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97节

  王卫东的手在胸前和大腿上搓着,一边搓一边琢磨。

  “这种玩具好外销吗?”王卫东问道。

  “中国生产的价格便宜,很容易外销,我可以先替别的工厂加工零部件,很容易赚钱。我还改动了玩具的设计,比他们的玩具还要好!”林义忠说道。

  他把套在手腕上的钥匙摘下来,打开床下装衣服的铁门,从包里拿出一个铁皮猴子。

  林义忠拨动开关后把猴子放在床上,小猴子一边翻跟头一边发出哔哔哔的声音。

  “就是这么个东西?”王卫东说道。他有些不满意。

  “还有其他的,有的我只是画出图纸没有办法做出来。别看这些玩具很简单,其实外销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作为圣诞节礼物。很多都是上半年就下订单,支付定金。”林义忠说道。

  “王哥,你现在借我两万,两年后我还你三万行不行?”林义忠恳求道。

  “你家里能帮你多少钱?”王卫东问道。

  林义忠尴尬的答道:“我家里实在困难,还有弟弟妹妹在念学根本不能帮助我,这两年我省吃俭用剩下的钱都寄回家里了。如果王哥把钱借给我,我还要从你的钱里面拿出几百块钱资助给家里。”

  听到林义忠的回答,王卫东觉得林义忠很诚实。

  “两万块钱算我投资了,你这个小工厂算我三成怎么样?”王卫东问道。

  “行!”林义忠立刻答道。

  “你好好想想再回答我,不要着急。如果你一年赚十万甚至更多的钱,甚至像那个岛商一样经营几百人的工厂,那时候你也愿意吗?”王卫东问道。

  这一次林义忠真的低头认真想了一会重重的点头说道:“王哥,我愿意!”

  “走吧,出去咱们两个吃饭,然后我找一家宾馆让你住下。”王卫东说道。

  “王哥,我住在这里就行。”林义忠拍着床板说道。

  澡堂晚上也可以住人,价格很便宜。

  “走吧,不差这几个钱。明天我就把钱给你。”王卫东劝道。

  第二天晚上,林义忠带着王卫东给他的两万块钱又回南方了。

  王卫东到姚启明家里学俄语的时候把这件事跟姚启明说了。

  “卫东,我就是大学老师,大学生不等于人品,也有的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确不怎么样的。你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把两万块钱给了他,如果他一下子消失了怎么办?”姚启明问道。

  “我给他买棉鞋,让他在无线电厂干活赚钱,我岳父岳母让他在家里白吃白住了一个月,如果他真是那样,良心就让狗吃了!不过他真是这样的人,也许将来真的会有出息,到时候我就可以说,就是那个王八蛋当年就是靠我给的两万块钱起家的!”王卫东答道。

  “那可是两万块钱,不是小数!”姚启明说道。

  “我心里也犹豫过,不过看见他可怜巴巴的样子心就软了。这小子不为了我,就是为了过去的对象嫁给了别人,就是为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也应该好好干!”王卫东说道。

  八五年王卫东第一次去北方大国那边做生意的时候他和欧小阳不得不成立一家挂靠在外经贸下面的公司,每年给外经贸交几千块钱的挂靠费。

  可是随着政策的放宽,现在可以容许私人公司做外贸生意,而且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在芬河很多人做带货过境买卖,即使货物超重,想想办法,北方大国方面边境检查的人也可以放行。

  王卫东在过年后的三月份也带了二十件皮夹克通过芬河海关到了乌苏里斯克。这几件衣服赚不了多少钱,他就是想过去看看情况。

  抵达乌苏里斯克后王卫东马上给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拉里莫夫打电话,没想到拉里莫夫非常高兴,他在电话里说马上派阿德洛夫来接他。

  三个小时后阿德洛夫就开车赶到乌苏里斯克。

  “维尔通,我的朋友,你终于来了!”阿德洛夫与王卫东紧紧拥抱说道。

  “阿德洛夫同志,我身上的一千卢布两年前还很值钱,可是现在连宾馆都住不了,你要帮帮我。”王卫东装作无奈的说的。

  “没关系,拉里莫夫同志让我马上接你回去,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们帮你安排住处。再说,你带的东西不就是钱吗?”阿德洛夫笑着答道。

  王卫东带来的二十件皮夹克都是猪皮夹克,可是那些人过了边境都当做牛皮夹克卖出去,能够赚几倍的价钱。

  在芬河,王卫东亲眼看见那些人用鞋油刷子给皮夹克上色,让卖相更好看一点。

  王卫东不打算对阿德洛夫这些朋友这么做。

  “这些皮夹克质量并不怎么样,你们千万不要被骗,如果你愿意,这些皮夹克我都低价卖给你们。”王卫东说道。

  “维尔通,你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你一定要帮帮我们,帮帮我们!实在是太难了。”阿德洛夫一边开车一边说道。

第192章 对于肚子什么都是可以换钱的废品

  “你身上带商务邀请函了吗?如果没有,快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时候进行检查怎么办?”王卫东问道。

  听见王卫东的问题,阿德洛夫觉得很好笑,他耸耸肩膀说道:“如果是五年前当然不行,不过现在谁还管那些!”

  是啊,现在是九一年的三月,谁还管那些?

  阿德洛夫直接把王卫东送到鱼业公司,虽然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拉里莫夫还是在办公室里等着他。

  “维尔通你终于来了!现在我急需你的帮助!”拉里莫夫握住他的手说道。

  “我手下的工人他们没有远洋捕鱼穿的衣服,现在什么都缺,面包黄油衣服鞋袜子什么都没有!”拉里莫夫抱怨道。

  虽然捕鱼时间都是天气比较温暖的时候,可是那些去鄂霍茨克海和白令海捕鱼的工人们依然要穿厚实保暖的衣服,这可不是鸡毛羽绒服可以解决的。

  如果不能捕鱼,整个渔业公司就彻底的停止运作,包括几百名工人在内都没有饭吃,想吃鱼都没有。

  现在是三月份,捕鱼船马上就要出海,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粮食我解决不了,出口粮食需要政府批准。”王卫东说道。

  “那就先帮助我们解决一下衣服和鞋的问题,要最保暖的!”拉里莫夫说道。

  “我可以帮你们做这件事,可是你们用什么进行交换?”王卫东问道。

  “当然是鳕鱼!一个月后我们就有鱼了!”拉里莫夫答道。

  王卫东就知道拉里莫夫会给出这个答案,他马上摇头。

  “不行,鳕鱼我卖不出去。”王卫东说道。

  天气越来越热,鳕鱼不好保存,而且市场上的鱼很多,王卫东现在还没有欧小阳的能量,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鳕鱼卖出去。

  不只是鳕鱼,其他的鱼他也不能要,包括螃蟹。

  可是拉里莫夫领导的渔业公司除了鱼根本就没有别的。

  双方一下子陷入到僵局之中。

  如果再过一两年就会有大量的废钢铁,木材可以拿来交换,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那些工厂现在还没有荒废,所以并没有废钢铁拆下来卖,拉里莫夫领导的是渔业公司不可能去伐木,时间上也来不及。

  “白糖怎么样,我能够搞到白糖!”拉里莫夫说道。

  王卫东马上摇头,北方大国白糖很多,可是现在中国也不缺白糖。最关键的是,王卫东现在在国内没有能力把白糖送进供销系统。

  王卫东突然抬头看见拉里莫夫背后的书架,上面放着一排排书籍,大部分都是硬壳精装本。

  他两年前来这里的时候就看见过,只是没有注意,看起来这些书拉里莫夫只是用来摆摆样子并没有看过。

  “废纸也可以,你们可以用废纸交换。两吨废纸,我就帮你们搞到两百件保暖棉衣和两百双棉鞋。”王卫东说道。

  北方大国森林资源丰富,纸张的价格并不贵,王卫东觉得拉里莫夫搞到两吨废纸并不困难。

  “好,这件事我两天之内就能办好,维尔通,你要在半个月之内帮我搞到衣服,千万不要上次那种羽绒服!”拉里莫夫说道。

  拉里莫夫让阿德洛夫安排王卫东就住在渔业公司的宿舍里,阿德洛夫回来问道:“两吨废纸怎么解决?”

  “这件事太容易了,公司图书馆里积压了几十年的破书和各种报纸杂志都当做废纸送给维尔通!反正这么多年也没有人看,正好帮助我们解决大问题!这么做比用鳕鱼换衣服合算,我们赚了!”拉里莫夫笑着说道。

  按照上级规定,渔业公司必须订阅几种报纸杂志,积攒几年下来就是很大一堆。

  “明天就让他们把那些破烂儿包装好,直接让维尔通带走算了。”拉里莫夫接着说道。

  两吨废纸从体积上来说并没有多少,王卫东第二天中午看见的就是两个不大的木箱。从手掌宽的缝隙里能够看见大部分都是报纸杂志,还有少量的图书。

  “维尔通,你是我最真诚的朋友,这些废纸可以先过海关,半个月之内我等着那些衣服。你放心,我可以把这些废纸运到芬河。”拉里莫夫说道。

  两天后王卫东在芬河从一个经常在两边做生意的中国人手里接到了这两个装废纸的木箱。

  王卫东没有走铁路,他雇了一辆卡车把废纸直接拉回哈市,拉到姚启明家楼下。

  上楼敲开姚启明家的门,王卫东径直走进厨房找了一把斧头。

  “卫东,你要干什么?”姚启明问道。

  “跟我下楼!”王卫东说道。

  走到楼下,王卫东用斧头劈开一块木板,他伸手掏出几张报纸递给姚启明。

  姚启明认识上面的俄文,赫然是真理报!

  他急忙弯腰,翻看那些报纸,都是北方大国最主要的几种报纸和杂志,还有很多从三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北方大国出版的图书。

  姚启明就是学俄语的,也是研究俄国文学的,看见这么多报纸杂志和图书心跳开始加速。

  “卫东,这些东西你是从哪里搞来的?”姚启明问道。

  “我不是告诉你要去那边吗?就是从那里搞来的,就是废纸的价钱。”王卫东答道。

  姚启明看着木箱里面的报纸图书喃喃的说道:“他们怎么把这么好的东西都当做废纸卖了?这也太,太……”

  姚启明说了两个“太”却说不下去了。

  那个国家现在已经顾不上文化了,先填饱肚子要紧!

  “卫东,这些报纸图书你不能当做废纸卖了,我马上联系黑大的图书馆,他们一定愿意要这些东西。”姚启明说道。

  “我也觉得这些好东西就这么变成纸浆太可惜了,所以我想把这两吨报纸杂志和图书卖三万块钱!”

  “值,太值了!我给你三万块钱,这些报纸图书我买了!”姚启明说道。

  两天后哈市西边的那座油城的很多电线杆上贴着一张小广告:“高价收购四十二号以上的劳保羊毛大头鞋,每双三十元!大号成套劳保棉服,每套六十元!有意者请到某某旅店某某房间交易,童叟无欺!”

第193章 不是值不值的问题一

  五天后就把二百套大号劳保棉服和二百双大头鞋就运到芬河。

  到了芬河后王卫东又找人头分批把棉服和大头鞋带到乌苏里斯克。

  阿德洛夫和鱼业公司的嘎斯卡车赶到乌苏里斯克把棉服和大头鞋装车。

  “维尔通同志,这是你二十件皮夹克卖的一万卢布!”阿德洛夫说道。

  五年前王卫东刚开始做换货贸易的时候卢布和美元几乎是一比一,现在一百美元兑换一百八十卢布,几乎跌去一半,可是看趋势卢布还要继续跌,王卫东带出来的二十件皮夹克明显是赔了。

  “拉里莫夫同志让你经常过来看看,一定还能帮到我们!”阿德洛夫说道。

  “一定,我会经常过来的。”王卫东保证道。

  王卫东回来哈市后来到姚启明家里,他看见那两吨报纸图书几乎堆满了一个房间。

  “这么多天这些报纸图书怎么还没有送到大学图书馆?”王卫东问道。

  “暂时还没有,我还要整理一下。”姚启明答道。

  不过王卫东注意到姚启明的表情有些尴尬。

  就在这时候,一个六十多岁的人走了进来。

  “启明啊,《火星报》整理出来没有?”那个人问道。

  “整理出来了,还有二百多份!”姚启明急忙答道。

  说着,姚启明从桌子上拿起厚厚的一摞报纸递给那个人。

首节上一节97/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