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466节

  来广交会表演,几乎成了铁路文工团的一个固定动作了。

  王援朝最后来了一段口号:

  “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抓革命,促生产,为了祖国,努力奋斗!”

  然后才给电话亭老板缴了电话费离开。

  挂了电话,王胜先是给老二王和平打了电话。

  “您好,我是王和平,您哪位?”

  “老二,是我,王胜!”王胜打算了兄弟一本正经的腔调。

  “王主任,您找我?”王和平立马嬉皮笑脸起来。

  王胜哆了一声,道:

  “援朝刚打电话来,说年前回不来了。”

  毕竟每年年前,老三都回来的,即便之前那么紧张的时候,都没例外,怎么现在反而不能回来了呢?王和平立马急道:

  “怎么,他那发生什么意外了?”

  王胜摆摆手,笑道:

  “你就不能盼着老三点好的?他说了没事,就是最近事多。”

  王和平撇撇嘴,叹了口气道:

  “我估计,他在那边真有事,也不会跟我们说啊,毕竟我们可能帮不上什么忙。”

  王胜被二弟这话说的无言以对。缓了一会,道:

  “我说,如果4月还回不来,到时候我们去羊城跟他见面聊,他没拒绝。”

  王和平点点头:

  “看来事情还真有点棘手,现在才1月份呢。”

  王胜道:

  “上个礼拜天,妈还跟我嘀咕,今年除夕是礼拜五,差一天就是礼拜六了!我估计她也是惦记着援朝差不多该回来了!咱跟爸妈不能这么说,免得他们要担心了。”

  春节不放假,如果除夕是周六的话,周日就是初一,王家的人,都是工人和干部,春节就能差不多休个周日了。

  王和平道:

  “那你说咋说呗,我都听你的!”

  王胜想了想,道:

  “就说他最近生的小孩比较多,忙着带娃呢。”

  王和平噗嗤笑了出来。

  去年春交会,老三出去上学,没见着面。

  去年秋交会,大哥是提前去羊城了,他没去,小妹上大学了,也没去成,保安堂的人还回香江那边给老三送了个消息,大哥到羊城了。

  然后老三才匆匆赶过来,就吃了顿饭,然后当天就赶回去了。

  那会老三跟大哥瑟,他72年一年,添了多少小孩,二弟妹二胎儿子,三弟妹一胎儿子,四弟妹还带了一个女儿,名字跟小妹很像,王莉莉,老三说是外面上学期间跟洋妹子生的,人家不要,他就带回来养了。除此之外,外面还有个五弟妹,是个洋人,也生了个儿子……

  只是老三的大房媳妇快要临产,他得在身边守着,毕竟大弟妹的预产期就是11月16日,还是双胞胎。

  这些都是大哥回来跟他们分享的。

  王和平觉得大哥的这个理由,完全说得通!

  并不是瞎编,老三都有照片的,只是只有大哥看到了,那会大弟妹还是大肚子。

  大哥说当时他听完,当时就觉得窒息。

  大哥和自己兄弟两个,辛辛苦苦造人,也才各两个。哦,大嫂和自家媳妇肚子又起来了,不出意外,73年又能各添一个,哥俩跟比赛似的,你追我赶。

  但都比不上老三,一年爆了6个!加上之前的王晓,就是7个!

  堪称行走的播种机器!

  【王利OS:是8个!还有一个,闫小草,你们不知道吧?】

  【王援朝OS:应该是9个!还有一个,许大茂那崽,不出意外,应该也是他的】

  兄弟俩商量了个说辞,下班就一起回四合院了。

  母亲苗翠看到大儿子在这个时间点过来,顿时喜上眉梢,还看了眼外面,将他迎进了屋。

  “狗儿,带弟弟妹妹去房间里玩,奶奶跟你爸你叔说点事!”

  大狗子王文成就带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去屋里玩了。

  王和平则站在了门口,算是放哨,他媳妇秦静茹在厨房准备晚饭。

  得,母亲觉得他带回来的肯定是好消息了!老二嘴巴还真严,明明先到家的,硬是装作不知道一样。毕竟轧钢厂比文工团,离四合院近嘛。

  王胜看了看王和平,王和平还一脸期待的样子,王胜不得不感叹,老二干部做久了,值得他学习!

第441章 论怎么讨好太太

  王胜来不及感慨二弟的演技,不得不沉重的将“实情”说出。

  母亲脸色当即掩盖不住失望,等了一整年呐,结果老三这瓜娃子,这次不回来了!

  不过大儿子说的也没错,老三今年一年,生了太多小孩了。

  苗翠叹了口气,嘀咕道:

  “你俩说,他这在外面天天又是上学,又是做生意的,还天南海北到处跑,还生这么多小孩,他到底哪句是实在话?”

  兄弟俩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这话不好接,没法接。

  王和平道:

  “妈,你想想,老三那家伙,那么多老婆,不得复杂得跟咱这四合院一样?

  关键是,这些老婆都一个时间生小孩,他不遭罪么?

  他这么重情重义的一个人,肯定不想让哪个老婆哪个小孩感觉不被重视的,是吧?

  你看,怕您担心,还跑过来给大哥打了个电话!”

  “是啊,妈,他知道报平安呢!

  等他手忙脚乱过后,哎呀,不知道他那么多崽,能不能认得全了。”王胜说了一句小玩笑。

  苗翠道:

  “我管不了他,但你们俩要引以为戒,这些不好的,不要跟他学,知道么?”

  兄弟们又是一个目目相觑,他们倒是想学呐,没那个环境,也没那个本事。

  至于父亲和小妹,父亲两周回来一趟,自然由母亲去说,小妹的话,哪天她回来了,母亲也会跟她讲。

  ……

  王援朝坐镇香江,看着一份份股票换成了巨额的资金,流入自己的口袋,那种满足感,无与伦比。

  整个香江,这一刻,仿佛都在他的脚下。

  于此同时,他要求旗下的媒体,再次高调预警香江的股市,旁征博引西方经济大家的危机理论,又从故纸堆里翻出诸多西方当年的股灾旧事,提醒市民早点变现,落袋为安,不要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有人信了,赶紧抛售变现,但第二天股市不但没跌,还又往上涨了一截!

  第三天,还是继续涨,第四天,也是继续涨……

  很多人觉得听信了报社和电台的危言耸听,造成了自己的重大损失,甚至有人去砸了报社,这真是……

  于是凤凰日报以这样的方式,在各大报纸上,上了回头条。

  王援朝不得不感叹,除了股市大跌,没有什么能阻止这些人疯狂了。

  就好像当年,再三提醒,房价要跌,要跌,仍然没用,投资者仍然蜂拥而至。

  于是王援朝也不好让报社再预警了,他的牌坊,已经立住了!以后股市崩盘,市民会记得那个提醒大家到被砸的报社。

  于是他要求报社,把不同声音的经济学家的发言,都登在报纸上,会继续涨,会很快就跌,都有,看你们自己的机缘吧。

  顺便通过这种方式,炮制、筛选出一批经济学家出来,好引领以后的炒作。

  怎么炮制?很简单,让大家各唱各的,总有人碰对结果的。

  《凤凰日报》在上扬的恒指面前,都认输了,香江的股市更加一路长虹。

  “我跟我爸妈都说了,让他们开始抛售手头的股票,他们不是太乐意,直到我说你都开始抛了,他们才勉强同意抛一些。”

  柳启锦亲眼看过丈夫每天收入大量资金,确确实实在抛售。只是丈夫的股票数量太大,每天只能抛一部分,太多了,市场消化不了,那就是砸盘了。

  香江股市每天的成交量在4-5亿,所以王援朝没法抛售太多,每天5000万左右,已经是很大的金额了,如果趋势不对,他会及时中断抛售,甚至还会安排回购,往上稳一稳,拔一拔。

  是的,他虽然嘴上劝说人家变现,但不妨碍他继续堆高股价,好变现。

  王援朝可以要求自己的女人抛售,但不能要求自己的丈人、朋友抛售,只能劝说。

  娄晓娥的水泥厂,汪玲的动画公司,还有郑娟的保安堂,虽然控股权都在王援朝手里,但三女手上也捏有大量股票,当然,他们也投资了其他的股票,没什么说的,统统开始抛售股份变现,王援朝要求她们全部变现,王援朝量他们还不敢不听话。

  “嗯,就这样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王援朝淡淡道,看不出喜乐。

  柳启锦连忙道:

  “我会再去劝劝他们的。”

  “人各有命。”王援朝其实不是很在乎他们亏损多少,他们的那些财产,在他面前九龙一毛,就算全亏了,他都轻轻松松补得起。但他不可能一直对别人大包大揽,即便那些人是他的丈人、丈母娘、朋友、亲密的合作伙伴。

  让他们涨涨教训也好,反正只要他们紧跟王援朝的步伐,还能东山再起,真要家破人亡,王援朝也能拉一把,不会见死不救。

  柳启锦于是不再说什么,决定一定要好好劝说一下父母,王援朝什么时候错过了?当初提醒他们一家从内地出来,那会谁看得出来?

  王援朝估摸了差不多了,道:

  “我有个事得跟你坦白一下。”

  柳启锦心头一跳,什么事要坦白?肯定是不好的事咯!

  王援朝什么时候会错?那就是女人方面!

  他有点太强悍,太容易犯错了。但这个错,她能说么?

  她甚至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对自己坦白好,还是对自己欺骗好。

  于是不得不强颜微笑道:

  “瞧你说的,夫妻之间本就是同舟共济,相互谅解和支持的。”

  王援朝其实一直在拿自己的势,和情,来压迫妻子,其实是很不道德的,毕竟一个男人太过种马,对另一半就是不道德。但男人嘛,如果有实力不道德,基本上都很难有道德。

  “我在外面留学的时候,有了个孩子……”

  柳启锦心头一松,还好还好,不是多了个小老婆。

  不对,怎么有了个孩子???

  是要孩子,还是要母凭子贵,把孩子妈纳进家门?

首节上一节466/6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