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87节

  这一次他们想竞标的也是这个时段。

  等主持人报出广告的底价是1500万时,台下人群中出现一阵骚动,显然这个价格超出了其中很多人的预期。

  低价就是1500万,那么成交价至少要在2000万以上。

  虽然王卫东给出的向阳电子广告报价的上限是2500万,但不知道为什么,拿着号码牌的宋宇也感到了一阵心虚。

  他用号码牌不断的敲击自己的大胖腿,像是在稳定情绪。

  当主持人刚说完开始后,立刻就有人举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高高举起了114号号码牌,报价1550万。

  随后,手拿180号号码牌同样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举起了手里的牌子,又加价了50万。

  两个姑娘都有些不按常理出牌,加价幅度都很大,也可能是第一次参加广告招拍没有经验,也可能是1500万的底价对于她们来说远远不在话下。

  两个女孩子的斗法立刻炒热了整个招拍现场的气氛,几十个人也纷纷举牌。

  宋宇在1700万上也举起一次牌子,但是等广告招拍价格上升到2000万之后,举牌的人明显减少,只剩下不到十个。

  有几名记者双手端在照相机在过道上走来走去,不断对举牌的人进行拍照,也许明天他们拍下来的照片就会出现在各大经济媒体的版面上。

  不知道是兴奋还是紧张,不断举牌的宋宇浑身冒汗,胖胖的身体像刚刚出笼的包子一样。

  现场有两家酒厂很引人关注,这两家酒厂属于同一个省,相距不远。连品牌的名字也是只有一字之差。

  其中孔府家酒其实已经打出了名头,那句孔府家酒让人想家的广告词已经传遍了全国。

  而另外一家酒厂的名字叫孔府宴酒,据说只是一家县级的小酒厂。虽然企业规模小,但是举牌的魄力却非常大,当广告价格被抬到2400万的时候,孔府家酒终于不再举牌了。

  现场只剩下四五家企业的还在竞争。除了那家名字叫孔府宴酒的小酒厂外,还有和向阳电子一样同样来自粤省的那家全国知名营养液企业。

  又经过三四轮喊价以后,宋宇看了王卫东一眼再一次举牌,叫价2500万,这可是王卫东规定的上限。

  只是这个广告价格没有停留几秒钟就被孔府宴酒加价10万轻易超过。

  宋宇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摊在椅子上感到精疲力尽。

  台上的主持人也没有了往日播报新闻时代沉稳,声音有些嘶哑和高亢。

  “太阳神2700万!孔府宴酒2710万!”

  在场的绝大部分人虽然都已经放弃了竞拍,但是在这种气氛下,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肾上腺激素在飙高。

  广告的最终价格停止在3079万上,来自鲁省的那家名字叫孔府宴酒的小酒厂最终成为央台第一次广告招投标的标王!

  “不知道这家酒厂要卖多少酒才能把广告费赚回来。”欧小军说道。

  “酒厂想要扩大产生产能力其实是很容易的,这一点和我们这种制造企业完全不同。”王卫东说道。

  四个人同时站起来准备离开现场。

  王卫东看着面前晃动的一个个脑袋小声说道:“五年以后,十年以后,等咱们再来参加广告招投标的时候,能够看见的老面孔应该剩不下几个了。”

第381章 人生智慧一

  四个人走到央台大楼的外面,宋宇伸了一个懒腰说道:“刚才也就是举举牌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感觉这么累!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也真特么的爽!”

  “下一次再来的时候,就让你带着小蜜来。你让她在旁边替你举牌子,效果比你给她买大钻戒还管用!”欧小阳说道。

  “是啊,女孩子喜欢戴大钻戒也不过是爱慕虚荣。在招拍现场里拿着牌子一千万,两千万,三千万的加价更能满足虚荣心!”宋宇点头赞同说道。

  走到自己轿车后面,宋宇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拎出三个包装袋说道:“这是我送给你们三个的礼物,一人一个!”

  王卫东接过的包装袋看见里面有一个大纸盒,看纸盒上印的文字和画面,他知道纸盒里装着的是一部诺几亚2110手机。

  欧小阳看看包装袋里面的盒子说道:“小宇,这一次真是让你破费了,没少花钱吧?”

  宋宇说道:“这部手机比几年前买的大哥大便宜多了,才几千块钱,小意思!”

  四个人里面宋宇和欧小阳的家都在京城,欧小军的家虽然不在这里,但是父母在这里住,所以这些天欧小军一直住在父母家里,只有王卫东一个人住在宾馆。

  而梅地亚中心离央台非常近,即使走路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谢绝了宋宇用车送他,王卫东拎着袋子直接走回宾馆。

  他已经跟另外三个人打好招呼,今天晚上他就要坐火车赶回哈市,而欧小军和欧小阳明天也要回到弗山,厂子里没有人坐镇不行。

  王卫东回到宾馆把盒子从包装袋里拿出来,打开后取出那部诺几亚2110手机。

  这几年拿惯了大哥大,现在把这部只有200多克的手机拿在手里,王卫东觉得手机很轻巧。

  手按开机键,手机传出清脆的铃声,两只手的画面出现在单色屏幕上,然后缓缓地靠近握在了一起。

  王卫东很喜欢这部手机,原因不只是手机的原因,而是他现在手里有几百万股这家公司的股票。

  王卫东是晚上八点钟上了火车,第二天早晨抵达哈市。

  回到家里,王卫东只看见奶奶黄桂英和母亲李玉凤两个人。

  “那个叫什么小阳的,八月份到这里跟你爸嘀嘀咕咕了半天,然后成立了一个什么VCD工厂,让你爸这个土了吧唧的人当什么总经理,折腾了半个来月时间。然后你爸跟我说要到北方大国照顾一下农场,半个多月就能回来。可是到现在连他的影子我都没看见!他只是打电话回来告诉我,他现在就在向阳化工厂,一时半会儿回不来。现在家里就剩下我和你奶奶还有小雅三个人!”李玉凤抱怨道。

  “你不用着急,等将来我在南方给小雅联系好学校,然后全家都搬过去。”王卫东说道。

  “我不去,到南方那里他们说的话我都听不懂,什么都不习惯,去干什么?”李玉凤说道。

  “时间长不就习惯了吗?现在就季红一个人待在家里,你们去了还能更热闹一点。”王卫东劝道。

  “不去!到了那里冬天想吃一颗酸菜都没有。我听人说,那里冬天比咱们东北还冷,还难受!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受不了!”李玉凤说道。

  年纪越大的人越是故土难离。

  劝说自己的母亲劝说不动,王卫东又到屋子里面劝说自己的奶奶黄桂英过些天跟自己一起到南方猫冬。

  可是黄桂英听到王卫东的劝说后也毫不犹豫的摇头,她的理由翻来覆去只是一个,那就是她现在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眼睛闭上就睁不开了,所以不想死在外头。

  “哈市离老家近,我自己的妆老衣服已经准备好几年了。等我死了以后,你就找一辆车把我拉回去埋到祖坟里,和你爷爷埋在一起。”黄桂英说道。

  说到这里,黄桂英突然伸出干枯的双手拉住王卫东的胳膊像孩子一样的央求道!“卫东,我死了以后,你就悄悄的弄一副棺材把我装进去,然后挖坑把我埋了,千万不要把我送进火葬场,我害怕!”

  王卫东看着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奶奶,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个要求他很可能满足不了,不过又不忍心当面拒绝,所以只好含糊的点点头。

  看见自己孙子点头,黄桂英的一颗心终于放下,这是她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个愿望。

  “这些年你给我的钱,我一个都没有花,都存在银行里。人一辈子三穷三富活到老,现在虽然你是大老板,很有钱,但是你能保证你一辈子都过好日子,都有钱吗?将来实在过不去的时候,你就悄悄的把我的钱取出来,总不至于饿饭吧?”黄桂英絮絮叨叨的说着。

  不知道为什么,王卫东觉得自己的鼻子有些发酸。

  王卫东只在家里呆了一天就赶往向阳化工厂。

  他先到自己家里,可是家里锁门,敲了半天也没有人开门。

  他又到方艳梅等几个人家里转了一圈儿,方艳梅他们现在都在家里忙着安装VCD机。安装一台就赚一份儿的钱,这是名副其实的时间就是金钱。

  所以他们只能一边干活儿一边陪王卫东说话。

  王卫东为了不耽误他们干活,只好告辞出来。

  当他转到原来供销社门前的时候,看见几十个老头儿分成好几伙儿,有人在那儿打扑克,有人在那里下象棋,还有人靠在墙根儿,蹲在那里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儿。

  王卫东终于在人群里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一大帮老头儿也都看见了王卫东。

  这些人都是向阳化工厂的退休老职工,也都是看着王卫东从小长大的人。

  “这不是王大老板的儿子,王大大老板回来了吗?卫东,你还认不认识我了?”

  王大老板应该说的是王海富,王大大老板说的是王卫东。

  王卫东转头看着和他说话的老头,急忙哈腰点头笑着说道:“怎么能不认识你呢?你不是我李大爷吗!小时候我经常捧着大碗到你家要一颗辣白菜吃。”

  “算你小子还记得我,赶紧到商店里面给我们这些叔叔大爷买包烟回来!”老李头大声说道。

  听到这个要求,王卫东点头哈腰满脸是笑着说道:“没问题,我马上去买!”

  说完,王卫东一路小跑的进了商店。

第382章 人生智慧二

  几分钟后,王卫东胳膊下面夹着五条烟出来,来到墙根下逢人就发一包烟,不一会儿功夫,五条烟就发的差不多了。

  王海富在人群里坐着,默默的看着儿子的举动,并没有说话。

  一个老头儿抽了几口烟弹了一下烟灰问道:“卫东啊,听说你在南方生意做得很大,工厂现在有多少人啊?”

  “现在有三四百人。”王卫东答道。

  “才三四百人?那也不多呀!”另外一个老头笑着说道。

  “现在买车了没有?开的是什么车啊?”让王卫东买烟的老李头问道。

  “就一个三四百人的小工厂,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买什么车呀?等过了年,我花几万块钱买一辆面包车。”王卫东笑着答道。

  “面包车好,面包车既能坐人又能拉货,实惠!”一个老头点头赞同的说道。

  王卫东蹲在几十个老头面前满脸是笑的和这些叔叔大爷们聊了半个小时。

  直到这时候,王海富才站起来对王卫东说道:“你去菜市场买块豆腐,中午回家咱们就吃炖豆腐!”

  王卫东拎着豆腐陪父亲走在往家走的路上。

  王海富赞许的说道:“你刚才做的很好,态度就应该放低一点,不要挣了几个钱就眼睛长在脑袋顶上,让人觉得你看不起人!其实这些人里大部分人看见你和我的时候心里都有些酸,就因为这样,咱们更应该放低态度,这样才能让他们心里好受一点。”

  “这个道理我懂。”王卫东说道。

  “人都是这样,气人有,笑人无。假如说,如果你将来出了一点儿什么事,就是在向阳化工厂这个地方,大部分人心里应该也是觉得大快人心。有钱人倒霉,大家都拍手叫好,没有人会同情你。那几十个老头里面有几个对你态度不错的,比如说方艳梅父亲那些人都是因为他们家里的孩子这两年跟着你赚了钱,这里面既有感激,也有巴结。”王海富接着说道。

  “这也是你让我去买豆腐的原因,如果你让我去买排骨,可能有的老头儿心里就会骂你,有钱就得瑟。”王卫东笑着说道。

  听见儿子这么说,王海富叹气说道:“如果换成我,我也会骂人!一个月就100多块钱的退休金好干什么?想吃肉也得忍着!这些老头儿为什么现在都跑到供销社门口蹲着,就是因为一个人在家里实在太寂寞了,供销社门口既背风,又能晒太阳。大家凑在一起打打扑克下下象棋就把时间打发过去了。”

  “我记得过去工厂里不是有老工人和老干部的活动中心吗?为什么不去那里?”王卫东问道。

  “现在工厂效益不好,能省就省,老工人和老干部的活动中心早就关了。”王海富答道。

  “我可以拿出一点钱让工厂腾出一两间房子来,买一把电水壶,几副扑克和几副象棋也花不了多少钱。”王卫东说道。

  王海富点头却教训自己儿子说道:“你拿出钱算怎么回事?你手里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吗?”

  王卫东被自己的父亲说的一愣。

  王海富接着说道:“把钱拿出来是可以的,但是做这种事一定不是你个人出头!你把钱给我,我悄悄地到厂里去找工会领导,以工厂的名义出头办这件事,这样做大家谁的面子都很好看,谁的心里都舒服,不留疙瘩,也都说得过去。这就是过去说的,做好事不留名的原因,如果要留名,就留工厂的名!如果留你个人的名就不好了,别人就会觉得你别有用心居心不良!小时候,你受的教育是什么?不要突出个人!如果要突出就突出国家,突出集体!”

  王卫东一边走一边看着自己的父亲,他觉得面前这个老工人充满了人生智慧。

  本来说好的是中午要炖豆腐吃,结果回到家里王海富嫌费事,他把豆腐放进大盘子里用筷子怼碎,倒上点油盐和葱花拌了拌,一盘菜就这样做好了。

  中午王先进和曲小梅在工厂上班都不能回家,所以吃饭的就王海富和王卫东两个人。

  王卫东倒满两杯酒,父子两个人端起酒杯同时喝了一口。

  放下酒杯后王卫东问到“王老板,上一次我跟你说要注册一家 Vcd厂的时候就说的很明白,你只是一个挂名老板!那些vcd散件发货到向阳化工厂后,由我嫂子直接分配给那些组装vcd的人,他们装好一批就由我嫂子发货运走一批,你根本不用留在这里!现在家里只有我奶奶,我妈和小雅在家,老的老小的小,你知道这一次我回家我妈抱怨和骂你多长时间?”

  “本来我带着几个老家伙到北方大国那边把农场的土地又翻了一遍。回到向阳化工厂后本来打算看一看和这些过去的老哥们儿玩两天就回哈市的,可是后来觉得有些事还得我亲自来处理,所以一直就没有走。”王海富答道。

  “有什么军机大事非得你老人家亲自处理?我看你就是想过过当老板的瘾!”王卫东说道。

首节上一节187/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