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顶住了这波装逼。
毕竟他是亲耳听着李颜说买光刻机就当给他“买个玩具”这种话的。
……等等。
不会真的,就是当玩具吧?
第490章 那我就放心了
半个月时间,主题是等待光刻机。
既然石磊都说了“基本确定”,那其实就是万无一失。
讲道理,单纯“购买一台光刻机”其实并不难。
阿斯玛做光刻机又不是做慈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赚钱。
华夏无论如何都是个大市场,像华芯国际这种造芯片的严格来说应该是代工厂,本来就是阿斯玛的客户之一。
问题在于,李颜要买的光刻机单纯是拿来做研究。
而商业运转的基本逻辑,是利益。
做研究的光刻机,命运等同于报废。
买这台东西回来之后,不是用于生产赚钱,而是投入到看不见希望的无底深渊。
华夏又不是没造过光刻机,甚至还算启动得很早的一批。
然而这东西投入太大,收益却有些遥远,在那个吃饱饭更重要,发展基础才是核心的年代,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
这一耽误,就耽误到了阿斯玛称王称霸。
技术壁垒这东西,在大家都不成熟的时候最好翻阅,一旦工业体系成熟了,壁垒反而变得高不可攀。
别的不说,就领导光刻机研发的石磊自己,难道不知道光刻机的具体难点在哪吗?
李颜才看了一些资料,就已经了解得七七八八了。
被藏起来的技术积累,就像穿越回古代甩一架直升飞机给他们看一样。
东西就在那,就算我给你拆了,你能造出来么?
原理等于竹蜻蜓,听是能听明白,然后呢?
光是一台先进的浸润式DUV深紫外光刻机,零件动辄几万个,找一堆高级人才边记录边拆,大概率都装不回去。
全球产业链,有些零件连怎么生产都没头绪,想着光靠买一台回来拆解就能研究学会,那属实天方夜谭。
何况李颜要的,就是阿斯玛目前量产机型里最先进的DUV型号。
买这么贵的一台玩意儿回来,最大价值是被拆开看看咋回事,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而且阿斯玛身上留着美利坚的血,他们可不会允许“买回来拆”这种事情轻易发生。
因此,单独买一台光刻机还真就是件阻力重重的事情。
李颜是有钱也买不到。
他既要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己的购买行为不被注意到,又得拥有这台光刻机的绝对使用权。
最终解决方案倒是很简单,官方游说华芯国际出面购买,买回来李颜直接全款支付。
“我回头把它拆了,你们可不要有怨言啊。”李颜如此跟石磊说道。
听得石磊冒冷汗,“你如果就是这个需求,其实也用不着这么麻烦,我那也有拆分后的机器,还不止一台。”
“制程65nm及以上的老款,没什么研究的意义了。”
“我们连你说的65nm老款都没搞出来,你意思是要一步到位搞浸润式?”
“……想听实话吗?”
“你吹吧。”
这石老头,也是有趣。
“我想直接搞定极紫外,搞定euv。”
没想到石磊没啥反应,就只是笑了笑,“好好好,有野心是好事。”
敷衍,赤裸裸的敷衍。
毕竟极紫外光的波长只有13.5nm,比目前华夏都还没能搞出来的“上一代产品”DUV光刻机所用深紫外光波长的193nm短得多。
如果说深紫外目前还算是“存在”技术壁垒,那极紫外euv光刻机,就可以说全都是壁垒了。
他们对李颜的期待,是能在光刻机制造上给出一些突破性进展就行。
指望李颜的未来科技搓出来一台duv,那完全可以说是失心疯了。
所以,“有野心是好事”。
2011年10月18日,李颜收到了属于他的浸润式DUV光刻机。
石磊团队跟华芯国际的科研团队都聚集在了未来科技的会议室,按照李颜的要求提供了大量光刻机使用的相关资料。
堪称事无巨细版超超超大号说明书。
“石院,我有个疑问。”李颜说道,“如果我们拥有光刻机每个零件的尺寸与位置,明白所有零件的作用与关系,能不能一比一复刻光刻机?”
“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但且不说做不做得到,就算做到了,也只是光刻技术整合这块内容有所突破。光源,对准,这些同样是技术壁垒,光靠‘数据一致’是解决……哦,如果你说的是就连这些东西,都能得到分毫不差的数据,那倒是……”
说完石磊就在华芯国际总工程师魏本坚疑惑的眼神中陷入凌乱状态。
他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
当然了,如果能知道所有零部件的材料、尺寸、位置与相关关系,并且能有对应的工业水平造出来,那确实是可以复刻一切工业产品。
不过也不能这么说……就算把零件全部一比一复刻了,也知道都该在什么位置,“怎么装”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拼装顺序与时机,都可能最终影响到最终运转的效果……
不过,如果如李颜所说,能明白所有零件的“作用”,倒是可以反推出零件安装的次序。
连这些都知道了,也不至于找不到安装的办法。
石磊又愣住了。
他怎么还是这么离谱的想法?
他竟然,在考虑李颜做到这一切会怎么样。
竟然跟小孩斗嘴似的,在纠结“全部做到了会怎样怎样”。
什么时候对李颜拥有了这种级别的信心?
但他忍不住继续想,如果李颜所言为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对应的工业水平。”石磊说道,“就算这一切都成立,还缺少最关键的一点,足够匹配的工业水平。”
“那我就放心了。”
魏本坚是个瘦削的中年男人,喜欢戴个贝雷帽,像个艺术家。
但他认为李颜现在才是艺术家,在搞名为装逼的行为艺术。
石磊也懵逼了,他看到自己团队里最年轻的一男一女难掩兴奋的神情,一时失语。
“我只担心有预料之外的东西,或者确实毫无办法的不可抗力。”李颜说道,“工业水平匹配是意料之中的难点,早在接触光刻机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明白了,在座的各位应该也都明白。”
魏本坚开口了,“那你为什么放心呢?问题不会因为被更早意识到就变得无足轻重。”
“如果是某个理论难点,那我还真的要头疼一阵。但你说华夏这个国家,在数据给足的情况下会造不出来一个东西,我是不信的。”
石磊还没来得及说话,李颜就马上接自己的话:
“就例如对准系统,如果我们能拥有一整套对准系统的所有数据,能弄明白里边每个镜片的作用,各位真的认为我们就是做不出来吗?”
没人敢在这时候表达否定观点。
“无非是多用一些材料,多用一些工艺试错。”李颜说道,“我们当前的目标不是实现量产,而是造出来。只要有一台,就有的是办法搞出来二三四五台。”
“光源呢?”
“原理就在那,193nm的波长还不算什么无法突破的难点。至于极紫外……我现在想做的,就是等哪天能搞定极紫外了,直接就能从duv的底子升级到euv。”
“我有点感兴趣……”魏本坚笑着看李颜,“为什么你执着于光刻机?我们华芯国际有些不同的想法,芯片不一定非要死磕光刻机这个技术,而且极紫外也不一定就是唯一的通途。”
“还有碳基芯片,光子芯片,量子芯片,甚至可以通过软件的提升变相提高芯片性能。”李颜说道。
“看来你确实做了不少功课。”
“碳基芯片显然是更遥远的成果,光子芯片跟量子芯片与目前的芯片并不是替代关系,一个是电子产业升级,一个是特定场景发挥作用。”李颜说道,“如果是我,也会同步推进这些研究,力争走到世界前列,但越是如此,我就越不可能允许有成熟的先进技术摆在眼前,我们却只有被卡脖子的份。”
魏本坚眼神都清澈了。
“别人没有的,我可以有;别人有的,我必须有。”李颜说着都站起来了。
“好!”石磊团队里的两个年轻人没忍住鼓起了掌。
然而石磊还是想泼一泼冷水,“李颜,我不得不提醒你,就算以上的一切都成立了,程序也是个麻烦事。怎么用,也是……”
他又停下来了。
李颜用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他。
石磊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他如果连李颜能搞明白所有零件的作用、数据与相关关系都不质疑,又何必质疑他的计算机水平呢?
国产自研操作系统……可就几乎是他一个人鼓捣出来的。
石磊突然明白了自己对李颜的信心从何而来。
离谱的任务,就是要信任离谱的人嘛。
在这之后的两个月,李颜就这么浸在摆着光刻机的研究室了其实就是个经过改造的地下车间……
因为李颜自己说“还处于准备期”,又说过“有问题会问你们”,所以石磊跟中芯国际的研究团队都有点游离在外。
帮也不知道怎么帮,参与都不知道咋参与。
干脆就各自继续自己的研究去了。
这期间他们给李颜最大的帮助,是华芯国际带着李颜观摩了不知道多少次芯片生产车间。
但因为光刻机的运转又不是肉眼可见的东西,所以他们认为帮助非常有限。
让两个团队成员最为惊异的,是李颜每次都一个人窝在研究室,甚至还会锁上门。
搞得跟他妈去修炼一样。
石磊一度产生了非常离谱的想法:李颜真是搞玄学的,光刻机即将被玄学攻克。
后来他就跑去上香忏悔自己的不科学思想了。
总结起来,就是没人知道李颜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