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517节

  “我们肯定会很上心的。”

  “罐头厂是不是也该开工了?”

  高连长接话道:“罐头瓶子都存了一年了。”

  罐头厂是双方合伙建的,一直没有产出,大队的这些干部也有压力。

  去年所有水果都被收购走了,遇到那种特殊情况,社员没话可说。

  今年各类水果开始成熟了,肯定会有社员开始念叨了。

  李铭对罐头厂的兴趣下降很多,厂子都办好了,不开工不合适。

  “今年的水果没人抢了,可以先跟附近生产队联系好。”

  “到时候我们用钱收购他们计划外的水果,也可以用罐头跟他们换水果。”

  “换的话,咱们的罐头也要按计划外的价格。”

  罐头厂负责人高建德说道:“去年,就有好多人问我能不能用水果换。”

  “我估计今年很多生产队是想要换的。”

  罐头制作简单容易,一个人在家都能做成。

  那些生产队缺少白糖,没有原料搞不了,只能拿价格便宜的水果换有些贵的罐头。

  向阳花大队搞的这些事情都不合适让外人歪嘴乱说。

  高支书对高队长吩咐道:“派去路口盯着的岗哨,不能都安排老的走不动道的。”

  “那几个嘴巴油滑、干活不爱卖力气的,让他们轮流去放哨。”

  高连长赞同道:“是啊。干活不愿下苦功还带坏大伙。”

  “让他们劝走那些来劳动的人,也算是废物利用。”

  京城有二十万人到乡下参与夏收农忙的义务劳动。

第604章 我终于想通了怪在哪

  下乡除了割麦子,还有各种医疗服务队、机器维修队等等,当然少不了宣传队。

  有些下乡参加割麦子的学生,还附带着会搞些事情,这就很折腾人。

  向阳花大队想以新买了农用机器的借口,把那些人糊弄去其他生产队,去帮助其他更困难的生产队。

  李铭没有多加干涉,顺路看了那几株新品种黄豆的长势,青绿的叶子还没有虫害,很不错。

  高建德还嘀咕了两句,可能是因为种的数量少、地方比较偏,黄豆才没长虫子。

  李铭笑而不语,等以后收获了再来胡扯。

  回城里,他没有立刻回红星轧钢厂。

  小货车开到了创新技术研究所。

  正准备提前去吃午饭的刀疤脸赶忙问候道:“李科长好。”

  李铭扔了根牡丹烟给刀疤脸,“去里面叫几个人出来,搬香菇菌棒进去。”

  “我这就去。”稳稳接住好烟,刀疤脸喜滋滋的往里跑。

  有牡丹烟,那肯定是不抽两毛三。

  李铭又加了一句话,“记得叫他们要洗干净手!”

  “好嘞!”

  很快,张海洋第一个跑了出来,边跑边喊:“在哪里啊!”

  李铭站在阴凉处躲太阳,“车斗里。”

  张海洋跑到他身旁,“车斗还加盖了顶棚,不能被太阳晒到是吧?”

  “行啊!观察够仔细的。香菇菌棒确实不能暴晒,搬运的时候晒一会也没事。”

  张海洋高兴道:“听了两三个月了,总算是见到真家伙了。”

  “轻拿轻放,不是怕东西磕坏了,是怕长出太多香菇。那样子香菇会长不好。”

  “没问题。”

  兼职研究员们陆续赶来帮忙,一人拿一个两个,瞧了个稀罕。

  罗芸左看右看,“原来长得是这个样子!”

  李铭叮嘱道:“很有些份量。你们俩一人拿一个就行。”

  周晓白笑问道:“是因为含有好多水分是吧?”

  “接近一半都是水。”

  罗芸询问道:“有这么多水分了,还要经常浇水,会不会把小香菇给泡水里泡死了?”

  李铭随口解释,“木屑、麦麸这些都容易蒸发水分,不补水就会缺水。”

  “当然你们也不能浇太多水。等会我亲自示范给你们看。”

  周晓白乖巧道:“好的。”

  只有二十个香菇菌棒,很快就搞定了。

  木屑种植香菇。

  这么有趣的事情,不管食品研究室的还是钟表研究室的人,都围着看李铭怎么操作。

  摆放洒水而已,没什么稀奇的,要几天后才能出香菇。

  众人很快就散了。

  食品研究室内。

  张研究员介绍一种新方便面,“这种配比的面条更有弹性,富有嚼劲。”

  “缺点就是要泡更久一点时间,复水性更差,还需要进一步分析配比的比例。”

  京城的研究员认清了缺设备不好研究火腿肠后,又回头研究面条的口感。

  这也是港城星辰公司所急需的,每个地方的人要求的口感不一样,需要不同的面条。

  几十年后即使是同个品牌同款面,在不同区域销售,配料表可能一模一样,里头的比例肯定有所不同。

  李铭鼓励道:“复水性这点不能差了。”

  “在这个基础上,再改进弹性。”

  “想要用什么原料,你们尽管提出来,我会想办法找到的。”

  张研究员也没有客气,“你给的资料里,有一种醋酸酯化淀粉,你看好不好弄来?”

  李铭答应道:“没问题。活性面筋粉、羟丙基淀粉那些我都准备些。”

  张研究员斟酌道:“这些东西,咱们国内好像没有生产。”

  “有需求才有厂家去生产,以后就会有生产了。”

  张研究员也没啥说的,附和道:“也是。”

  中午,李铭是在研究所吃的炸酱面。

  试验出来的面条不可能扔掉,研究所的人天天吃泡面也腻了,换不同花样的吃法。

  今天张海洋很土豪的请了每人一瓶汽水,众人饭后聚一起闲聊天。

  罗芸突兀的说道:“晓白,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研究所怪怪的。”

  “今天我终于想通了怪在哪!”

  周晓白不明所以的问道:“怎么了?”

  连李铭都很好奇,他貌似没有露什么马脚。

  罗芸顾盼四周,“没有蚊子!咱们来这里那么久了,你有被蚊子咬吗?”

  周晓白惊奇道:“好像是哦!”

  原来是这么回事。虽然是李铭灭的蚊子,但他懒得理会,继续慢慢品味冰镇的汽水。

  对面桌的张海洋好笑道:“这都不懂!”

  “白天有太阳,蚊子也是怕热的,躲起来了呗。”

  “蚊子本来就喜欢晚上的时候才飞出来,那时候我们已经回家了。”

  罗芸不屑一顾道:“房间里又晒不到太阳。你家白天没蚊子?”

  27-37度是蚊子的活跃温度,温度高了、低了,蚊子都会减少活动。

  张研究猜想道:“蚊子喜欢的是阴暗潮湿的地方。可能是我们这里比较干净吧?”

  “做好了卫生工作,蚊虫是可以少很多。”

  研究所确实很少见到蚊子,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分析原因。

  李铭喝完汽水就先走了,还是没有回轧钢厂,他去了港城。

  中环。

  联邦大厦。

  星辰公司会议室,各个子公司一起开例会。

  公共关系顾问黄福义汇报说:“陈记面条厂已经收到了方便面生产线,正在他们原来的挂面车间组装生产线。”

  “打听来的消息,他们没有搞定调料,也不准备用日笨的调料包。”

  “打算先不做泡面生意,又是跟咱们学,先做面饼生意。”

  李铭娄晓娥相视一笑,在港城,最不怕别人来竞争面饼生意。

  除非是搞麻辣、酸辣之类能压住面饼口味的店家,其他店家不想客人跑掉就肯定会继续选星辰公司的面饼。

  大舅哥不知秘密武器,担忧道:“那咱们的面饼要跟对方打价格战了吧?”

  价格战打起来,压缩成本肯定是压棕榈油、面粉这些大头的支出。大舅哥的食品公司将会大幅降低利润。

  娄晓娥霸气说道:“没有价格战这回事。”

  “你就瞧好了。在港城的面饼市场,没有人能成为我们的对手。”

  大舅哥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泡面呢?”

  娄晓娥皱眉道:“泡面倒是有些小麻烦。”竞争对手搞抽奖活动的话,很可能拉走很多顾客。

  “从下个月开始,开卖单包的泡面,不再全按5包一袋的卖了。”

  “单卖的5毛一包,一袋5包的卖4毛8分钱。”

  降低购买门槛,好些人领的是周薪,去掉油米酱醋茶的钱,剩不了多少。

  火星贸易经理汤洪德一张苦瓜脸,“要降价2分钱啊!”

首节上一节517/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