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200节

  石可为走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工厂的领导干部们都会向他诉苦,他们是诉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钱。

  没有钱给工人开支,没有钱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

  但是谁都知道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没有销路,即使生产出来也卖不出去,形成不了良性循环。

  石可为来到每一家工厂都要和干部们坐在一起谈话,最中心的思想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能等靠要,要尽可能的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可是石可为的心里也清楚,什么事都是说很容易,但是要去做那就困难多了。

  转变思想观念哪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么多工厂干部从小接受的教育和训练不就是上级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要听话。

  那时候并没有教育他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靠国家自己出去闯。

  石可为在兵工厂招待所的房间里怎么都睡不着,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女儿石月霜的电话号码。

  “爸,你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石月霜问道。

  “我现在在贵省,过两天还要往南去粤省,当然了,目的地并不是粤省的南边,而是在粤省北边的山区里。这一次不能去弗山看你,所以就给你打个电话。”石可为说道。

  当年三线建设的时候,为了备战的需要,可以说哪里偏僻就把工厂设到哪里。这也是造成现在工厂经营困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粤省现在经济发展很好,但实际上在粤省的北部和西部的山区经济也很落后,普通老百姓也不富裕。

  在那些山区就分布着几家兵工厂,这也是这一次石可为考察的终点。

  “爸,我建议你到弗山来看看,看看弗山的各家私人企业。当然也可以到我们向阳电子来看看。现在工厂蒸蒸日上,规模不断扩大。”石月霜说道。

  “这一次我是到各家工厂检查工作的,没有到南方看私营企业的工作安排。”石可为答道。

  “你这一次出来视察工作看什么?不就是看他们怎么样安置工人,让工人能够有一碗饭吃吗?”石月霜说道。

  每一次石月霜回京城,在家里的时候听父母讨论的几乎都是这件让人伤脑筋的事。

  “现在我们向阳电子的生产规模还有扩大,马上就要在京城盖一座总部大楼。你可以到弗山跟王卫东谈嘛,给向阳电子一点优惠条件,然后让向阳电子接纳几百甚至上千名工人。这样总比你从北走到南磨鞋底强多了吧?”石月霜接着说道。

  石可为沉默不语,他一路上除了少数的几家企业外,他看到的都是工资低廉甚至连低廉工资都无法保障的工厂,看着工人祈盼的眼睛,甚至有些工人不满气愤的表情,石可为心里也觉得很难受。

  如果连工人能够吃上一口饭的要求都满足不了。他实在是寝食难安。

  石月霜的话打动了石可为。

  他视察的每一家工厂的领导都是向他伸手要钱,然后转身给工人开工资。这些钱花完了,接着再伸手向国家要钱。

  这样下去是没有尽头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必须让工人有活干,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卖出去,能够赚钱回来,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我的行程安排里的确没有去南方考察的任务。你和卫东悄悄说一声,让他过两天到云浮来见我,我和他好好谈谈。”石可为说道。

  云浮处于粤省北部的山区,也是石可为这一次出来考察的最后一站。

  当王卫东接到石月霜打来的电话,把石可为的想法说出来之后,王卫东说道:“月霜,你是我们向阳电子的高级干部,可是我却觉得你身在曹营心在汉,胳膊肘往外拐!”

  “每一次我回家都能听见我父亲长长吁短叹,很多工厂经营情况很差,很多工人家里都快到了等米下锅的程度。咱们两个以前都是向阳化工厂的子弟,卫东,如果你能伸出手出一把力就帮一帮他们吧。”石月霜说道。

第409章 钱是最根本的问题三

  在去云浮之前,王卫东和欧小军欧小阳在一起。把电子管厂的事情交代一下,这样他才能放心的离开弗山。

  三个人正在谈话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响了。

  王卫东喊了一声进来。

  李月诗走了进来。

  她对三个人说道:“三位老板都在正好,我正想向你们汇报一下工作进度。经过欧小军先生确定,向阳电子其他机位董事同意,我们向阳电子决定聘用瑞士信贷担任上市保荐人。再过几天他们就要进驻公司了。”

  保荐人到位以后要梳理财务年报,编写申请书,其中涉及整个公司的财务情况,公司结构和盈利预测等等,这些都需要公司提前做好准备。

  “还有何志伟律师行和负责IPO审计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也要进驻,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好准备。”李月诗说道。

  “我已经联系好了酒店,等这些人到来后安排他们就在离公司不远的酒店入住,财务账目正在整理,这样他们到来以后能节省很多时间。”欧小军说道。

  一些内地公司小富即安不愿意上市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愿意公司暴露在阳光下,上市以后公司的行为会被很多双眼睛盯着,公司的财务与运作都是要定期公布的。像王卫东这样的老板就很难为所欲为。

  “为了这一次上市,各位董事以后可能要多次的前往港岛,比如说与会计师事务所研究上市说明书和招股方案,参加聆讯等等,我建议各位董事提前办好出入港岛的签证。”李月诗说道。

  “这件事我已经和弗山市里的领导说过了,由他们协调很快就会办好。还有在内地委托律师事务所的事情,很快也会有结果。”王卫东答道。

  “其实没有那么麻烦,各位老板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移民港岛,这样不仅以后可以自由出入港岛,去其他国家也方便多了。如果你们在办这件事上有可能,我可以协助,我的朋友在办理这件事上是很有经验的,当然,他会收取一定费用,不过那点钱对于你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李月诗说道。

  李月诗这个女人做生意真是无孔不入。

  “如果我们想办理这样的事情可以正大光明的办嘛,没有必要搞歪门邪道!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等过两三年以后我就会堂堂正正的进出港岛!”王卫东说道。

  不过王卫东的话,换来的是李月诗嘴角露出的一丝讥讽的笑容。

  “王卫东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移民港岛比移民美国还要难。有些条件是硬性的,比如说比尔盖茨就没有资格移民港岛,因为他没有大学第一毕业。”李月诗说道。

  对面的三个人都不笑了,因为他们三个人都没有大学毕业证书。

  “大学毕业能证明什么?我们三个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是依然做起了这么大的事业!”王卫东说道。

  王卫东没有说的是,再过半年他也会有一张大学毕业证,虽然他一天大学都没有读。

  粤省的经济发达地区很集中,深城广市东完和弗山这四个地方的gdp就占整个粤省 Gdp的百分之六七十。

  相对来说,王卫东要去的云浮经济就比较落后。现在主要开发的是石料加工业。

  王卫东在工厂的招待所里见到了石可为。

  “卫东啊,我听月霜说你在向阳化工厂雇用了几百名工人组装vcd机,让他们有了收入这就很好嘛。你能不能步子在迈的大一点,多解决一些工人的就业?”石可为问道。

  “我也想这件事,但是现在条件不允许,等公司再发展一步的时候再说吧。”王卫东答道。

  “有些事情是等不得的,那么多工人等着吃饭,这件事刻不容缓,必须尽快解决!能解决一个人都是好的。”石可为说道。

  “我到南方以后发现南方和东北很不一样,东北农村土地承包以后即使不能发家致富,但是普遍来说日子都过得还可以,原因是家里的土地多嘛。可是南方就不同了,承包到家里的就那么点儿地,种出的来的粮食可能家里的几口人吃饭都不够,更不用说干别的,所以只能出来打工。实话实说,现在打工工人的工资并不高,原因是既然来打工的人这么多,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让那些工厂的工人到这里打工也不现实。而且很多人也放不下国营企业职工的身份和农民工一起给私人老板打工。”王卫东说道。

  “据我所知,向阳化工厂玻璃生产线也已经停工了,没办法,多生产一天就多赔一天的钱。现在只有军品车间还能保证生产。卫东,咱们两个都痛快一些,如果我让你解决向阳化工厂3000人的就业问题需要什么条件?”石可为问到。

  “在没有来之前我就已经有思想准备,您一定会跟我谈这些事情。所以我已经考虑好了,我的条件只有两个,第一我只能接受工人不能接受干部,第二我需要启动资金,希望领导帮我解决3000万的低息贷款。”王卫东答道。

  “你小子胃口可真大呀,一张嘴就是3000万。”石可为说道。

  “领导你听好了,这是贷款,是借不是给,我是要还的!其实你们什么损失都没有。”王卫东说道。

  石可为低头思索这两年他解决各个工厂的办法也是强迫各地的银行给工厂贷款,让工厂用贷款给工人发工资。

  其实银行很不愿意干这种事,因为他们知道贷出去的钱几乎都要不回来。

  但是石可为觉得这一次不一样,王卫东是不敢赖账的,难道他的私营工厂不要了吗?而国营企业就无所谓,反正工厂也是国家的,银行拿得走吗?

  也就是说把钱贷给王卫东这样的人实际上效果会更好。将来贷出去的钱可以收得回来,而且工人也得到了安置。

  “好,你的条件我答应,但是不要忘了你跟我的承诺,解决向阳化工厂3000名工人的就业问题!”石可为说道。

第410章 当地主老财的滋味一

  王卫东回到弗山把这件事说给欧小军和欧小阳,但是两个人都不太赞成。

  “虽然我们现在缺钱,但是求爷爷告奶奶2000万贷款我们还是能够搞来的。利息虽然高一点,多出那一两百万的利息我们还是能够承担得起的。可是一下子多了3000个工人,我们怎么安排他们?”欧小阳说道。

  欧小阳的意思王卫东明白,这3000个原来国营企业的工人,可不像是现在向阳电子工厂里的工人,想让他们来干就能来干,想让他们走就可以走的。

  “现在面对这种情况,国家也有政策,女的45岁就可以退,男的50岁也可以退。我们招收工人的时候尽可能向那些年纪大的人身上倾斜,随着他们逐渐退休,我们的压力就小多了。还有,向阳化工厂原来生产收音机的无线电厂厂房和土地无偿转交给我们使用,这也能帮我们省下很大一笔钱。”王卫东解释道。

  “卫东,你打算让这些人做什么?”欧小军问道。

  “电脑学习机工厂不是拨出一条生产线生产电源板吗?现在我想让那个工厂的工人生产VCD机的电源板,等到十万个软驱到货以后,电脑学习机的所有工人就全部开足马力生产电脑学习机。”王卫东答道。

  “可是生产VCD机的电源板也用不了3000个人啊。”欧小阳说道。

  “咱们工厂里的工人加班加点一个月工资在400块钱以上。如果工厂是在这些工人的老家,他们不用立刻家乡,300多块钱也愿意干。工作量小就减少他们的工时,降低他们的工资。平均每个人一个月200多块钱也能保障生活。”王卫东答道。

  “现在就看宋宇在京城里能不能从银行里贷出2000万了。”王卫东接着说道。

  “这有什么难的?现在银行最怕的就是给那些亏损企业贷款用于发工资。最喜欢干的就是给盖大楼的地产商贷款。”欧小阳说道。

  果然没过几天,宋宇就打电话过来报喜,2000万银行贷款分两家银行已经全部办妥。除了给市政府的1000万购地款外,可以用另外的1000万开工建设。

  这一次石可为帮助办理的3000万低息贷款进度也很快,当银行知道向阳电子进行的是有抵押贷款的时候,再有石可为在上面努力,银行答应的也很痛快。

  王卫东用这3000万中的1500万购买10万个软驱,剩下的1500万用于在vcd机厂增加生产线再招聘500个人工人扩大生产。

  王卫东赶往京城正好赶上看见在购买那块土地上拆迁那座破楼和周围的三座平房。

  京城毕竟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在施工的时候对噪音和除尘等方面要求很严格。

  “卫东,扒这些房子根本没花几个钱,我请的是京城附近的两个施工队,他们把房子里能用的一切东西运走用来抵偿施工款,所以不用花几个钱。”宋宇喜滋滋的说道。

  王卫东看着宋宇,这个原来每天晚上往自己嘴里灌上千块钱酒水的家伙也知道节省了。

  “房子拆完了,就要举行施工典礼,到时候你一定来参加。”宋宇对王卫东说道。

  “这种场合我就不出席了,我回东北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处理。就由你这个副董事长来代表我,代表咱们向阳电子主持施工典礼仪式。”王卫东说道。

  比王卫东更早回向阳化工厂的是石可为,经过部里决定,向阳化工厂的伏法玻璃生产线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一家南方的私人企业。

  那家企业将把整套生产线全部拆卸运走,然后回到南方重新建厂。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向阳化工厂里的工人骂声一片。

  当年花上千万购买的设备,现在只能以100多万的价格出售,这不是败家子儿是什么?

  听到工人的反应,石可为也只能苦笑。虽然当初在向阳化工厂建设浮法玻璃厂的决定不是他做出的,但是作为部里的领导他当然也有责任。

  卖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钱将全部用于安置工人。安置普通工人难度稍微小一些,对他们讲一下现在国家面临的困难,然后给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让他们自谋出路,问题也就解决了。

  难办的是干部问题,浮法玻璃厂有四五千工人,在职干部就在五六百人以上,这些人可不是只给一点儿经济补偿就能平息他们心里的怨气了。

  不仅是这些人,2000多人的无线电厂也有300多名干部,这些人也需要石可为为他们找到出路。

  年后回家王海富就回到了向阳化工厂。

  那么多工人给向阳电子组装vcd机都要来由他来公平的分配零部件。

  王海富做事很认真也很公正,大家雨露均沾都能分到一点。

  少的一个月赚几十块钱贴补家用,多的一个月四五百块钱完全可以满足整个家庭的生活。

  虽然大家都吃不饱组装vcd的量,但是也没有什么怨言,所以对王海富都很尊重,但也只是尊重而已。

  在中国,消息比光速跑的还快。

  王海富回到向阳化工厂半个多月后突然发现人们对他的态度都改变了。

  每一个人看见他都毕恭毕敬的一边笑一边弯下腰点头。

  王海富觉得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很像解放前那些贫雇农看见地主老财一样。

  他像往常一样到供销社门前和那些过去一起工作的工友打扑克下象棋的时候,那些老头看见王海富来了,都不约而同的从口袋里掏出香烟往他手里塞,塞晚的就直接把香烟夹在王海富的耳朵上,让他一根接一根儿的抽。

  王海富以前可从来没享受过这种待遇。看着一张张满是皱纹讨好的笑脸,王海富既满足的同时心里也不是滋味。

  “你们这也太热情了,这个场面也就是当年我看新闻纪录片里外国领导人访问中国的时候出现过。你们对我的态度也太热情了,热情的让我心里发虚!”王海富说道。

  方艳梅的父亲原来就跟王海富很熟,特别是这两年自己的女儿和姑爷跟着王卫东干活赚了不少钱,他觉得自己跟王海富关系更密切一些。

  所以方艳梅的父亲说道:“老王,你装什么装?外面已经传开了,你儿子把咱们向阳化工厂无线电厂全部包下来了,整整3000人啊!以后这些人都给你们老王家打工吃饭了!”

首节上一节200/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