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88节

  王海富慢悠悠的加了一筷子小葱拌豆腐放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道:“你在弗山一个月给这里发1万套 Vcd散件,听起来很多,但是你想想就是方艳梅孔德亮那两口子在家里每天就能组装二十三四台,一个月就是八九百台!一万台VCD的散件也就够工厂里20来个人组装的。可是你想想,现在工厂里的闲人有多少?他们都想干活赚钱!”

  听到王海富这么说,王卫东一时回答不出来。现在工厂里没有活干的职工这么多,如果全部让他们组装vcd,每个月组装的vcd十万台都不止。

  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他能够解决的。

  “既然都想干,那些捞不着干活的人会怎么办?自然就会想歪门邪道了。既然是你嫂子负责分配VCD散件,他们就悄悄的找你嫂子想办法,给你嫂子好处。”王海富接着说道。

  听到这里,王卫东听到这里张开了嘴睁大了眼睛。

  “一开始的时候,那些人是买一些水果化妆品之类的东西送给你嫂子,后来有人直接偷偷的给你嫂子商量给她提成,分配一套 Vcd的散件就给你嫂子两毛钱,后来慢慢涨到五毛钱!卫东你想想,一个月一万套散件里如果有一半让你嫂子小梅提成五毛钱,那她一个月能够得到多少好处费?”王海富问道。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毛钱的好处费只能从组装加工费里出,组装一台vcd才两块钱组装费,这样一来就变成1块5毛钱了。”王卫东说道。

  “是啊,即使就是1块5毛钱的组装费大家也都愿意干!”王海富说道。

  “这件事你是怎么知道的?”王卫东问道。

  “你从小就和你大哥先进不对付,但是其实先进还是很正直的,他发现这件事以后背后劝过小梅好几次,可是一个月能额外得到一两千块钱的好处费,哪是那么容易就收手的?为这件事两个人吵了好几次,以后你大哥悄悄的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毕竟我在名义上是vcd厂的负责人。我听说这件事以后二话不说就把分配VCD散件这件事接了过来。”王海富说道。

  说到这里王海富不由得叹口气说道:“为了这件事,你嫂子其实心里对我一肚子怨气!为了做到公平,我连自己的儿媳妇都得罪了!你现在到工厂里那些组装vcd的人家去转转,没有一家可以吃得饱的。家里困难的,身体有残疾的,每个月我都分配给他们一两百台,这些活儿他们几天就干完了。现在工厂里组装vcd的有上百家,少的一个月只能赚几十块钱,多的像方艳梅孔德亮那样的两个人加在一起也就是1000块钱出头。人人都觉得钱赚的不过瘾,但是我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就是一个月只赚几十块钱对家里的帮助其实也很大。”王海富说道。

  从提高效应率上来说,王卫东觉得自己的父亲不应该这么干。不过从公平上来说,也只能这么干。

  看起来吃大锅饭也有吃大碗饭的好处。

  “这段时间你留在这里跟厂子里的人说说,谁愿意明年去北方大国乌苏里斯克那里的农场干活可以提前跟你说一声,最好夫妻两个人一起去,这样至少有一两百个人有活干。我回到弗山以后争取在多发一两千套散件过来,但是不能再多了,如何增加的太多,不仅影响到工厂的效益,VCD的销售也会成为问题。”王卫东说道。

  “卫东,你不要以为有些事情只会发生在机关里和国营工厂里。你虽然是一个私人企业老板,你还是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是不是有底下的人在下面胡搞瞎搞!自己偷偷的拿好处,挖企业墙角!你从现在就要注意起来,否则等将来问题大了可能就来不及了!”王海富说道。

  “海富同志,你的提醒太及时了,我回去就抓这件事!”王卫东说道。

  现在王卫东心里觉得,这一次回老家真是没有白回来。

  晚上王先进和曲小梅下班回家看见王卫东回来了,王先进还是一副不咸不淡的样子,曲小梅却是笑脸相迎,她跟王卫东打过招呼以后重新下楼骑上自行车到菜市场去买菜。

  十几分钟后回来,曲小梅手里拎着一条鱼和几斤排骨。

  王卫东走进厨房蹲在正在收拾鱼的曲小梅身边笑着说道:“嫂子,有一件事我想跟你说一声。刚才听我爸说这几个月你干得非常好!等我回到工厂后一定给管财务的人打招呼,以后每个月给你增加1000块钱!”

  坐在里屋电视前面等着看新闻的王海富默默的点了一下头。

  电视里传来孔府家酒的广告语:“孔府家酒,让人想家!”

第383章 我是一个可以靠能力吃饭的女人一

  王卫东在向阳化工厂告别了父亲王海富回到哈市。

  既然奶奶黄桂英不愿意去南方,那么这一次王卫东只能带着王素珍一个人去弗山了。

  王卫东和王素英直接乘飞机从哈市飞到广市,然后坐车回到弗山。

  王伟东把王素珍带回自己租住那个别墅。打开家门,王素珍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长的虎头虎脑的孩子蹒跚的向门口走来。

  十个月的时间,陈季红把孩子照顾的很好,只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孩子学说话比较晚,他踉跄的走到王卫东身边,两只手抱住王卫东的大腿,仰起头高兴的啵啵啵啵的叫着。

  “这是我收养的孩子。”王卫东摸着孩子的脑袋对王素珍说道。

  王素珍转头用怀疑的目光看着王卫东。

  老太太这么多年学的最多的就是国家的政策。按照政策,王卫东根本就不符合收养孩子的条件。

  王卫东也马上意识到到自己说错话了,他抚摸着孩子的脑袋说道:“其实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孩子,我暂时替他养着。”

  听说现在很多人有钱了,就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过我相信卫东你不是这种人!”王素珍说完就微微弯腰逗弄孩子。

  陈季红和王素珍也是认识的,当年王卫东和欧小阳在哈市开办无线电厂的时候,陈季红经常到工厂里给王卫东送饭,也经常到工厂里帮忙干活,她见过在工厂里当会计的王素珍很多次。

  “怎么样?这个别墅不错吧?你腿脚不好就住在一楼。”王玉东对王素珍说道。

  王素珍扫视着装饰豪华的别墅叹息着说道:“时代不同了,有钱人又开始享福了!”

  王卫东来到电脑学习机工厂。

  他没有直接进楼去见欧小军,而是找到刘建国和鲍启航。

  三个人年纪相仿,都是从小在向阳化工厂长大的,后来又一起干收音机工厂,现在刘建国和鲍启航又跟着王卫东来到了南方,刘建国现在负责电脑学习机工厂1000多人的食堂采购,鲍启航负责仓库管理。

  说实话,如果这两个人手脚不老实,想搞一点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虽然现在刘建国和鲍启航的工资比工厂里普通工人的工资高很多,但是人这种东西,总是贪心不足的。

  甚至是越有就越贪心。

  既然大家都是在向阳化工厂从小就认识的朋友,王卫东也就直接了当的把心里话对他们两个说了。

  他先把这一次回到向阳化工厂,他父亲王海富告诉他的曲小梅收好处费的事情没有隐瞒都对两个人说了。

  最后王卫东说道:“工厂才建立两三年,有些事情以前根本顾不上,但是以后绝不能忽视!你们两个在这方面一定要小心,要明明白白的!否则即使我们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我也只能让你们走人,绝不会迁就你们!”

  “卫东你放心,这两年我负责食堂的采买,每一次都认认真真的记账,买回来的蔬菜肉和米面不仅质量好,由于我们采购的数量大,价格也比在市场上卖的便宜,我不怕查。”刘建国说道。

  “卫东你放心,我们绝不会给你丢人的!”鲍启航也在一边说道。

  敲打完了刘建国和鲍启航,王卫东这才上楼到办公室里去见欧小军。

  见到欧小军后,王卫东把刚才对刘建国和鲍启航说过的话大致又对欧小军重新说了一遍,然后说:“这两年我也经常研究企业管理方面的事情,咱们刚成立董事会的时候,我说让小阳坚责薪资审查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但是实际上他也只是挂职,没有经验,也根本管不了什么。现在他在vcd厂当经理,这方面的事情就更管不了了。我想找一个这样的人,负责董事会的审查委员会,公司里上上下下的财务活动都要在他的眼睛里,包括我你小阳和宋宇。”

  “为什么让我找这样的人?我觉得这件事最好让宋宇去办,在京城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里面招聘。”欧小军说道。

  “你还是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把那样的人招聘到我们公司来,即使他们看出问题,有胆子开口说话管我们吗?我希望的就是像港岛电影电视剧里的一样:廉政~公署,跟我走一趟!”王卫东说道。

  没事的时候经常在家里看港片的王卫东,慢慢的也受到了里面故事情节的影响。

  “卫东,你太理想化了。每一个领导者都会有你这样的理想,但是当真的有一个这样的人出现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可能很快就希望他马上滚蛋!如果是古代,你可能马上就砍了他的脑袋!”欧小军说道。

  “先找一个试试嘛,我的意思是在港岛找一个这样的人的好处是和内地的利益牵扯少,更容易做事。”王卫东说道。

  晚上回家,欧小军吃饭的时候还在想着王卫东和他说过的话,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虽然他的太太已经看出来他有心事,但还是装出一副若无其事,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她绝不会像那些没脑子的傻女人一样,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喜欢刨根问底,惹男人讨厌。

  最后还是欧小军自己没有憋住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太。

  当然了,他的太太就是家族企业董事会的成员,这方面的经验比他要丰富。

  “我早就觉得王卫东不一般,当老板的有几个喜欢被约束,被监督的?都喜欢为所欲为,自行其事!现在王卫东想从外面找一个人来监督整个公司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就是不一般!看来我还真是小瞧了你们内地人。”欧小军的太太说道。

  听见太太这么说,欧小军皱了皱眉。因为这句话的本身就是瞧不起内地人!

  欧小军的太太想了想说道:“我还真有一个现成的人选,我觉得李月诗很合适这个职位,你觉得怎么样?”

  听见太太提到李月诗这个名字,欧小军脱口而出的说道:“不行,这个女人绝对不行!”

第384章 我是一个可以靠能力吃饭的女人二

  如果当着王卫东,欧小阳和宋宇三个人提到李月诗的名字,三个人肯定会一脸的茫然,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在港岛知道李月诗这个名字的人却非常多,特别是在几年前,李月诗这个名字几乎出现在每一期的港岛八卦杂志上!

  李月诗港岛大学毕业以后,去伦敦留学获得法律博士学位回到港岛成为一名公务员进入廉~~政公署。

  可是她只干了两年就离开了那里,原因只有一个,李月诗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应该得到更高的报酬。

  后来她进入港岛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欧小军太太的家族企业在港岛只能算是一家中等的家族企业,比他们家更大的家族企业还有好几家。

  其中港岛马氏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马氏集团从航运地产到物业,资产庞大,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家族大企业之一。

  马氏集团的董事长马明耀年纪已经有80岁了,他把家族的产业分成三部分交给三个儿子负责具体事务。

  大儿子马炳辉如果不出意外理所当然的就是下一代马氏集团的当家人。

  商人怎么可能离得开律师?马炳辉在经商的过程中认识了律师事务所里精明干练的李月诗,李月诗帮助马氏集团打赢了好几场商业官司。

  从那时开始,能力出众长相端庄秀丽的李月诗就给马炳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港的狗仔文化极其发达,可以用无孔不入,无所不知来形容。

  很快,港岛的狗仔们就发现马炳辉和李月诗出双入对出入酒店饭店甚至到奢侈品商店里扫货。

  那段时间,港岛八卦杂志上刊登的都是李月诗挎着马炳辉的胳膊到酒店里过夜,或者到奢侈品店里买铂金包的消息。

  整个港岛陷入了八卦的狂欢之中。

  林月诗挽着年纪和她父亲年纪一样大马炳辉的胳膊也毫不避人,两个人的关系完全就是公开的。

  马炳辉当时就是一副要抛弃糟糠之妻,娶李月诗小姐进家门的架势。

  但是这段感情很快就结束了,因为马炳辉的父亲在面对记者询问的时候只轻轻的回答了几个字:“除了马炳辉,我还有两个儿子!”

  马明耀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他的儿子马炳辉再这样胡闹下去,那么家族企业就绝不会交给他继承!

  就是这一句话,马炳辉马上灰溜溜的撤退了,继续回家当孝子贤夫。

  爱情诚可贵,金钱价更高,若为继承故,女人马上抛!

  就当港岛的八卦杂志记者和狗仔们哀叹八卦素材又消失了的时候,法律博士,李月诗律师勇敢的站出来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因为当时她的肚子里已经怀了马炳辉的孩子。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港岛新闻界又进入了狂欢!

  那些港岛底层的人们最喜欢看这种有钱人家的八卦了。

  经过几轮法律攻防之后,马炳辉最后拿出1000万港币和一套豪宅赔偿给李月诗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整个事情才算结束。

  经过这一番翻天覆地的折腾后,李月诗当然不让的成为港岛的名人。

  现在太太居然推荐这样的人到向阳电子来,欧小军怎么会同意?

  “那个女人手里有1000万,还有一栋豪宅,怎么会跑我们这家小公司里来屈就?”欧小军说道。

  我跟她是好朋友,现在他的状况我很了解。住在豪宅里的确很舒服,但是花钱也是不菲的!而且还有一个女儿要照顾,总不能坐吃山空吧?”欧小军的太太说道。

  “即使是这样,也不至于跑到内地里捞钱啊。”欧小军说道。

  “有马家的原因,她现在在香港根本就接不到case,马上就要到九七了,她打算两年后移民,所以想趁现在能够赚钱就多赚一点。”欧小军的太太解释道。

  听到太太这么说,欧小军更是皱眉。他现在对这个李月诗的印象就更坏了。

  现在港岛的确有一些人在做着移民的打算。

  “不得不承认李月诗的确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越是这样的人胃口就越大,可是我们这样的小公司给不了她太高的报酬。”欧小军说道。

  欧小军的太太皱起了眉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李月诗这种极端看中物质的人,男人比她大一倍没关系,可是报酬太低,她是绝不会来的!

  “一个月四五万港纸你们给不了吗?”欧小军的太太问道。

  现在港岛普通人的工资在1万到1万五港币左右,而像李月诗这样知名的律师,一个月四五万港币的薪水并不算高,甚至可以说是很低的。

  “四五万港纸相当于人民币五六万,一年就是六七十万。马上就到年底了,今年我估算了一下,像我这个向阳电子的经理可能也就五六十万,王卫东也不会超过100万!我们怎么会给她一年六七十万?”欧小军反问道。

首节上一节188/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