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32节

  欧小阳恍然大悟的点头。

  “各位慢用,我交代他们给你们安排房间了,好好休息,我还有事就不能陪你们了。”谢主任微笑着说道然后特别与欧小阳告别转身走了。

  酒很普通,就是一瓶玉泉白酒,不过喝起来觉得酒香绵长。

  “我来之前不是跟你们说要把个体执照办到哈尔滨吗,就是小欧同志热心肠要帮助我们办这件事。”王卫东说道。

  两个人恍然大悟急忙向欧小阳点头表示感谢。

  “你们多不容易啊,有了这个小工厂你们的生活就有保障了,这件事对我来说也不算什么。”欧小阳说道。

  “咱们三个为了表示感谢敬小欧同志一杯!”王卫东说道。

  欧小阳端起酒杯一干而尽。

  “你们多好啊,通过劳动解决了自己生活问题不给国家社会增加负担,而且还为繁荣经济满足人民的生活做出了贡献!”欧小阳感慨的说道。

  “小欧同志也想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很容易啊,加入我们这个小工厂就行了,我们三个人表示热烈欢迎!”王卫东一本正经的说道。

  但是谁都能够看出来他这是装的,刘建国和鲍启航虽然不知道欧小阳的具体身份但是这时候也知道一定不同寻常,这样的人怎么会到他们的这个工厂里来?

  “对,对!热烈欢迎!”刘建国和鲍启航也凑趣说道。

  “我怎么好意思?你们四个人辛辛苦苦干的工厂,我加入算是怎么回事?”欧小阳平静的说道。

  “这好办啊,这个工厂我有四分之一,全都卖给你,你给我一万块钱就行了!”王卫东说道。

  鲍启航和刘建国都忍不住笑起来,虽然知道王卫东是开玩笑,可是这小子也太能狮子大开口了。

第61章 一万块钱的诱惑太大了二

  一千张大团结拿在手里是什么感觉?

  九亿人民中一定有很多人会马上爆发心脏病!

  王卫东有这个小工厂的四分之一,这位欧小阳同志就要给他一万块钱也就是说整个工厂值四万块钱。

  这怎么可能?

  现在这家小工厂在他们四个人手里的确不值四万块钱,可是刘建国和鲍启航没有想到也不会想到,如果这家工厂里在欧小阳手里马上就会增值不知道多少倍。

  这个小工厂在他们四个人手里就是根绣花针,可是在欧小阳手里就是根金箍棒!

  欧小阳看着王卫东很郑重的又问了一遍:“我给你一万元,你愿不愿意卖?”

  王卫东愣了一会然后转头看着刘建国和鲍启航笑着说道:“今天小欧同志喝多了!”

  然后他又对欧小阳说道:“今天你酒喝多了,脑袋一热要花一万块钱买,明天睡醒了,你就该后悔了,像你这样身份的人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到时候你硬着头皮拿出一万块钱给我吗?”

  “明天我也不会后悔!今天晚上睡觉前你们都想想,愿意的明天来找我!”欧小阳对三个人说道。

  刘建国和鲍启航都傻愣愣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吃完饭,早就等在旁边的服务人员带着四个人去休息。时间太晚了,今天晚上欧小阳也住在这里。

  四个人住四个单间,房间里一张床一张桌子,十分简洁干净。

  刘建国坐在床上发现床垫软中带硬颤巍巍的,拉开被子铺床发现被子像一块云彩一样轻飘飘的。

  刘建国发现整个房间里的东西都像这床棉被一样看着平常朴素可是质地很高。

  他突然站起来拄拐尽可能轻手轻脚的开门走向王卫东的房间。

  推开门后刘建国看见鲍启航正坐在床上!

  “关门!”王卫东对刘建国说道。

  三个人都坐在床上,刘建国和鲍启航都眼巴巴的看着王卫东,满脸渴望的样子。

  “卫东,他到底是谁啊?”鲍启航问道。

  “我告诉了你们,你们千万不要到外面乱说!”王卫东叮嘱道。

  两个人把脑袋凑近王卫东,王卫东贴着他们两个的耳朵小声说了两句。

  刘建国和鲍启航吃惊的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刚刚吃完一顿美味的饭菜,现在就住在省委招待所里,王卫东说的绝不可能是假话。

  两个人心里像是惊涛骇浪一样。

  “那小阳同志说要花一万块钱买你那四分之一的工厂是真的吗?”鲍启航问道。

  这才是他到王卫东房间的真实目的,也是刘建国的目的。

  “怎么可能是真的!他那样的身份还用买吗?你们两个千万不要胡思乱想!”王卫东坚决否认并且警告两个人。

  两个人走出王卫东的房间回到自己的房间。

  躺在床上,虽然很舒服可是两个人根本无法入睡。

  鲍启航睁着眼睛盯着天花板,他仿佛看见大团结像鹅毛大雪一样从天花板上纷纷扬扬的落下来!

  第二天早上,一夜未睡的鲍启航悄悄的穿好衣服轻轻推开门轻手轻脚的走到欧小阳房间的门口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了听然后又转身回去。

  他每隔十几分钟就重复一次直到听见房间里响起哗啦啦的水声,那是欧小阳起床后洗漱的声音。

  鲍启航抬起手轻轻的在门上敲了两下。

  鲍启航觉得自己刚才敲门声太小,里面的人很可能没有听见所以抬手打算敲第二次的时候门一下子就开了!

  欧小阳满嘴的泡沫站在门口。

  “是启航啊,快进来!”欧小阳亲热的说道。

  刘建国敲开王卫东的房门。

  “卫东,鲍启航鬼鬼祟祟的进到欧小阳的房间里去了!他一定是想把他的四分之一买给欧小阳。”刘建国说道。

  王卫东低头没有说话。

  “现在看看鲍启航能不能卖一万块钱,如果他能卖我们也卖嘛,那可是一万块钱啊!”刘建国继续说道。

  “建国,咱们两个是小学同学,是最好的朋友!你听我一句,就是能卖一万块钱也不要卖!”王卫东劝道。

  “为什么不能卖?就那个小破工厂能值几个钱你心里没有数吗?现在有人愿意买为什么不卖?拿着一万块钱回到工厂,我花两千块钱结婚,剩下八千块钱存在银行里,存定期,八点多的利息,一年就是六七百!如果到银行买国库券利息更高!再加上我爸我妈的工资日子得过的多美!”刘建国不理解的说道。

  “现在一年六七百块钱可以过的很好,以后也能这样吗?目光要放的长远一点,千万不要卖!”王卫东说道。

  刘建国没有说话,现在还不知道鲍启航走进欧小阳房间的结果,如果鲍启航灰溜溜的从欧小阳的房间里走出来,现在说再多也没有用。

  沉默半天,刘建国说道:“卫东,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不过我还是想换一万块钱!对不起了,如果鲍启航能卖,我也想卖,别在劝我了!”

  王卫东看着刘建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个圈套是他和欧小阳设下的,可是他本来只想让鲍启航卖而已。他以为他可以劝说住刘建国,可是现在看起来不行,那一万块钱对刘建国的吸引力太大了!

  刘建国觉得只要他拿到一万块钱自己的一辈子就妥了,以后剩余的几十年就可以躺着吃!

  这也难怪,现在毕竟是一九八二年啊。

  欧小阳笑眯眯的看着鲍启航,给鲍启航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我昨天的确是随口说的,不过我从来都是说话算数的人,既然你已经想好了,今天上午我就可以把一万块钱给你!你在这里的银行立一个户头还是拿现钱都行!”欧小阳说道。

  鲍启航感觉心跳加速,浑身冒汗,嘴巴发干,难道一万块钱的大目标马上就要实现了?

  他决定一拿到钱马上回家,和父母商量娶媳妇的事情然后把剩下的钱全部存进银行!

  鲍启航和刘建国的想法一模一样。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九亿人民的想法大概都是如此而已。

第62章 很多问题不是聪明肯干就能解决的一

  鲍启航激动的走出欧小阳的房间,他侧头看见王卫东的房间门正开着,王卫东和刘建国四目盯着他。

  鲍启航尴尬的向两个人笑笑然后推门走进自己的房间。他要收拾东西等欧小阳去银行取钱回来交给他。

  按说把钱存在这里的银行带着存折回去更安全,可是鲍启航更想拿着厚厚的一叠钱回家。

  看见鲍启航脸上的表情两个人都知道了结果。

  “卫东,我去了。”刘建国说道。

  “你将来会后悔的。”王卫东说道。

  “只要能拿到一万块钱能有什么后悔的?”刘建国说道。

  然后他就拄拐站起来走出房间走到欧小阳房间门口然后抬手敲门。

  王卫东无奈的站起来关上房门。

  两天后隋有志知道了这件事带着埋怨的口气对欧小阳说道:“咱们这里也不是外国还讲什么股份!如果你看好那个小无线电厂告诉我就行了,我想一个办法转脸就让他们统统滚蛋!”

  “那种事我绝对不会做的!”欧小阳说道。

  知道他要经商后他父亲对他很失望,只对他说过一句话:“做光明正大的事,赚光明正大的钱!”

  但是他这两年出版的那些图书他父亲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大哥欧小军劝告他尽快把出版图书的事收了,因为他父亲对他非常非常失望。

  欧小阳现在对这个小无线电厂并没有寄予多大的希望,只是想扭转一下父母对他的看法。

  那两万块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强取豪夺的事情他不会干。

  欧小阳现在很在意父母和大哥对他的看法。

  隋有志在后面看着欧小阳的后脑勺,目光里有惋惜甚至是恨铁不成钢。

  像欧小阳这种人想弄钱根本不用经商,打打招呼,搭搭桥当当中间人很快几千几万就到手了。

  这么赚钱多简单多容易!可是欧小阳这个傻瓜偏偏不干!

  有那样一个父亲,欧小阳这个傻瓜真是暴殄天物啊!

  欧小阳并不是一个多有效率的人,可是他事情办的速度就是快!

  欧小阳虽然是一个有家室背景的人,可是公事公办的说他也是一名待业青年啊。

  按几十年后的说法他现在也就是一个灵活就业者。

  个体户执照很快就办好了,工厂地址也在平房区找到一处三百多平方米的房子。

  欧小阳只是随口提了一句房子的事情,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帮忙,上午听说这件事,下午房子就找到了。

  王卫东建议欧小阳还是找残疾青年到工厂当工人,做事的效率并不低,而且顶着残疾人工厂的名义,话更好说,事情更好办。

  招残疾工人,组织生产不是欧小阳擅长的,所以他把这些事都交给王卫东去做。

  他擅长的是在外面,创业无线电厂的收音机很快就摆到哈一百的柜台上。

  杯子里的水不知道猴年马月才会干,可是泼到地上很快就干了。

  收音机居然很快就卖断货了!

  王卫东马上向南方的乡镇企业采购电子元件,安排招到了二十来个残疾青年安装生产。

  他整天忙的脚打后脑勺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让工厂走上正轨。

  鲍启航虽然拿到了一万块钱还是被王卫东派回去组织向阳化工厂的那些人安装生产,更要让王海富那些老工人加工收音机的外壳。

  “能够收听《跟我学》的收音机!”

首节上一节32/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