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34节

  按照法律规定,虽然注册的资金企业可以使用,但是不能一次性全部调出,要保留一定资金比例在企业账户上,在这方面国家的监管很严。

  “这两天根据我的观察了解,你的确是想到这里办企业干事业的人。这件事我看可以这么办,你注册一家一千万的公司,投入自注册资金三百万。使用资金的时候留在账户上三四十万,如果财税部门有疑问,你可以让他们来找我。还有,如果你真的能投资三百万以上,假如出现短期的资金缺口也可以来找我,我可以和银行打招呼,调一点儿头寸给你。”毛晓峰说道。

  看着毛晓峰眼巴巴热切的眼神,王卫东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在这里王卫东体会到了什么叫特事特办,本来至少几天才能办好的事情,结果两天就办好了。

  注册资本一千万的向阳电子工业公司就已经在弗山成立。

  看见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家注册资本一千万的公司在弗山成立,自己招商引资的功劳本儿上又添上了重重的一笔,毛晓峰非常高兴。

  他拍着王卫东的肩膀说道:“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把小军和他那个港岛太太也叫上!”

  王卫东觉得这几天一直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着自己往前走。

  他到粤省的时候根本没打算这么快就成立一家公司。他本来打算还要再想一想,到其他几个省再转一转,考察一下。

  可是没想到才几天的时间,1一千万注册资金的公司已经成立了,工厂地点已经选好了,而且厂房都已经有了。

  王卫东心里隐隐有些担心。

  “你不用怕,粤省的经营环境还是不错的,没有人敢乱来。你想想,这里外资港资企业这么多,如果出现不好的事情影响会非常坏,以后还怎么招商引资?”欧小军安慰道。

  “注册一千万的公司也有好处,这说明你还是很有实力的,以后得到的便利会更多,听说如果企业经营好了,小阳和宋宇也要投资进来,注册的资本额高,将来他们要投资也要掏更多的钱进来!”欧小军接着说道。

第265章 故友重逢一

  弗山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王卫东就想马上返回,他先要到京城和欧小阳和宋宇说明情况,然后再回哈市找人。

  他现在最缺少的就是可靠和能干的人。

  欧小军听说王卫东要走就马上挽留他。

  “我已经跟港岛那边的一家广告公司打了招呼,他们马上就会派人过来,先把广告的事情搞定,你再走不晚。”欧小军说道。

  现在电子工厂除了我之外,其他的人一个都没有,更谈不上生产的事情,现在拍广告是不是早了一点?”王卫东问道。

  “先让他们的人跟你见面,好好聊一下,让他们有一个创意,写一个大致的文案,然后让他们回去做准备。”欧小军答道。

  欧小军毕竟在港岛待了几年,对广告的重要性认识比内地人高很多。

  听见欧小军这么说,王卫东只好再在佛山留几天。

  两天后,港岛星宇广告公司的人就来了。这一次来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负责人,还有一个是文案。

  第一个下车的六十左右岁的男人就是港岛星宇广告公司经理冷凡。

  欧小军太太所在的家族企业在港岛众多家族企业里面并不算太大,但是毕竟也是一家有几十亿港币资产的大企业,所以这一次接到欧小军的电话,冷凡决定亲自走一趟。

  看见随后下车的人,欧小军和王卫东都愣住了,那是一个年轻的女人,身体佝偻,走路蹒跚。

  特别是王卫东,他紧紧地盯住那个女人的脸。

  在大庭广众之下,那个女人也有些不自然,她努力快步走想跟上冷凡的步伐。当她抬头看向王卫东那个方向的时候也呆了一下。

  欧小军上前一步握住冷凡的手说道:“冷老板,你怎么亲自来了?派你手下的人过来一趟就可以了嘛。”

  “那怎么行!你们要办的事我怎么敢马虎?”冷凡微笑着说道。

  然后他微微转身看着那个女人对欧小军和王卫东介绍道:“这就是我们星宇广告公司的文案,也是我的外甥女,石月霜!”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听见自己舅舅的话,石月霜的脸涨的通红,她很不喜欢舅舅的这种态度。

  没错,这个女人名字叫石月霜,就是王卫东在向阳化工厂刚刚开始创办无线电小厂的时候,到工厂里工作的石厂长的女儿石月霜。

  为了圆她的大学梦想,她在香港的舅舅冷凡把石月霜从内地接到香港,现在早已经大学毕业,就在舅舅家的广告公司里担任一名文案。

  石月霜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按理说,她在广告公司里工作就好,可是每当有外出的机会,他的舅舅冷凡总喜欢把石月霜带在身边。

  冷凡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那个原来在向阳化工厂担任厂长的石可为,也就是石月霜的父亲,现在已经是副部长了。

  冷凡总把自己的外甥女儿带在身边就是想向别人宣示自己在内地也是很有关系和背景的人。

  虽然石月霜很不喜欢舅舅这么做,但是毕竟是舅舅把她接到香港,供她念完大学。更重要的是虽然她在香港读大学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她的身体情况,想在香港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就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石月霜现在只能委身于舅舅的这家广告公司。

  本来走路就踉跄,石月霜看到王卫东的时候走路更加不稳,差一点跌倒在地上。

  “冷老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王卫东王老板,这一次你们就是给他的电子公司做广告,他是我十多年的朋友,你们一定要多帮帮忙!”欧小军说道。

  冷凡握住王卫东的手说道:“真是年轻有为呀,王老板你放心,既然你是欧老板的朋友,那也就是我的朋友,我们一定会尽力的!”

  冷凡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一个人跑到港岛,现在普通话说的还是很好。

  握完手后,王卫东微笑着把手伸向石月霜说道:“月霜,咱们有十年没见面了吧?”

  石月霜的脸变得血红,她努力的挺直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尽可能的像一个正常人那样伸出手握住王卫东的手。

  欧小军和冷凡都很诧异,王卫东笑着对欧小军解释道:“这位石小姐的父亲原来就是我们向阳化工厂原来的厂长,我刚开始创办无线电厂的时候,石月霜小姐就和我们在一起创业,后来她去港岛读大学,我们也已经有十年没有见面了。”

  欧小军和冷凡这才恍然大悟。

  “缘分哪!”欧小军说道。

  “月霜,我的这家电子工厂名字就叫向阳电子工业公司,你也曾经是向阳化工厂的子弟,这一次一定要多帮忙!”王卫东说道。

  石月霜用力把自己的手从王卫东的手里挣脱出来。

  “走吧,现在咱们到工厂去转一圈,然后再回到宾馆好好谈谈。”王卫东说道。

  几个人分别上车前往乐流的那个工厂。

  看见宽大的厂房,冷凡问道:“这家工厂将来准备生产什么?准备招多少人?”

  “现在我们正在研发电脑学习机,争取三四个月后就投产。前期我打算招二百个人,将来生产规模扩大再增加工人人数。”王卫东答道。

  冷凡知道港企也有生产电脑学习机的,甚至还进口到内地只是数量很少。

  电脑学习机之所以在内地有市场,还是跟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其他因素有关。

  电脑学习机的性能与电脑相比自然相差很多,在欧美日这些国家一台几百美元的电脑,在中国至少要卖上千美元,价格上比那些国家要高出很多,而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却比那些国家低很多。

  所以欧美日那些国家的人直接买电脑,而不会买电脑学习机这种产品,而中国人只能退而求其次。

  “虽然现在中国人的消费水平很低,但是为了孩子,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舍得花钱的人!为了孩子他们不惜砸锅卖铁,所以我觉得电脑学习机一定会大有市场!”王卫东自信的说道。

第266章 故友重逢二

  四个人回宾馆里吃饭的时候,冷凡突然指着包厢里的电视对王卫东说道:“王老板,你看你们广告的字幕,现在还在用点阵的,看上去一点美感都没有,广告的文案也简单可笑,甚至是干巴巴的!”

  “所以我才要找你们帮忙嘛。”王卫东说道。

  四个人边吃边谈,广告文案的大致方向其实很好确定,无非就是望子成龙。要强调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一本万利的投资就是教育,是孩子的教育!为了让孩子成才,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都是有收获的!

  晚上,王卫东走进石月霜的房间。两个人坐下来聊起以前在向阳化工厂发生的事情。

  从小无线电工厂一开始生产收音机时聊起,王卫东和鲍启航去牡市买电视,为工厂里七个八个读电视大学的人上课使用。那时候每天中午所有的人都期盼着在当时来说还算丰盛的午饭,还有当时虽然工厂里都是残疾人,但是却能够挣到一份和化工厂正式工人相比都不算差的工资。

  所有的事情再回想起来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可是聊起向阳化工厂的现状,两个人都有些唏嘘。

  石月霜离开化工厂的时候是一九八三年,那是向阳化工厂最红火的时候。生产任务全部排满,手里还拿着大批的外销订单,工资年年涨,奖金一个月比一个月高。

  可是十年后的今天,向阳化工厂的现状却是一落千丈。很多工人只能呆在家里领一点生活费。

  当听到王卫东讲起坐火车时,看见很多化工厂的职工跑到外地农村给农民打工的事情,石月霜的心里更觉得不好受。

  她的父亲就是副部长,而现在部里下属的那些国营企业大部分经营情况都不好,虽然这些事情不能直接归咎于他父亲这些领导,不过石月霜还是有些愧疚。

  晚上九点多钟,王卫东告辞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石月霜悄悄的下楼给远在京城的父母打电话。

  她先在电话里先和母亲聊了一会儿现在她在港岛的情况,当然为了不让自己的母亲担心,石月霜尽可能挑好的说。

  母亲冷晴对自己弟弟冷凡对自己的女儿的照顾感到很满意,现在石月霜每个月在广告公司里有一万五千港币的收入,在内地人眼里看来这简直就是高的不能再高的收入。

  “我爸爸回来了吗?”石月霜对着话筒问道。

  “你爸爸可是大忙人,他刚刚回来,现在还在吃饭。”冷晴答道。

  “让我爸爸接电话,我想跟他说一件事情。”石月霜说道。

  冷晴把电话放在桌子上,然后走到客厅对正在吃饭的石可为说道:“你的宝贝闺女来电话了,她想和你也说说两句。”

  听见妻子这么说。石可为马上放下饭碗走进里屋拿起电话。

  “你在那边过得怎么样啊?不要总想着把钱给我和你妈寄回来,我们根本就不缺钱,那边工资水平很高,但是物价水平也应该也不低吧?你要自己多照顾自己!”石可为说道。

  面对自己的女儿,石部长露出少有的温情。

  “爸,我在这里一切都好,你不要担心我。今天我和你说话是想告诉你一件事情。你还记不记得当年你在向阳化工厂当厂长的时候,我们办的那个小无线电厂?当时那个厂长叫王卫东?”石月霜问道。

  石可为想了一会答道:“我记得那个小工厂后来不是与工厂脱钩,变成私人的了吗?我记得后来在部里工作的时候看文件上说向阳化工厂军转民的时候又把那个工厂拿到手里,而且变成了一家上千人的无线电厂。”

  “我说的就是这件事,今天我又见到王卫东了!他现在在弗山注册了一家一千万资本的公司,公司的名字叫向阳电子工业公司。”石月霜说道。

  听到女儿的话,石可为心里并不好受。

  国家经济现在蒸蒸日上,外资企业,私人企业都在蓬勃发展。

  可是部里下属的这些国营大型企业,在军转民之后经营状况好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举步维艰。甚至已经到了发放工资都很困难的地步。

  作为领导,特别是作为曾经在向阳化工厂工作过的领导石可为也很了解现在向阳化工厂的状况。

  除了军品部分之外,民品生产效益很差。浮法玻璃厂和无线电厂几乎已经到了不能支撑下去的程度。

  那个当初被陆厂长作为军转民典型的无线电厂,现在已经完全停产,上千名工人都待在家里。

  这样的情况上报到部里,像石可为这样的领导也觉得非常棘手,面对这些情况他有一种无力感。

  为什么外资企业,私人企业发展的就那么好,而国营企业得到了大量的国家倾斜政策也得到了大量的国家在财政上的补助,可就是不见起色。

  当初那个小无线电厂在王卫东手里还是很赚钱的,可是被向阳化工厂接手后很快就不行了。

  在电话里石可为又向石月霜询问了一下王卫东刚刚成立的那家电子工业公司的情况,然后说道:“今天太晚了,明天你看见王卫东的时候就告诉他,等他路过京城的时候给我打一个电话,我想要见他。”

  广告要拍两个,一个是电视广告,还有一个是广播广告。

  广告的内容和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含辛茹苦的家庭,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孩子不负众望努力成才,广告的主题就是温情和励志。

  “我们回去要好好策划一下,拿出一个好的文案来。争取一个月后回到内地拍摄。等我们拿出文案与王老板过目同意后,那时候我就和王老板签订合同。”冷凡说道。

  临告别的时候,石月霜给了王卫东一个电话号码,这是她家里的电话号码。

  “等你回到京城以后,我父亲想见你和你好好谈谈,这是我家的电话号码。我妈妈现在退休整天都在家里,你打电话给她,由她转告我父亲,然后商量见面的具体时间。”石月霜说道。

第267章 总裁上任一

  “月霜,我现在非常缺人,不如你从港岛回来跟我干吧,咱们在一起第二次创业!”王卫东对石月霜说道。

  石月霜没想到王卫东会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她笑着问王卫东:“你知道我在港岛一个月赚多少钱吗?”

  “在我的印象里,你并不是一个在乎钱的人。”王卫东答道。

首节上一节134/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