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第55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目送邓世荣离开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张大嫂便一脸激动的看着小姑子道:“萍妹,我早就说过,凭你的相貌,这辈子一定能嫁个好人家,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现在这话不就应验了嘛!”
张秀萍脸上挂着一抹红晕,说道:“大嫂,这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你说这话还太早了!”
心情大好的张母笑眯眯的接话道:“在你小的时候,有个算命先生经过我们村,我当时就请他给们几兄妹算了算命,根据那位算命先生的说法,你原本命运多舛,一生过得非常艰苦,不过在十九岁那一年,会出现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要是能抓住这个机会的话,你就能逆天改命,变成一辈子享福的命。
如今看来,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应该就应在这个邓允泰的身上了!”
张秀萍惊讶道:“妈,竟然还有这种事?以前怎么没听说你过?”
张母笑道:“原本我对这个算命先生所说也是半信半疑,所以就没有对你们说,可今天有这样的富贵人家上门求亲,我倒是有点相信那位算命先生所说的话了。”
张大嫂问道:“妈,那我家守国呢,算命先生是怎么说的?”
张母有五个儿女,除了张秀萍这个女儿外,另外四个儿子分别叫张守国、张守民、张守军、张守山。
张母回忆道:“对于守国几兄弟的命运,当时那个算命先生只留下一句话。”
张大嫂好奇的追问道:“什么话?”
张母印象深刻的说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张大嫂闻言心中一震,她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对于这句通俗易懂的话,还是能够理解的,再结合小姑子的情况,她对这句话也是深信不疑。
毕竟小姑子要是嫁到了邓家那样的富贵人家,就真的是一辈子享福的命了,到时只需要稍微照拂一下她们家,那她们家不说过上富贵生活,至少也比现在强得多。
想到这里,张大嫂看向自家小姑子的眼神就像是看财神爷一样,态度无比殷勤的说道:“萍妹,你不用多久就要去男方家看家门了,要是没有一身拿得出手的衣服也不好,我这里还有几尺压箱底的好布,那是我当年嫁过来的时候亲戚送的嫁妆,一直存着没舍得用,这次就拿给你做身漂亮衣服。”
张秀萍连忙摆手道:“大嫂,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这几尺布你存了几年都不舍得用,我哪里好意思用啊!”
知道小姑子未来“贵不可言”,现在的张大嫂是前所未有的大方,她态度积极的说道:“萍妹,你就别跟大嫂我客气了,这布放在我这里,起不到什么大作用,还是拿来给你做衣服最合适,反正你以后要是有能力了,记得拉你大哥一把就行。”
说完,张大嫂不等小姑子拒绝,便硬拽着小姑子去她的房间,给她拿压箱底的好布去了!
张母见状不由得感慨,老大这媳妇脑子还是可以的。
……
邓世荣离开张家,到龙潭街吃了碗粉,然后就骑着单车往家里赶。
等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
看到父亲回来,邓允珍一边给父亲拿烟筒,一边问道:“爸,怎么样,萍姐家的情况你都打听清楚了吗?”
邓世荣接过烟筒,一边掏烟丝火柴,一边笑道:“都打听清楚了!”
见父亲脸上挂着笑容,邓允珍就知道萍姐肯定还没说婆家,便笑着说道:“看样子,萍姐真有机会成为我嫂子?”
邓世荣道:“八九不离十。”
父亲的办事能力,邓允珍那是百分百相信的,想到萍姐的美貌,她不由得感慨道:“我哥还真是有福气!”
邓世荣把烟丝塞到烟筒嘴里,眼神有些深邃的说道:“你哥这么好的人,就该有这样的福气!”
前世他这个大儿子福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骤然离世,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他悲痛不已,现在他既然重生回来了,自然要给大儿子找个最好的媳妇,让大儿子过上最幸福的生活,这样才能弥补他心中的遗憾。
邓允珍虽然不知道父亲心中所想,但也认同父亲的说法,她哥确实是个难得的好男人。
……
转眼,就来到了农历八月,邓世荣重生回来也有两个半月了。
这一天,那耶生产队在分了第一批田地后,又开始分第一批山岭了。
前世,那耶生产队是在农历十一月才分山岭,这一世在邓世荣的建议下,生产队干部把这个日期提前了整整三个月。
山岭的划分,跟田地是不一样的,田地有肥沃的,也有贫瘠的,所以要尽可能的搭配均匀,做到公平公正。
而山岭只有大小以及远近之分,还有就是山上的树木也算是一种资源。
田地可以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但山岭的划分就没办法抽签了,因为不可能把一座座山划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分,那样东一块西一块,对于所有人来说都不是好事。
所以,生产队的干部在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后,便按照各家各户的人口来划分。
人多的就分面积比较大的山,人少的就分面积比较小的山。
如果家里人数不足,分不到一座完整的山,就只能跟亲近的兄弟一起共同拥有一座山。
邓世荣家八口人,在村里处于中等水平,比他家人多的家庭有不少,比他家人少的家庭也有很多,所以他们家分到了一座面积中等的山。
而这座山,并不是前世分给邓世荣他们家的那座山,前世在生产队分山岭的时候,邓允泰已经英年早逝了,所以当时分山岭的时候,他们家就只有七口人。
如今是八口人,多了一个人,分到的山自然比前世要大一点。
山岭分下来后,那耶生产队便只剩下一些边边角角的田地以及为数不多的公共山岭了。
邓世荣第一时间就过来看分给他家的那一座山,上面的树木不少,但杂草并不多,因为这个年代大家都是烧柴,基本天天都有人上山打柴,那些杂草哪有机会像后世一样长得覆盖整个山岭啊!
第56章 果园的种植计划
邓世荣来到山顶,一边看一边想着在山上种植果树的事情。
前世生产队在把山岭分到各家各户后,整个邦杰大队都没人想着要在山上种植果树,一个个就盯着山上的那些树木,那都是可以卖钱的东西,不能让人偷去了。
如此过了好几年,有一户人家把山上的树木卖光了,便开始带头种起了果树。
刚开始,那户人家种的果树并不多,只有二三十棵而已,算是一种尝试吧!
待过了两三年,果树开始挂果,然后卖了不少钱之后,才在村里引起了轰动。
于是,从那时候开始,整个那耶村便进入了种植果树的高峰期,而邓世荣家也是在那个时候跟风种起了荔枝树。
只可惜,当时在选择荔枝品种的时候,见识浅薄的他选择了黑叶这种经济价值不高的荔枝品种,等几年后村里的果树纷纷挂果,他家和不少选择黑叶这个荔枝品种的家庭,才后悔得直拍大腿。
因为跟村里其他人家种的妃子笑、白糖罂等荔枝品种相比,黑叶这种果核比较大的荔枝,经济价值无疑是低了很多。
然而,木已成舟,就算是后悔也没办法,总不能把树砍了重新种吧,那样不仅仅成本暴增,还浪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谁也不舍得这样干。
主要是当时村里也没人懂得什么嫁接技术,否则可以通过嫁接技术来改变荔枝品种。
待嫁接技术传到那耶村的时候,邓世荣的几个儿子也算是混出头了,他跟着几个儿子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家里的果园没人管理,慢慢的也就荒废了。
后来邓世荣一个人回老家生活,不缺钱的他也没有动力去重新把果园搞起来,直到他重生之前,果园里的杂草已经长得比荔枝树都高了。
这一世,邓世荣自然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他不仅仅要率先种上荔枝果树,还要选择最好的荔枝品种。
若说荔枝品种哪个好,后世的广东、广西、福建这三个盛产荔枝的省份,大部分人恐怕都听说过“荔枝三杰”的大名。
荔枝三杰,指的是挂绿、桂味以及糯米糍这三个最名贵的荔枝品种。
挂绿,是广东增城荔枝中的珍品,在封建时代被列为贡品,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原产于增城新塘四望岗,后至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只存县城西郊西园寺一棵至今。
因此,西园挂绿弥为珍贵,这棵母树在2001年、2002年举行的挂绿拍卖会上,曾创下单颗55.5万元的天价。
糯米糍,又名米枝,是广东经济价值最高的品种,是闻名中外的广东特产果品,被誉为荔枝之王。
桂味,又名桂枝,因含有桂花香味而得名,原产地同样是广东,它能与前两者并列三杰,便可想而知它的品质有多好了。
荔枝三杰都出自广东,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为广东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荔枝产量均占全国五成以上,是全世界名副其实的荔枝第一产地,其次便是广西和福建,至于云贵川以及浙江台湾等地,就只有少量种植而已。
邓世荣想要种植的荔枝品种,便是荔枝三杰中的桂味。
之所以选择桂味而不是挂绿跟糯米糍,主要是考虑到土壤问题,无论是挂绿还是糯米糍,对于土壤的要求都比较高,不是说其他土壤种不活,而是其他土壤种出来的挂绿或糯米糍,味道终归是差了不少。
而桂味就不一样,它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耐旱,适宜山地种植,而肉质又不比挂绿和糯米糍差,所以这个选择题对于邓世荣来说根本就不需要过多考虑。
决定了想要种植的品种后,邓世荣心中唯一担心的就是在这个年代,不知道能不能弄到桂味的树苗,要是能弄到那自然是好事,明年初春他就可以把果树给种上。
要是弄不到的话,那果树种植计划就得推迟才行。
看来,得抽个时间,到广西钦州专区的灵山县或广东广州市郊跑一趟,因为桂味荔枝以这两个地方所产最佳。
想到这里,邓世荣便下山回家。
……
邓世荣家老房子的天井里,官永英正和邓允珍一起蹲在那里洗青菜。
官永英嫁到那耶村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让她初步适应了在婆家的新生活,因为公公婆婆都是很好说话的人,双方相处得非常愉快,而她老公对她又好,所以她婚后的生活还是非常幸福的。
这个年代的媒人,跟后世的媒人是截然不同的。
后世的媒人在拿到谢媒礼后,基本就跟新人没什么瓜葛了。
但这个年代的媒人,跟新人夫妇之间是有来往的,就和多了一个亲戚差不多。
现在邓世荣家正在盖房子,邓昌福和官永英这对小夫妻于情于理,都得过来帮忙。
“阿珍姑,明天又是双旺圩了,你去不去?”官永英一边洗菜,一边问道。
邓允珍摇头道:“现在还不知道呢,要是明天我爸不出去的话,那我就有空去,要是他要出去,那我就得留在家里做饭,就没时间去圩了。”
官永英道:“那等九公回来了你问问呗,要是明天你有时间去圩的话,那我就跟一起去。”
邓允珍点头笑道:“行,那等我爸回来我就问问,你明天去圩是有什么东西要买吗?”
官永英把洗干净的青菜放到竹蓝里,说道:“趁现在没什么事,就想去供销社买点线回来给我公公婆婆织件毛衣。”
邓允珍闻言恍然,官永英现在是新媳妇,她公公婆婆对她不错,她自然要有所表示,给她公公婆婆织件毛衣表表孝心,对她来说还真挺合适的。
想到这里,邓允珍也有些心动,说道:“织毛衣挺好的,说得我都想买线回来跟你一起织了,只是我现在还要忙着给我爸和兄弟们做衣服,倒是没有那个时间去织毛衣。”
官永英闻言怂恿道:“阿珍姑,咱们一起买吧,等把毛线买回来了,我先帮你把衣服做出来,反正现在距离天冷也还有段时间,晚一点再织毛衣也不迟。”
邓允珍迟疑道:“这太耽误你的时间了!”
官永英不在意的说道:“这有什么耽误的,反正我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做几件衣服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邓允珍想了想,点头道:“行吧,等我爸回来我就跟他说,明天跟你去双旺圩买线去。”
第57章 嘴巴被养叼了
在生产队干集体活的时候,真真正正积极干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在磨洋工,所以一年到头有做不完的工,而真正的收获却又没有多少。
而在分田单干后,就彻底不一样了。
比如现在,因为村里的田都插上了秧,大部分村民就闲了下来,不像以前仍然要干这干那的,一天都闲不下来。
当然,这个闲,不是后世那种无所事事,一些杂七杂八的活还是有的,但这个不用全家齐上阵了。
这闲下来的人多了,来帮邓世荣盖房子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于是,邓世荣家的新房子便一天一个样,进度大大的超出了预期。
同样的,邓世荣系统空间里的肉食以及家里的大米,也以极快的速度消耗着。
在进入农历八月之后,家里的大米率先被清空,毕竟每天几十人开饭,生产队分下来的那点粮食,肯定是撑不了多久的。
现在的大米价格并不高,国家牌价是0.19元一公斤,平均下来不到一毛钱一斤。
但这玩意是要粮票的,所以对于邓世荣来说再便宜都没用,他要买大米也只能到集市去买,而现在大米的集市价格,比国家牌价差不多翻了一倍,需要一毛八一斤。
十斤一块八,一百斤就是十八块。
每天几十人开饭,一百斤米根本就扛不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