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314节

第643章 本职工作

  联系不到王卫东,宋宇心里就觉得不塌实。特别是现在王卫东还在国外,万一出点什么事怎么办?

  一直到晚上十点多宋宇才终于接通了王卫东的电话。

  宋宇觉得一块石头落了地。

  “卫东你干什么去了?我都要急死了!”宋宇说道。

  “今天出去考察商业项目,荒无人烟的地方根本没有信号。”王卫东解释道。

  宋宇愣了一下,是自己有通神的预测能力还是王卫东和自己一样随口就撒谎?

  他心里更倾向于后者。

  “卫东你快回来吧,党国需要你!”宋宇说道。

  “我马上就回去,如果你觉得大学的事情难办就让给我,你帮我找几百个工人到北方大国工作。”王卫东说道。

  “好啊,找工人干活很简单嘛。”宋宇说道。

  他还以为像以前那样类似找工人到北方大国拆废钢铁的工作。

  随后宋宇把大学食堂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给王卫东。

  “还是我们自己办吧,居文正不是说这样做对学生有好处吗?吃的能更便宜一点,还能解决一部分工人工作。”王卫东说道。

  “好,既然你决定了我们就这么办。”宋宇说道。

  这么多年大家都已经形成了心理依赖,由王卫东最后做决定,现在王卫东已经做出决定那就这么干。

  “我很快就会回来,一个星期内回到京城。”王卫东说道。

  结束与王卫东的通话,宋宇马上给居文正打电话。

  “小居,我反复思考后觉得还是食堂自己办比较好,为了那些学生才是第一位的!让他们吃的便宜一点,安心一点。我们在管理上多操心一些无所谓!”宋宇说道。

  “好,我这就告诉那些承包商。”居文正说道。

  王卫东从芬河市入境首先回到向阳化工厂看打火机厂。

  现在打火机厂生产和销售都很红火,保证工人工资根本没有问题。

  不过也有烦心事,最近一段时间来安全检查的次数很多。

  “在给打火机加气方面我们制定了很多安全措施,没有火源即使发生泄露也没有什么关系,不会发生火灾更不会发生爆炸,立刻采取措施就行了。”方艳梅说道。

  “看见企业赚钱了嘛,所以检查的次数就增加了,不检查你检查谁?”孔德亮阴阳怪气的说道。

  “不要说那些没用的!可以找一处远离住宅区,单独的地方专门做加气这道工序。”王卫东说道。

  “这个主意我已经想到了,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可还是不行,不是这里就是那里,总能找出问题来。”方艳梅苦恼的说道。

  “实在不行就搬家吧,我们向阳电子在黔省收购了一家机械厂,那里的工人大部分都搬出来了,空出来的住房和厂房很多,不过那里气候和东北很不一样,需要适应。”王卫东说道。

  六七十年代国家大搞三线建设,在大西南等偏远的地方建设了很多工厂。九十年代开始这些工厂陆续迁出,留下很多几乎空无一人的地方。

  向阳电子收购的机械厂原来有三千多工人,加上家属上万人,现在还剩下几百人留守在那里。

  “如果将来实在不行,我就动员工人带着家属搬到那里,不愿意离开的就只能让他们留下,反正现在工人哪里都有!”方艳梅说道。

  孔德亮看着媳妇方艳梅,他觉得自己的媳妇越来越变得一副资本家的嘴脸。

  王卫东接着说到还有要找几百人到北方大国极北的地方挖金矿的事情。

  “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有多少人愿意去?”王卫东说道。

  孔德亮目不转睛的看着王卫东说道:“大哥,你真是有钱人啊,你现在连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都不知道吧?那么多下岗工人,一个月可能连二百块钱的生活费都拿不到!一个月你要给他们两万块钱,他们会把命卖给你!”

  “那个地方我刚刚去过,冬天不敢在外面掏鸟撒尿!七月最热的时候不到零上二十度,最冷的时候零下五十多度!零下四十度很平常!”王卫东说道。

  “再难受有父母看病的时候没有钱难受吗?有送孩子上学没有学费难受吗?有被老婆骂窝囊废难受吗?一年干三四个月,那就是七八万啊,现在谁有七八万谁就能在工厂里横着走!”孔德亮说道。

  “我听说在那里当工人死亡率很高,一个工人一百万也就是这样了。不过向阳化工厂的工人我不要,我需要的是在金矿干过有经验的工人。”王卫东说道。

  “大哥,我可以学啊。”孔德亮说道。

  可是他马上看到媳妇方艳梅瞪过来的目光。

  “她现在也是资本家了,所以听见一个月两万根本不在乎。对普通人来说,什么都可以忍受,就是没钱不能忍!”孔德亮说道。

  王卫东回到京城先见到的是居文正。

  “民办高校挂靠到公立大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学只收挂靠费却什么事都不管,还有一种是被挂靠的大学很负责任,轮流派教师到民办高校授课,还派辅导员等管理人员过来,如果是那样我们就省心多了。”居文正说道。

  “我们也尝试过找名牌大学挂靠,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意愿。那些不怎么样的大学倒是希望我们挂靠,可是他们只收钱不做事。”王卫东说道。

  居文正突然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稿纸递给王卫东说道:“王总,多谢你们这段时间让我负责具体工作,工作中我有了很多感想和体会,你不是说可以把这些东西写下来发表吗?这段时间我抽空写了点东西,希望你看看多提批评意见!”

  王卫东接过稿纸首先看标题:民办高校建设中的几点想法。

  王卫东接着往下看,文章里写的是筹建中的向阳科技学院遇到的问题和解决。

  当然,居文正在这里面不露声色的突出了一下自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小居,居书记!你这么写是不行的!”王卫东说道。

  居文正吃惊的看着王卫东,他是名牌大学毕业,本来水平就很高,又在机关锻炼这么多年,练的主要就是文字功夫。

  现在一个从来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居然说他这么写不行!

  “其实文章我根本就没有看,不过我觉得既然你被派到我们这里担任书记,你是不是首先要对怎么样在向阳科技学院抓党建写一篇文章,然后再写其他的,有主有次嘛,这是组织上派你到这里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王卫东说道。

  居文正的脸红了,他居然被一个民营老板教训忽略了本职工作。

  不过他也的确心服口服,王卫东说的真的有理。

  “没想到王总政治性这么强。”居文正说道。

  “我不算什么,如果是宋宇小阳他们看见你这么写会说的很难听,他们在这方面比我强!一个民营企业老板不时时刻刻想到政治怎么行?”王卫东平静的说道。

第644章 交心

  居文正拿出写好的文章给王卫东看的本来目的是让他知道这件事,因为他写这篇文章客观上也是在为向阳电子做宣传,让王卫东提意见只是客套话,没想到王卫东真的指出了问题所在。

  “多谢王总提醒,这几个月总跑工地现场,检查工程质量,采买各种物资,忙的天昏地暗,不知不觉中政治敏感性弱了。”居文正说道。

  王卫东点头,他相信如果居文正现在还坐在机关里,每天想的都是这些东西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小居,据我所知你从大学毕业以后留学校也是做学生工作,这和在机关里工作区别不大。到了教育厅更是机关,每天都是文山会海,到基层也是跟在领导后面检查工作。现在就不一样了,是实打实的工作在第一线,脚踏实地的事情做多了反而一不小心容易犯错误,天天文山会海反而不容易犯错误。”王卫东笑着说道。

  “你写的这篇东西是不是还要请厅里的领导过目一下?”王卫东问道。

  “当然!这件事我还是想到了,不过多亏还没有让他们看,他们要提出批评就不会像王总这么直接了当,需要我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慢慢领会。”居文正说道。

  “毕竟我只是个民营企业家,和你不是一个跑道上的人,所以说话没有顾忌。”王卫东说道。

  经过这件事居文正觉得他与王卫东走近了很多。

  他试探着向王卫东说出憋在心里很长时间的疑问。

  “王总,这两年已经有民办大学陆陆续续招生了,据我了解他们在投入上远远不如向阳电子,民办大学从本质上讲还是追求盈利的,又不能像公立大学那样得到国家的财政投入,投入的太多收回成本的时间会非常长,这么做并不划算。我听说向阳电子在弗山正在建设大型高级中学,从赚钱上来说那才是赚钱的好方向。”居文正说道。

  王卫东沉默一会说道:“小居,你能提出这个疑问这说明咱们两个可以交心了。在中国做企业无论做什么事情第一位总想到自己能够得到多少好处有多少利润,这样做是做不长的!有的时候就是要少赚一点,甚至吃亏!”

  “向阳电子下属有电子管厂,大部分电子管用于代工企业生产国外名牌的音响。但是还是保留一小部份为中国重要通讯企业生产高端电子管。生产这部分电子管的工人和设备都是最强的!只要国家拿出国外新出现的电子管让我们仿制,我们就马上不计成本的投入人力物力仿制。其实这部分生产利润占比已经很小了,可是我们坚决保留,毕竟国家需要嘛。”王卫东说道。

  居文正似的有所悟的点头说道:“怪不得向阳电子会发展的这么大!”

  王卫东嘴唇动了动想说出一年前他在警察局里像达摩祖师面壁一样的感悟,但是并没有说出口。

  对居文正这样的年轻人还是应该像是教育孩子一样多给他一些光明的教育。

  有些东西只能靠自己感悟,是没有教你的。

  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那怕是骗子小偷抢劫犯,在他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说:“你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你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要勤奋努力,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向阳电子之所以有今天的规模,在九八年出现一次飞跃,王卫东他们把向阳电子的全部资产抵押几十亿港币然后到港岛股市上豪赌,赚到了的钱超过一倍还不止。

  当然,这是他们打着为国出征稳定港岛股市的名义做的,也是当时被鼓励和大力支持的。

  这一次让向阳电子所有的人都意识到靠生产产品一点点的积累实在是太慢了,钱生钱才是赚钱的王道!

  实业是跳板,金融才是赚钱的手段!

  当然,这些王卫东也不会和居文正说。

  这一次王卫东他们就是要用这所大学做第二次的跳跃!

  王卫东一脸郑重的对居文正说道:“小居,我八十年代就去北方大国做生意,那时候北方大国在我们心里是什么形象?是和米国并列的世界超级大国!那时候北方大国人在我们面前也骄傲的很,我说家里有自来水他们都不相信!”

  “可是九十年代我再去那里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物价一天一个价格,有人就冻死在大街上!我在莫斯科宾馆里遇到过米国波音公司的人,北方大国的最优秀的飞机设计人才纷纷去应聘帮助米国设计飞机。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老科学家潘采洛夫娜,北方大国年轻的科学人才都去西方了,只有她这样的人还留恋过去那个时代,那时候我就有了带他们这些人到中国的想法。”王卫东接着说道。

  “没想到王总你们办这所大学并不是为了赚钱!”居文正说道。

  “这些年以各种渠道来中国的北方大国专家学者有不少,不过这些事情都很低调,我们也只是做自己的一点努力,你写文章的时候不要写在上面。”王卫东说道。

  居文正一开始被组织上派到这里担任书记,他其实心里并不愿意,现在他才发现原来他正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今天晚上,两个人谈的很深入,感觉非常好。

  电视新闻里正在播出国家领导人给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数学家吴文俊,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袁教授颁奖的画面。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了。”居文正说道。

  “小居,我的儿子学习一塌糊涂,不过他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看星星,不上网不玩游戏就是看星星!虽然我嘴上总骂他,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也想成全他。咱们国家有那些大学有天文专业?”王卫东问道。

  “虽然我是学历史的,不过还是知道一些,咱们国家开设天文学的大学非常少,只有七八所,比如说北大南大,都是名牌大学,成绩太差根本进不去!”居文正答道。

  “看来将来只能让他去留学了。”王卫东哀叹道。

第645章 老狐狸一

  宋宇搞到三辆七十年代生产的红旗,经过一个多月的整备弄的跟新的一样。

  乌亮的车身,前面三十六天罡的银色格栅还有天圆地方的前大灯,特别是车盖上那面红色的旗帜,看着特别气派。

  “二十多年前的车现在还能开吗?”王卫东问道。

  “当然能开,证照齐全!不过三名司机要多练练手,否则冷不丁开这种车不行。”宋宇说道。

  今天一起去大学工地的还有欧小阳和常玉书常副部长,当然还有三名司机。

  宋宇拉着常副部长走在最前面,欧小阳带着王卫东跟在后面,最后是三个司机的车。

  三个红旗停在路口等红绿灯,正在执勤的交警头一次看见这种情况,他也没有接到通知啊,现在是不是应该隔断其他方向的人车通行?

  不过怎么没有摩托车开路啊?

  坐在后排座椅上的常副部长看到这种情景说道:“胡闹!”

  觉得坐在后排真是舒服,双腿可以尽可能的伸直,他还从来没有做过这种车,没想到离休以后居然坐上了。

  “要不要我把透明的隔断放下来?你老同志刚才的说话我已经听见了!”宋宇说道。

  变成绿灯后,三辆车缓缓向前开去。

  王卫东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与开车的欧小阳并排。

  他感觉前排坐位很狭窄,并不舒服,车身有些摇晃像是船行水面一样。

首节上一节314/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