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45节

  “如果做外贸你想怎么做?”王卫东问道。

  “现在能够做的就是粮食和轻工业品出口,可是咱们省轻工业品太少,还是要在粮食上想办法。可是现在政策上粮食出口都掌握在国家手里,挂靠公司不能收购更不能出口粮食。我能做的就是出口豆粕。”欧小阳答道。

  豆粕就是豆饼,黄豆榨油的副产品,是上好的饲料。

  北面那个国家肉类特别是牛肉消耗量比中国大很大,缺乏饲料用粮和豆粕。

  而豆粕不算是粮食,国家管的并不严。

  改变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在过好日子的时候得过且过并不愿意改变,只有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破釜沉舟不得不改变。

  “小阳,如果今年收音机销售的不好,我们明年就干你大哥说的外贸!”王卫东说道。

  去年一年两个人私底下每个人分了将近十万,快过春节的时候欧小阳的父亲点头说他们两个年底可以分五千。

  去年春节分一千,今年春节分五千,说起来这也是一种进步。

  不过王卫东和欧小阳明明已经过河了,在欧小阳父亲面前还要装模作样的在河里摸石头!

  就是因为日子过得不错所以欧小阳并不想改变。

  “我们如果干,卫东你还要打头阵!到时候我就让你去那边。”欧小阳说道。

  两个国家已经有二十来年基本断绝来往,中国人对那边根本就不了解,第一批走出去的人都是胆子大的。

  “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愿意去!”王卫东说道。

第86章 不是机会

  大年初九安装收音机的学生就纷纷赶了回来,谁也不愿意放弃继续赚钱的机会。

  那个戴眼镜的大学生给王卫东带回一小口袋瓜子。

  “瓜子都是又细又长的,怎么这种瓜子这么短这么胖?”王卫东好奇的问道。

  “是专门用于榨油的新品种。”戴眼镜的大学生答道。

  每天夜里干十二三个小时,半个月时间这些学生干出无线电厂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量。开学之前每一个学生带着一百块钱欢天喜地的回学校了。

  这个年代的人不在乎吃苦,比如说慢慢出现的打工人,用化肥袋子装着被褥,挨个问招工的老板,工厂加班就干,不加班就不干,因为在加班的工厂里干活赚的更多。

  五月的一天王卫东下午回到家里,三个人坐在一起吃饭,奶奶黄桂英和陈季红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王卫东默默的一个人坐在一边吃饭没有一点存在感。

  刚刚吃完饭,奶奶黄桂英就迫不及待的对王卫东说道:“赶紧把电视打开!”

  “还早呐,现在新闻还没有开始,要等到晚上八点电视剧才开始。”王卫东说道。

  “快打开!我等电视剧可以,电视剧不会等我!”黄桂英催促道。

  王卫东无奈的打开电视,黄桂英紧张的盯着电视屏幕,陈季红也不像平时干活那么仔细,胡乱的洗完碗筷也回到屋子里靠在黄桂英旁边盯着电视。

  两个女人心急火燎的捱过新闻节目和新闻后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对于她们来说漫长的像是几个小时时间。

  “哇达西露,泽呢哇呐……”

  “开始了,开始了!”黄桂英用胳膊碰了孙子媳妇一下说道,语气紧张兴奋。老太太右手里已经握着一个手帕。

  在这个时间点这首RB歌曲几乎在哈市所有的电视里传出来,在全中国的电视里传出来。在这个时间连大街上的行人都明显减少了。

  王卫东坐在一边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如果在这个时候影响到奶奶看电视马上就是一句臭骂,陈季红也帮忙给他一个晴空霹雳!

  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黄桂英一边擦眼泪一边紧盯着电视屏幕,嘴里还喃喃自语。

  王卫东知道奶奶这是骂人,骂光夫的父亲!

  半个多小时的电视剧终于结束了,黄桂英恋恋不舍的把眼睛从屏幕上移开,她手里的手帕湿漉漉的。

  “还要再等一个星期!”黄桂英恨恨的说道。

  这部名字叫血疑的RB电视剧一个星期只播出一集,看下一集还要再等一个星期!

  这部电视剧现在火遍整个中国,私生女,不治之症,爱人爱而不可得等等,所有的这些情节加在一起吸引了上亿中国人的心。

  电视剧看完了,家里的两个女人终于恢复了正常,陈季红出去端回一盆热水,这是给王卫东洗脚用的。

  “对了,我想起来了,找时间你带你媳妇到医院看看,我觉得她应该是有了,这几天这个傻丫头把青沙果一把一把的往嘴里塞,什么酸吃什么!”黄桂英说道。

  “是吗?”王卫东又惊又喜的问道。

  他把陈季红推着坐在床上,然后蹲下给陈季红脱下袜子把一双脚强按进盆里。

  陈季红羞的红脸低头。

  王卫东这时想起奶奶还在旁边就转头看了老太太一眼。

  “不用看我,就当我又瞎了!”奶奶黄桂英说道。

  五天后当欧小阳再一次回到工厂的时候王卫东对他说道:“小阳,前两天我带媳妇到医院检查,结果已经怀孕三个月了,我想跟你商量一下,这几个月我晚上就不能值班了,要再安排两个工人晚上轮流在这里。”

  残疾青年身体残疾情况有轻有重,王卫东打算安排两个身体情况好一点的晚上值班。

  欧小阳点点头说道:“好啊,恭喜了!等孩子出生后不用忘了请我们喝酒!”

  “结婚已经半年了,瑞云还没有情况?”王卫东问道。

  欧小阳的脸色变的阴沉,这件事他并不在意,可是家里的父母一直盼着抱孙子。

  “瑞云暂时不想生孩子,因为生孩子前后要有几个月不能上播音台。”欧小阳答道。

  他就是以为瑞云怀孕才慌忙与瑞云结婚的,结果结婚后瑞云居然不想生孩子!

  瑞云的理由也很充分,如果因为怀孕生孩子停播几个月,电视台一定要找人长期替代她,如果表现的好替代可能就变成取代。你有欧小阳,我有张小阳,李小阳,谁怕谁啊。

  电视台播音员竞争很激烈,一个位子有好几个人盯着。走上播音台就拿到了老天爷给的一辈子荣华富贵的保证,你看看那些女播音员有一个嫁的差的吗?

  欧小阳把瑞云的想法转述给父母,欧小阳的父亲听完后淡淡的说道:“瑞云这么想是对的,我快要退了,她有危机感。”

  王卫东把刚买不到一年的黑白电视卖了,又买了一台彩色电视。黄桂英连骂了孙子好几天败家。

  四百多块钱买的电视不到三百块钱就卖了,这不是败家是什么?

  “这样让你们两个更好的看电视剧,再说,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王卫东解释道。

  “看一个开会还要买彩电吗?”奶奶不解的说道。

  大多数中国人是在八四年奥运会开幕以后才了解奥运会的,更准确的说是听见许海峰的那一声枪响看见许海峰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才了解奥运会的。

  从那一刻起上亿中国人每天牵肠挂肚的就是奥运会奖牌榜,关心的是今天中国队是不是又得了金牌。

  “现在收音机里每天都有奥运会转播,电视的转播更多,我们生产的收音机既能收听广播还能收听电视一台,销售情况一定好!”欧小阳喜滋滋的说道。

  “收听效果再好也不如看电视,这几年工资涨了不少,可是电视价格还降低了,家里没有电视就等于告诉别人自己过的不好,人嘛,都是要面子的。”王卫东说道。

  王卫东不同意欧小阳的意见,他认为收音机的销售没有那么乐观。生活变好了,收音机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以后想在收音机上赚钱会越来越难。

第87章 传宗接代

  奥运会那段时间很多人见面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又得了一块!”

  每一个获得金牌的运动员都成了亿万人民心中的英雄,特别是那位争霸体操领奖台的体操王子和以拼搏著称的女排姑娘!

  各家百货商店经常可以看见一家人喜气洋洋的抬着电视机纸箱走出来。

  半个月的时间里电视机的销量大增,知名品牌的电视机卖光了,人们就抢地方品牌的电视机。

  创业无线电厂生产的那款能够收听电视节目的收音机销量比平时增加了一点点,就是这么好的机会也没有增长多少。

  “看来你是对的,收音机卖不动了,我们也要另谋出路了。”欧小阳说话的时候心情欠佳。

  他心情不好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不是因为收音机销售的原因而是他的父亲。他的家庭背影会慢慢变淡,将来到大学里推销收音机也会越来越困难。

  “放心,我们以后赚钱的机会多的很。”王卫东说道。

  八四年的年底,王卫东把一个档案袋交给欧小阳。

  欧小阳捏了捏档案袋问道:“多少?”

  “七千”王卫东答道。

  今年生产了那么多用于校园广播的收音机,可是两个人分到的钱与去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用于收听校园广播的收音机利润比较低是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其他几种收音机的销售量都大幅下降。特别是那种两个喇叭的大收音机销售量下降的最多。

  现在农村结婚也开始把电视机列为三大件之一,收音机越来越不受人待见。

  欧小阳递给王卫东一根宇宙牌香烟,自己也点燃一根抽着。

  两个人面对面的喷云吐雾都不说话,这个小小的无线电厂的前景越来越不妙了。

  欧小阳扔掉手里的过滤嘴说道:“我父亲明年秋天就要退了。”

  有些话尽在不言中,欧小阳的意思是他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王海富和李玉凤特意赶到哈市,王卫东想把奶奶留在家里可是老太太说什么都不愿意。

  四个人把陈季红送进医大附属医院妇产科,三个老人就守在医院里,由王卫东一天三顿送饭。

  曲小梅在半年多前生了一个闺女,三个老人脑袋里还有很重的传统思想,六只眼睛眼巴巴的看着躺在产床上的陈季红等着她给老王家生出一个带把的!

  特别是现在,由于国家政策,已经不能生两个三个来纠正错误。

  王卫东并不在乎,可是陈季红虽然听不见可还是明显感觉到了压力,精神焦虑。

  陈季红感到阵痛而且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最后被推进产室。

  王卫东这时候在工厂里,三个老人守在外面紧张的看着那扇门。

  王海富在走廊里来回踱步,李玉凤抱着大陶瓷缸子一动不动。

  奶奶黄桂英坐在那里嘴里小声不断的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里面终于传出了孩子响亮的哭声。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黄桂英情不自禁的念的更快了,她在浑身发抖。

  门开了,一个护士抱着孩子走出来。

  “都过来吧,给你们看一眼!”护士大声说道,声音在走廊里回响。

  王海富和李玉凤像是饿虎扑食一样奔过去,黄桂英却浑身僵硬根本站不起来。

  孩子躺在护士怀里,皱皱巴巴的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是男孩还是女孩?”王海富战战兢兢的问道。当年他的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紧张。

  “恭喜了,是一个男孩!”护士答道。这个年代的护士也不能免俗。

  黄桂英一下子瘫在椅子上,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她终于有重孙子了,这辈子没有白活,看见了老王家传宗接代的人。

  最冷静的就是李玉凤,她把装着小米粥荷包蛋的大陶瓷缸子凑近孩子,然后用勺子猛敲!

  本来张嘴大哭的孩子突然停了一下转头脑袋然后又张嘴大哭。

  “他听见了,他听见了!”李玉凤说到最后声音都哽咽了。

  “好,好,好,好……”王海富像是傻掉了一样不断的重复着。

  护士抱着孩子转身回去了。

首节上一节45/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