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241节

  再炮制一些发财后的例子,小故事,这个不比别人家的马的枯燥介绍刺激?

  经济越不好,赛马才能改变命运啊。

  经济越不好,娱乐产业才越好发展。

  因为生活压力增大,精神压力增大,人们为了寻求心灵的自我修复、自我保护、自我麻痹,会“逃避现实”,这就需要一些娱乐产品,来消磨时间、放松自己,甚至可以说是人们需要自我欺骗。

  所以,别的报纸都是各种新闻、文章,评论,最多是小说来消遣,而王援朝要和别的报社走不一样的路子,要声色犬马,要娱乐至死!

  娱乐新闻、帅哥美女、明星八卦、电影音乐评论,别的不会,学《太阳报》,还不会么?

  满足了很多人的“窥探欲”和“阴谋论”,使读者沉浸在有声有色的“新闻”中。

  哗众取宠不要紧,只能满足人们低级的需求也不要紧,牌子立起来了之后,有的是时间再慢慢调整内容。

  至于小说,王援朝准备祭出《鹿鼎记》了,小混混成长为韦爵爷,七老婆,爽不爽?

  一百多万字,辛苦辛苦,手抄了!

  万事思量完毕,他才在饭局上跟周启邦提出收购报社的事情。

  周启邦愉快的答应了!

  在周启邦的协助下,王援朝开始招兵买马,布置任务。

  声色犬马,没有照片,怎么行?

  柳和清就很擅长摄影,直接被王援朝叫来做报社的社长兼摄影主编。

  可怜的柳叔叔,当年是电影公司老板,然后是电影公司宣发科长,来这边后是宣发专员,现在成了报社社长兼摄影主编,也不算低就。

  只是现在的报社嘛,员工才十几个,有点寒酸。

  柳启锦只是拽着父亲的袖子,道:

  “爸爸,你不帮援朝哥,谁帮他呢?”

  是啊,谁帮他呢?女儿还要上学呢!

  妻子王丹凤也支持,她已经被王援朝推荐到商台去演广播剧了。

  话说回来,长城现在拍的电影,响应了内地的号召之后,就没有市场了。

  他们原本的市场,也是东南亚和香江,而内地现在什么个状况,大家都懂,而在香江,他们遭到了封杀,在东南亚,也不受欢迎。

  所以拍了就只能躺在片库吃灰。

  越拍越亏,不如不拍。

  已经快要发不出工资来了。

  夫妻俩现在算是双双帮王援朝打工了。

  下有主编曹万年,以前写过不少风月文章,混迹于各大小报,直至前东家被请去喝茶,报社破产。

  王援朝在那些报社里搜罗了半天,也就这么一个经验丰富可堪一用的了。

  不但跟报社的主旨契合,还能根据王援朝的想法进行完善补充,是个很不错的执行人才。

  比如对方立马推荐了夷州的禁书,著名美女作家郭良蕙的《心锁》。这位美女作家,甚至因此被夷州文协开除了会员资格!曹万年甚至还能背出夷州文协前辈们的提案:

  “郭良蕙长得漂亮,服装款式新颖,既跳舞又演电影,在社交圈内活跃,引起流言蜚语。

  当时社会淳朴,她以这样一个形象,写出这样一本小说,社会观感很坏,人人戴上有色眼镜看男女作家,严重妨害文协的声誉,应该把她排除到会外。”

  听听,听听,谁听了没有兴趣?

  曹万年既然敢推荐,手头自然是有存货的,王援朝翻了翻:

  小说写了一个“多角恋”故事,女主人公为报复恋人的不忠负气嫁给了一个医生。没想到结婚后发现,昔日恋人却成了小姑的丈夫,而丈夫的弟弟又对她百般纠缠。结果最终使她陷入欲望与道德忏悔的矛盾纠葛之中,无法自拔。

  自然,里面还触及到了人性最深处的欲与爱,还有点涉及伦理的混乱,这个在当下,有点是禁区。

  王援朝当即拍板,他夷州的禁区,关我香江何干?!

  干了!

  曹万年当即眼冒精光,这是遇到明主了啊!

  柳和清从外面拉来了两个摄影,三个编剧,如今大家都要等米下锅,有活干,不挑。

  编剧和记者,是共通的嘛,都要编写。

  而其他的记者,编辑,王援朝都要逐一把关。

  赛马赌狗,娱乐八卦,必须得有所长。

  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了。

第232章 第一美女影星

  10月9号,又是一个周一。

  外面的环境基本算平稳了,偶有风景,但零落散乱,不成规模,老百姓终究还是要开工赚钱吃饭的。

  蚬壳电器厂又复工了,变压器车间倒是热闹,电扇车间,只是恢复了一半的产能。

  倒不是因为担心销量问题,香江的外贸公司又不是一家,而是不少熟练工人,乃至工程师,被别的小厂挖走了。

  那些小厂舍得加钱!

  当下的环境,不要跟工人讲什么长久,再长久,也不如一个月多给百八十块,哪怕三五十块!

  工人们聚在一起,一边开工,一边吹水。

  “今天有没有买那个凤凰日报?送乐蒂画报一张啊,漂亮极了!”

  “嗤我有乐蒂的明信片,大明星亲自祝福我节日快乐啊!”

  “我还有《南国电影》呐,封面女郎多的很啊!”

  《南国电影》,邵氏旗下的电影杂志,57年创刊,封面男星少的很,女星,看的人眼麻。

  特别是前两年,有一张连页画面,在巨大的影棚内,邵六叔安坐在一辆黑色杜奇房车前,身边、身后及车顶上,或站着或坐着甚至躺着(半裸的女星)众多女星和男星的大合照,这是香江被视为“东方好莱坞”形象宣传的一张“标准相”。

  这也是邵氏的黄金时期,当然也是《南国电影》的黄金时期。

  那时候,邵氏最大的竞争对手,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运涛夫妇,及公司高管五十余人,集体死于一场空难,电懋随之分崩离析。

  开话头的工人嗤笑道:

  “杂志封面才多大,我这可是画报!

  更重要的是,我只花了1毫!

  不但有一份报纸,还有一张画报啊,你们谁有我的便宜呢?”

  众人不搭话了,比价钱,这还怎么聊嘛。

  “那个凤凰报纸这么大方?1毫的报纸,送女星画报,这买卖太亏了吧?他们不像这么大方的啊。”

  “不是我们天天没得班上,钱都给他们挣去了吧?”

  众人哄笑起来。

  又有一工人神神秘秘道:

  “上面有个夷州禁书,听说欲望和伦理都很刺激!”

  禁书!欲望!伦理!

  三个字立马点燃了工人们的热情。

  但故事才刚刚开头,哪里有着这些内容?

  聊完了刺激的,这个工人又来了句:

  “还有个新的小说,也蛮有意思的哎,叫鹿什么记?”

  正好进来主管,当即飞语道:

  “鹿鼎记啦,你个文盲!

  嗨,不过小说说了,主角是个小孩,不学无术,大字不识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也不会武功,却能闯荡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还能远征云贵、罗刹国,甚至娶了七个老婆啊。

  哦,还有个罗刹国的女摄政王做情人。”

  主管难得的没有督促干活,反而一口气说的像个宣传员,他觉得,他明明比那个大字不识的小孩厉害多了,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前程呢?

  见主管如此八卦,旁边有工人就大胆的疑惑了:

  “一张报纸能讲这么多?”

  主管悠悠道:

  “这是故事简介,才开头,讲了一堆不认识的人呢。”

  工人们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嗨,这些报纸,就会吊人胃口。天天骗我们买报纸!”

  “得了吧,说的你好像认识字一样!”

  一群人附和着,拌嘴着,其实没几个人看得懂报纸,毕竟文盲居多嘛。

  聊小说,不如聊女星画报实在。

  如果真是1毫钱,下班了一定要去买一份!

  ……

  “哎呀,这报纸居然还介绍赛马和赛狗?嘶太细致了!就是介绍的太少了啊,我看看,未完待续!

  淦啊,后天就有赛马啊,叫人怎么参考?”

  没办法,赛马太多,不可能全是赛马的内容,凤凰日报在赛前两天,分上下报道这批次的赛马,已经很不容易了。

  跟凤凰日报比起来,其他报纸的马经,就像糊弄鬼的玩意,一无是处。

  这显然是位赌马爱好者,看完了马经,狗经,才不得不去看那小说,以作消遣。

  禁书???

  哦,是这本啊!

  看来是知道的,几年前的禁书风波,香江自然也有报道。但显然,没看过。

  看完这个,还有:

  不识字的小孩子?还是妓院长大?倒要看看怎么叱咤风云了!

  哎呀,太少了。

  作者叫廿明?

  又是哪个大家的新笔名么?

  盖因作者文笔老辣,虽然和《明报》金大侠连载的小说故事风格不同,但光看开头,还真看不出来区别。

  ……

  这是凤凰日报的创刊号,10月9日,农历九月初六,宜开业。

首节上一节241/6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