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95节

  九零年三月,阿寒町飞鸟学校给包括王卫东在内的七个人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卒业典礼。

  阿寒町町长和教育长等人都赶来参加,因为这可是在阿寒町毕业的第一批国际学生。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加上平时与村民和在水产工厂与工人的交流,王卫东的日常日语已经说的很不错了。

  结束了在阿寒町飞鸟学校的学习,王卫东来到钏路的水产工厂继续干活,他向佐藤义则会长要了一张名片保存起来,也许以后会用得上。

  半年的时间他赚了八十多万日元,按照一比十七计算,这些钱有五万人民币。加上他以前寄回家里的,还有身上带着的,去除学习用的各种费用,这一次出来王卫东还赚了几万块钱。

  王卫东把八十万日元寄回家里然后就买机票准备回国。

  飞机在京城机场降落后,王卫东找到一个宾馆住下然后给欧小阳打了一个电话。

  听见王卫东终于回来了,欧小阳很高兴,他开着一辆桑塔纳来接王卫东,然后拉着王卫东去东来顺吃涮羊肉。

  听王卫东讲这两年他在小本子的经历,欧小阳感慨的说的:“还是你做的对,这两年不仅学会了日语还赚到了钱,不像我这两年就是坐吃山空。”

  “没有赚钱还买桑塔纳?”王卫东说道。

  “没办法,朋友们在一起没有一辆好车实在没有面子。”欧小阳无奈的答道。

  不过虽然哀叹坐吃山空,但是欧小阳没有再提让王卫东去北方大国那边做生意的事情。

  王卫东也默契的没有问原因。

  “这一次回来你有什么打算?”欧小阳问道。

  “暂时还没有,现在没有机会,如果我能把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鱼卖到北海道一定能够赚大钱!”王卫东叹息着说道。

  在九零年做这种贸易还是不现实的。

  直到欧小阳开车把王卫东送回宾馆,王卫东下车的时候,欧小阳才说道:“卫东,去北方大国那边做买卖的事过一年半载再说。”

  三天后王卫东回到向阳化工厂的家里。

  四个老人一年前已经从哈市回到化工厂,现在外经贸的人再想找他也不容易。

  家里只有母亲李玉凤和奶奶黄桂英在家,家里实在太挤,陈季红带着孩子住在娘家。

  “不要再乱跑了,就安安分分的待着,这两年季红一个人在家里多苦啊。”黄桂英说道。

  “这一次回来我多在家里待一段时间,哪都不去。”王卫东答道。

  “这两年你又往家里寄了几万块钱,差不多就行了,多少钱才是多!”李玉凤也劝儿子。

  三个人说着说着就聊到化工厂的现况,浮法玻璃成本太高销售情况很不好,无线电厂生产的收音机大量积压根本卖不出去。

  “多亏你大哥和小梅都属于军品生产这一块的,工资有保证,否则开工资都很困难。”李玉凤说道。

  五年前王先进曲小梅为了能够调到无线电厂还拎着礼品晚上到方副厂长家里疏通关系,结果方副厂长想起了王卫东的事情,第二天两个人一个调到负责军品装运的搬运队,一个到要上夜班给军品工人做饭的小食堂。

  当时当搬运工和上夜班的小食堂工作都很辛苦,没有人愿意去。没想到几年过去了,这些艰苦的岗位都成了香饽饽,原因只有一个,虽然艰苦可是工资高而且有保证。

  化工厂转民品生产的浮法玻璃和无线电厂其实都是亏损的,现在只能勉强保证低工资。

  “那时候谁会想到这么大的工厂开资还会困难!实在没办法,现在工厂集资给工人开工资,工厂答应利息给到百分之十!不少老工人贪图利息高都把几十年攒下来的上千块钱交到工厂,坐等着吃利息。”李玉凤叹息说道。

  “卫东,方副厂长完了。”奶奶黄桂英突然说道。

  黄桂英用干枯的手掌比划了一个手枪的动作接着说道:“听说他很可能要吃这个!”

  看见奶奶的这个动作把王卫东吓一跳。

  “方副厂长已经被抓起来两三个月了,还有专门给他开车的小舅子!听说方副厂长这几年贪了几万块钱,他小舅子这几年报销的轿车油钱和修理费就有十几万,里面全是猫腻!”李玉凤解释道。

  听到这个消息,王卫东一时说不出话来。

  在家里聊了一个多小时后王卫东起身打算到岳父家里去,可是这时候父亲王海富突然推门进来。

  王海富一般早上出门要玩一天直到天黑才会回来,今天出去两三个小时就回来了,很反常。

  看见王卫东,王海富没有多说废话直接厉声问道:“你要去哪儿?”

  “我想去看看季红。”王卫东答道。

  看见父亲的样子,他很是莫名其妙。

  “不要走!哪里都不许去!”王海富说道。

第188章 西瓜和芝麻二

  不让自己去看自己的媳妇,还有没有天理了?

  那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父亲,那也不行!

  王海富把王卫东拉进里屋问道:“下火车回家的路上你看见什么人没有?”

  “正是上班时间,街上没有什么人,没有看见谁啊。”王卫东答道。

  “你放屁!没有看见人,我是怎么知道你回来的?”王海富怒道。

  “走在街上我记住看见的人干什么?实在是没有记住。”王卫东委屈的说道。

  “我正在工友家里打扑克,后进屋的老吕头告诉我,他看见你回来了。所以我着急忙慌的跑回来。”王海富说道。

  “儿子回来是好事,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像是大祸临头了一样。多亏没有怀孩子,否则就让你吓掉了!”李玉凤不满的说道。

  现在王海富没有功夫搭理媳妇,他问王卫东:“工厂里很多人知道你在外面这些年赚到了钱,后来又听说你去小本子国,更觉得你有钱。前些天工厂的夏厂长找到我,他和我和颜悦色的谈了半天,他的意思就是现在工厂遇到了暂时困难,急需资金,听说这些年你在外面赚到了钱,能不能参与工厂的集资,如果拿出来的钱多,利息还可以更高一点。你愿不愿意参与把钱拿出来?”

  听见父亲的这个问题,王卫东想都没有想就直接摇头。

  “两个月前我给你写信你没有收到吗?”王海富问道。

  “那时候我已经离开阿寒町,到钏路去了,当然没有收到。”王卫东解释道。

  “不管收没收到,你现在就在家里待着,哪儿都不要去!”王海富说道。

  他转身对李玉凤说道:“你马上去幼儿园接孙子,什么都不要跟别人说!我现在去老陈他家把季红接到这里!”

  “你这个老死头子要整哪一出!”李玉凤怒道。

  “不要再问了,马上行动!”王海富断然的说道。

  二十分钟后李玉凤带着六岁的王龙回来,由于血缘关系孩子对王卫东既有亲近感又觉得陌生。

  又过了十分钟王海富才带着儿媳妇陈季红走进家门。

  看见两年不见的王卫东,陈季红死死的抓住王卫东的胳膊。

  王海富自己翻抽屉找出三副白纱布口罩递给王卫东说道:“不要卿卿我我的,一家三口赶紧走!火车太少等不起,坐汽车到蜂山县再坐火车!”

  李玉凤看见儿子王卫东回来情绪并没有太大变化,现在听说孙子马上要离开自己,急忙蹲下抱住孙子就是不撒手!

  “你这个老不死的,我跟你拼了!”李玉凤一边哭一边说道。

  孩子知道要和奶奶分开也嚎啕大哭起来。

  王卫东知道,自己如果在家里住下,等工厂里的人知道自己已经回来了,可能会到家里动员集资。父亲王海富就是害怕这一点才让自己快一点走。

  自己带回家的行李箱就立在门口,时间太匆忙,陈季红只带着一个小包。

  王卫东和陈季红戴上口罩然后给孩子也戴上,王海富强行把孩子从李玉凤怀里拉出来。

  “赶紧走!”王海富死死的拉住李玉凤说道。

  看见三个人走出家门,李玉凤一下子坐在床上大哭起来。

  “老不死的,卫东把钱给工厂,一年有几万块钱利息有什么不好!”李玉凤抽抽搭搭的骂道。

  “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个屁!就你这副傻样,坏事第一名,好事最后一名!”王海富说道。

  “如果没有这么多钱,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多好!”李玉凤说道。

  “是啊,没有钱的时候想有钱,有了钱之后也很麻烦!”王海富叹气说道。

  出了门,王卫东抱起孩子快步走在前面,陈季红紧紧的跟在后面。

  三个人来到公路边等车,坐公共汽车来到蜂山县城。

  王卫东找了一家小饭店一家三口终于又坐在一起吃饭了。

  王卫东吃着酸菜馅的饺子觉得非常可口,他已经有两年没有吃到酸菜了。

  陈季红右手拿着筷子吃饭,左手却按在背在身上的包上。

  包里装的是五六个存折和厚厚一叠国库券,这些东西是王卫东折腾这么多年的所有成果加在一起将近六十万。

  想一想就心惊肉跳!

  陈季红的小心并不是多余的,王卫东就注意到刚才三个人下公共汽车的时候,有两个小子挤过来做出一副要上车的样子。

  他们两个迎着下车的人往上挤,右手放在胸前,食指中指像是钳子一样。

  孩子狼吞虎咽的吃着溜肉段,王卫东摸着他的脑袋说道:“有好吃的,你马上就把奶奶忘了!”

  吃完饭,三个人来到商店,王卫东买了针线又买了一尺布,用卖布的剪子剪成几块。

  回到火车站前,王卫东花五块钱住了一个单间。

  孩子吃的太饱又走了很远的路,到房间里就躺在床上睡了。

  陈季红用针线和布在王卫东穿的内衣上缝了两个口袋把存折和国库券缝在里面。

  “这孩子睡的像死狗一样!”王卫东给孩子盖上被子说道。

  他和陈季红并排躺在床上。

  “好好睡一觉,晚上上火车的时候才有精神。”王卫东说道。

  他根本不管陈季红听不见他的话自顾自的说道:“我去的那个国家火山可多了,经常有火山爆发!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火山爆发?”

  当天晚上一辆小轿车就停止住宅楼门口。

  夏厂长和秘书下了汽车走进楼门口。

  不管什么时候,好事儿的人很多,喜欢通风报信的人也很多。当天夏厂长就知道了王卫东回来的消息。

  早有精神准备的王海富热情的迎上来与夏厂长握手。

  “听说卫东同志回来了,在不在家?”夏厂长笑着问道。

  “哎呀,真不凑巧,今天卫东着急忙慌的回来带着媳妇孩子又走了!他有急事说是要去南方。”王海富答道。

  夏厂长露出失望的表情,不过他还是不慌不忙的坐下说道:“海富同志,你是为工厂做出过大贡献的老工人,你们那一批工人吃苦奉献总是冲在最前面!现在工厂遇到点困难,当然喽,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化工厂还是很有前途的!”

第189章 西瓜和芝麻三

  “我听说卫东同志这几年在外面干事业,现在有了一定的财产积累,我这一次来是化缘的,当然也是给他一个财产增长的大好机会!”夏厂长说道。

  “如果卫东同志能够拿出十万块钱,我可以保证给他百分之十一的利息,如果是二十万就是百分之十二!五十万就是百分之十五!”夏厂长接着说道。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又能为工厂做贡献,又能自己获利,这是多好的事情啊!”秘书在一旁说道。

  “卫东具体有多少钱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想十来万应该有!等他从南方回来我一定劝说他尽可能的把钱拿出来缓解工厂的燃眉之急。这么高的利息不把钱拿出来不是傻子是什么?”王海富痛快的说道。

  夏厂长又聊了半个小时才告辞离开。

  下班回到家里的王先进和曲小梅这时候才知道今天王卫东回来了。

  “你们两个都不知道,可是厂长已经知道了。”王海富说道。

首节上一节95/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