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4节

  这些天几乎天天都有残疾青年和他们的父母到他家里要求进入无线电厂,甚至一些身体健全的待业青年也找到家里,这件事让方华文很头疼更不堪其扰。

  “方厂长,去年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你是参与的,生产原料就是按这几个人的人数下拨的,如果现在让他们入厂他们也没有事做啊。等十月份制定下一年生产计划的时候我们就增加生产计划,我一定让他们入厂!”王卫东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就这么办!”方华文点头说道。

  只要对那些人有一个交代,晚一点也无所谓。

  二月份,西南突然发生了战事,这件事马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向阳化工厂的生产任务也突然加大,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两个月后部里下达文件容许向阳化工厂增加二百名正式职工的名额,待业青年欢天喜地的传递着这个好消息,不久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纷纷转变身份成了向阳化工厂的正式工人。

  即使是这样,向阳化工厂还是一片繁忙,晚上生产区也是灯光点点,车间里车床隆隆作响。

  王卫东给无线电厂定了几份报纸和杂志,其他人主要是关心战事方面的事情,而王卫东关注的是国家政策的变化。

  十月,无线电厂制定了四万台的收音机的生产计划,向阳化工厂又让出五百平方米的厂房作为无线电厂的生产和仓库使用。

  一个月后当电子元件下拨后又有二十多个向阳化工厂的残疾青年子弟进入工厂,现在工厂的职工已经达到三十多人。

  十一月份的时候王卫东终于在国家最权威的那份报纸上看见了讨论乡镇企业的文章。

  晚上,王卫东又被母亲找到家里,在往家里走的路上,李玉凤脸色难看的抱怨道:“生养儿女就是上辈子欠了债!没办法,现在时代变了,父母的胳膊越来越细,儿女的大腿越来越粗,胳膊扭不过大腿!你大哥非要跟那个叫小梅的结婚不可,你爸根本帮不上忙,我一个人真是顶不住了,今天全家人在一起商量商量你大哥结婚的事。”

  “我哥结婚是他的事,我可没有钱啊!”王卫东没好气的说道。

第26章 转变是悄悄的二

  家里的四个人坐在一起,王先进低着头态度很倔强。

  “先进要结婚了,今天大家商量一下这个婚怎么结。”一家之主王海富首先发言。

  “你和那个曲小梅是怎么打算的?结婚以后是住在家里还是搬出去住?”李玉凤问道。她现在心里对那个曲小梅很厌烦,不想看见她。

  而且她认为曲小梅也不愿意和她住在一起。

  “小梅说结婚后愿意和你们住在一起。”王先进出人意料的答道。

  其实两个人私底下商量的时候王先进想搬出去住,可是曲小梅却不同意,她认为和两个老人住在一起更省钱。

  用几十年以后的话说就是曲小梅想啃老,这样结婚以后就可以攒更多的钱。

  王先进说的话让包括王卫东在内的三个人都很意外,刚刚结婚的两个人像蜜里调油一样,和老人住在一起小两口动手动脚的时候多不方便啊。

  房间里的四个人都沉默了一会,李玉凤说道:“这样也好,结婚的费用能省很多,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家里本来就有,买几套衣服,新做一床被褥就行了。”

  “我爸退休了,他的自行车现在我骑,可是小梅没有啊。”王先进说道。

  他说话的时候还用眼睛看了王卫东一眼。

  王卫东明白大哥的意思,他开口说道:“一辆自行车就够了,上班的时候骑车带老婆多浪漫,不要坐后座,让她坐在大梁上,坐在你怀里!”

  既然已经开口了,王先进就准备把面皮彻底撕掉。

  “我结婚你多少都要出一点吧?就一辆自行车,其他的我什么都不管你要了。”王先进说道。

  “脸大不嫌害臊,张嘴就是一辆自行车!等我结婚的时候你给我买什么?”王卫东质问道。

  王先进没有回答兄弟的问题转头对父母说道:“小梅说结婚的事她的父母想先和你们二老谈谈。”

  “小梅说的是那个父母?”李玉凤问道。

  曲小梅的养父母其实是她的叔叔和婶,而她的亲生父母现在还在农村。

  “当然是亲生父母了。”王先进答道。

  王卫东突然站起来转身就往外走,父母喊他,他只是装作没有听见。

  作为知识青年王卫东在农村待过两年所以对农村很了解。

  向阳化工厂的孩子结婚一般父母双方都是工厂的职工,大多数以前就认识,甚至彼此之间关系还不错。双方因为孩子结婚的事坐在一起商量也很简单,女方也没有多少要求,很少有争执,双方乐乐呵呵的就商量完了。

  可是农村就不同了,光是彩礼的事情双方父母就要像是外交谈判一样来来回回要谈很长时间,甚至争执到脸红脖子粗。

  王卫东在农村也随过好几次礼,从结婚当天接新娘子开始男方父母心里就战战兢兢的,接回来要下车(哪怕是马车),到开席陪女方亲友吃饭,直到晚上入洞房后,两位老人才彻底放心。

  王卫东还曾经看见过男女双方亲属在酒席上打起来的,让他实在是大开眼界。

  曲小梅的父母要和自己的父母谈谈,自然是要谈彩礼的事情,王卫东可不想参与这件事。

  社会慢慢开放了,彩礼的事情以前是偷偷摸摸的,现在迅速的死灰复燃而且是越燃越烈。

  王卫东没有直接回自己租的房子而是去了刘建国家里。

  “建国,现在咱们的厂子规模大了,七七八八的事情也多,千斤重担也不能让我一个人担啊,我打算增加几个厂领导,帮我分担一下。”王卫东说道。

  刘建国心里很激动,他知道这些要站出来分担的人里面一定有自己。

  “我准备设一名生产副厂长,你觉得谁合适?”王卫东问道。

  问他的意见,这就说明王卫东不想让他当这个生产副厂长。

  刘建国想了想说道:“我觉得石月霜很合适,她父亲是石厂长嘛。”

  “我也觉得石月霜合适,不过不是因为她父亲是石厂长,而是因为她在我们这些人里面文化水平最高,做事认真负责!不提拔这样的人提拔谁?”王卫东说道。

  刘建国急忙点头,他心里觉得王卫东这个小子很是口是心非。

  “你来当技术副厂长,负责技术和收音机的测试。包括我在内,每一个干部一个月增加十块钱岗位津贴。”王卫东接着无耻的说。

  “这样做当然好了,可是那些没有当干部的人心里会不会有意见?”刘建国担心的问道。

  “我早已经想好了,以后工厂里三十多人排班,五个人一班早上提前半个小时到岗打扫卫生,一个月每人十块钱清扫费。干部也要在里面排班,当了干部也不能脱离群众逃避劳动,干部干部要多干一步!”王卫东答道。

  这样做,干部一个月增加了二十块钱,普通职工增加了十块钱,皆大欢喜。

  王卫东出了刘建国的家又去鲍启航的家里。

  他把鲍启航叫到外面把他的决定告诉了鲍启航,鲍启航的脸马上就变黑了。

  他只不过是色盲,在这个三十多人的残疾人工厂里面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跟正常人有什么区别?

  可是王卫东这小子提拔干部的时候居然没有想到他!

  “我觉得让你当咱们厂的工会主席很合适!”王卫东说道。

  鲍启航听见这句话脸色并没有好多少。

  上万名职工的向阳化工厂里的工会主席也没有多少存在感,自己当这个三十多残疾人工厂的工会主席搞个毛线啊!

  王卫东把右手放在鲍启航的肩膀上严肃的说道:“启航,我们是革命同志吧?革命同志之间是不是可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今天我就要严肃的批评你!”

  鲍启航抬头惊讶的看着王卫东。

  “你对同志关心不够!你想想,作为工会主席肩膀上的担子多重啊,不要忘了,咱们厂子里的工人不是普通人,他们都是残疾人!工会主席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要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王卫东说道。他话语中隐隐的把自己和鲍启航都划到正常人的行列,这让鲍启航心里舒服多了。

  “你想想,下雨下雪,天冷路滑他们拄拐的拄拐,坐轮椅的坐轮椅,上班下班多不容易啊!特别是中午,就休息那么一两个小时,他们还要来回跑回家吃饭,太难了!”王卫东叹息着说道。

  “我决定,以后他们中午就不用回家了,由厂里提供午饭,他们每人每天交一毛钱二两粮票,由厂子里补贴两毛钱。我知道你家原来就我鲍叔一个人工作,我鲍婶就是家庭妇女一直没有工作对吧?以后午饭就在你家里由我婶来做,一个月厂子里给她四十块钱怎么样?”王卫东问道。

  鲍启航听着听着脸上露出笑容。虽然他没有当上副厂长,可是这样算起来其实数他得到的实惠最多。

  “卫东你放心吧,我一定让所有的职工吃好!”鲍启航说道。

  三毛钱一顿饭完全可以保证顿顿做到有肉有汤。

  “光是吃好是不够的,回家一定告诉我婶,做饭一定要注意,如果吃得这些残疾人跑肚拉稀的,我就找你算账!”王卫东嘱咐道。

  “我一定注意,我一定注意!”鲍启航连连说道。

  “我给你两天准备时间,以后每天中午让我婶用小推车把饭菜送到工厂,我让每个职工准备饭盒。”王卫东说道。

  王卫东在夜色中背着双手哼着歌曲往家里走。

  “……,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说得到,做得到,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

  第二天,王卫东分别把正在工位上安装收音机的石月霜和陈季红叫到外面单独谈话。

  石月霜回来的时候脸涨的很红,显示出她的心情很激动。她回到工位平稳一下心情继续低头工作。

  王卫东把哑巴姑娘陈季红拉到外面然后把一个包交给她。

  陈季红纳闷的打开包看见里面装的是几十个盒装的安全套!

  哑巴姑娘的脸马上红了,然后握紧拳头就跟王卫东拼命!

  王卫东没有想到哑巴姑娘的反应会这么强烈,他撒腿就跑,哑巴姑娘甩着两条大辫子在后面猛追。

  直到看见哑巴姑娘跑不动了,王卫东才站住掏出一个笔记本打开。

  “你看看,陈、季、红、妇女主任、负责发放安全套!”王卫东指着笔记本上的字一字一顿的解释道。这件事哑巴姑娘干很合适。

  说起来也奇怪,三十多个残疾人里面男女几乎各半,可是男的没有一个结婚的,可是姑娘里面已经有一半已经结婚了。男人一般找条件不如自己的,即使是这样还是找不到,而女人一般都是找条件比自己好的,反而更容易找到对象。

  想到这一点王卫东心里就很感慨。

  两天后三十多人中午就不用回家吃饭了,而是由鲍启航的母亲直接送到工厂里。

  每一个人吃的都很满意。

  这个时代谁家里会天天菜里有肉啊。

  半个月后的一天,石月霜晚上七点多回到家里。

  石厂长把热在锅里的饭菜端到女儿面前。

  饭是两个馒头,菜是白菜炖豆腐,清汤寡水的,这些都是下班时石厂长在工厂食堂里打回来的。

  石厂长看着女儿吃饭笑着问道:“怎么样?味道是不是不如你们工厂的伙食好?唉,工作实在是没有办法干了,我工作了将近三十年才当了厂长,某些人工作不到一年就已经是副厂长了!”

第27章 变化是悄悄的三

  听见父亲调侃自己,石月霜用筷子敲着碗沿装出语重心长的样子说道:“老石同志,干革命工作就要任劳任怨!要不计名,不计利,我们只有工作岗位不同而没有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勤务员嘛!”

  石厂长惊奇的看着女儿,看见女儿越来越开朗他作为父亲心里很高兴,可是没有想到女儿居然变成现在这样这么善于幽默了。

  “你的嘴现在变的越来越油滑了。”石厂长说道。

  ”来东北这么长时间了,我也是东北人嘛。”石月霜答道。

  王卫东早上骑自行车上班,向阳化工厂是军工企业所以生产区和生活区被严格分开,进入生产区的时候是四条车道的宽路,可是分向各个车间的路就变成窄水泥路。

  对面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飞驰而来,应该是夜班刚刚下班要回家休息的人。

  王卫东急忙转车把靠着路边骑以躲避对面的自行车,可是对面的自行车也转了过来,王卫东又转到道路的另外一边,可是对面的自行车也转到这一边,最后两辆自行车还是撞到一起!

  王卫东和那个人都摔倒在地上,王卫东的手掌都磨破了。

  “你搞什么!骑自行车慢一点,看着点嘛。”王卫东坐在地上恼火的说道。

  那个人站起来一边拍打着衣服一边赔礼说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王卫东盯着那人看两眼说道:“孔德亮同志,你上夜班的时候是不是睡觉了?是不是做梦娶媳妇?”

  孔德亮低头看着王卫东才发现他刚才撞的具体是谁。

  “原来是你呀,卫东,不好意思啊。”孔德亮说道。

  既然是熟人,王卫东的气也消了。

首节上一节14/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