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154节

  娄晓娥诧异道:“发臭的肉他们还买来吃啊!”

  “这有啥,保存不好而已。就是病死的肉还很多人照样买来吃。”

  李铭又叮嘱道:“以后你在乡下吃东西,要注意着点。我不在你身边,你尽量别吃肉喝汤。”

  “我晓得了。”

  “我得想个办法给你解决吃饭的问题。”

  “你是有什么好主意么?”

第246章 他是懂匿名信的

  李铭闭着眼享受道:“没什么好主意,你带两个保温桶好了。饭菜要是不够热,就在向阳花的小院开火热一下饭菜。”

  “我还以为你又有什么好主意呢。”

  “你真当我无所不能呀。”

  “嘻嘻,你总是给我惊喜嘛!”

  “咱们乡下的小院子,最近都是建成在烧火热水给工地的人喝,他也不怎么会炒菜,你也就只能带饭菜去了。”

  李铭说完这番话就安静的听广播,也提醒娄晓娥仔细听。

  福伯那边听的广播正在播报<简明新闻>,中央的工作会议结束了。

  ‘省、地、县、社四级要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

  ‘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在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住义教育韵动的同时,掀起一个群众性的增产节约韵动。’

  “福伯那边的广播内容你听清楚了没?”

  “听清了,这就是你说的会议。怎么才就那么几句话呢?”娄晓娥不懂就问。

  李铭耐心的说道:“这个栏目是简明新闻,就是播报最新的简讯、快讯。具体详细的内容,明天看报纸。叫你爸最近一个月,京沪羊等大城市的报纸都关注一下。”

  “知道啦。等会你回去的时候,我就回去跟他说。”

  “那我现在就回95号院吧,你也早去早回。”

  娄晓娥小声嘀咕道:“我妈估计会让我留宿。”

  “那好吧,我明天早上再过来了。”

  娄晓娥瞅了一眼四周,亲了他一下,安慰道:“明天就见到了。”

  “这还差不多,一起走吧。”

  娄晓娥还是想着她父母的,说道:“我去拿点你前天带回来的猴头菌给我爸妈。”

  猴头菇在60年就已经有用木屑瓶培植成功,批量栽培推广还得等到70年代。从实验成功到普及花了十多二十年,就是需要研究培养基里面的原料配比,有机氮含量、麸皮或米糖用量等等。

  农业生产里处处充满技术!

  李铭是在上班摸鱼看菌菇种植书籍的时候看到了,猴头菌此时还是稀罕货,他就找在小世界培育了一些。

  今天晚上,很老实在家休息的李铭,把之前准备投稿给杂志期刊的文章修改誊写好了,这样没啥争议的文章,他直接用真名发表。

  他又准备开两个新课题。

  第一篇文章,他准备用笔名去写,文章标题是‘凭什么他们有更好的待遇!’,直言不讳的抨击各种团团伙伙,把粮食局、商业局等商业流通部门人员的各种毛病,罗列了一大堆。

  举例某场站的飞行员白面供给问题,粮食局的头头因为没被邀请去参观看飞机,就敢以物资不足的名义拖延供应,邀请参观看飞机后第二天面粉就送到了,无法无天。

  举例百货商店的职工年节福利待遇,又以某小学屋顶坏了没资金维修做对比。

  他又举例了一堆现实中老百姓经常遇到的,需要各种走后门才能买到更好的物资。

  群众正经花钱买东西居然还要走关系,很是没有道理。

  最后举例轧钢厂七车间,实行材料员、核算员轮换制度的好处,建议把粮食局、商业局等肥缺部门的人员跟其他部门进行轮换制。

  写匿名信李铭是有经验的,收匿名信也是有经验的,他是懂匿名信的。

  李铭打算弄出几十份,各大报纸、各级机关都寄一份过去。

  为此,他特意花了气运能量来抄写文章,掩饰自己的身份。

  工厂起码还是辛辛苦苦生产,是多出来的生产剩余换物资改善生活。

  这些商业流通部门有个锤子资格进行中间的压榨?

  要不有福同享,大家轮流在那个位置上占便宜,这样就扯平了。

  看不惯,他就行动。

  第二篇文章,他准备写的主题内容是‘灯光围网捕捞作业’。

  ‘三山六水一分田,渔业大有可为。’

  此时的沿海捕鱼太简陋了,不管是船只还是技术。实际上技术难度并不高,缺的是思路,思路打开了,技术升级还是可以实现的。

  咸鱼也是肉,即使缺油做不成美味,也可以出口换成外汇采购机器设备、采购粮食。

  58年,单单上嗨就出口了1.19万吨的水产品。

  渔业的文章他还需要慢慢查资料,查清楚资料了才能写得有可行性,不是空谈瞎扯淡就有人会去实践。

  周三上午,采购三科办公室。

  李铭是先把娄晓娥送到大棚工地,才回轧钢厂上班。

  早上刚到的新一期报纸,果然大篇幅的报道昨天结束的会议。

  一群采购员没得练车,在办公室里也是各抒己见。

  李铭没空闲聊,陈国栋科长带着他去找李副厂长汇报工作。

  年画挂历的报告,李副厂长只看了下标题就眉开眼笑了。

  学习农业先进模范的事情之前主导都是宣传部门,现在继续引申后,李副厂长就有说道了。

  有了送年画挂历的由头,就能更自然的突出他李副厂长在这件事情上的成绩。

  上领导家汇报工作的时候,李副厂长肯定‘如实汇报’这都是他主导的,宣传部门只是执行配合。

  “陈科长啊,小铭这个年轻的同志,很有觉悟很有能力,应该多加点担子。”

  “小铭学会了开车,运输科的崔师傅也认可,还拿到了驾照。我们采购三科现在很多运输任务都是交给了小铭。”

  “这事情我知道。最近厂里面要新设一个建筑材料的分厂,我打算推荐小铭去筹建组任职,不会影响到你们科的工作吧?”

  “没有任何问题,现在我们科专门从车间借了一辆小货车给小铭使用,正好配合这筹建工作。”

  李副厂长跟陈科长两人几句话就说定了,李铭表态的话也就是应应景。

  早在李副厂长家,他就表好态了,都是自己人。

  陈科长、李铭回采购科。

  李副厂长去开会。

  这次李副厂长敢这么笃定的说出安排李铭的新职务,是因为李副厂长已经跟何副书记达成了妥协。

  由于厂里分工的原因,李副厂长兜不住建筑材料厂,拿得起放得下,就转头支持何副书记的主张。

  两人一番沟通交易后。

  何副书记想拿筹建组组长的职位,李副厂长想拿一个副组长跟红砖厂负责人的职位,两人准备会上互相支持。其他的职位则留给其他人分。

  这两人想得倒是挺美的,能不能实现就看怎么去运作了。

第247章 我最近得躲一躲

  李铭、陈国栋科长两人一路聊天回到采购三科。

  办公室里,除了陈冬副科长外出不在,全员兴高采烈的热聊。

  陈国栋科长问道:“这么热闹,你们这是在聊啥呢?”

  “科长您肯定猜不到。”

  “科长,咱们科又有文章发表了。”

  陈科长先转头看了一眼李铭,李铭摇头,陈科长问道:“你们直接说吧,是咋回事?”

  老大哥张有禄回答道:“雪瑶写了一份生活小窍门发表在京城晚报上了,下午就可以看到。”

  陈科长乐道:“雪瑶这是怎么回事呀?”

  李雪瑶喜滋滋的说道:“前段时间,老钱写文章没思路,小铭提议他写生活小窍门,老钱看不上。然后我就捡起来写了,没想到第一次投稿就成功发表了。”

  “嗯!下午报纸来了,我要好好拜读一下。”陈科长很好心的没继续给钱进伤口撒盐。

  “科长,其实没啥内容,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情,”李雪瑶是充分利用了她的那群八卦姐妹们。

  胡来嬉笑说道:“雪瑶姐,您啊别谦虚了,您这说得越简单容易。老钱这心里就滴血越多,你说是不是啊,老钱?”

  刚才已经拍大腿后悔的钱进又一次拍大腿,说道:“我是后悔了,我当时感觉这样的琐碎小事不容易被采纳。不过,这事情本来就不是我擅长的,我硬编出来的东西,人家编辑可能就不采纳呢!平白浪费了这么个好点子。”

  “老钱这说得也有道理,不过下次小铭给你出主意的时候,记得可以多考虑考虑。”这个建议也是陈科长自己的切身体会,李铭给他出了好多主意都不错。

  另一边,红星轧钢厂的头头们也再次开会。

  私下合纵连横后,今天的会议上意见就比较集中了。

  最后李副厂长、何副书记的意图实现了一半,鲁家山建材厂挂在工会名下,李副厂长成功推荐李铭担任筹建组副组长,两人的其他推荐人选落空。

  红星轧钢厂也不是乱来的,外聘了水泥、红砖生产的技术人员,主要是烧砖,水泥是附带的。

  轧钢厂的所作所为在全国来讲也不是很显眼。

  三线建设去年就开始决策布置了,今年65年开始执行实施。

  今年3月份,我们拒绝参加在北极熊国都城召开的‘三月会议’,明年更是拒绝参加北极熊的二十三大,双方算是彻底决裂。

  由于世界形势的恶化,明年更是会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

  为了使每个县都能保存有基本的工业生产能力,接着全国开始大搞‘五小’工业建设。

  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矿、小水泥、有些还有一样小水电。

  ‘五小’有六样其实也算正常。

  快到中午的时候,李铭提前下班去乡下把娄晓娥接回来,他也就错过了轧钢厂的公告通知。

  等他回到保卫科停车的时候,治安股的三个手下欢天喜地的跟他汇报厂里的通知。

  范家文提醒道:“股长,您现在是建材厂筹建组的副组长了。因为招工的事情,估计会有很多人找上门!”

  “这人事的事情,是咱们厂里劳资科安排吧?”李铭不确定的问道。

  范家文小声说道:“筹建组肯定有点发言权的,起码临时工肯定是有些权限。”

  “多亏范叔您提醒,我最近得躲一躲。”李铭之前就没想到这还能惹麻烦上身,有些上门的人不是那么好拒绝的,他又懒得跟他们浪费口舌。

  范家文很实在的说道:“嘿嘿,也就是我家孩子小的还小,大的已经有工作了。不然,我也要走个门路。”

  杨大奎、李方胜显然也是同样的想法,连连点头。

首节上一节154/637下一节尾节目录