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57节

  “他说这个飞机简单修理一下还可以开。”王卫东答道。

  “那就修啊。如果这几天修好了,可以带我到天上转两圈!”宋宇催促道。

  想到将来一万多亩地喷洒农药的问题,王卫东终于点头同意修理这架双翼螺旋桨的老古董飞机。

  康斯坦丁马上帮忙联系乌苏里斯克飞机修理厂的工人来修理这架飞机。

  一千马力的飞机发动机果然没有问题,操纵系统也没有问题。飞机最大的问题是润滑,停在机库里两三年的时间需要维护和保养。

  从这一天开始宋宇哪儿都不去,连晚上都不回乌苏里斯克的宾馆,就住在这个破烂的集体农庄里,没事的时候就跑到机库里盯着这家破飞机。

  冈察洛娃在宋宇抵达乌苏里斯克的七八天后才回到这里。

  这样算起来,她在新西伯利亚市呆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人我已经带来了,机械设备慢一点,再有四五天才能过来。”冈察洛娃说道。

  回火车货车比客车走得慢这很正常。

  王卫东急忙跟着冈察洛娃到宾馆里去看望那些她带来的原来北方大国617电子工厂的工人。

  王卫东看到的是二十多个老太太。当然其中也有年轻的,不过看样子至少也已经有四十多岁了。

  在这些人里面只有三个人是男人,其他的全部是女工。

  “那三个人是工程师,这些女人都是当年生产线上最熟练的工人。巴伦丁先生要过两天才能从莫斯科赶来。”冈察洛娃解释道。

  王卫东急忙上去和这些老太太进行寒暄。

  “各位女士辛苦了,你们是我们最真诚的朋友!你们放心,你们的吃住和待遇我已经安排好了,绝对让你们满意!”王卫东说道。

  北方大国铁路的轨距比中国的要宽,装载量也要比中国的大,但即使是这样,整套的电子管生产设备也装了十几节的车箱。

  大大小小的设备一共有几百台,从拉丝机,机械泵,油扩散泵,冷凝器,加热器到检查电子管真空度的设备等等,一言俱全。

  从京城来的宋连城带着另外两名退休老工人逐个车厢进行检查。

  京城电子管厂从八十年代开始停产,与那个时代京城电子管厂的设备相比,列车上的设备的确比中国的设备要先进很多。

  既是设备只是要经过简单检查那也要花三四天的时间,这时候巴伦丁先生终于也赶来了。

  王卫东决定先让宋宇带着巴伦丁和二十多名技术工人先回国。

  “钱马上就汇到你的账户,你要不要和巴伦丁先生他们一起去中国?在京城有人会热烈的款待他们。”王卫东问道。

  这些人抵达京城的时候,石可为会代表官方悄悄的举行一个欢迎仪式。

  冈察洛娃摇头答道:“我和你一样,能够隐藏到幕后做一点事情就好。”

  宋宇本来是不愿意这么早回去的,但是那架安-2飞机用一个星期时间就修好了,在宋宇离开前又被重新拖回了集体农庄。

  在众目睽睽之下,宋宇坐上飞机,康斯坦丁启动发动机,在集体农场旁边路况并不太好的沙土路上,飞机不断上下颠簸,加速一百多米后冲上天空。

  这种飞机对地面的适应能力非常强。

  安-2飞机在集体农庄附近来回盘旋,半个小时后又重新在沙土路上降落。

  下了飞机以后,宋宇兴奋地对王卫东说道:“这飞机真不错!起飞和降落只用一百多米就够了!”

第317章 异国他乡的温暖

  三天后,所有的设备都检查完毕开始运往中国。冈察洛娃看着十几节车厢对王卫东说道:“其实我们俩心里都清楚这些设备的价值远远不止三十万美金!”

  “这么做总比那些本来完好的机械设备被拆碎卖废铜烂铁要好很多。”王卫东说道。

  “每当看到这一幕其实我的心里是在滴血的!”冈察洛娃说道。

  王卫东跟着机械设备回国了。在他回国之前,王海富他们那几个退休老头儿就已经回国。

  一万多亩地用两台拖拉机翻土,几个老头很快就干完了。

  康斯坦丁带着冈察洛娃又悄悄的来到那个集体农场。

  康斯坦丁用一把万能钥匙把机库的门打开,两个人走进去看着那架刚刚修好的安-2飞机。

  “油箱里还有多少油?”冈察洛娃问道。

  “还有不到一半。”康斯坦丁答道。

  “加满!”冈察洛娃命令道。

  康斯坦丁走到机库的角落里搬来三桶航空燃油,然后又拿出一个软管。

  安-2飞机结构简单,皮实耐用。但是在飞机上却有一台燃油泵,加油非常方便。

  冈察洛娃爬上飞机启动燃油泵,康斯坦丁在下面用软管插进油桶里,另一头套紧飞机的油箱口,就这么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直接给安-2飞机加油,。

  加了两桶多燃油,把安-2飞机的油箱加满。

  康斯坦丁又走出机库开来一辆拖拉机把安-2飞机拖出机库托到集体农场旁边的那条凸凹不平的沙土路上。

  等康斯坦丁把拖拉机开回农场再重新回来爬上飞机坐在驾驶座椅上,冈察洛娃让飞机慢慢的滑跑然后逐渐加速最后拉动拉杆,安-2飞机仰头冲上天空。

  让飞机迅速拉升到两千多米的高空,冈察洛娃又让飞机俯身向下像一颗炮弹似的向地面坠落。在离地面还有四五十米的时候,她又把机身拉平。

  在冈察洛娃手里,这架安-2飞机就像一个杂技演员一样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随后,冈察洛娃让飞机离地面保持二三十米的高度向北飞去。

  这么多的机械设备运回国,其实是一件很麻烦,在口岸处要卸车,然后再重新装上中国的货车车厢。

  京城来的宋连城等三个人和王卫东一起监督着卸车和装车。

  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能出现损坏,甚至是磕碰,因为这会影响到生产时的精准度。

  直到火车从芬河市启动开往哈尔滨的时候,王卫东才让宋连成他们三个人赶回京城。

  这些设备到哈市以后,火车车厢还要重新进行编组然后再运往弗山。

  宋宇带着北方大国专家和工人们先期回国。由于时间充裕,他们在哈市停留了两天,在哈市游玩的时候,这些北方大国人的心情,既感到新奇又觉得熟悉。

  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比过去提高很多,与过去北方大国宣传的完全不一样。

  当然给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所在的新西伯利亚市只有两百万人,但已经是北方大国第三大城市。

  而在中国上百万人口的城市比比皆是。

  一行人抵达京城的时候,宋宇按照王卫东给他的电话马上给石可为打电话,告诉他苏联专家和工人已经到了。

  石可为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他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就像今天学生学英语一样都要学习俄语。

  部里的几个主要领导也都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所以得到石可为的通报以后,部里的几个领导最后决定在京城的莫斯科餐厅里款待从北方大国来的专家和技术工人。

  京城的莫斯科餐厅是1954年开张营业的,当时餐厅主要的功能就是款待从北方大国来的技术专家。将近四十年后,又一批从北方大国来的技术专家和工人走进了这家餐厅。

  从北方大国来的包括巴伦丁在内的这些人年纪都偏大,他们所受的教育和长期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和现在北方大国的年轻人在思想上有很大差别。

  这一点反而让他们更容易适应在中国的生活。

  当石可为等几个部里的领导走进餐厅用俄语和他们问好的时候,巴伦丁等人都很激动,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北方大国的那个火热年代。

  这几位部里的主要领导里面有一位曾经是宋宇父亲的老部下,他拍着宋宇的肩膀说道:“小宇,你现在终于进步,不再胡闹了。这么干就对了,会越干越有出息了!回家替我向老领导问好!”

  听见别人跟自己这样说话,又处在这个欢声笑语的场合里,宋宇的感觉非常好。

  酒宴过后宋宇把北方大国的专家和工人们送到建国饭店休息,晚上很晚才回到家里。

  兴奋还没有减退的宋宇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对还没有休息的父母说了。

  宋宇的父亲点头说道:“这件事的确做得好!虽然北方大国现在变成现在这样,但是他们国家在科学技术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拿来主义还是要有的!你这段时间的确进步很多,终于开始干正事了,而不是整天在外面瞎胡闹,让我和你妈在家里为你担心,担心你做的那些混蛋事,让我们出去没脸见人!”

  宋宇的母亲问道:“这一次还是在弗山建厂吗?”

  宋宇点头。

  “前两天我遇到赵秘书的媳妇,她跟我说现在小娜也在粤省做生意,而且做的很大,已经发财了!”

  赵娜的父亲曾经给宋宇的父亲当过秘书,所以宋宇的母亲一直习惯称呼赵娜的父亲为赵秘书。

  “不要叫他赵秘书,人家现在已经是司长了!”宋宇的父亲是纠正道。

  “而且也不要总说什么发财不发财的,庸俗!小宇以前做生意我就从来没夸过他,现在他把北方大国的专家引进到国内生产电子管,我就赞扬了他,这不是因为钱的问题!”宋宇的父亲接着说道。

  “赵娜那个野丫头一点儿都不地道!她一个人跑到北方大国去玩,结果被那里的警察抓了,我的朋友好不容易把她弄出来,她就托人把一张支票交给我,让我转交给我的朋友。这么大的事儿,按理说至少应该请一顿饭感谢一下吧?”宋宇不满的说道。

第318章 爽康乐女巫一

  王卫东在半个多月后带着姚启明赶到弗山。

  他之所以带着姚启明来弗山,就是想让姚启明当俄语翻译,这二十多名北方大国人到这里,没有翻译根本就不行。

  “你们走后我就督促在工业用地上建设厂房。可是时间太紧,就是再有两个月也未必能见好。”欧小阳说道。

  生产电子管的厂房有特殊要求,所以建设的速度会很慢。

  “不用着急,可以先让姚启明带着这二十多个人四处转转,比如说到最南面的那个省旅游待两个月再回来。等厂房建设的差不多的时候,让巴伦丁先生回来指导一下,看看哪里需要改正。”王卫东说道。

  可能是因为地域的原因,北方大国人很喜欢温暖的地方,特别是温暖而且有海的地方。

  这样说来他们来粤省就对了。

  王卫东决定让姚启明带着巴伦丁他们到中国的最南面天涯海角旅游,在那里的宾馆里待两个月再回来。

  而这里加紧进行工厂建设。

  宋宇这一次来到弗山还把宋连城等几个原来京城电子管厂的退休技术工人和技术干部也带来了。

  现在的京城电子管厂已经与松下合资生产彩色显像管,离原来的电子管生产渐行渐远。

  宋宇带来的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正好可以在现场指导电子管厂房的建设。

  三个人闲谈的时候,宋宇对王卫东说道:“卫东,我在京城的时候听说赵娜也在这里,就在会州!听说她现在搞营销发了大财。几个月的时间就赚了上百万!”

  听见宋宇提到赵娜,王卫东心里升起对这个女人的一股厌恶。

  他从国内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要把赵娜捞出来,可是赵娜看见他就是一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样子。即使是在出来以后也不知道收敛,依然对他呼来唤去的,甚至张口骂他的父母是要饭的!

  王卫东一怒之下对赵娜出了手。

  “干什么这么好赚,几个月就赚了上百万?”王伟东问道。

  “听说是搞分级经销,而不是采用原来商场的那种销售模式,据说因为采用了外国先进的经营方式,所以既能迅速扩大商品的销售规模,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就业问题,还能让国家增加税收。”宋宇答道。

  看见王卫东和欧小阳都没有听明白,宋宇进一步解释道:“就是发展会员,一个商品假如是五千块,我卖给你之后,我至少能够得到上千块的提成。然后卫东你再把这件商品卖给小阳,你又能得到提成。而且我也能通过你把商品卖给小阳这种行为进一步得到提成,等级越高获得的提成就越多。赵娜现在是爽康乐的顶部会员,听说每个月什么都不用干,光是底线那些一层一层的会员分给她的提成就非常多!”

  听到这里,王卫东终于知道赵娜那个死丫头现在是做什么的了。原来这个女人走上了祸国殃民的道路!

  即使到了九十年代初,国家对这种所谓的营销模式的危害性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不过王卫东到现在还不知道爽康乐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欧小阳也不知道。

  宋宇解释道:“赵娜的母亲送给我母亲一台爽康乐,据说这种东西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能够舒筋活血强身健体!”

  宋宇对王卫东和欧小阳比划着。

  “就是人坐在椅子上,把双腿搭在爽康乐上面,然后爽康乐会左右摇摆,让大腿不停晃动,这样就能起到强身健体祛病的目的,这样一台机械据说会员价要三千五百块钱!”

  王卫东摇头说道:“生产这种破玩意儿,让脚放在上面左右摇摆,顶多一两百块钱就够了!可是这些吸血鬼居然卖三千五百块钱!”

  这是宋宇第一次听见别人在他面前说这种经营方式的坏话。

首节上一节157/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