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正经做调研的人,就交给汪紫孙淼应对了。
搞得跟拍的工作人员还有记者一脸懵逼。
在李颜办公室看着一群领导鱼贯而入的陈凡也一脸懵逼。
主要是这些他不认识的领导还一个个笑着跟他握手,张口闭口“小陈小陈”的。
不过这时候,陈凡也还不算紧张。
但等坐下来,他就不太行了。
李颜办公室里有内置会议室,能容纳十几人,现在李颜跟陈凡坐一边,对面领导们排成排坐另一边。
“白江新城管委会的主任,也是另一位副市长,罗鼎新;老朋友新北科技局的陈局,咱们市交通局、住建局、规划局、工商局的副局长们……”
啊?什么?就为了这个竞赛?
陈凡觉得他此刻看到的世界,跟老爹嘴里的那个世界不一样啊。
“李颜,这几位都是负责具体相关业务的领导,其实今天我们李书记也准备来的,实在公务繁忙,而且我们毕竟还有别的事情要谈,我就跟他说下回安排个正经的调研。”
很正常,临江老大都来过了,新北老大反而只开过会,怎么都不应该吧。
个中缘由李颜倒是清楚的,这位李书记一开始并不太看好李颜的项目,所以态度不算积极。
所以才会什么沟通都任江峰这边出面,谁知道最后非但做出了成绩,甚至直接上天了。
这番话李颜听完毫无波澜,但陈凡就不一样了,他怎么听都觉得这是新北放低姿态在给李颜示好,而自己坐在李颜这边,四舍五入不就等于在跟自己示好吗?
老爹平时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区长啊,陈凡的中二之魂正在熊熊燃烧。
烧着烧着就烧不动了,再燃烧下去就成灰了。
这个会议,李颜一上来就各种提要求,“这个数据有吗”“能不能提供”“最好可以给”等表达一句接着一句。
听得陈凡都有点发慌。
然而领导们一个接一个都很热情,甚至会互相讨论能怎么满足李颜的数据需求。
会议室气氛还挺轻松愉快。
“这样的话,我想要的数据基本齐活了。任市长,我还想问问,咱们新北有什么研究自动驾驶或者人工智能算法比较突出的……团队吗?”
任江峰看向了科技局的陈局,“是有的,临大有个院士带领的团队,新桥区有个科技公司,叫……我得回去查查。”
“到时候也都安排一下,看看让他们过来未来科技……”
李颜连忙打断,“任市长,我想去学习学习,还让人家过来实在不方便了。”
事情就这么爽快定了下来,会议开了也就半小时,又充实又高效。
会议结束,领导们也就这么坐车回去了,走之前还又跟李颜轮着握了手。
陈凡整个人都过载了。
“颜神,领导们也真是,不嫌麻烦哈。”
“千金难买我乐意,他们自己乐意就行。”
“一呼百应,有求必应,太夸张了。”陈凡抓着自己脑袋,“而且我有种很奇怪的感觉,他们好像,在陪你玩?”
李颜笑着点点头,“是啊,别人陪你玩的前提,是你也在‘玩’。”
第455章 论李颜的成长曲线
“最年轻百亿先生”。
这个名头,甚至是新北官媒率先发出来的。
当然还是征询过李颜意见的,他还真纠结了一会儿。
纠结也是白纠结,李颜意识到不管现在他说什么,百亿先生这个概念已经成了大家认知里的既定事实。
那不如堂堂正正宣传算了。
也算是大家喜闻乐见吧,反正只要李颜自己不主动参加各种带着这个名头的活动就行。
让别人帮他高调,但他自己选择低调。
宣传有效果,还能赚好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舆论从捧上天到甩到泥里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
巴掌一翻,可能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现在这种竞争对手等着他犯错的时候,李颜必须稳住,想想这会儿跑去搞竞赛,还真是歪打正着的一步棋。
有正当躲视线的理由,还能重新提醒想搞事的各位李某人的学生身份,甚至能得到官方在另一种层面上的庇护。
非常好。
李颜不主动拒绝这个“最年轻百亿先生”的称号,则是他确有造势的需要。
他不想在“经营”“沟通”之类的事情上消耗太多精力,百亿先生这个身份亮出来,能免去很多浪费时间的沟通成本。
被李颜带着学习的陈凡对此深有感触。
任江峰非常积极,拜访完李颜的第二天就把“学习之旅”行程安排上了。
首站是临大人工智能研究团队。
临大计算机学院教授,鲲鹏实验室负责人,华夏工程院院士高琨,最大特点是“年轻”的院士。
看起来气质跟麦文挺像,不过态度温和许多。
而且,有点商务。
也不知道是任江峰那边打理好了,还是高院士搞人工智能本身比较缺愿意投钱的合作方,反正他与一些只讲学术的老院士作风有不小差异。
跟李颜的交流全程都非常友善耐心,对于李颜提出的各种问题回答得很积极主动。
知道李颜只是搞个项目参加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他就丝滑切换为“期待后辈做出成绩”的耐心导师,继续回答李颜的问题。
当然,因为李颜实际上确实很强,所以双方的聊天从一开始泛泛而谈很快就变成深度交流。
等离开了,高院士看起来甚至有点依依不舍,非要送李颜几本书里边自然有他本人的研究著作。
直到李颜坐车离开,高院士还特地打个电话说:
“李颜呐,要是看了书有什么想法,直接找我,打电话见面都可以,咱们好好交流交流。”
至于恒星科技就更离谱了,在李颜千般万般婉拒市领导的陪同之后,他只跟着科技局的陈局一块到访,却见整个恒星科技的管理层都站在门口等待。
李颜下车的时候都恍惚了,心想我什么时候投资过这家公司吗?
一副欢迎董事长的样子。
恒星科技主攻各种新奇的科技玩意儿,例如无人机。
此时民用无人机的概念还相当新潮,大家对无人机的理解基本是军用或者特殊行业工用,科技公司研发民用功能型无人机,属于烧钱又很难把握未来的选项。
他们还同步研究各种算法,包括自动驾驶。
恒星科技目前其实没啥盈利的东西,靠资本投资、政府扶持追梦,做出了一些研究性成果,在业界口碑不错。
“除了不赚钱,哪哪都好。”这是新北李书记给的评价。
这公司的存在本身也有点跟政府各取所需的意思,所以关系非常好,常年接待各路大领导访问。
没有一次规格有今天这么高。
陈凡都惊了,这家公司他还是有所了解的,怎么世界的模样又跟自家老爹说的不一样呢?
看着一群人见到李颜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粉丝见到偶像了。
陈凡有点不适应,沾光可以,沾太阳会融化的。
李颜其实也不太适应。
如他所言,他是来学习的,最好的状态就是直接进行专业化的交流,有收获赚了,没收获就趁早走人。
现在倒好,自己自信点跟领导下来视察挥斥方遒一样,自己谦虚点又显得特别做作。
走到哪都是一群人围着,看点产品就是对面老总笑着站一侧介绍,聊天就是几个人站到他对面,还有熟悉的两个拎着相机一闪一闪拍照的。
李颜能想象到图片出来的样子。
陈局是他小弟,陈凡是他秘书,恒星科技的众人热烈欢迎领导莅临调研。
不是啊摔!
幸好,到会议室之后,李颜有了相对平等的交流环境,几句话勾起了大家兴趣,也算是给了恒星科技一些压力,专业性一起来,就进入李颜想要的节奏了。
“我觉得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还是主打一个靠计算机计算速度的优势走力大砖飞路线,是不是可以考虑从调整计算机计算方式的角度入手?”李颜说道,“虽然很难,也是个不成熟的观点,抛砖引玉吧。”
“确实,搞人工智能老想着走数据积累、穷举运算的思路,其实也算一种偷懒。不过让机器自己产生思维,我们总觉得有点玄乎。”
“那就涉及到思维本质了,人的思维是怎么产生的……”
话题突然就歪了,听得陈局眼神渐渐涣散。
结束的时候简直就是高院士那边的翻版,上了车的李颜又接到了恒星老总的电话,“李总,要是看完我们公司的成果集,有什么想法,随时跟我联系。”
陈凡一路都在心里疯狂感慨,感慨到根本不知道李颜这一路都问了啥学了啥。
不过也无所谓,陈凡都没看明白多少李颜给的资料。
不管是李颜还是他自己,都知道很清晰地知道双方在本次竞赛的定位。
一个满脸写着无敌,一个讲究体验。
于是陈凡的思考重心逐渐从竞赛转变成李颜这个人。
最终演变为晚上回家之后跟华大三少的激情群聊。
用的还是未来科技开发的“微聊”。
华大三少对于“陈凡讲李颜”这个保留节目非常感兴趣,并对“李颜为何这么牛逼”展开了热烈讨论。
贺子翔的切入点非常奇妙:
“我觉得,严肃的讨论题目应该是‘颜神为何这么牛逼了’。”
“你修改的重点是把李颜改成颜神还是后边那个‘了’?”
邓宇迪是个讲究细节的人。
“后者,”贺子翔可能嫌打字太慢,干脆直接语音输入,“颜神是个牛逼人物,这个没什么好讨论的了。但现在是不是太夸张了些?首先声明我可不是嫉妒或者有什么多余想法啊,就实在是很感慨。”
“谁不感慨,说到底就是太快。”赖一宁回应。
“平时习惯了他每一步都在前边,但这一次还是太快了,突然就坐了火箭,根本理解不了。”邓宇迪说道。
“突然一下子就百亿了,虽然我总说他创造什么奇迹我都不意外,但……百亿啊,才多久!”
“明明我们也是……看着这些项目做起来的。”
然后他们的对话就惆怅了起来,开启了李颜成长史回顾。
这件事,远不止他们几个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