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313节

  “所以六七月份的时候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普通中学的高分学生身上!这样的学生家庭普通和贫困的比较多,不过老板你曾经跟我说过并不是要在他们身上赚钱,学习成绩好可以减免他们的学费,所以我就承诺他们只要成绩好就免除学费!”小芸接着说道。

  “做的好!”王卫东再一次肯定小芸。

  如果小芸一直在工厂打工,平时很少会与外面接触,可是她在外面当了几年的按摩技师,接触的社会人成百上千,现在小芸的社会经验非常丰富。

  王卫东交待给她的事情一点就通。

  一提到粤省在人们印象中就是经济发达,其实粤省经济发展非常好的地方就局限在不大的一块地方,很多地方还没有发展起来。

  西部北部贫困的地方也很多。

  王卫东走进一间宿舍,四个孩子正在里面整理行李。

  看样子他们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带回家。

  “被褥就不用带了,学校会安排专人帮你们洗的!只带换洗衣服和课本回家就可以了。”王卫东笑着对孩子们说道。

  现在进入学校的都是因为成绩好,家庭普通甚至贫困被学校拉来的。

  现在学校根本没有知名度,成绩好家庭条件可以的宁肯花钱去重点中学。

  “陈校长,一定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这些孩子!告诉他们,被褥留在这里学校帮他们清洗,安排好大客车送他们到客运中心,老师要亲自看着每一个孩子上车!”王卫东对陈季武说道。

  陈季武点头,他知道两年半以后高考的时候,就要靠这批孩子考出好成绩打出学校的知名度,只要到那时候才能和想送孩子进入学校的家长谈赞助费的事情。

  走出宿舍后王卫东说道:“今年六月前高中校区就能建好,加上新招收的学生到那时候就有两个年纪入住新校区了。你们要好好努力,学校的兴旺发达就靠你们了!”

  “老板你放心,今年招生的时候我会更努力的!”小芸乖巧的说道。

  随着年纪增长,小芸这个走上职业生涯下坡路的按摩技师没想到居然在向阳电子重新焕发了青春。

  “小芸你今年辛苦了,明年继续努力!”王卫东说道。

  在回家的路上王卫东接到了冈察洛娃的电话。

  “维尔通,你马上到马加丹来!”冈察洛娃说道。

  “小姐,现在那里冰天雪地零下四五十度我怎么去?去那里又能干什么?”王卫东问道。

  “你从哈巴罗夫斯克坐飞机过来,我有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冈察洛娃答道。

  王卫东七天后来到马加丹,冈察洛娃只让他在市里休息一天就带着他上路了。

  两部小本子越野车,冈察洛娃开车带着王卫东,她的秘书斯基亚娜开车跟在后面。

  两辆车同行是安全出行的最低标准,如果是一辆坏在路上那就是九死一生。

  “这里的最低记录是零下六十四度,必须要小心!”冈察洛娃对王卫东说道。

  “小姐,我们这是去哪里?”王卫东问道。

  “沿着科雷马公路去科雷马河上游,我要带你去看金矿!”冈察洛娃答道。

  马加丹这个小海港原来就是一个小渔村,住在这里的是上千年一直住在这里的土著人。

  一九二七年北方大国的地质勘探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金矿银矿,几十万人迅速的聚集在这里。

  现在冈察洛娃带着王卫东走的路就是赫赫有名的科雷马公路,据说为了修建这条长两千公里的公路死了一万七千人。

  也有人说死了几十万人。

  “过去这条公路很繁忙,路上经常看见汽车,可是现在一辆都看不见了。”冈察洛娃说道。

  过去为了开采金矿银矿,工人们全年不休息,可是现在屈指可数还开采的金矿一年也只能干两三个月的时间。

  天气热的时候不能干,天气太冷也不能干。

  天气冷不能干好理解,天气热的时候之所以不能干是因为到那时候整条公路翻浆像泥潭一样,根本不能通车。

  “这里有上百个金矿床,上千个沙金矿床,我找一个最好的矿床给你,维尔通,你回中国找能干的工人来这里挖黄金!现在整个马加丹一年的黄金产量只有二三十吨,我希望能够迅速提高到五十吨以上!”冈察洛娃说道。

  “小姐,你以为我是万能的吗?谁愿意来这里干活?”王卫东不满的说道。

  “会有人愿意来的,比如说一个月给他们三千或者五千美元!”冈察洛娃说道。

  路边出现了一座混凝土雕塑,有十五米高,是一张人脸。

  王卫东注意到大人脸上还有几个小型的人脸。

  “这就是悲伤面具!”冈察洛娃解释道。

  她又指着路边说道:“到时候你要在路边每隔几十公里设立一个中转站,里面有食物取暖设备和修理工具,可以修理车辆让人们在里面避寒。”

  王卫东拿出手机,发现上面已经没有信号了。

  这样的情况,汽车如果抛锚,在零下四十度的环境中只有死路一条。

  两辆汽车在玛格图尔停留,这里原来有几十户鱼民,现在只有一对原住民夫妇和二十多条雪橇犬。

  就在三个人在房间里享用野鹿肉火腿的时候,原住民夫妇用液化气钢瓶给两辆汽车加热,否则过一会汽车根本启动不了。

  “冈察洛娃小姐,你根本不用带我来这里,你只要在地图上告诉我地点就可以了。这种鬼地方我根本不想来,也没有中国人愿意到这里来挖矿!会被冻成雕像的!”王卫东说道。

  “中国人会来的,一百年前就有几十万中国人到北方大国干活,从贝加尔湖向东,西伯利亚大铁路都是他们修的,他们可以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里劳动,只要给钱,他们现在还是愿意来!”冈察洛娃固执的说道。

第642章 两个滑头

  冈察洛娃提到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贝加尔湖以东都是中国人修的,这一点不仅没有让王卫东觉得自豪而是感觉非常气愤。

  “马加丹市有七八万人,整个马加丹州有十几万人,从这些人里面找不出几百个人去挖矿吗?”王卫东质问道。

  “没办法,他们宁愿领补助也不愿意干那种艰苦的工作。”冈察洛娃无奈的说道。

  “不愿意工作,整天喝酒而且还总抱怨生活太差,这就是他们应得的!”王卫东说道。

  冈察洛娃这才注意到王卫东生气了,她马上明白王卫东因为什么。

  九一年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大批中国人在北方大国做买卖和出各种劳务。

  现在北方大国在远东部份的人越来越离不开他们,不过很多人在态度上很不友好。

  王卫东就亲耳听到过蝗虫和臭虫的说法,一方面这是极大的侮辱,另一方面也说明北方大国人对中国人心怀恐惧。

  这些人太能吃苦太能干了。

  如果远东地区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可怎么办?

  越野车抵达巴赫镇,触目所及的是一座座废弃的楼房和厂房。

  “一九四三年的时候上面运来七千个年轻力壮的德国小伙子,想在这里建一座军港,可是不到一年时间这些年轻人就死了一半!后来这里就废弃了,现在还有三四个德国老人留在这里。”冈察洛娃平静的说道。

  可是她说的话让王卫东觉得毛骨悚然。

  三个人一边挖路上的积雪一边前进,又走了几十公里,冈察洛娃下车带着王卫东来到一处山冈。

  王卫东赫然发现山顶被挖出一个直径两百米巨大的坑,深度有六十多米,积雪并没有把整个坑口覆盖,现在还能看见坑底绿色像翡翠一样的冰。

  “这个金矿施工没有多久就停了,我查过资料,每吨矿石能够提炼七八克黄金!”冈察洛娃说道。

  王卫东根本不能金矿方面的知识,不过听冈察洛娃的语气,应该是矿石含金量很高。

  冈察洛娃让秘书看守汽车,所有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维尔通,这座金矿是我的,也是我们的!把金子全部挖出来,要快!”冈察洛娃说道。

  “虽然我不懂,但是看起来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王卫东说道。

  “重新架设供电线路并不难,马加丹有很多废弃卡车,把它们修好也容易,到国外进口几个大型的离心泵!”冈察洛娃答道。

  冈察洛娃手指向前方说道:“前面还有一个小镇,艾伊镇,方圆几百公里,那里是唯一有卫星信号的地方。记住,再买两套大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王卫东盯着坑里裸露的岩层不说话,冈察洛娃说道:“维尔通,你的行动要快,我估计最多不过十年时间我就有要离开这里了!”

  王卫东抬头看着冈察洛娃灰蓝色的眼睛。

  冈察洛娃耸耸肩膀说道:“现在每一个人想的都是这些,我也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做一点事情!”

  常副部长常玉书给宋宇打来电话,经过他反复思考然后又向上级申请,他愿意担任即将成立的向阳科技学院的顾问。

  “欢迎,不过咱们先说好,当校长是有高薪的,当顾问就没有多少钱了。”宋宇说道。

  “没关系,我就是想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嘛。”常副部长说道。

  “顾问顾问并不顾而不问!您老人家多往大学跑几趟,查漏补缺嘛。”宋宇说道。

  “一定,一定!王卫东没有告诉你北方大国的科学家什么时候到中国来?”常副部长问道。

  “教职工的住宅楼已经盖好了,包括给那几个老科学家的别墅,现在正进行内部装修,等春暖花开以后他们就可以来了。一些实验设备的安装还要靠他们现场指导。”宋宇答道。

  “听说冀省给你们派去了书记?”常副部长又问。

  “这不是常规操作吗?加强领导嘛。这么大一艘船没有指南针把握方向怎么行?派来的人年富力强很不错!”宋宇答道。

  “这样也好,这样也好!”常副部长说道。

  宋宇挂断电话后自言自语道:“这个老狐狸,什么叫这样也好?不这样做还能怎么做?”

  就在这时候宋宇的手机又响了,打电话来的是居文正。

  “宋总,我们大学完全成规模的时候将有一万多名学生,按规划现在建成了两个大食堂和一个小食堂,已经有好几个承包商和我接洽,想承包我们大学的食堂业务。”居文正说道。

  一万多名学生再加上教师,每天食堂的流水就有十万以上,按毛利百分之五十计算,这可是一大块肥肉。

  “小居,我再说一次,以后不要叫我宋总,听着很不吉利!特别是你说话多少还有些口音!这件事你要问卫东,不要问我!”宋宇没好气的说道。

  “我给王总打过几次电话根本打不通!”居文正说道。

  “不可能啊,现在这通讯情况就是在北方大国也不应该这样。是不是卫东和那个北方大国女人……去荒无人烟的地方考察商业项目去了?”宋宇说到这里及时改口。

  “小居,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更稳妥?”宋宇问道。

  宋宇又把皮球踢了回去。

  当领导的,心里没有主意的时候都是这么做。

  “我当学生的时候食堂都是学校自己办的,价格便宜口味也不错。不过据我所知这几年大学都开始把食堂外包,只负责卫生检查不用承担责任,省心省力。”居文正答道。

  大学是国家的,自己办食堂只能做到略有盈余不能大把大把的赚学生的钱,否则会很难看。

  既然是这样不如外包出去,减少了大批人员管理,非常省心,还能收到一笔钱。

  出了问题也不用承担责任,还可以理直气壮的拿起板子打承包商的屁股。

  就是吃死人学校也不用负责。

  “小居,就我们两个人,大胆的说出你心里的想法嘛,不要吞吞吐吐的!”宋宇说道。

  居文正突然觉得宋总也是一个很狡猾的人,不说自己的意见,一个劲的让自己说想法。

  “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自然是学校办食堂更好,但是从我们大学的管理上来说外包出去更好。”居文正答道。

  这么做也好,那么做也好,滑头!

  宋宇也在心里暗骂。

  “这样吧,让我好好考虑考虑。”宋宇无奈的说道。

  挂断电话后宋宇马上给王卫东打电话,居然又没有打通!

  “卫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四十来岁的人不年轻了,适可而止吧。”宋宇说道。

首节上一节313/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