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18节

  现在他只能往方艳梅身上推,整个化工厂现在还有将近一万职工,他连百分之一都带不过去。

  果然,二宝接下来抱怨道:“等我知道消息的时候去找方艳梅,她说人已经够了!”

  “等我在那边再找到活就回来找你们!”王卫东信誓旦旦的说道。

  火车到站,一群人蜂拥下了车。

  四个人回到家里敲开门,只有王先进一个人在家,而曲小梅要在小食堂值夜班不能回来。

  看见女儿小雅,王先进也露出笑容。

  在王海富和李玉凤的心里这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家,所以两个人都很放松,与这个不大的屋子有久别重逢的感觉。

  “你马上去办停薪留职然后跟着卫东到北方大国赚钱,将来工厂效益好了还可以回来。”王海富说道。

  “我不去!我要是走了家里就剩下小梅一个人我不放心。”王先进说道。

  “这件事你放心,我早已经盘算好了,让你妈留下来陪小梅。”王海富说道。

  可是王先进低着头又拿出了他的沉默神功和父亲王海富进行对抗。

  王海富凑近王先进的耳边说道:“看看你这副没有出息的熊样!你不就是离不开媳妇吗?等你老了就知道了,没有媳妇在身边更好!”

  可是现在王先进血气方刚还没有老,所以他用不着听父亲的劝告。

  王海富到最后连脏话都骂了,可是王先进就是不听。

  第二天,王卫东去找方艳梅。

  “二十个人我用一天的时间就招够了,现在就等着和你一块儿走了。”方艳梅说道。

  “等明天吧,明天我就带着你们一起走。”王卫东说道。

  “如果我能多带几个人走就好了,看见工厂里这么多人没有活儿干,跑到农村去赚钱,我的心里也很不舒服。”王卫东说道。

  “二十个人就不少了,加上原来的那些就是三十个人,已经足够了!”方艳梅有些着急的说。

  王卫东明白她的意思,工厂就在那里,可以拆卸的废钢铁就是那么多。换句话说,王卫东可以给的工钱是一定的,干活儿的人越多,分到每一个人手里的钱就越少。

  方艳梅和那九个没有回来的人自然希望带回去的人越少越好。

  人都是自私的。什么时候都是先为自己着想。

  王海富又在家里磨了一天嘴皮子,可是王先进油盐不进就是不去。曲晓梅也来劝说他也不管用。

  最后王海富和王卫东只能无奈的放弃。

  王卫东方艳梅带着新招到的二十个人从芬河市过境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然后一起去往乌苏里斯克的伐木机械厂。

  方艳梅他们十个人已经干了三个月都很有经验。他们带着新来的人马上投入到拆卸的工作中。

  有用的机械设备整体包装,这些能卖好价钱就直接运走。

  这一次回来,王卫东带了一个存折。上面的数字让方言梅他们十个人很惊喜,干了三个多月。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居然有这么多钱!

  这一次又多了二十个人,虽然将来分到手的钱会少一些。不过还是让他们干劲儿倍增。

  王卫东带着准备好的礼物去见米斯托扬。

  文质彬彬的米斯托扬对王卫东很客气,两个人坐在酒吧里喝酒。

  米斯托扬拿出北方大国的骆驼牌香烟递给王卫东一只。

  王卫东掏出一盒白盒烟直接推到米斯托扬面前,而把骆驼牌香烟揣进兜里。

  这种白盒香烟在王卫东离开京城的时候,宋宇送了他整整一条。

  米斯托扬抽了一口烟说道:“不错,的确不错。”

  王卫东抽着骆驼牌香烟问道:“米斯托扬教授,你在当老师的时候是怎么教学生的?”

  米斯托扬吐了一口烟答道:“那时候我每天都告诉那些孩子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会有更好的命运等着他们。”

  “那现在你是怎么教你手下人的?”王伟东又问。

  “我告诉他们要努力的工作,将来会有更好的命运等着他们。”米斯托扬答道。

第232章 一意孤行一

  “不到一年的时间,现在的一百卢布只能买原来一卢布的东西,实在太可怕了!”米斯托扬说道。

  到九二年的四月份的时候,北方大国的物价水平已经涨到了原来的六十倍。到现在的十月份已经在一百倍左右。

  现在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着。

  “你放心,你们来的那些干活的人绝对不会有问题,我会派二十个人去保护你们的。”米斯托扬说道。

  王卫东一脸的苦笑。

  三十个人干活儿要用二十个人保护,原因就是每一个人要收二百美元。

  当然这笔钱不可能他们个人全部拿到。

  伐木机械厂里有很多类似国内履带拖拉机的设备,那是在伐木过程中用于拖拽木头的。

  现在在中国农村里面已经很少能够看见那种拖拉机,不过王卫东还是决定把这样的拖拉机整体运回去。

  随后他又返回了符拉迪沃斯托克。

  佐藤义则在九月份采购了五百吨雪鱼后,在十月份又采购了五百吨鳕鱼。

  宋宇和欧小阳采购采购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

  拉林莫夫也学聪明了,他并没有一次性的把商品全部抛向市场而是囤积起来一点点的卖,打算将来卖高价赚更多的利润。

  现在整个北方大国的商人都这么干,这也是物价飞涨的重要原因。

  十月底王卫东启程前往港岛,欧小军再一次开车去接他。

  今年一共采购了两千吨鳕鱼,两个人赚的比去年多了很多。王卫东的账户上现在有一百零三万美元趴在那里。

  投资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新鲜事,而港岛的人早已经习惯了这种钱生钱的赚钱形式。他们在股市里追涨杀跌,有钱就炒楼花,当然在其中也是有赚有赔,甚至赔到走上高楼大厦的顶楼。

  欧小军带着王卫东来到银行,指点他怎么样设立投资账户。

  欧小军到广省工作很多年,然后又移民港岛,他的港话已经说的很流利。而王卫东却是满口的内地腔。

  为王卫东服务的银行女职员看着王伟东满脸的怪异,这是她有生以来看见过的最有钱的内地人。

  不是听说内地人都穷的吃不上饭吗,怎么这个人会这么有钱?

  “先设立账号就好,具体应该怎么样的投资以后再说。投资是非常谨慎的事,一定要仔细调查以后再做决定。”欧小军说道。

  “我不想那么麻烦,直接买股票算了。”王卫东说道。

  “买股票也要仔细调查啊,港股伦敦股美股里面股票成千上万,到底哪家公司值得投资难道不需要调查研究吗?”欧小军说道。

  最后他加重语气说道:“如果投资失败,你投进去的钱很可能血本无归!”

  “我在这里的时间有限,没有办法仔细研究。再说我也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研究股票。我在国内听说诺机亚这家公司不错,就买这家公司的股票算了。”王卫东说道。

  现在还没有网络查询系统,银行里只提供简单的股票报价,能够实时看到美股伦敦股和港股里各家股市里股票的股价变化情况。实际上除了港股,其他股票市场的变化是有延迟的。而其他的所有讯息都查询不了。

  欧小军想了想,他好像听说过诺几亚这家公司的名字,但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家公司具体是做什么的。

  “卫东既然你想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在香港有很多股票顾问,你在这里多住两天,我找他们询问一下,看看这家公司是不是值得投资。”欧小军好心提醒道。

  “我只能在这里待两天,时间来不及了,就今天买吧!”王卫东说道。

  看见王卫东的态度这么坚决,欧小军也感到很无奈。

  银行女职员对港股最熟悉,港股里没有这家名字叫诺几亚的公司。她查了一下美股,里面也没有这家公司的名字,现在这个时候诺几亚还没有在美股上市。

  但是女职员在伦敦股票市场里找到了这家公司的名字。

  “先生,这家公司的股票现在的股价是1.65英镑。”女职员说道。

  “把我的钱全部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王卫东毫不犹豫的说。

  欧小军一下子抓住了王伟东的胳膊。

  “卫东,你再好好想想!”欧小军着急的说道。

  “我刚才的话绝不是吓唬你,股票买错了,真的会血本无归的!”欧小军说道。

  王卫东没有理会欧小军的劝告,他对正在看着他的女职员说道:“全部买入!”

  签署完股票委托买卖的文件,两个人走出银行。

  王卫东一身轻松,而作为旁观者的欧小军却脸色很难看,他觉得王卫东实在太草率了。

  在港岛他看惯了股市的起起伏伏,很多人一夜暴富,也有很多人一夜之间一贫如洗。

  当然,王伟东就是把这一百万美元全部损失了也不会一贫如洗。可是一百万美元在内地是多少钱啊?

  “卫东,在港岛就是再好的朋友对别人投资也不会过分的插手,可能我还没有完全融入港岛这个社会,所以想对你多说几句。你现在很有钱了,但是还不懂得投资,投资这里面的学问太多了,连我也算是门外汉,更不用说是你了。一招失误就是满盘皆输!即使将来投资失败了,你也不要太灰心丧气,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但是一定要总结经验教训。”欧小军说道。

  他在提前给王伟东打预防针。

  在港岛,由于投资失败而想不开发生事情的人实在太多了。

  资本的社会其实是最残酷的。

  由于心情不好,欧小军在随后陪同王卫东在港岛游玩的时候,话也不多。

  晚上他把王卫东送回宾馆后自己一个人回了家。

  今天王卫东擅自做主花光账户上所有的钱买股票的事情还压在欧小军心里。

  “你听说过诺几亚这家公司吗?”欧小军问自己的太太。

  他的太太在股市投资方面比他要好很多。

  欧小军的太太想了想说道:“我好像听说过这家公司,是一家欧洲的公司吧。”

  “今天我一个朋友花光了账户所有的钱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欧小军说道。

  “你不用隐瞒我,昨天你给王卫东接机,今天早上临走的时候,你说要陪王卫东在港岛玩一天,那么你说的人一定就是王卫东了。”他的太太微笑着说道。

第233章 一意孤行二

  听丈夫讲完今天王卫东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就签署了股票委托买卖文件,欧小军的太太说道:“这么说王卫东就是最初级的刚刚进入股市的那种人,喜欢收集小道消息,听风就是雨。这种人最容易被消息误导,上当受骗,给别人接盘,最后自己套牢。”

  听见自己的太太这么说,欧小军心里更是不安,他现在可不想王卫东出事,因为现在王卫东可是他赚钱的大腿。

  欧小军的太太又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询问她的一个对股票投资很有经验的朋友。

  在电话里,欧小军的太太问他的朋友是不是了解诺基亚这家公司,这只是朋友之间的简单询问。在港岛有专门的股票投资顾问公司,而那种公司是需要收费的,而且收费很高。

  不过他们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后给你的是很详细的,你要投资的这家公司的资料,然后给你投资建议,告诉你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听了一会儿电话,欧小军的太太放下电话对丈夫说道:“这家公司的情况很不好,听说由于投资的范围太广,现在经营不善,已经在破产边缘。王卫东听别人说这家公司不错,一定是有人故意散播消息,拉抬公司股价。这种消息传到中国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手的消息了。”

  “明天我看见王卫东的时候建议他马上把这家公司的股票卖掉。”欧小军说的。

  他的太太却笑着摇头说道:“俗话说劝赌不劝嫖,我觉得这两种事情都可以劝,但是投资的事情千万不要劝!”

  王卫东对于在香港游玩没有什么兴趣。他急着去小本子国到那里见佐藤义则先生,然后再想想开工厂的事情。

  所以他在第二天就买机票要坐飞机离开。

首节上一节118/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