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黄金时代 第111节

  “……”

  老先生讲话,没人插嘴,都老老实实的听着,只听他又道:“这几天我与几位同志反复商量,觉得这个专业奖项不要再拖,今年就要搞起来。

  名字也初步想了一个,你们作为参考。

  今年是农历鸡年,有金鸡啼晓之意,亦有鼓励电影从业者闻鸡起舞之意,故此取‘金鸡奖’三字。”

  “好啊!”

  “这个名字太好了!金鸡啼晓,亦是百家争鸣!”

  “这是鼓励我们奋发向前,为繁荣社会主义电影事业而奋斗终生!”

  金鸡奖一出口,众人纷纷称赞,包括夏衍在内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个奖在后世会骂成什么样子。

  哪怕是在金像奖衰落,金马奖被封杀的时候,金鸡奖都很争气的没抓住机会愤而崛起,竟然一起烂掉了,也特么神奇!

  “您觉得在几月份搞合适呢?”有人问。

  “……”

  夏衍沉默片刻,叹道:“1942年5月23日,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时隔近40年,观当代文艺事业之成效,我深感惭愧。

  就在5月23日颁奖吧,金鸡百花一起搞,隆重一些。”

  “那时间很紧啊,我们评奖的章程还没有呢!”

  “所以我才过来,跟你们讲一讲,要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好了,不耽误你们工作了,即刻行动起来!”

  夏衍说完指示就走了。

  影协这帮人开始忙,当即搞了一个小组,专门负责此事,制定评奖规则、设计奖杯、选场地、选片、选评委等等,时间确实很紧张。

  百花奖经验丰富,就容易了。

  《大众电影》会把选票印在杂志里,观众填好信息,把这个选票剪下来,邮寄给杂志社,这就叫一张有效选票。

  早期票数都是真实的,那真是观众一票一票投出来的,百花奖在80年代牛逼就是这个原因。后来就扯犊子了,真正的票数是多少,谁特娘也不知道。

  国内这些电影奖就跟足球一样,神奇的不得了。

  …………

  在东城的北新桥三条附近,侨办、港澳办、中国新闻社都坐落于此。

  傅奇又来了一趟京城,汪洋亲自陪同,冒着寒风,天上还飘着雪,一起到了侨办大院。在办公室等了一会,进来一位老人,面相富态,小眼睛,笑起来有种诙谐幽默的感觉。

  “廖公!”

  汪洋也不敢自诩老革命,规规矩矩的问候。此人正是廖仲恺和何香凝之子,廖公(承志)。

  “咦?小汪也来了,稀客稀客!”

  “快坐下,不然还以为我招待不周呢。”

  廖公招呼二人就座,笑道:“通常小傅来,一般是跟我商量在香港拍电影的事,今天俩一起来,我猜不着了,北影厂可不归我管。”

  “您就别开玩笑了,我们今天来是请您看电影的,带子都准备好了。”

  “就是你说的那个武打片?”

  “对对!”

  “刚好我今天有空,走吧,去瞧瞧!”

  这种事当然事先汇报了,他故意逗乐,当即三人出了去,大院有自己的小放映厅,进了里面,傅奇把拷贝交给放映员,没外人,最大的领导就是廖公。

  这一版是最终108分钟的《太极》,比市面上常见的90分钟电影多出一截,主要多在最后的闯塔上。

  “……”

  灯光暗下,银幕亮起,光影在三个人的脸上跳动,傅奇51岁最年轻的。

  廖公当初言,中华武术一个少林,一个太极,左派把《少林寺》拍出来了,还没等拍太极呢,他就在1983年去世了。

  眼下机缘巧合,弥补了这个遗憾。

  这都是性情中人,观影过程中跟着剧情发展,时而雀跃拍手,时而口吐芬芳,看到打斗精彩处更情不自禁的站起来,直至终了,才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呼出一口气。

  转头看向汪洋和傅奇,赞美中又带着诧异,道:“你们是怎么拍出这部电影的?这不像你们的风格啊?!”

  (本章完)

147.第146章 整装待发

  第146章 整装待发

  “说来话长,这是一位小同志的功劳,他叫陈奇,《庐山恋》的编剧。”

  “嗯,《庐山恋》拍得好!”

  廖公负责侨办事务,笑道:“我自己看了一遍,组织大家又看了一遍,里面描述海外华侨回来建设祖国的主题很好,你接着说!”

  汪洋并不贪功,实事求是的讲了一遍,廖公听得颇感兴致,不时询问几句。

  “看来你们厂出了一位不得了的年轻人!这是个好现象,新时代新问题,就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涌现出来……那你们今天找我是为的什么?”

  “我们想引进《太极》,邀请主创来香港参加首映,希望您给多批几个名额。我们也想搞一些活动,人多了热闹。”

  “什么时候上映?”

  “大概在春节左右。”

  “好档期!以这部电影的水准,说不定可以一举挽回们的颓势,重振旗鼓……”

  廖公在屋里转了几圈,果断道:“既然要搞,就隆重一点。你把名单报上来,十个人以内吧,就当搞一次两地文化交流活动。

  你们把我弄得也很期待了,那就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谢谢您的支持!”

  汪洋和傅奇大喜,他们就是来要名额的,人去少了寒酸。他们刚要告辞,廖公又摆手:“等等等等,把带子留下,我有空再看一遍。”

  二人走后,他回到办公室,不知道想什么犹豫了一阵,忽然吩咐:“去打盆水来!”

  底下人只当他要洗脸,还特意打了热水。

  廖公试了试水温,有点烫,又兑成了温水,把人都轰出去,自己在屋里,像无数个小男生一样,开始搅合……

  他也是个武侠迷,跟孙中山的保镖马相学过武术,对武打电影情有独钟。怎奈国产片不给力,只能看香港的,最喜欢李小龙的《精武门》。

  跟他类似的高级领导人有很多,那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其中有不少练家子。

  “哦,这个创意很独到嘛!”

  廖公搅了一会,心满意足,操起电话就打给了赵毅敏老革命,会武术,官职敏感,不能说。

  “老赵啊,有空来我这看电影……精彩,绝对精彩!”

  “若非许和尚在南京,我都想找他来了……哈哈,好好,一言为定!”

  他知道《太极》目前没人看过,迫不及待的邀请老伙计来共同欣赏,还想往海子里送,又觉不妥,等汪洋他们出成绩再说吧。

  …………

  《太极》在香港的一切活动,中影都参与不上,那不是它的权限范围。

  等到了柏林,方玉荣才会汇合,不过她的注意力都在《燕归来》上面,可能顾不上《太极》,这正是陈奇想要的效果,不然怎么先斩后奏啊?

  去香港十个人的名单确定:李文化、陈奇、龚雪、李连结、王群、于海、于承惠、戈春燕、计春华、熊欣欣。

  这帮人陆陆续续从浙江过来,又住进了北影厂招待所,李连结自以为领会了陈奇的意思,竟然一心加入北影厂,表现的很积极,时不时去李文化跟前露脸。

  这年头出境超级麻烦,要各种审查,办手续,接下来一个月,大家都在等待中度过,这还是廖公开绿灯的情况下。

  302房间。

  暖气烧的很好,陈奇照例脱掉鞋子,把脚放在上面烤,手里翻着一份中青报。

  上面有一条新闻:“上海电视台创新举措,公开征集当地群众意见,举办《1981年春节电视点播大联欢》活动……群众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点播节目,上海台会录制一档晚会,在除夕夜播放……”

  “如果没有我,我那雪姐姐应该出现在这档节目里,跟张瑜搞了个女声小合唱。”

  “这不就是春晚前身么?”

  “上海果然走在时代前沿。”

  陈奇嘀咕着,央视在1983年搞了第一次正式的春晚,之前也搞过,但都是茶话会形式,非常简陋。

  他记着83年春晚的主持人是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前俩是说相声的,口才不俗,能活跃气氛,王景愚是演戏剧的,刘晓庆因为红嘛。

  “这才叫有效选择,拍什么《包青天》啊,上春晚才是硬道理。”

  “再开两部戏,一部卖座,一部拿奖,最好去海外拿奖,我这捧人的黄金妙手就妥了,到时候女演员们不得乌央乌央的扑到我怀里,那些萝莉也该长大了……”

  陈奇走一步,看三步,把院子里种什么树规划的清清楚楚。

  “咚咚!”

  正此时,计春华推门进来,道:“奇哥,雪姐找你!”

  “哦!”

  他起身出门,下了楼,龚雪裹着大棉袄等在楼下,戴了个毛线帽子,围巾、手套,捂得严严实实。虽然她白天可以上这边的房间,但从来没上过,都是托人叫。

  “这么冷你还出来,什么事儿啊?”

  “……”

  她挺不好意思的样子,向平时约会的那条小路示意,陈奇莫名其妙的跟过去。

  四下无人。

  龚雪咬了咬嘴唇,道:“服装送来了,我试了试,还挺好看的……想给你看看。”

  “嗯?”

  陈奇没反应过来,她却解开大棉袄,露出一身黑色高领的小礼服,风格仍然偏保守,不露胳膊不露腿,整体端庄优雅,但脚上还穿着棉鞋,美又有点滑稽。

  他忍不住一乐。

  “不好看么?”她忙问。

  “好看好看,就是鞋不对,配双高跟鞋更好看了!”

  “我也这么觉得,应该穿高跟鞋。”

  “行了行了,快扣上吧,这么冷的天……”

  陈奇帮她整理衣服,看她瑟瑟发抖的样子,不禁叹道:“傻不傻啊你,反正到香港也能看着了。”

  “那不一样的,好了,我回去啦!”

  龚雪又裹着大棉袄,恢复了刚才的形象,摆摆手,小跑着上了楼。

  “哎呀,多好的大姐姐啊!”

  陈奇感慨,也上了楼,正碰上一堆人嚷嚷呢,计春华也在里头,道:“奇哥,我们的衣服到了!”

  “哦,那你们试吧!”

  “你不试啊?”

首节上一节111/1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