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有一个情报系统 第55节

  总部发来密电,要求制裁张笑林。

  张笑林是谁,他是目前上海与黄金荣、杜老板齐名的上海青帮大亨之一。

  37年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前,戴春风就给杜老板说,让他邀请黄金荣与张笑林一同往西撤离。

  戴春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防止他们这些势力大的家伙在关键时候不能添堵,但是事与愿违。

  黄金荣以年老多病,不问外事为由,决定不走。而杜老板即将离开,张笑林却认为此时正是独霸上海的最佳时机,他也拒绝了杜老板的邀约,仍然留在了上海,同时却暗地里与日本人开始联系起来。

  上海沦陷后,张笑林开始了他的汉奸活动。根据日本特务机关的指示,他率领门下弟子组织了“新亚和平促进会”,让他的亲家俞叶封在明面上主持着,自己在后面隐藏起来当后台老板。

  这个汉奸组织分散四乡,为日军收购与供应急需的大米、棉花与煤炭等军用物资,可以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帮助日军的后勤部分缓解了供应的困难。

  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张笑林的生意越做越大,大发国难财,给中国的抗日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日本人当然对张笑林满意,在计划成立的伪浙江省政府时,还准备让张笑林出任这个政府的主席。

  张笑林的种种行为早已经引得戴春风的不满,杜老板对他在上海的独霸行为也是不安。他的存在与能量会让军统在租界的一些隐蔽据点暴露出来,对情报工作造成致命打击,所以戴春风才会给王千帆下达了密令。

  其实早在去年的时候王千帆就已经组织过了一次对张笑林的刺杀,只不过那是一次常规的刺杀行动,由小海站拟好名单,总部批复后进行暗杀。

  同一批次要刺杀的亲日汉奸商人多达几十人,张笑林也只是其中一个。

  那次行动股的股长带着几个行动人员,预先埋伏在张笑林车辆的必经之路,上海福煦路口,等到张笑林的私人小轿车等红灯时,特务们一拥而上,疯狂射击。

  哪知道这个家伙的车子车身有防护钢板,车窗也是防弹玻璃。张笑林的司机反应也是迅速,见有人行刺,猛踩油门闯过红灯疾驰而逃。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张笑林的防范又稍微松懈了一些,谁知道哪里来的猛人杀了他的私生子,搞得上海近段时间全是帮派分子到处查找线索,张笑林本人的守卫也增加了许多,轻易不得出门了。

【 / 壹玖 ㈣ 8 Э ② ч 0 九贰】

  王千帆叹道:“时也,命也,造孽啊!”

  偏偏在这个时候接到了总部的必杀令,他还不能拒绝的,但也不能随便就行动,牺牲手下兄弟的性命。

  “怎么杀啊?”王千帆头痛不已,他焦躁地等待着出去探听消息的手下回来汇报。

  “有消息了。”副手回来了,带来了好消息。

  王千帆精神一振,等着他的好消息。

  “那个张笑林的亲家,也就是主持‘新亚和平促进会’的俞封叶是个戏痴,每有新来的戏班子都会去听戏。”

  “那跟张笑林有什么关系?”王千帆有些急了。

  “别急嘛,站长,听我说。我从戏院打听了一个消息,京剧名角新艳红1月的时候就会来上海演出,俞封叶必定会去。以他的习惯,说不定会邀请张笑林去听。”

  “到时候我们预先藏在包厢里,他就逃不掉了。”副手的计划很合理,唯一的不确定就是不知道张笑林到时候会不会去。

  “他要不去呢?”王千帆询问。

  “站长,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只能赌一把了。”

  确实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王千帆也只能如此了。

  ......

  与此同时,特高课的南造云子并未有丝毫懈怠。

  她自重庆的内线处获悉,“抗团”的负责人在重庆受到了戴春风的接见,并计划前往上海设立分部。

  关于“抗团”这个组织,南造云子起初一无所知。经过对档案的深入查询,她才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

  原来,在平津沦陷后,那些曾在天津的青年救亡联合会中怀揣热血的青年学子,出于对国家的深沉爱意,自发组织起了一个敌后武装团体抗日杀奸团,简称“抗团”。

  他们以“抗日杀奸,富国雪耻,同心同德,克敌致果”为团训,专事刺杀敌伪头目及那些立场不坚定的动摇分子,并积极开展抗战宣传活动。

  尽管这个组织相对松散,但在天津站的汇报之后,戴春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派遣了天津站书记曾家才秘密加入其中。

  曾家才的加入不仅加速了“抗团”的成熟与发展,更带来了资金、武器的支持,使其迅速蜕变成为军统的一个外围机构。

  在短短三天内,“抗团”便成功炸毁了伪天津市政府的军用仓库、万国桥的三井洋行,以及棉花堆栈处等待南下的日军军用物资,显示出其惊人的破坏力。

  档案中的最后一句记载:“其首脑曾家才策划暗杀华北银行行长汪时,但行踪败露,遭我宪兵队追击后消失,自此在整个华北地区难觅其踪。”

  南造云子暗道:“原来是转移到了重庆。”

  她随即下令:“在各大车站、码头布置眼线,一旦他们出现,严密监视他们的动向,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

  在她的心中,一个想法悄然滋生。

  反抗组织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单凭杀戮是无法根除的。即便除去了一个曾家才,也难保不会冒出李家才、王家才等人。唯有将他们一网打尽,才是对帝国最为有利的策略。

  初看之下,“抗团”似乎并不起眼,但南造云子深入调查后发现,他们的厉害之处远超想象。这也让她明白了戴春风为何会资助这个组织。

  与军统的行事风格迥异,也不同于红党的潜伏方式,“抗团”直接站在了击杀日本人与日伪的第一线,完全不考虑政治因素和其他后果,甚至连己方的损失也在所不惜。他们不专注于情报搜集,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破坏和暗杀活动中。

  他们的存在对日本人的军心、士气有严重的危害,还容易引起轰动,应当是首要解决的目标。

  如今他们来到了上海,将在自己的地盘搞破坏,这是南造云子所不能容忍的,她将会暂时放下对军统上海站的围剿,抽出精力来对付“抗团”。

第120章 不起眼的猪鬃毛

  刘松风的商行天义和,就像是东方巴黎璀璨的明珠中闪烁的一颗。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这座略显陈旧的建筑上时,商行便开始了它一天的忙碌。

  大门缓缓开启,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职员们陆续进入商行。他们身穿统一的制服,脸上洋溢着期待,心里却在盘算着今天要成交多少单。大厅内,金色的吊灯熠熠生辉,与大理石地面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高贵而庄重的氛围。

  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从丝绸、茶叶到瓷器、香料,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各大商行采买的进入,职员们开始热情介绍着这些商品,他们的身影在货架间穿梭,如同一条条灵活的鱼儿。这里只摆放了部分样品,等生意谈妥了再到码头的仓库提货。

  办公室里,经理们正襟危坐,他们手持羽毛笔,在一张张精致的账本上飞快地记录着。算盘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商行的各个角落,都弥漫在这一种繁忙的氛围中。

  刘松风的办公室宽敞而明亮,窗外的阳光透过精致的窗帘洒在光滑的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陈宇航此刻正跪坐在地板上,紧紧抱着刘松风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他的恬不知耻的模样,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这个小胖子,身材圆滚滚的,一副惹人发笑的模样。他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刘松风是幕后老板的消息,一大早就急匆匆地赶来,将刘松风堵在了办公室里,讨价还价起来。

  “刘哥,老同学,您就是我的亲哥啊,再让一点吧......”陈宇航哭闹着,声音中带着几分哀求和耍赖。

  刘松风看着他这副模样,气得哭笑不得,他气笑道:“再让一点?干脆送你得了。”

  陈宇航一听这话,立刻从地上一骨溜爬了起来,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高兴得像个孩子:“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您以后就是我的亲哥了!”

  刘松风看着他这副变脸比翻书还快的模样,手指着他,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这个胖子看中了刘松风仓库里新到的几千盒磺胺,一直纠缠不休地要求刘松风降价,而且还不需要刘松风负责运输,他自己愿意承担风险。

  磺胺,这种消炎药、抗生素,在民国时期多数用于枪伤和手术后感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青霉素。在青霉素没有问世之前,磺胺的价格自然堪比黄金。

  陈宇航与刘松风已经有过多次交易,从他购买的那些物资来看,刘松风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这小子不是红党就是红色商人!毕竟一般人可不会买这些东西。

  然而,让刘松风感到无比惊讶的倒还不是这个,而是陈宇航的行事作风实在是太让人大跌眼镜了!他的无赖和耍赖,简直让人忍不住想要笑出声来。

  “免费是不可能的。”刘松风正色说道,丝毫不顾忌陈宇航又在挤出的眼泪。

  “不过,你可以用东西来换。”刘松风稍微松了一个口子,想要看看陈宇航的反应。

  “换?”陈宇航眼中闪过一丝狐疑之色,“用什么换?”

  “猪鬃毛!”刘松风淡淡地说道。

  “嘶!”陈宇航这是第一次在刘松风面前露出惊讶的神情,以往再令人震惊的事情听进他耳朵里也只是嬉皮笑脸地应对。但这次,他显然被刘松风的要求震惊到了。

  “刘哥,这东西是战略物资,小弟可没有本事弄来。”陈宇航面露难色,显然对刘松风的要求感到为难。

  猪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就是制作日用刷、油漆刷、机械刷等工具,是一种军民通用的重要物资。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一样天然或人工材料能取代猪鬃刷对于军事设备保养的作用。不管是飞机坦克还是汽车大炮,没有猪鬃刷进行清理保养,就无法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猪鬃的独特韧性,对于被灰尘污染、生锈的机械零部件或炮膛清理非常有效,是机械师和维修人员必备的重要工具。

  猪鬃的产量是有限的,一头猪也就脊背上那三两多硬毛有用,如果猪鬃长度低于5厘米,制作出来的毛刷效果就大打折扣。世界上人工养殖猪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而中国的猪鬃产量却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95%。

  从晚清开始,猪鬃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出口物资,就连八国联军向中国政府敲诈的战争赔款,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猪鬃、茶叶、瓷器等产品以物抵债。

  而现在抗日爆发后,国民政府负责着猪鬃毛的收购用以换取外国人的武器资源,四川、广西是由宋氏家族在收购,而云南、贵州则是孔氏家族全面垄断了,这几个地方是猪鬃毛的主要产地,出口权已经完全被他们垄断了。

  相信他们的家族已经在里面赚得盆满钵满了,真正换回了多少物资用以抗日,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刘松风深思熟虑后,认为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资源交换策略。

  他可以绕过宋孔两家的渠道,通过威廉的国际关系,他完全可以将猪鬃毛直接销往国际市场,换回大批抗日战场上急需的战略资源。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减少中国人在战场上的不必要伤亡,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惩治叛徒内奸。

  刘松风坚信,在中华大地的广袤土地上,尤其是在那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必定存在着更多的猪鬃毛获取渠道。只是目前还缺乏一张强大的网来将这些资源统一起来。

  而小胖子陈宇航就是那张网线的末端。

  他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对陈宇航诱惑道:“想想看,武器、药品、棉纱,这些都可以通过猪鬃毛的交换得到。这难道不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生意吗?”

  刘松风也清楚,陈宇航虽然表面上与他交好,但心底里始终保持着警惕,从未在他面前透露过任何实质性的信息。

  陈宇航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显然正在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最终,他还是没能抵挡得住刘松风提出的诱人条件。

  “我需要先回去征求我老爹的意见,这毕竟是一件大事,否则他可能会打断我的腿。”陈宇航有些犹豫地说道。

  刘松风见状,大度地挥了挥手,表示理解:“行了,你回去好好想想。如果决定好了就随时来找我。我们可以先给你们提供货物,猪鬃毛可以慢慢收集。”

第121章 我们去听戏吧

  隔天,刘松风踏入76号的大门时,一个熟悉的声音随即响起:“刘翻译,早啊!”

  他抬头一看,只见吴四宝正满脸堆笑地朝他走来。刘松风一眼便看出,这笑容背后必有深意,定是李世群已经上了钩。

  他故意装出不知情的样子,略带疑惑地回应道:“早啊,吴队长,有何贵干?”

  吴四宝的态度与平日里的耀武扬威截然不同,此刻他仿佛换了一个人,语气中充满了恭敬:“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听说北平新来了个戏班子,想请刘翻译一同去听听戏,顺便吃吃饭喝喝酒。如今大家同在一条船上,多亲近亲近也是好的。”

  刘松风心知肚明,在吴四宝眼里,他俨然成了一颗价值连城的金蛋,吴四宝对他如此恭顺也就不难理解了。他心中暗自好笑,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答道:“好啊,这确实是件好事。到时候就由我来请客吧。”

  吴四宝连忙摆手:“哪里哪里,还是我来请客吧。三天后下班,我来找刘翻译,咱们一起去美琪大戏院,那边都安排妥当了。”

  刘松风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晚上刘松风回到家后,又有一个意外的惊喜等着他。

  商行的经理犹太人约瑟夫派人送来了一样他心心念念已久的东西。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托各大洋行打听,想知道哪里有卖这种稀有物品的,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那是一个木制的箱子,打开盖子后,里面填满了干草,用来保护里面的物品免受碰撞和破损。刘松风小心翼翼地伸手进去,拿出一个大号的玻璃瓶子。瓶身上满是歪歪斜斜的洋文,他拿起来轻轻晃动,又仔细观察了液体的颜色,确认无误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终于搞到手了。”

  这瓶子里装的淡黄色、有些粘稠的液体,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液体橡胶。这种材料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制造各种医疗器械,如人工血管、导管、弹性绷带等,因其出色的弹性和适应性而备受青睐。

  不过,在刘松风的手中,它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用途制造人皮面具。

  液体橡胶是制造这种面具的关键材料,再配上他早已准备好的模具和其他密封剂,就能打造出一张完美的伪装面孔。

  他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开始动手制作。

  以前那副日本人的伪装已经不适用了,他迫切需要另一副面孔来作为新的保障。模具早已准备就绪,只待主要原料的倒入和凝固。待凝固完成后,再经过精细的修整和上色,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皮面具就会呈现在他的面前。

  ......

  光陆大戏院的隔壁,隐藏着一家看似寻常却别有洞天的服装店。店面虽然不大,但装饰得颇为雅致,橱窗里陈列着几件精致的衣物,足以吸引过往行人的目光。然而,这家店的二楼却暗藏玄机,经过精心改造,变成了一个临时的监控点。

  墙壁和天花板上密布着线路,安装了先进的录音和窃听设备,能够捕捉到隔壁戏院某个房间里人们的谈话声,并将其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这个监控点正是孙意映特务小组精心布置的,目的是为了盯紧青鸟剧社的于伶,从而获取更多的机密信息。

  “孙秘书,有好消息!”一个穿着中山装的76号特务兴奋地从座位上站起,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整理好的录音资料。孙意映立刻接过耳机,特务迅速操作设备,开始回放这段重要的录音。

  耳机里传来细微的沙沙声,但孙意映却毫不在意,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即将听到的声音上。录音中,一个熟悉的声音清晰地传来:“于社长,会议时间地点已经定下了,就在美琪大戏院,4号晚11点。”

  孙意映听后心中一阵激动,他知道这个信息的重要性。紧接着,录音中又传来了于伶的声音:“太好了,我都已经等不及了......”

首节上一节55/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