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33节

  欧小军摇头。

  “深城工业区里面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两头在外类型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外资企业,所谓的两头在外,就是生产原料要靠进口,在深城加工生产后直接出口换取外汇,而不是向内地销售他们的产品。按照现在的政策,深城很特殊,除了有国家海关之外,在深城和内地之间还有一个二线关。”欧小军说的。

  由于地理的原因,很多人为了谋取暴利从海上悄悄运输商品进入深城,这些商品或者生产原料还有电子元器件的价格都非常的低,甚至比没有关税的港岛还有比。因此现在国家在特区设立了二线关,严禁特区内的一些减免税商品流入内地。当然很多人为了谋取暴利还是偷偷的在做所谓托关的事情,也就是把特区里的商品运悄悄运出去。

  “如果卫东你在深城的工业区设立工厂,那里的企业扎堆儿,土地价格并不便宜,甚至比内地的土地价格要高出很多。虽然你获得电子元器件的价格会很低,但是你生产的电脑学习机不用于出口,而是销往内地,那么再从深城运往内地的时候很可能被额外征税,这样很不划算。”欧小军说道。

  “除了深城以外,我觉得有很多地方你可以选择,比如就在粤省,或者闽省和浙省。现在那里的招商引资力度都很大,如果你想在粤省设厂我也可以帮忙。我太太的家族企业在弗山就设有工厂,我对那里的情况非常熟。你可以在那里设厂,如果那里的地方干部知道我帮助他们招商引资,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欧小军说道。

  “好,我马上就考虑这件事情,还有一件事,内地的广告拍摄水平很差,我想拜托你在港岛找一家广告公司,为我拍摄一则广告。”王卫东说道。

  “这件事好办,等你需要的时候就给我打电话,我可以联系广告公司然后把他们带到内地。”欧小军点头说道。

  能为弗山那里进行招商引资也是一件功劳,或者说在当地干部面前很有面子的事情。而且据欧小军对王卫东的了解,这一次王卫东的投资一定不会少。

  欧小军现在比自己的兄弟欧小阳还了解王卫东的家底,在港岛王卫东就花了一百万美元买了诺几亚的股票。

  既然这件事对王卫东有好处,对弗山地方干部有好处,对他自己也有好处,欧小军何乐而不为?

  所以欧小军非常希望这一次王卫东在离开粤省之前就把在粤省投资的事情定下来,如果让王卫东回去,事情可能还会发生变化。

  所以他也把这件事跟自己的太太说了,两个人当机立断就带着王卫东前往欧小军太太家族企业进行投资的弗山市。

  到达佛山的第二天,欧小军就借了一辆朋友的轿车拉着王卫东去找合适的地点。

  在开车的过程中,欧小军的大哥大就响个不停。

  他接了两个电话后笑着对王卫东说道:“可能是我的太太嘴不严,已经把你要到这里投资的事情说出去了,这两个电话都是当地干部打来的,他们非常欢迎你到那里去考察投资环境。”

  弗山这一带大部分都是港商投资,彼此之间消息传的特别快。

  “我现在连自己的公司还没有成立怎么和别人谈判?”王卫东说道。

  “卫东,你千万不要和那些地方干部说这句话,特事特办,在这里成立公司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你注册完公司,他们马上就等着你在这里投资了!”欧小军说道。

  由于在粤省当过好几年干部,这几年又跟着太太在弗山经商,所以欧小军认识很多弗山当地的领导干部。他带着王卫东所到之处都受到了那些人的热烈欢迎。

  王卫东跟着欧小军走了一天,他觉得自己都挑花眼了,觉得哪里都不错,各地地方招商引资的条件都很优厚。

  晚上九点,欧小军开车拉着王卫东回酒店。

  王卫东看向窗外,马路两边都是衣着朴素的年轻姑娘,她们三五成群或是散步或是聊天或是吃着东西。

  “这些姑娘都是从外地来这里打工的外来妹!现在是晚上九点终于下班了,都出来散散心放松放松。”欧小军解释道。

  两个人进入酒店,欧小军的太太笑脸相迎。她马上安排两个人吃饭。

  这段时间这个女人对王卫东的态度格外的好。

  吃饭的时候女人举起酒杯对王卫东说道:“卫东先生,你和我先生是好朋友还是合作伙伴,将来你找好厂址后装潢的时候一定要用我们家的装潢建材!”

  欧小军太太的家族企业在弗山生产瓷砖和卫生洁具,她什么时候都忘不了推销产品做生意。

  就在这时候,一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人走过来握着欧小军的手说道:“小军!咱们多长时间没有见面了?”

  还没有等欧小军说话,他又马上转向王卫东,像是饿虎扑食一样。

  他紧紧握住王卫东的手说道:“我听说消息已经很晚了,咱们都是黑省老乡!今天晚上这顿饭我请!”

第263章 欧小军趁热打铁二

  毛晓峰和欧小军一样都是八十年代初响应组织号召从黑省选拔出来支援到深城的干部。

  只不过后来两个人走的道路不同,欧小军娶了一个港岛太太随后移民港岛,而毛晓峰由深城调到弗山成为一名地方领导。

  毛晓峰坐下以后举起手臂招手叫服务员,然后又大模大样的加了两个菜,要了一瓶酒。

  他第一个先给王卫东倒酒,然后又给欧小军的太太倒酒,最后轮到欧小军的时候,毛晓峰语气中带着埋怨的说道:“小军,这件事儿你做的一点儿都不漂亮,你带着卫东兄弟到弗山来投资,第一个想到的人就应该是我!结果我是从别人那里得到消息后屁颠儿屁颠儿跑到这里来的。”

  “我现在和伟东是合作伙伴,所以想带着他多转转,找一个土地租金便宜,其他招商引资条件也最优厚的地方。”欧小军说道。

  “即使只是这样,你也应该找我呀,我现在就有一个现成的地方!”毛晓峰说道。

  旁边的三个人都抬起头看着毛雪峰。

  “就是阮昭雄那个家伙留下来的工厂!只要重新收拾收拾,马上就可以开工生产。”毛晓峰说道。

  “阮昭雄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吗?”欧小军的太太问道。

  “没有,他这个家伙不知道已经跑到哪里去了。据说他光是欠澳城鸟笼子公司的赌金就有五千万,几个月下来,利滚利,现在已经不知道是多少了!他根本就不敢露面,据说他在港岛的老婆孩子都不见了。这家工厂已经彻底的完了。”毛晓峰说道。

  王卫东看着饭桌上的三个人,觉得他们都是了解内情的,只有自己一个人什么都不知道。

  坐在旁边的欧小军给王卫东解释,阮昭雄也是一个港商,他到弗山成立了一家灯具工厂。

  本来工厂生产经营的不错,可是阮昭雄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赌。

  半年前他突然失踪了,在弗山看不见他的影子,在港岛同样也找不到他,后来才传出他在澳城欠下五千万,现在资不抵债只好跑路了。

  欧小军对王卫东说道:“卫东你记住,其他的错误都可以犯,就是千万不要犯阮昭雄那样的错误!如果犯了那就万劫不复了!”

  欧小军所说的其他的错误有很多种,比如说男女方面的,王卫东忍不住看了坐在旁边的欧小军太太一眼,他发现这个港岛女人神情自若。

  毛晓峰转头对王卫东说道:“阮昭雄那个灯具厂有4000平方米的厂房,原来有二百个工人在那里打工。虽然我到现在还不具体了解你要生产什么,不过我觉得四千平方米的厂房也应该够了。这比你承租土地,建设厂房要省事多了。投入生产的时间也快。”

  王卫东想的更多。

  他问道:“那个叫阮昭雄的欠了一屁股债,如果有人看见我在他原来的灯具厂投入生产,会不会有人来找我麻烦?”

  “这你放心,绝对不会!那些债主都神通广大,只要你出现在这里,他们很快就把你的底细调查清楚,你和那个阮昭雄一点关系都没有,生产的产品不同,一个东北人,一个是港岛人。”毛晓峰说道。

  然后他才叹气对着欧小军说:“这个阮昭雄就是当初我招商引资来的,现在却成了烂摊子,所以还得由我来给他擦屁股!”

  毛晓峰招手让服务员过来,然后他不由分说掏钱结账。

  “明天早上七点我就过来,然后带着卫东和小军去阮昭雄的灯具厂看看,你一定会满意的!”毛晓峰说道。

  说完他又跟王卫东很郑重的握手,然后就告辞离开了。

  看着他的背影,欧小军说道:“这小子,想要霸王硬上弓!”

  “我还是担心有些麻烦。”王卫东小声说道。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欧小军的太太说道。

  弗山这里港商很多,他们也很抱团,而且港岛离澳城很近,关系也很密切,既然欧小军的太太都说没有事了,毛晓峰也说没有事,王卫东觉得可以放心。

  当天晚上,欧小军坐在王卫东的房间里与他讨论成立公司的事情,欧小军嘱咐王卫东成立公司的时候,注册资本不要过大。

  两个人经过商量后决定注册一家资本一百万的公司。

  “大不了以后再进行增资,公司的名字想好了吗?”欧小军问道。

  “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向阳电子工业公司。”王卫东答道。

  欧小军愣了一下,他也在黑省工作过好几年,黑省的那家大型军工企业他也听说过,再想到王卫东就是那家工厂的子弟,欧小军说道:“不愧是工厂子弟,还是忘不了老家。”

  第二天早晨七点,毛晓峰准时来到了酒店。

  他邀请三个人下楼先去吃早茶,然后再去看那个灯具厂。

  欧小军的太太推辞没有去,所以毛晓峰带着王卫东和欧小军两个人走出宾馆。

  “这辆车不错啊,至少要70万吧?”欧小军看着一辆尼桑公爵笑着问道。

  在粤省小本子的车很多,而在东北满大街看到最多的车是德国车,很有地域特点。

  “毛毛雨!”毛晓峰毫不在乎的说道。

  三个人上车,毛晓峰吩咐司机开车三个人去吃早茶。

  吃了叉烧包和虾饺后三个人再一次上路,赶往乐流。

  尼桑公爵在一处独门独院的厂房外停下,一个把守大门的老头儿打开大门,轿车直直接驶入工厂。

  除了一座二层的厂房外,外面还有四五百米的空地,有一排平房应该是职工宿舍和食堂。

  三个人下了轿车,毛晓峰指着厂房说道:“这里的一切设备都齐全,还有一台卸货电梯。工业电,用水一切齐全。”

  王卫东走进厂房,上下两层的钢铁框架厂房空空荡荡。地面上不时能看见玻璃珠之类的东西,应该是灯具厂留下来的。

  “这里交通方便,离这里不远就是105国道。”毛晓峰说道。

  “看着是不错,不知道租金上应该怎么样?”欧小军问道。

  “我已经跟下面的干部打过招呼了,一年就八万块钱!”毛晓峰很有领导风度的一摆手说道。

第264章 越大越好

  看见王卫东对这里的条件很满意,毛晓峰决定趁热打铁。

  他对王卫东说道:“如果你觉得这里还合适,我们就进行下一步,谈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大家都是东北人,咱们就来一个快刀斩乱麻!按照我现在的职权能力和弗山的优惠政策规定,个税和企业税可以按百分之十五征收,增值税先征后返,返还百分之四十五,你看怎么样?”

  听见毛晓峰说的招商引资优惠条件,王卫东很是心动。

  他转眼看向欧小军,欧小军却不动声色。

  毛晓峰笑着说道:“小军,你想坏我的事是不是?”

  他低头想了想,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再一次抬头对王卫东说道:“从去年开始,按照国家要求粤省正在逐步推行个人养老保险制度,走在前面的当然是政府机关和国营大型企业,不过粤省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从今年开始也正逐步推行这一政策。如果你在乐流投资,我保证两年之内不对你的企业征收个人养老保险。”

  其实九十年代年代到粤省来打工的人根本不在乎企业是不是给他交了个人养老保险,他们在乎的只是工资了多少。按照规定,如果将来他们有一天要回家乡,能够取出来的也只是他们自己缴纳的部分养老保险,而企业替他们交纳的个人养老保险却只能留在粤省,他们一分钱都得不到。

  实际上工厂给他们交的个人养老保险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自己交纳的那一部分虽然能够取出来,但是交进去再取出来,一来一回也非常的麻烦,还不如直接就不交,揣进腰包里。

  直到这时欧小军才缓缓的点头,他笑着对毛晓峰说道:“你这个家伙,为了招商引资也真是拼了!”

  毛晓峰苦笑着说道:“你们这样的都是好的,很多外来的投资者,特别是从港岛来的,磨磨唧唧的跟我谈条件,磨了我十几二十天就是不肯点头!我陪吃陪喝陪玩儿就差陪着上床了!前几天半夜两三点钟,一个港岛的老板给我打电话,向我求援,他自己生活不检点,被警察按在宾馆的床上,他直接打电话让我帮忙疏通,真特么的真不是东西!”

  看见王卫东终于松口,毛晓峰只是放了一半心下来。他的经验丰富,以前像是这种情况最后还临时变卦的也很多。

  他马上打电话派出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跟踪王卫东,陪着他办理各样手续。

  这么做能够让王卫东的事办的更加顺利,同时也是监视着王卫东,毛晓峰生怕别人再插一脚把王卫东这个外商拉走。

  验资注册进行的很顺利,可就是在王卫东要办理证照的时候却被临时叫停。

  毛晓峰派来的工作人员脸上带着难堪的微笑对王卫东说道:“王先生,你怎么才注册了一百万万?”

  “现在我的资金有限,暂时只能注册这么大规模的公司,等将来条件容许还可以进行增资。”王卫东答道。

  工作人员看着王卫东,面带微笑却没有再说什么。

  验资的时候,明明王卫东账户上的资金就有五百多万,他完全有实力注册一家一千万以上的公司。

  如果回去他向领导毛晓峰汇报王卫东只注册了一家一百万的公司,领导一定会不高兴的。

  工作人员马上打电话把这个情况向毛小峰汇报。

  果然,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毛晓峰马上风风火火的赶来。

  “兄弟,你怎么才注册一个一百万的公司?凭你的实力两千万万的公司也可以嘛。”毛晓峰说道。

  “注册两千万万的公司要注入资金按规定百分之三十就是将近700万。我哪有那么多钱?况且这么做我也承受不起。”王卫东答道。

  注册公司的规模越大,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负额自然就是越高。

  “企业刚刚成立,购买设备电子元件招工道等等一大堆事情,花钱像流水一样。占用的资金过多,我实在吃不消啊。”王卫东说道。

首节上一节133/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