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8节

第32章 礼轻情意重

  果然,王卫东两天后把报告交给方副厂长,可是没有得到批准。

  不过他的心情并没有受到影响,每天还是笑呵呵的。

  两个月后王先进和曲小梅的婚礼就要举行了。

  无线电厂里的人都在背后商量要送多大的礼。

  经过私底下沟通,普通工人大部分打算送五块钱,几个干部送十块钱,这可是大礼。

  王卫东在供销社里买了一面一米高的大镜子,又买了一只毛笔。

  中午大家都在工厂里吃完饭后,王卫东搬出大镜子又拿出毛笔和钢笔水瓶让石月霜在镜子上写字。

  “大家都知道我大哥要结婚了,这面镜子就是我们大家送的礼品,晚上下班之前每个人交五毛钱,不要忘了星期天上午工厂大食堂参加婚礼!”王卫东扯着脖子说道。

  石月霜拧开钢笔水瓶发现里面装的是红油漆。

  她用毛笔沾着油漆问道:“在镜子上面写什么?”

  王卫东想了想说道:“就写祝王先进曲小梅同志花好月圆,革命到底!然后把咱们工厂三十多人的名字都写上,按姓氏笔画为序!”

  “如果把所有工人的名字都写在镜子上,镜子就没有办法用了。”石月霜说道。

  “就是个纪念品嘛,礼轻情意重!三十多人的名字都要写上!”王卫东说道。

  石月霜用沾着红油漆的毛笔在镜面上小心翼翼的写着字,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把三十多个名字写完。一米高的大镜子水银镜面全部不见了,只看见鲜红色的一百多个油漆字!

  “都要去啊,谁不去就是不给我面子!星期天工厂大食堂喝酒!”王卫东喊道。

  晚上,王卫东赶到刘建国家里。

  他走进刘建国的房间,把床下面的几个小木箱拉出来,两个人分别坐在桌子的两边开始安装收音机。

  王卫东往无锡那家公社工厂写信后不到一个月真的邮寄来几只木箱,里面装着各种电子元件。

  两个人干的比白天工厂里快很多,干了一个多小时王卫东就安装了四五台。

  他扔给刘建国一只烟,自己点一颗抽着。

  “加一把劲,今天晚上所有的元件都安装完了。”刘建国说道。

  “元件的钱我已经给他们寄去了,这一次合作的很愉快。”王卫东说道。

  这两年下拨的电子元件都有一定的残次品,而且比例还不低。电子元件到后,厂子里的三十多人花在检测分类上的时间就要很长时间。

  可是这一次这家公社的电子厂邮寄来的电子元件没有一个残次品,二极管三极管和不同阻值的电阻分别包装,看来邮寄前经过认真检测,包装的也很仔细。

  邮件到了后,王卫东和刘建国直接搬回家就开始安装没有任何问题。

  “这一批安装完后还让他们邮下一批吗?”刘建国问道。

  王卫东摇摇头答道:“我给他们写一封感谢信,信里让他们等一等。”

  他们这家小无线电每年需要的这点电子元件对于那些无线电大厂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对于一家乡镇企业来说就是大客户。

  那边一定愿意王卫东把无线电厂的全部电子元件的采购交给他们,可是王卫东根本做不到。就是他们这么小的一家工厂的生产任务也已经编入国家计划,下拨的电子元件他们必须接收,工厂里的领导也不会容许王卫东他们到一家乡镇企业采购元件,现在谁会相信一家乡镇企业?

  “回款先放在我这里,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年底的时候咱们两个一人一半。”王卫东说道。

  一百套收音机刨除电子元件的钱还剩下一千出头,两个人一人能分五六百。

  “你看,南方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乡镇企业了,可是我们这里一点动静都没有。”王卫东说道。

  东北还没有人想到走这条路,即使有人想这样干,地方的小气候也不容许。

  就像王卫东想增加一款收音机这点小事,可是工厂里的领导不批准他就是干不了。

  我点头的事情你才能干,我不点头你就不能干。而且是所有关卡上的人都要点头同意,在串联电路上其中有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是不行。

  “等将来我们这里政策放宽,我们也成立自己的工厂!”王卫东说道。

  刘建国没有说话,他也不太认同王卫东的想法。现在这个三十多人的小无线电厂是集体性质的,怎么说他们也算是向阳化工厂的职工,也就是国家的职工,什么事都有国家管着多好,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生老病死都有国家兜底。

  可是王卫东偏偏想出去自己单干!

  王先进带着曲小梅回到家里看母亲李玉凤给他们两个准备的结婚用品。

  曲小梅对新做的粉色绸缎上面用金线绣着凤凰的棉被很满意。

  彩礼比预想的少花很多钱,李玉凤也不想太难看所以在购买结婚用品上很大方。

  她又拿出一双皮鞋对曲小梅说道:“厂子里有人到京城出差,我托他给你买了一双皮鞋,三十八号的正合适!你穿一下试试。”

  曲小梅长这么大还没有穿过皮鞋,她惊喜的穿上皮鞋在地上走了两圈,站在那里感觉人都变得挺拔苗条了。

  “谢谢婶。”曲小梅说道。

  现在离改口叫妈还有几天,李玉凤觉得自己这个未来的婆婆做的还不错,起码比王海富的妈也就是王卫东的奶奶做的好。

  王先进突然指着杵在墙边上面写满油漆字的大镜子问道:“这个大镜子是谁送的?”

  “这是卫东他们厂子里的工人干部集体送的。”王海富答道。

  “上面都写满字了,还怎么用啊?再说了,现在谁还送镜子这种破玩意,直接送钱不好吗?”王先进气愤的说道。

  “想用的时候用汽油擦擦就行,这也是无线电厂那些人的一片心意,不要总说钱钱的!他们即使送钱也是送到卫东的手里,跟你有什么关系?卫东这么做我觉得很好,让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送钱我心里不忍!”王海富说道。

第33章 学习的时代

  李玉凤心里不同意丈夫的想法。从二十多年前开始她就盼望着这一天了。

  二十多年来她把家里每一笔送出去的钱都认真的记在小本上,现在算一算已经有好几百块,这一次儿子结婚要一次性的收回来,而且还要加上利息!

  二十年前送出的两块钱和今天的两块钱能一样吗?

  “如果家里用不着这个镜子,我能不能带回家里把它送给我父母?现在我们家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大镜子。”曲小梅面带微笑有些怯生生的问道。

  “家里有用,如果还有人送镜子再给你父母送回去。”李玉凤说道。

  王先进低下头,他对母亲这么抠连一面镜子都舍不得很不满。

  王海富对老婆也不满意,不就是一面镜子嘛,就让曲小梅带回娘家算什么?

  李玉凤想的很长远,今天轻轻松松的答应了曲小梅的要求,以后曲小梅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要的会越来越多。

  这一次曲小梅只是试探,怎么骗得了老娘?你的这点小把戏都是老娘当年年轻的时候玩剩下的!

  可是这些话李玉凤不能跟丈夫和儿子说,有损自己高大光辉的形象。

  晚上,王卫东在家里展开一张大纸,他用格尺在纸上画了一个六十厘米长三十厘米宽的方框。

  这就是他打算下一步生产的收音机。

  这个收音机这么大就像一个小木箱一样。

  其实就是加上两个大喇叭和一个变压器也用不了这么大的收音机箱。

  王卫东的想法就是收音机就是要大,非常大,比其他所有的收音机都要大!

  收音机好不好一般人根本没有办法辨别,但是大小所有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还有声音,王卫东要用两个大喇叭,声音开到一半以上要让窗户玻璃都震动!

  个大,声音洪亮这就是王卫东的设计,简单朴实,农民兄弟工人兄弟一定喜欢。

  这就像几十年后华强北生产的手机一样,电池大声音大上面还有跑马灯!一看就特别的高大尚!

  王卫东在长方框里对称的画了两个大圆圈,这是喇叭的位置。

  他又在两个圆圈里面写了鸳鸯两个字,他打算在喇叭的位置有两个鸳鸯的形象,可是他能力有限画不出鸳鸯,连鸭子也画不出来。

  王卫东整个晚上抓头发搓牙花子最后不得不承认这是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天石月霜情绪低落,谁都不知道原因。经过观察王卫东断定绝对不是因为工厂里的事情。

  “石厂长,你最近情绪不对,到底出了什么事?”王卫东问道。

  “你不是喜欢看报纸吗?电视大学的事你不知道吗?”石月霜问道。

  王卫东仰头想了一会说道:“好像有这么回事,有几个月了吧?”

  “去年二月份的事情,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了,刚刚在报纸上看到的时候我就写信去报名,现在报名通过了,可是我想让我爸买一台电视机听课我父亲不买。”石月霜说道。

  一台电视五百多,一般人家的确买不起,可是这些人里应该不包括石厂长。

  “学习是好事啊,石厂长为什么不买?”王卫东不解的问道。

  “其实我自己攒的钱也差不多够了,可是我爸就是不同意买。”石月霜答道。

  “为什么!?”王卫东问道。

  “领导干部嘛,我爸怕影响不好。”石月霜简约的答道。

  王卫东恍然。石厂长可能就是怕别人说一句:厂长嘛,人家当然有钱!

  现在向阳化工厂里有电视的人家表面上有二三十家,实际上应该更多。他们之所以不愿意暴露只愿意家里几个人偷偷的躲在家里看,一个原因是不愿意露富,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让别人知道自己家有电视那么天天晚上家里就挤满了人!

  “现在电视转播效果不好,买电视也是看雪花。”王卫东安慰道。

  “我现在教材拿在手里干着急!不看画面能听到声音也行啊。”石月霜说道。

  几十年后越来越少有人把电视大学当做一回事,可是刚刚成立的时候它点燃了几十万上百万年轻人学习的希望。

  学习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口号就是要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

  “供销社那个卖肉的二十出头的黑胖子,据说每天晚上找子弟小学的老师补习,工作休息的时候计算小学四年级的四则运算题,供销社里的几个姑娘看见他就像是看见英俊少年一样,就是觉得他爱学习有上进心!”王卫东说道。

  他的话语里有一点酸,会算四则运算题就了不起啦?

  晚上王卫东又召集无线电厂的领导干部开会。

  “今天我和石月霜同志谈话,她和我说她正在读电视大学,知道这件事后我感到很羞愧!领袖教导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可是我已经快忘了!”王卫东痛心疾首的说道。

  “工厂里的工人都是残疾人,其实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反而普遍学习成绩比我们这些淘气包子更好!可是就因为残疾的原因不能上大学!现在好了,电视大学成立了,大家都有学习的机会!”王卫东接着说道。

  “石厂长,你明天挨个询问一下,除了你还有谁愿意报名电视大学,今年的时间过了,可以先看讲课明年秋天再报名嘛。如果人数超过五个,我建议咱们工厂就购买一台电视机,除了电视大学外每天晚上七点还可以看新闻接受教育!”王卫东说道。

  王卫东的话感染了除了哑巴姑娘外的所有人,刘建国和鲍启航都激动的说道:“我也报名!”

  “这就已经三个人了,我估计一定会超过五个人!现在我们领导班子定一下,同意买电视的举手!”王卫东说完就举起了手。

  其他三个人立刻举起手,陈季红不知道是为什么可也跟着举手。

  “明天石厂长就从账上取六百块钱给我,星期五晚上我就去牡市购买电视,带这么多钱去,回来还要带一台电视机很不安全,启航和我一起去!”王卫东说道。

  鲍启航郑重的点头。

  “你们在家里也有很多事情做,买木板找人做一个柜子,就是那种高高带门的,不用的时候把电视锁里。买两根松木杆,长一点的,接在一起,再找厂里老工人用钢筋焊一个电视天线!”王卫东对石月霜和刘建国说道。

第34章 拉风的出差一

  这家残疾人无线电小工厂以前也开过很多次干部会,可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一次开会最振奋也最重要。

  “明天早上我去储蓄所取款卫东和我一起去。”石月霜说道。

  “还有一件事很重要,电视大学一般都是什么时候讲课?”王卫东问道。

  “上午”石月霜答道。

首节上一节18/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