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548节

  秦淮茹懂她的意思,火腿肠加工厂扩产成功,该排排坐分果果的给大伙酬功了,“他知道我家里还有仨小孩要照顾。”

  “他让我不要跟着去海淀厂区,继续留在总厂这里上班。”

  寡妇带三小孩,上面还有个50多岁的婆婆,李雪瑶同情道:“你也真是够辛苦的。”

  “跟着去海淀工厂的话,骑自行车去上班要1小时吧?家里仨小孩有点事都不能及时赶回来,确实有点太远了。”

  秦淮茹笑了笑,“不能涨工资,做什么工作都一样。”

  这话说到李雪瑶心坎里了,“也对,让小铭给你安排个清闲点的工作。”

  秦淮茹笑问道:“小铭不是捣鼓出了好多新机器嘛?”

  李雪瑶兴致勃勃的说道:“方便面生产线、火腿肠生产线,现在的饲料颗粒机、秸秆牧草粉碎机,他想出了好多新东西。”

  “我听生产科的人讲,上嗨那里的单位找我们厂订购了方便面、火腿肠的生产线。”

  秦淮茹听自家男人提起过,“是有这么回事,财大气粗的各要了5条生产线。”

  “所以啊,他打算在厂里成立一个机械设备的研究小组,想让我去当个负责各种杂事的副组长。”

  李雪瑶关切道:“负责杂事?那不是很繁琐很麻烦?”

  秦淮茹笑着解释道:“技术上的事情我也不懂,我只是个新手的二级钳工,只能打打杂了。”

  “说得也是,那你要换其他地方办公了啊!”李雪瑶可惜道。

  “我不换地方,还是呆在这里。厂里精简办公人员,这个研究小组只是虚设的小组,有研究项目的时候跟车间一起配合。”

  李雪瑶笑呵呵道:“这个好。你也看到了,整个科经常就我一个人在,我想跟人说句话都没有伴。”

  秦淮茹也笑道:“我听小铭话里的意思研究小组没什么人,我要是换了地方估计也是一个人一个办公室。还不如咱们两一起作伴好。”

  “你有事,我也能帮着点。我这个登记员,每周每月做个统计,平常基本没啥事要做的。”

  李雪瑶八卦脾性没改,接着问道:“小秦,小铭打算怎么安排加工厂的那些人?”

  “我也好奇探过他的口风,他没跟我说。”秦淮茹懂得有些事能说,有些不合适说。

  李铭跟她谈论过,火腿肠加工厂管委会的五个人都挺积极,他没打算换人。

  至于轧钢厂那些到车间劳动的干部,同样有了一个新的去处了。

  去外面推销轧钢厂研究的新款机械设备。

  方便面生产线,一条就要5-6万元,10%的利润也有五六千元。

  火腿肠生产线也可以搞起来。

  还有已经有头绪的饲料颗粒机、秸秆牧草粉碎机。

  这两样好东西单价低,销量潜力巨大,没人去推销的话,想要在农村普及推广需要很长的时间。

  派人出去推销,要到了订单,才有借口催促计划部门给安排生产计划。

  电机、传动皮带这类轧钢厂生产不了的物资,终究还是要靠计划指标解决。

  相比要三班倒的火腿肠分厂,李科长马上要折腾出来的机械分厂看起来更有前途,轧钢厂的老家伙们也更为熟悉相关的业务。

  有了机械设备的销售收入,可以支撑更多机械设备的研发,他搞的研究小组才能长久发展。

  内地的工厂为了保就业,额外多招了很多职工,身上的包袱沉重,生产效率可能不如外国的企业。

  以后不用外汇就能有先进的设备,起码加工精度这些指标不至于落后外国太多。

  开完会的李大科长回到保卫科办公室。

  范家文汇报说:“科长!鲁省单县确实有家东风石棉厂,他们那里是有生产各类石棉产品。”

  李铭把手上的记事本准确扔到办公桌上,“真有货啊!”

  范家文跟随着说道:“有您给的批条,我给鲁省打了个电话,也给京城石化总厂打了电话。”

  “厂家应该是有这么个厂家,等我们实地上门看了他们的介绍信、工作证就能确定他们的身份了。”

  李铭走到墙壁地图旁边,“这些人干嘛不卖给单县附近的郑洲、许昌、挤南、石家庄这些城市?”

  “南边的楠京也才500公里,偏偏要卖到700公里外的京城?”

  范家文接话道:“这就不太懂了。听您这么说,是有那么点反常的。”

  李铭说出怀疑的原因,“刚听到消息的时候我觉得挺正常的,卖给谁都是卖。”

  “中午回来看了下地图,我就觉得不太正常了。”

  “就算他们不合适卖给本省,来京城的路上,有好多个城市呢。”

  范家文猜测道:“您的意思他们的货可能是偷来的、抢来的?”

  李铭揣测道:“销赃不太可能弄这么远、这么麻烦。我是怀疑他们来骗。”

  范家文惊讶道:“骗?不至于吧?有正经单位的,而且没有货我们也不可能给他们钱。”

  李铭吩咐道:“你去找加工厂管委会,要她们分两个人跟你一起去看下。”

  “要是货到付款,那没问题,可以订货。”

  “要是有其他说法,这批货我们就不要了。”

  范家文应声道:“我会多留个心眼的。”

  李铭手上有好多事,没时间去处理这样的小事,推给手下人去处理,还能博得一个不揽权的美名。

  安排好保卫科的工作,他去港城接娄晓娥了。

第628章 你考虑清楚!

  跑到港城的李科长此时还不知道。

  知道了,他也不会多搭理。

  他关注这些动静,不是为了掺和,而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中环。

  星辰公司董事长办公室。

  李铭听了娄晓娥代传的话,“你爸是习惯了那些一直压价的订单,一时半会儿还没适应。让你爸尽管放心。”

  娄晓娥喝着奶茶,“他和我哥都不知道我们预定的零售价。5美元一个的魔方,我估计他们是想不到的。”

  李铭手里同样是杯奶茶,“价格不低,材料不用好一点,那些学生会把星辰公司、太平洋公司骂得体无完肤。”

  “我们以后还要做手表生意!口碑不能搞坏了。”

  能照顾自己的家人,娄晓娥心里挺得意的,微笑道:“跟方便面、火腿肠比起来,魔方的生产好复杂。”

  “制作注塑模具就要两个月,实际生产的时候还一定能行。”

  “怪不得那些洋行都不愿意开工厂,真是麻烦得很。”

  这个效率,李铭已经很满意了,“魔方联接模块的滑动要长期顺畅嘛,制作要精细些,咱们不着急。”

  “专利申请需要时间,你哥去镁国设点开店也需要时间。”

  “他们能按计划在10月份生产出真正可靠的产品,11月、12月搞活动上市,刚好可以撞上圣诞节。”

  “瓯镁人送礼物的日子,咱们搭个顺风车。”

  娄晓娥点头道:“嗯!希望一切顺利!”

  “黄福义顾问家里有事先回去了,他今天跟我汇报了三件事。”

  “瑛国人昨天清晨突袭抓土瓜湾指挥部的人,结果没抓到几个人,大伙估计事态会升级得更严重。”

  “湾仔的那个阿海趁乱占了湾仔街市附近的三四条街,实力增强了很多。”

  “好些房东又降价了,咱们要不要入手?”

  李铭一一拿定主意,“事态会升级更严重了,我们更该暂时先作壁上观,不急着买房购地。”

  “帮派什么的,咱们不沾,随便他们折腾,爱咋咋地。”

  娄晓娥赞同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你没什么要紧的事了?我们先回京城吧?”

  “早没事情了,我们走吧。”

  京城。

  天色还很亮堂。

  范家文和萧萍英、宋静一起从旅社出来。

  负责福利、工厂建设的萧萍英忍不住问道:“范队长,您干嘛使眼色让我们别订购呢?我觉得没问题的呀。”

  “他们要求的‘托收承兑’是异地收款的两种方式之一,他们有确切的单位,而且我们收到了货才会收走钱款,很安全的付款方式。”

  范家文张望了四周,小声说道:“对于这些付款方式的区别,我不太懂。”

  “作为一名保卫干部,我的直觉告诉我,里面那个卖石棉的刘振琨不靠谱。”

  负责财务的宋静也说道:“问题还是有点小问题的。”

  “这个东风石棉厂有资格‘发货托收’,等我们收到货发现有问题的时候,钱已经被收走了,想退货要钱估计有点难。”

  萧萍英不确定的问道:“他们是正规的工厂,石棉也不是吃的东西,即使质量差些也不能差到不能用吧?”

  范家文再次强调道:“我第一眼就瞧着他不对劲。”

  “这是宣武工商科的地盘,我不认识人。要是在城东,我直接喊人调查他了。”

  萧萍英对范家文所说的直觉还是有点怀疑:“做不做得准?”

  范家文的耐心很好,解释道:“我跟着科长也见识过不少案子,其他没学到,眼力劲还是练出了点。”

  宋静提议道:“先回去跟李副组长汇报吧?让李副组长来做决断。”

  萧萍英想到这样做可以解决他们三人的分歧,还不会耽误采购时机,“那现在回厂里找李副组长么?离厂有点远,得快点赶回去。”

  范家文赞同道:“先赶回厂里。”

  拍板做决定还得领导来拍板。

  李铭今天在港城没有耽误时间,他把娄晓娥送去城西小院,一起吃了晚饭才回到的保卫科。

  等范家文三人赶回保卫科的时候,李科长正准备去开会。

  “没采购到么?”

  范家文先开口道:“我觉得那个卖石棉的刘振琨有点问题,先回来跟您汇报情况。”

  “具体是怎么回事?”李铭示意三人在会客沙发椅坐下慢慢说。

  范家文简略道:“我没掌握证据,直觉看对方很不对劲。听到我是保卫科的人,那人更心虚了。”

  李铭示意宋静让她接着发言。

  宋静详细说道:“这个东风石棉厂的收款方式是‘托收承兑’,按往常来讲,异地的收款,大部分都是这样收的。”

  “我听厂里财务科的人说,最近的情况有些不一样,货物运输时间不定,有的单位还把账户出借给私人使用,有超范围用‘提货收据’办理结算的。”

首节上一节548/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