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99节

  “如果我不想赚钱,这些资料现在也不会到这里。当初这批资料我三万块钱卖给姚老师,图书馆居然只出五千块钱就想买走,如果是你,你卖不卖?”王卫东问道。

  老教授一时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愠怒的离开了。

  范副校长等学校领导最近受到的压力很大,十几个研究北方大国历史社会文学等方面的老师接连找到学校,他们要求学校出钱买下那批资料。

  “看那个王卫东的意思,这批资料我们不出五六万块钱,他是不肯出手的。实在太多了!再说,我去看过了,那些东西都是大路货,稀少珍贵的资料根本没有。”范副校长为难的说道。

  “问题是这么多年两个国家没有交往,现在学校里连这些大路货也没有啊,几万块钱并不多。学校有钱盖楼,有钱买车,为什么不能花几万块钱把那批资料买下来?”康教授质问道。

  范副校长尴尬的笑笑没有回答。

  一辆桑塔纳停在王卫东租住的房屋附近。

  开车的是欧小阳,瑞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

  很显然,因为采访瑞云知道了王卫东的住处,这一次是她带着欧小阳来的。

  “自己媳妇一个人在哈市,你两三个月回来一次。这一次听我在电话里说到王卫东,你马上就赶回来了。”瑞云生气的说道。

  “总忙生意上的事情,脱不开身嘛。”欧小阳说道。

  “既然脱不开身为什么听见王卫东的消息马上就回来了?”瑞云质问道。

  “还是生意上的事情,我想请他参谋参谋。”欧小阳答道。

  他打开车门下车,回头看见瑞云还坐在车上没有动。

  “下车啊,你不带路我怎么知道王卫东住在哪里?”欧小阳说道。

  “这辆桑塔纳比我的拉达舒服多了,我想多坐一会享受享受!”瑞云赌气答道。

  欧小阳知道瑞云是生气她现在还开着那辆破拉达,而自己却买了一辆好车。

  “你放心,等我赚了钱一定给你买一辆好车!”欧小阳安慰道。

  瑞云这才下车在前面带路向王卫东住的地方走去。

  看见欧小阳,王卫东和他互相拍了几下肩膀。

  欧小阳走进房间看见堆的满满的报纸图书说道:“听瑞云说的时候我还没有在意,原来有这么多!”

  “我打算把这些资料卖给大学图书馆。”王卫东说道。

  “好啊,你把所有的报纸图书列一个目录出来,我带回京城给你问问。”欧小阳说道。

  说到这里欧小阳把车钥匙递给瑞云说道:“你不是喜欢这辆车吗,现在你就开桑塔纳回家等我,我还有事要和卫东谈。”

  瑞云白了欧小阳一眼走了。

  与陈季红点头算是打招呼,欧小阳对王卫东说道:“卫东,咱们出去找一家小饭店坐下来慢慢聊。”

  王卫东真的在附近找了一家只有四五张桌子的饺子馆坐下。

  要了两盘西葫芦馅的饺子,又要了四瓶啤酒,两个人开始对饮。

  欧小阳喝了一大口啤酒说道:“很长时间没有喝家乡的啤酒了,喝习惯了就是觉得这个牌子的啤酒好喝!”

  他看着王卫东说道:“我这段时间总想起以前咱们两个无线电厂的时候,那时候心里特别踏实,不像现在总觉得脚下无根,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这几年他在京城混的并不好,处处都要撑场面,但是却没有见到什么钱。

  一帮朋友坐在一起喷口水,天南海北,五湖四海指点江山,好像地球上的事情就是他们几个说了算,其实什么实际的内容都没有。

  真正有好事的时候并没有谁想起来带着他。

  当年在哈市的时候他在外面铺路子,工厂有王卫东坐镇,现在想起来那才是欧小阳真正赚钱的时候。

  “小阳,你是我的朋友,我跟你说实话,也许过不了一年我就要去那边了!”王卫东手指向东面说道。

  “我在京城知道的很多,现在那边不适合做生意吧?”欧小阳说道。

  “也许对别人不适合,但是我已经准备好了!”王卫东自信的说道。

第196章 不是值不值的问题四

  欧小阳与王卫东相处这么多年,非常了解王卫东。

  既然王卫东自己说准备好了,那就是真的的准备好了。

  “卫东,咱们俩个是好朋友,我今天跟你说我跟任何人都没有说过的心里话。”欧小阳说道。

  “我父亲两年前彻底退下来了,他离开黑省好几年,我现在在这里一般的人情别人还会给,表面上还是很热情,但是我心里能感觉到和以前相比有天上地下的差别。再像我们两个干无线电厂时那样已经不可能了。”欧小阳接着说道。

  王卫东点头,两年前他坐在外经贸的许科长办公室里的时候,当王卫东提到欧小阳名字后,许科长还是执意让他到北方大国那边做换货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这一点。

  “实话实说这几年我在京城混的并不好,现在已经坐吃山空了。瑞云总抱怨我不回哈市看她,其实我是没有脸回来,让瑞云和过去那些所谓的朋友看见我现在的样子,表面上开着轿车,其实里面都是空的。”欧小阳说道。

  “京城不好混,你可以去深城嘛,小军大哥不是在那里吗?这十来年深城已经发展起来了,听说那里机会很多。”王卫东说道。

  欧小阳听见王卫东的话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一直没有跟你说我大哥的事情,我大哥到深城后从科长到处长再到副局长发展的一直不错,可是三年前他已经辞职去港城了。”

  王卫东夹饺子的手停住了,虽然他只见过欧小军两三次,可是却对欧小军印象深刻。

  王卫东怎么都忘不了第一次看见欧小军时他穿着破旧军大衣推着破旧自行车的样子。

  他当时就觉得欧小军一定会前程远大,可是现在欧小阳却说他大哥已经去了港岛!

  “我大哥响应组织号召去深城的时候那里还是个小渔村,我大嫂说什么都不愿意跟我大哥一起去那里。可是到了八六年我大嫂改变主意的时候,换成我大哥不同意了。一开始全家人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和一个港岛来的女商人搞到了一起!”欧小阳愤愤然的说道。

  欧小阳的父母早就对欧小阳失望了,而把希望寄托在大儿子欧小军的身上,没想到发展势头很好的大儿子居然搞出这么大的事情!

  可以想象,欧小阳的父母当时应该觉得自己的脸都让儿子丢尽了。自己已经退下来,那就开始互相比儿子,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却出事了。

  这个打击比欧小阳对他们的打击大一百倍,一千倍,就像是在高空坠落一样。

  “我大哥知道纸里包不住火就辞职然后离婚,再和那个港岛女商人结婚搬去港岛。他这两年往家里打电话,我父母从来都不接,来信也不看。现在孝敬父母的责任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我的压力很大啊。”欧小阳说道。

  欧小阳举起酒杯对王卫东说道:“卫东,今天我说一句厚脸皮的话,以后你干什么事千万不要忘了我!”

  王卫东举起酒杯与欧小阳的酒杯碰一下说道:“以后有需要还要请你多帮忙!姚老师花了好几天时间把我房间里堆的那些资料整理出来一个列表,回到京城你帮我问问哪一个大学愿意要。还有,能不能把你大哥在港岛的电话和地址给我,我想过一段时间去那里和他见一面。”

  两个人分手的时候欧小阳很高兴,他觉得这一次从京城回来很值得。

  王卫东在家里等着外经贸孙处长的消息,可是半个月时间过去了,什么消息都没有。

  孙处长的报告一层层的递上去,研究讨论,再研究再讨论要花很长时间。

  孙处长那边没有消息,可是十天后欧小阳又回到了。

  不只是他一个人回来,欧小阳还带来了两个人。

  “卫东,这是燕园大学图书馆的乔副馆长,另外这位是东京大学的井下行教授。”欧小阳介绍道。

  听见还有一个小本子人,王卫东的脸色有些变化,怎么把外国人也带到这里了?

  看见王卫东的反应,乔副馆长解释道:“井下行教授是到我们大学做学术交流的,正好听说这件事他非要跟来看看。”

  由于各种原因,小本子学者想要研究北方大国也苦于得不到资料,就是最普通的资料都得不到,纽约时报哪里都有,北方大国人把国内最普通的真理报带出国试试!

  井下行对王卫东点点头然后就把目光盯在那两吨资料上,随后不管不顾的弯腰翻看。

  乔副馆长也跟着开始查看。

  看见两个人一时半会看不完,王卫东和欧小阳就坐下来闲聊。

  一直过了两个小时,井下行才站起来用非常生硬的中国话说道:“这些资料太普通了!就是里面三四十年代出版的几本书还可以,现在应该很少看见。”

  王卫东现在日语说的不错,可是当着两个中国人和外国人嘀嘀咕咕的说外语不好,他只能回答道:“这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一个渔业公司小图书馆里面的图书,能有多珍贵的资料?”

  不过井下行下一句话把几个人都吓了一跳。

  “我出三十万人民币买这批资料!”井下行说道。

  乔副馆长看着井下行,这些外国人真不把钱当成钱!他刚才一边翻看一边心里琢磨怎么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这批资料买回去,没想到这个小本子一开口就是三十万!

  本来乔副馆长还在心里盘算怎么样说服王卫东两三万块钱把资料转让。

  听见这个数字,王卫东和欧小阳都很激动,可是马上理智就占了上风。

  外国人出再多的钱王卫东也不能卖!

  “不行,井下先生,我不能把这些资料卖给外国人!”王卫东答道。

  乔副馆长微笑着看着王卫东,这个年轻人还是很有思想觉悟的。

  不过既然井下行已经开口了,乔副馆长也不能像心里想的那样给出过低的价格。

  在于王卫东商讨的过程中,乔副馆长又出去打过两次电话请示学校领导,在电话里特别强调井下行要用三十万买这些资料的事实。

  最后,乔副馆长终于点头决定用十万块钱把这些资料带回去。

  乔副馆长和井下行离开后,欧小阳对王卫东说道:“三十万,是三十万啊,卫东!”

  “是啊,三十万啊,可是我不敢啊!”王卫东遗憾的说道。

第197章 最新鲜的鱼

  三十万人民币对于井下行教授来说也许就像乔副馆长对待几千块钱一样,所以他可以轻松出口做决定。

  现在乔副馆长心里应该非常后悔把井下行带来。

  得到钱之后,王卫东硬塞给欧小阳两万,当然还有那件瑞云的貂皮大衣。

  当王卫东把这件事告诉姚启明的时候,姚启明很遗憾,如果这批资料留在这里,他以后到图书馆还可以看到,现在运到燕园大学,想看就不容易了。

  “如果这件事让我们大学知道了,心里该难受了。谁都不要是无所谓的,还觉得自己有眼光没有当冤大头,可是让别人得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姚启明说道。

  一个多月后许科长终于又来找王卫东,通知他马上到外经贸去一趟。

  “卫东,上级已经批准了,这一次我们可以用一百吨面粉或者大米进行换购,按你的建议你马上过去一趟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渔业公司联系,我打算这一次直接和他们做生意!”孙处长说道。

  “孙处长,现在已经到了六月,天气很热,我能够保证鳕鱼过境的时候还是新鲜的,可是如果保存不好在我们这边两三天就臭了,除非能非常快的卖出去。我建议再过几个月,九月份也行,那时候天气已经凉了。”王卫东说道。

  不过孙处长想了想还是决定马上让王卫东现在就过去。

  走出孙处长办公室后,许科长对王卫东说道:“我们就是下面做事的人,领导交代的任务干就完了,你哪那么多意见建议!”

  五天后王卫东就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

  当听说可以换购一百吨大米或者面粉的时候拉里莫夫高兴的手舞足蹈。

  “大米,我要大米!”拉里莫夫说道。

  北方大国人主食是面包,按理说拉里莫夫应该要面粉才对,可是中国的小麦品种与北方大国的小麦品种不一样,不太合适做面包,特别是那种有嚼劲的面包。

  这就像是马铃薯一样,北方大国人吃马铃薯当主食,马铃薯的品种与中国马铃薯品种差别也很大。

  所以拉里莫夫愿意要大米,这些大米现在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是钱啊。

  鳕鱼的价格当然比大米的价格高很多,可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王卫东与拉里莫夫最后商定用一百吨大米换购三十吨鳕鱼。

  这个换购比例超过孙处长事先预想的很多,许科长在临走的时候说漏嘴了,他告诉王卫东,孙处长希望用这一百吨大米换购二十吨鳕鱼。

  “我马上回去把大米运到芬河,只要鳕鱼过境,我马上让一百吨大米也过境,你们要派人到边境那边格罗杰科沃等着。”王卫东说道。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中国这边的货物先过境,防止发生意外,至于王卫东让拉里莫夫派人到格罗杰科沃等待就是好心提醒,大米过境可能被人截胡。

  王卫东火速的返回哈市后向孙处长报告这件事,孙处长听完后面色平静的点头说道:“虽然比我估计的换购比例低一些,我本来想能够换购三十五吨或者四十吨,不过还是能够勉强接受。”

  许科长在旁边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然后马上恢复平静。

首节上一节99/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