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13节

  七比零,干脆利落,丁教连杀球都没用,站在场上跟散步一样,打得林志远只能频频望球兴叹。

  观战的李颜不像隔壁场的几个孩子一样目瞪口呆,倒是紧皱眉头:

  丁教虽然肌肉线条突出,但毕竟也才20岁,整个人非常瘦。看上去挥拍速度也不快,但打出来的球速彻底压制了另一边咬牙切齿的林志远。

  这绝对不仅仅是身体力量的差距。

  而且丁教的步伐看着缓慢,却一丁点多余的都没有,两三步就从前场退到后场,坚决而干脆,站位还很精准。

  最好成绩市级第三?如此精准干练的脚步,如此通透的发力,竟然只是市里第三?

  李颜把自己想紧张了,他非常好奇以自己系统的标准,这位丁教在羽毛球上的评分能有多少。

  他一下子也无法想象,省队,国家队,乃至站在世界之巅的那些顶级羽毛球运动员,例如某林姓猛男,又会是什么样的分数。

  自己也能做到吗?

  逻辑:丁教球速压制林志远,林的每个回球都是被动,二人存在等级差,所以丁教可以使用流畅的步法与轻松的发力。

  也对,李颜跟不懂正确发力的朋友打球,也是各种假动作随心所欲,球场散步轻松愉快。

  羽毛球是一项等级森严的运动。差一级实力的双方交战起来,会打出其中一方完全不会打球的观感。

  “这不就等于是游戏的boss?还是突破等级遇到的关底精英怪。”

  李颜心里念叨着,站在了丁教对面。

  然后就是无比狼狈的一球,后场勉强回了球的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闲庭信步的教练在网前等球飞来,轻轻一拨拿下第一分。

  不能一直这么被动,李颜自知球速追不上丁教,于是每一个回球都硬生加力顶回去,倒是让教练有些意外,一时间竟然打了个多拍。

  但是,再怎么加力,差距的鸿沟都是追不上的。李颜也是干脆地以0:7败下阵来。

  “哎呀,中间有个球太可惜了,我以为你能赢他一个,没事,下次我们打爆他。”小胖子居然还主动安慰起来了。

  “你还真希望我能赢?”

  “废话,那不然呢?”

  “我赢了不是证明我比你厉害吗?”

  “想证明我们谁厉害我们自己打啊,教练血虐了我,你得报仇,我们同仇敌气嘛!”

  “同仇敌忾,语文课没有好好学。”

  “行行行。”

  同桌俩说着坐回椅子,等待教练的点评。

  李颜却偷偷瞥了眼林志远,内心自嘲道:是我小人之心了,自从长大以后,听到的都是“又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似乎这种想法已经变成人之常情。

  多久没有体验这种……“同仇敌忾”的快感了。

  面对有基础的学生,教练自然是从“纠正”开始做起,随后又讲解起发力的核心逻辑发力系统是鞭甩发力,发力来自于全身的驱动。

  林志远站着学动作,打了个呵欠。

  这种理论教学,看似有用,其实理解跟实操完全是两码事,“纠正”其实也非一日之功,自己一年时间积累下来的不正确习惯必然有其原因,哪里是随随便便就能纠正的。

  然后他听到了震颤耳膜的破风声。

  “对对对!”丁教满脸写着满意,“就是这样,挥拍声音有力多了,保持这种感觉。”

  林志远眼睁睁看着李颜轻松地甩出又一声短促而炸裂的破风声。

  

  不带这么玩的吧李大天才?

  一整个晚上,小胖子都在为挥出李颜那样充满爆发力与控制力的破风声而努力,最终在教练“可以了有进步,下节课继续努力”的结束语中颓然倒地。

  “起来,我们还有二番战。”李颜反复训练着他今晚的第四个项目马来步。

  这是一个提高后撤速度,用于打头顶区突击的步法。

  就这么一句话,看完是不是啥都不明白?

  不明白才正常,这句话说完之后有效果,那才是见了鬼。

  林志远就见了鬼。李颜听了一句,恍然大悟地拍了手,又看了教练演示一次,直接两眼放光地复刻了,还兴奋地跟教练探讨马来步的使用时机。

  所以这一次站在李颜对面,林志远的骄傲已经摇摇欲坠,自信心都萎靡了不少。

  虽然李颜的马来步使用还略显生涩,通透的发力也不能保证稳定性,体能极点的再次出现也让他疲惫不堪,但

  羽毛球32分,可不是白提升的啊!

  伴随一个令人绝望的被动半高球,林志远看着远在天边的球网,看着已经站在网前准备接球的李颜,闭上了眼睛。

  15:11,15:10。

  不能说是溃败,但确实没打过。

  小胖的信心轰然倒地,“谁说的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的。”

  李颜笑着走了过来,拉起了蹲坐在地的林志远:“还有十五分钟的场,课上有啥不明白的,我再跟你说说我的理解。”

  小胖的眼睛“噌”地就亮了。

  等两个小学生离开场馆时,已经勾肩搭背嘻嘻哈哈的了。林志远全然不把输了球当回事,一直在为击败丁教练做谋划,很快就谈到他俩该如何取代如今称霸羽坛的二位天王,成为新一代林李。

  李颜附和着,沿着林荫道慢慢走。

  此刻何等安宁,夏日、太阳、树荫、蝉鸣,身边有个无限畅想的少年好友,两人刚刚在球场挥洒了汗水,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真是愿意反复重来的好时光。

  如果这时候再有个心中的白月光,带着那种独属于年少的,连青涩都算不上,不是爱意也非暧昧,只是幼稚的、朦胧的好感……

  她,就站在某家糖水店,发丝粘在脸颊,拿着小扇子轻轻摇,微蹙的眉头急切地等待着冰凉的糖水。

  而他与她,就这么擦肩,相逢。

  想到此处的李颜脸上露出了与年龄不符的笑容,还沉醉期间呢,突然被林志远打断:

  “诶,那不是吴瑾吗,在买糖水诶。”

  卧槽?还真有?

  不对啊,吴瑾?不不不不,不是她,不能是她。

  冷水直泼天灵盖,李颜大夏天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清醒得不能更清醒。

  一些很不美好的回忆如同炸弹一般在脑中炸开。

  新春快乐,感谢所有看到这里的书友们的支持!

第20章 也曾为女人落过泪

  吴瑾,育才小学六年一班的一个女生。

  非要加点标签,就是平平无奇。最大特点是声音比较粗。

  其他各方各面都非常中庸,一点突出都不带有的。连成绩都是刚刚好班里中游。

  然而这样一个正常会淹没在人群中的女同学,却给重生前的李颜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到他大学毕业时,还记得的小学女生,除了“成绩好的李欣媛”,就是这个吴瑾了。

  毕竟是曾让他哭泣的女人。

  十月底了,是了,就是这个时间点。

  尴尬、难受、糟心的回忆伴随与吴瑾的偶遇彻底恢复。

  重生前的李颜相对内向,尤其不擅长处理跟女同学的关系,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避之唯恐不及”的诡异状态。

  放男生眼里这叫装逼,在女生眼里就是高冷。

  当然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会更有挑战欲。

  你拒人千里之外?我偏偏就要缠着你,让你敞开心扉。

  吴瑾就是这么一个人,她选择的缠斗方式,是请教问题。

  李颜作为班里最强学霸,有人来求教确实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求教的心态。

  要说李颜也不是什么骄傲自满型性格,他的骄傲本质上源于强大的信心,对内傲气十足,对外谦虚有礼。所以对于来问问题的同学,他都是尽心尽力回答的。

  两种情况除外:问秘籍跟反复问。

  具体问题李颜会具体分析,顺便帮忙总结规律,但是很多同学问的是:

  “我怎么把数学提高到一百分?”

  “我作文怎么变厉害?”

  “我怎么成为年级第一?”

  他很厌烦这种问题,因为大多数时候他给出的答案,同学们不会满意。

  毕竟这种问题的答案有且只有一个:“努力学习。”

  努力学习之后,就会知道该问的问题是具体明晰的,要走的路子是脚踏实地的,不用问如何一步登天。

  至于反复问,重视逻辑的人往往很难接受反逻辑的事情发生。在李颜的视角里,他解答了A,提问者也表示懂了,然后延伸到B,提问者也懂了,那么A到B这一层关系就等于解决了。

  提问者继续询问C,李颜基于A到B的关系解答C,那么提问者就应该能理解。

  只是很多时候提问者:“那为什么A是这样呢?”

  这种时候李颜的耐心会流失得很快。

  他总会强调:“如果你没懂,就不要说懂了,我会解释到你懂为止。”

  然后就会看到同学不耐烦的表情。

  真是够了。

  吴瑾就是后者,不知道到底真不懂假不懂,同一个问题反复问,解答完了同类型问题又从头问一遍。

  直到有一天,吴瑾端着数学练习册找到了他:

  “李颜李颜,想问问你这种题目怎么快速解啊?”

  几道带分数化简题,确实很简单。

  重生前的李颜认真地拿过纸笔,边算边说:“首先带分数要化为假分数,例如1又6/8,按分母来,1等于多少?”

  “1啊。”

  “不是,我是说,1等于八分之几?”

  “8。”

  “所以1又6/8,是不是可以看成8/8+6/8?”

  “对。”

  “等于多少?”

  “就是1又6/8啊。”

首节上一节13/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