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17节

  欧小阳马上领会了王卫东的意思,他也点点头说道:“是啊,还是要有王老太太这样的人,她做事咱们谁都放心。明天我就去王老太太家去拜访她,问问她老人家愿不愿意出山?”

  回忆完了艰苦岁月,王卫东突然把欧小阳拉进了卫生间,然后指着水龙头上的两根头发给欧小阳看。

  “你看看这两根头发根本就不是一边长,应该是两个人的。这是我在洗澡的时候在水里捞出来的!”王卫东痛心疾首的说道。

  没有吃到鱼却弄了一身腥,王卫东到现在还是气愤难平!

  欧小阳低头看着头发说道:“看起来颜色也不太一样,的确是两个人的!”

  看来欧小阳也很有当侦探的天赋。

  说完这句话,两个人互相对视,脸上都露出笑意。

  “这个坏小子实在是太罪恶了!”王卫东恨恨的说道。

  欧小阳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人生的真谛就是及时行乐嘛。这个地方不能让我媳妇瑞云来,装饰的太豪华了,比我在亚运村的家还好。她看见了一定会羡慕,然后让我回家重新装修。”欧小阳说道。

  “新装修也可以,先把浴缸换了,换成这样的。”王卫东指着意大利大浴缸说道。

  在他眼里这个大浴缸简直就是罪恶的源泉!

  欧小阳告辞回去了,王卫东又看了一会电视然后躺下睡觉。

  鼻子里闻着阵阵幽香王卫东怎么都睡不好,脑袋里不时出现宋宇那张坏笑的脸,然后又变成彼得罗娃,最后居然变成娜塔莎!

  早上听见门铃声,王卫东迷迷糊糊的爬起来开门。

  宋宇拿着一个纸包进来。

  “昨天晚上睡的好不好?这是驴肉火烧我特意给你买的,赶紧趁热吃吧!”宋宇说道。

  “在你这里根本就睡不好,总梦见妖精打架!”王卫东抱怨道。

  宋宇没有理解王卫东话里面的意思,只是在旁边嘿嘿的笑着。

  王卫东只好拉着宋宇走进卫生间。

  他指着那两根头发说道:“你好好看看这是什么?一定要打扫好战场,更要注意卫生!我可不希望你牺牲在另外一个战场上!”

  宋宇看着那两根头发嘿嘿的笑着,脸上居然连一点愧意都没有!

  看来他是无药可救了,王卫东下了一个悲哀的结论。

  两个人又回到客厅,看着王卫东吃着驴肉火烧,宋宇说道:“卫东,昨天回去想了想你说要开工厂的事情,到时候也算我一个!拿出个两三百万没问题!”

  “我先要考察几个月再做决定,到时候咱们三个再商量。”王卫东点头说道。

  “找地方作为公司地点的事情要抓紧,然后马上买一台传真机,到时候我可以把那边需要的商品列出来一个单子马上发给你们,这多方便啊。”王卫东说道。

  “这件事我昨天回去就在办了,我一个朋友要在朝阳门帮我找个好地方!”宋宇答道。

  “小宇,我知道你这个人好面子排场,其实那些都是虚的。我觉得有二十平方米就足够了,两三张桌子一部电话,找个人管账,再找个跑腿儿的,再加上咱们三个就足够了。”王卫东说道。

  他停了一下接着说道:“还是正规一点好,一个会计一个出纳再找一个跑腿儿,这样公司就算是齐了!”

  “两个人管钱比较好。”宋宇也点头说道。他很聪明,马上听出王卫东话里面的意思,管钱的人你找一个,我找一个,大家都安心。

第230章 淘汰的

  朋友归朋友,朋友在一起做生意彼此之间留个心眼也没有毛病。

  这样做大家反而彼此更安心。

  朝阳门一带外国企业的办事处很多。一天后,宋宇就带着王卫东和欧小阳去看一个地方。一间写字楼里一共有20多平方。走进去后,只有1/4不到的外国人,剩下那些西装革履的人,其实都是给外国人打工的。

  宋宇指着间隔好的空间说道:“一共二十多平方可以隔出两个房间。朋友说可以帮我做一下工作,租金上稍微便宜一点。”

  欧小阳和王卫东都点头表示认可。

  “好,这两天我就去签合同。”宋宇说道。

  “办公桌椅我去买,还有传真机,电话的事也归我。”欧小阳说道。

  走出大楼宋宇开车走了,欧小阳对王卫东说道:“我联系上王老太太了,她听说你到了京城非常高兴,说想见你!”

  “好啊,你就跟她说我请她吃饭,最好就是今天,明天我就要回去了!”王卫东说道。

  “好啊,老太太每天一个人待在儿子家里孤独寂寞有的是时间,就是今天晚上咱们吃烤鸭!”欧小阳说道。

  当天晚上出现在王卫东面前的还是那个穿着旧蓝布衣服,拎着黑色皮兜儿的老太太。

  王素珍一看见王卫东先是惊喜的拉着他的手,然后上下打量,看见他穿的还是很朴素,就满意的点点头。

  “卫东啊,听说你这两年发展的不错,但是还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这非常好!现在这年轻人越来越追求享受,你和他们不一样!”王素珍称赞道。

  “你老人家当年对我的教诲我到现在还记得!”王卫东笑着说。

  欧小阳带着两个人走进烤鸭店,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坐下,屋子里有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外。

  “到这里吃太贵了,不实惠!”王素珍有些不满的说道。

  “一只鸭子就要那么多钱!其实我觉得还不如咱们东北小鸡儿炖蘑菇粉条好吃。”王素珍接着说道。

  烤鸭上的很慢,所以三个人正好有机会可以好好说说话。

  从哈市到京城投奔儿子的王素珍有一肚子的话想对王卫东说。

  她一个人待在这里实在太寂寞了,今天终于找到可以说话的人。

  “卫东啊,你知道吗?现在京城许多姑娘结婚了以后不管婆婆叫妈,我的儿媳妇儿就这样!我说她两句,她还振振有词!她说又不是我把她生出来的,所以不应该管我叫吗!王素珍说道。

  欧小阳坐在旁边面带微笑。

  他想说还是你的干部级别太低了,如果你是高干的话,你的儿媳妇一定会规规矩矩的站在你旁边亲亲热热的喊你一声妈。

  不过王素珍王老太太这辈子过的的确很孤独,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嫁给了比他年纪大将近20岁的丈夫。现在到了京城,看来和儿子儿媳妇住在一起也很不快乐。

  王卫东看着王素珍,自从无线电厂转手以后,两个人就没有再见面过。算起来已经有七年了。

  六十岁的老人身体还不错。

  现在终于有机会往外倒倒苦水,王素珍絮絮叨叨的,向他和欧小阳诉说着这些年来他的不如意。

  京城人生地不熟,没有可以说话的人,儿子不贴心,儿媳妇跟她像是陌生人。而孙女儿住在老爷家里,她却很少能够看到。

  听着听着,王卫东也很同情老太太。跟王淑珍相比,自己的父母还是幸福的。

  “今天我和小阳请你吃饭是有目的的,我们两个在BJ成立了一家公司,这一次想请你出山继续当会计。不知道你老人家愿不愿意?”王卫东问道。

  “还干老本行有什么不愿意的?我才六十岁,这身体好着呢!”王素珍答道。

  “如果你愿意,过两天就到朝阳门来上班。”欧小阳说道。

  如果这个老太太走进都是外企的办公大楼,她一定是这栋大楼里年纪最大的正式职员。不知道的人看见这个老太太还以为这她是大楼里打扫卫生的。

  烤鸭上来了,服务员把烤鸭片成薄片,王素珍一边用葱丝,鸭肉片卷饼吃着,一边感叹到这里吃饭实在不值。

  王卫东欧小阳包括服务员在内都是微笑无语。

  由于不喝酒,所以这顿饭吃的很快。喝完鸭骨架汤,三个人就撤退。

  欧小阳开车拉着王卫东和王素珍特意到朝阳门附近的那栋大楼看了看,算是让王素珍认认路。

  王素珍特意看了看附近的一个公交汽车站,看着上面经过这里的几路公共汽车号码,她觉得很满意。

  有一路公交汽车也正好也经过她家附近。

  马上又要跟面前的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战斗了,王老太太又充满了斗志。

  “让我来这里工作可以,我这个人的性格你们两个都了解,有什么就说什么。”王素珍说道。

  王卫东急忙嘱咐王老太太:“这个公司除了我和小阳两个人,还有另外一个朋友。我和小阳你怎么说都没关系。另外一个小子有点浑,有的事儿看见了您就当没看见,千万不要说出来,更不要教训他,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记账,在这一点上你要坚持原则!”

  “这一点你们两个年轻人放心,如果你们不让我这么干,那我马上就走!”王素珍坚决的说道。

  欧小阳开车先把王素珍送到住宅区附近。

  看着老太太有些蹒跚的背影,欧小阳说道:“这个老太太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听见欧小阳这么说,王卫东心里也很感慨。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被淘汰的并不都是不好的东西。

  现在公司的会计有了,另外两个人就让宋宇去找。

  处理完这些事情王卫东马上返回哈市。

  “现在化工厂效益很差,虽然我大哥现在工资有保障可是也很低,我想让他停薪留职和我一起去北方大国那边干活,可是他好面子说什么都不愿意去。”王卫东对父亲王海富说道。

  “这件事好办,马上就是国庆节,我和你妈带着小雅一起回去,实在不行我就骂他一顿!”王海富说道。

  “如果先进去北方大国那边干活家里就剩下小梅一个人了。”李玉凤说道。

  “这件事也好办,你留在化工厂陪儿媳妇,我回来照看咱妈和小雅。”王海富胸有成竹的答道。

  “我不留在那里!看不见孙子孙女我受不了!”李玉凤说道。

  王海富早就预料到媳妇会这么说,他慢条斯理的说道:“咱们家现在只有你留下最合适,我留在化工厂算怎么回事?”

  “老死头子,我不在家里你又可以自由了!”李玉凤恨恨的说道。

第231章 人多到无能为力

  国庆节可以休息三天,头一天下午王卫东带着陈季红和儿子来到小卖店。

  小卖店暂时停业,王卫东让陈季红和儿子陪着奶奶黄桂英,他带着两个老人和小雅赶往火车站。

  上火车后知道自己很快就会见到爸爸妈妈,小雅高兴的直唱歌,只有当列车员推着装花生瓜子火腿肠的小车过来的时候她才停住唱歌,眼巴巴的看着王卫东。

  “家里就是开小卖店的,还没有吃够?就因为你们两个小东西小卖店都不赚钱知不知道?”王卫东怒道。

  不过说归说,他还是从小车上拿来两瓶啤酒,递给父亲王海富一瓶。

  还没有到向阳化工厂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火车停在一个小站上,一大帮人冲上火车。

  王卫东和王海富李玉凤抬头,快步走进车厢的人他们大部分都认识,都是化工厂的工人。

  这些人应该是刚刚在村子里干完活坐火车赶着回家。

  他们在王卫东去哈市的时候就和王卫东打过照面,当时装作没有看见就过去了,可是现在看见的是王海富李玉凤,都是长辈,不打招呼就太说不过去了。

  一个人讪讪的站在王海富身边叫了一声王叔。

  “二宝子,你们现在都不上班吗?”王海富问道。

  “上不上都是那个鸟样,现在农村活多,能赚两个是两个。”二宝答道。

  秋天收玉米收毛嗑,割黄豆割水稻是农村一年里最忙的时候。

  王海富从不到二十岁开始就在化工厂里工作,一直干到退休,他对工厂的感情比王卫东深很多。

  现在看见这么多晚辈为了生活跑到农村里干活,王海富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年轻人这样,那些和他年纪差不多已经退休的老工友们想赚钱没有力气,只能靠那点退休工资生活,实际上那些人更难。

  二宝转头看着王卫东尴尬的笑笑问道:“卫东,听说你这一次回来是找人到北方大国那边干活的?”

  “是啊,不过这件事完全由方艳梅负责,我实在太忙根本顾不过来。”王卫东答道。

首节上一节117/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