的财务部门,来管控、监督所有的子公司,你觉得怎么样?”
王凤芝听完后,说道:“也没问题,各个公司的管理,可以又分公司的人负责,但财务这边的审核权,是要归母公司的。”
杨文东笑说道:“对,所以我想请王姐来负责这个部门,如何?”
随著企业做大,总公司肯定是要对下面有控制手段的,比如最重要的财务、人事,这方面只会给分公司一定的小权利,大一点的还是会由总公司这边决定。
甚至以后还会有安全层面、防腐层面的监控手段,以保证总公司对分公司的控制,避免下面的人权利做大后,山高皇帝远。
不过目前还早,几个分公司也才刚刚开始成立,先控制好财务。
人事这一块,短期内杨文东也先放权,因为他目前也不懂相关专业,在初期还是安心让职业经理人去自己发展。
等有了一定规模,做到类似与今天长兴实业这般能够自我造血的时候,再来处理这个事情。
王凤芝听完心中一喜,她可是知道未来公司的未来潜力的,不过还是说道:“多谢杨生提拔,我很愿意,不过,长兴实业这边,还是需要一点时间交接的。”
“嗯,这是当然。”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还是以长兴实业的工厂为主,短时间之内,还是可以待在这边的;
等其他几个业务规模大了,我会成立集团公司,总公司的所有部门,会单独出去的。
不过这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你这段时间,要重点培养长兴实业这边财务的接班负责人,还有就是挑选未来集团的财务。”
“好的,明白。”王凤芝欣喜说道。
杨文东看了看手中资料,又问道:“长兴实业你单独估值1亿港元?”
王凤芝笑说道:“对的,如果二期建完,我们一个月的盈利能够高达150万港元,就算扣上很多其他消耗,一年的净利润至少也有1500万港元;
按照一般股市的净利润与市值估算,值一亿不算少,这还没算上几个专利的价值呢。”
“嗯,便利贴倒是也的确远超这个价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记住,未来公司的收入算是绝密,除了财务部经手的几人,还有老魏这样的负责人,其他人,是绝对不能透露的。”
前世3M这样巨头公司的核心产业,价值几亿美元都不夸张,只是毕竟时代不一样,且自己也没有3M那样的渠道掌控力,背后也没有老美这样的大帝国支持。
不过,便利贴的市场也没有开发殆尽,因为哪怕是已经开发市场完毕的加州、香港,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人不用便利贴的,这就需要未来进一步营销来扩大市场了。
王凤芝答应说道:“杨生放心,作为财务,保密条例我是知道的;就是我们财务部门内部,几个核心人员也都只是知道自己的业务;
他们或许会知道公司的利润很高,但具体多少就不知道了。”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
公司内部的一些人,有些事情的确也是不可能瞒得住的,只能说,不让他们知道核心的数据。
PS:求月票
第166章 人生大事与电台开播
1960年的春节,很快也就来了。
这是杨文东穿越以来,第三个春节。
第一个春节,在贫穷中渡过,第二个春节,已经算是小有所成,创业有所成功。
而这次第三个春节,他已经是香港比较知名的华人富豪了。
春节还是与之前一样,多点伙食,多点团聚,不过这对于已经进入富裕家庭的杨文东来说,象征性的意义可能更大。
夜三十:
“来了。”苏依依双手端著一盘红烧鱼上来,说道:“年年有余,这红烧鱼是我特意烧的,东哥你尝一下。”
“好。”杨文东放下手中的报纸,随后拿起筷子藏了一口鱼肉,随后夸赞说道:“嗯,味道真不错,依依你去学的厨艺还真不差呢?”
“东哥喜欢就好。”苏依依显然很开心:“我以后可以经常做给你吃了,我还学会了好多菜呢,厨师都说我烧的比阿妈强了。”
“个丫头,扯上我干吗?”郭婶笑了笑,随后说道:“来,吃饭,看看谁做的菜更好吃。”
一顿丰盛的晚餐后,郭婶还在收拾碗筷,苏依依已经上去洗漱,杨文东走上前说道:“郭婶,还是招一个人过来帮忙吧,这些事情你没必要自己做。”
其实很久之前就可以找个家庭厨师来烧菜了,但郭婶就是不同意,杨文东也不好强求。
郭婶笑说道:“不需要,我天天在家不做点事得多无聊,总不能跟附近的几个老太婆天天去打牌九吧?依依父亲去的早,但他最痛恨的就是赌了。”
“也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也痛恨赌,还有du,万恶之首。”
与赌du不共戴天,是任何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心态。
“说起依依父亲。”郭婶放下手中的碗,说道:“东仔,今年到了5月份,依依也就18岁了,按过去来看,也应该要嫁人了。”
“我娶。”杨文东也明白郭婶的意思,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我这辈子,没什么其他亲人了,照顾你们,是我一辈子的责任。”
“好”郭婶很是开心,说道:“那我找机会跟依依说一下,你们在依依18岁生日后,找个时间把婚礼简单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